神州遍地小洋楼 (原作者冯骥才) 如今,小洋楼就像手机那样,从城市到乡村,从少数人的拥有到遍地开花般的普及,从一种时髦到一种狂潮,小洋楼正在成片成片地覆盖着神州大地。 前两天,一位浙东的朋友来访,随手翻看我那部为记录津门历史遗存而拍摄的图集《小洋楼风情》,他竟咯咯地笑起来。我问他因何而笑,他说:“这有啥新鲜的,我们那里盖的小楼,一色儿全是这种洋房!” 他的话没错。正是这样,神州大地上一个个风情各异的古村古镇,转瞬之间变成一片片洋楼群。它们和这里的历史没有关系,和周围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全无关系,这些“金发碧眼”的小洋楼就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当然,它们与西方真正的“小洋楼”也全然不同,它们只是一种粗糙的仿制品而已。一概是水泥构筑,简易廉价,式样基本上一样,每座建筑上边都有一个尖,这个“尖”便是“洋”的标志。 一次我驱车从杭州到金华,两边车窗外的景观叫我震惊不已,那些青瓦粉墙的村舍已经荡然不存,漫山遍野全换成了这种舶来的简易小洋楼!小洋楼的海洋不仅荡涤了一切历史的积淀,更重要的是———它显示着今日国人对外来文化的倾倒。这种在心理上失去了文化的自信,才是最应该被关注的。 至于城市,问题更要严重一些。在“旧城改造”不断增加力度的势头下,有的城市成片的历史街区被刮地铲去,然后把地皮交给开发商。开发商为了房子好销,顺应大势,当然是愈洋愈好。于是,城市被开发商们一块块买去,街道大都变成了小区,原先那些美丽的街名和地名也被抛掉。高高矮矮的洋式的楼群拔地而起,最后再起上种种洋气十足的名字,如“罗马花园”、“巴黎广场”、“美国小镇”、“西班牙城堡”、“香榭丽舍别墅”等等。 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各种文化的相互吸纳与融合十分自然,并不可怕。但很重要的一点是对自己的文化的态度。这一点,倒是应该好好看一看欧洲与日本。他们的文化早已与世界相融,但他们对自己的文化却充满了自豪感与光荣感。而我们为什么一提到传统便被认作“抱残守缺”?一说“现代”就一准是“洋式”的! 记得前两年,报上常常见到一句话:要使城市“高起来,亮起来,洋起来”。这“高、亮、洋”三个字都很值得推敲。以高楼大厦和灯火辉煌视为现代化城市的标准,恐怕多半来自于对纽约与芝加哥的印象。其实,这只是一种肤浅的感官印象,一种对现代都市的非理性的误解。至于“洋起来”就有些荒唐了。一位外国朋友曾经笑着问我:“什么叫‘洋起来’,是不是要和我们一样?”他这句话是玩笑,却使我挺尴尬。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任何民族既立足在自己的经济实力里,更立足在自己独有的文化中。在文化上,自觉地自我轻贱很危险,不自觉地自我轻贱更危险。我常常从这个视点上,不无忧心地注视这神州大地上方兴未艾的小洋楼们,却不知该怎么办。 (作者系中国文联副主席、天津市文联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