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L, C& P Q `# a Q
清末至民国年间,曾经有多位外国摄影师到门头沟来考察古建筑、采集植物标本、观光旅游,在此期间他们拍摄了数量多达500多幅的门头沟老照片,这些照片怕摄于不同的时期,照片的题材包括门头沟的潭柘寺、戒台寺、妙峰山的寺庙建筑、妙峰山庙会上朝顶进香的香客,这些照片了反映了门头沟的寺庙建筑的格局、妙峰山庙会的民俗活动。
5 C9 ~, g4 N# c* t' m" m/ `& z+ h现将摄影师和他们的作品介绍如下: % [7 e: ~5 S" F9 `
日本人山本讃七郎,1855年生于日本的冈山县。1882-1897年在东京开设照相馆,随后在北京拍照并开设照相馆,主要为清朝王室服务,拍摄北京的古建筑、风土人情和王室成员。1910年前后在天津开设照相馆分店,是1900年前后在日本国内著名的摄影师。 19世纪末,日本的山本赞七郎曾被诏入颐和园为慈禧拍照,摄影术从此进入宫廷。对于当时幽居深宫的未代皇后,照相自然是倍受欢迎的时髦消遣。在1906年出版的他的作品集《北京名胜》中有两张戒台寺的照片。
( S' r! n$ q+ H7 Y8 A弗兰克 尼古拉斯.迈耶(Frank N. Meyer 1875 - 1918年),出生于荷兰阿姆斯特丹,1889年,14岁的迈耶就在阿姆斯特丹植物园成为园丁的助理,在著名的荷兰植物生理学家德弗里(Hugo de Vries)的指导下工作。1901年10月,迈耶乘船来到美国,并很快在华盛顿美国农业部找到了工作。 1905-1908年,受美国农业部的派遣,迈耶第一次孤身来到中国进行探险考察并采集木本植物。之后迈耶又三次来到中国(1909-11年, 1912-15年 和 1916-18年),1918 年,由于中国的政治处境日益恶化,旅行变得很危险,迈耶计划返回美国。5月28日乘船沿长江准备返回上海,5月31日航行途中迈耶神秘失踪,一周后的6月5日,他的尸体在长江里被发现。弗兰克·尼古拉斯·迈耶于1908年1月19日拍摄了三张雪后的潭柘寺的照片:潭柘寺全景、帝王树、塔林。 % w) p4 v' M7 m+ c8 c1 A, O. O
威廉·珀道姆(William urdom 1880-1921)是英国的植物探险家,1909年,受哈佛大学阿诺德植物园派遣,来到中国北部进行植物考察,历时三年,游历北京、河北、山西等地,她沿着黄河为植物园收集各种植物的同时,也拍摄下了很多沿途的各地民土风情。她于1912-04-30日拍摄了10张潭柘寺的照片,包括:塔林、香炉、寺内的树木及建筑、寺内建筑的俯视照片。 : e! [' p5 O# ~3 p: u2 f
美国摄影师(Warner, Langdon (n.d.),)在1910-1925年拍摄了3长潭柘寺寺内建筑的照片。
4 |$ c; `1 S) H* Y美国(比利时)摄影师(Hers, Joseph (1884-1965),)在1923年06月18日在妙峰山拍摄了2张胡桃科胡桃属植物的照片。
7 J. V% ]# }; V8 M x5 t恩斯特?柏石曼(Ernst Boerschmann,1873-1949),德国建筑师。1902年,柏石曼首次途经印度来到中国,产生了考察中国古建筑设想。这一设想后来在德意志帝国政府支持下展开。1906-1909年(光绪三十二年至宣统元年)间,柏石曼穿越中国12个省,行程数万里,拍下了数千张皇家建筑、宗教建筑和民居等照片。回国以后,他根据考察所获的资料,连续出版了至少六部论述中国建筑的专著。1923年出版的德文版《中国建筑和景观》,是柏石曼对中国古建筑进行全面考察和研究的图文集,共有二百多幅高质量的照片。此书1926年又出版了英文版。在这本书中有恩斯特?柏石曼拍摄的作品:西山的戒台寺。
* J: i& s s. H扎乐维斯基家族在1920年左右拍摄过戒台寺的照片。 . w ?+ e! z: n0 \% }, t9 [# c
汉茨-冯-佩克哈墨尔(Heinz Von Perchammer)有着传奇般的经历,德国人,出生在奥地利;一战期间加入奥匈帝国海军,来到中国;后负伤被救起,1917年-1927年辗转生活在天津和北京;爱上了摄影;拍摄了大量的北京风土人情、风景名胜的照片; 1927年回到德国,第二年出版了“北京”画册;引起了轰动;后来又出了几部关于北京的画册,在他1928年出版的照片集peking中有他拍摄门头沟的几幅照片,比如:西山戒台寺之钟楼,西山戒台寺之庙主以及戒台寺的方丈。 ! k; L' q; E! l1 q: d+ r/ M
西德尼 D.甘博(Sidney D. Gamble,1900-1968),美国社会经济学家。1908年-1932年,他四度旅居中国,走遍华北、 华东、西南等地区,先后拍摄了5000多幅黑白照片、彩色幻灯片及39盘16毫米电影胶片。这批照片,无论是数量之多、内容之广、拍摄质量之高、保存之完好堪称中国同时期历史照片中的上乘。
' z. M1 }' x" E* U$ z U- |$ E2 @甘博还致力于中国城镇和乡村社会经济问题的调查、研究,出版了《北京的社会调查》等几部学术专著和十几篇研究论文。值得一提的是,甘博的祖父是著名的美国宝洁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在他的作品中,出现最多的是普通的百姓:学生、儿童、学徒、农夫,北京街旁的剪刀匠、鞋匠,还有北京最早的消防员,他们是当年勤劳贫困的中国人民的缩影,他的作品给人以深深的震撼;照片也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上几个重大事件:封建帝制的崩溃、中华民国的诞生、五四运动、共产主义革命兴起……许多照片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他在门头沟拍摄了妙峰山庙会、潭柘寺、戒台寺的照片,此外他还拍摄了一部片长15分28秒的电影《朝圣妙峰山》。
& s' u% |% `& q5 M4 ?美国摄影师(Warner, Langdon 1881-1955),在1923-1924拍摄了9张门头沟戒台寺的古钟、九龙松、塔林、千佛阁的远景、近景、附近的民居、石佛村的摩崖造像、戒台寺外的石牌坊的照片,此外,他还手绘了戒台寺布局图。在此期间他拍摄了16张潭柘寺的照片,包括:潭柘寺寺内建筑、以及塔林。
* }# [. D& u3 Y0 O7 N) c普意雅先生,1862年出生于法国,为法国当时的国立中央工艺学院工程师,1898年来华,任平汉铁路北段总工程师,1906年升任该铁路全路总工程师至1927年去职。1930年9月因病在北平(今北京)逝世,享年68岁。普意雅的寺庙照片也可以称得上是他收藏的重点。其中潭柘寺、戒台寺、石经山西峪寺等照片已装订成册并配以工整的文字。除此之外还附有普意雅先生亲自绘制的寺庙平面图。以上足以证明普意雅对中国宗教场所的浓厚兴趣。他的足迹几乎遍步了京城从城区到四郊所有的寺庙和道观。为我们研究中国宗教建筑留下了宝贵的图象资料。
* W! v& ?; Y' x赫达·莫里逊(Hedda Morrison, 1908-1991)生于德国南部的斯图加特,父亲是个出版商。赫达二十四岁那年(一九三三年)来到中国,她在1934年来到门头沟拍摄了门头沟的妙峰山庙会、戒台寺、潭柘寺、琉璃渠的琉璃窑以及浇注铁锅的场景等将近三百幅照片,为拍摄的门头沟老照片最多的外国摄影师。
% P) F* \/ V8 Q. p& \; g此外,在一些网站上还有外国士兵在潭柘寺毗卢阁、戒台寺九龙松钱的合影。在法国的网站上有戒台寺的照片,在美国的生活图库中有妙峰山庙会的照片。
" X' j, c% k: @; }! c$ f/ r9 N我们应该感谢这些外国摄影师为门头沟的妙峰山庙会、潭柘寺、戒台寺等寺庙建筑、琉璃渠琉璃烧造场景、铁锅浇铸场景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可以为我们研究妙峰山庙会的民俗活动、风土人情,妙峰山娘娘庙、潭柘寺、戒台寺的建筑格局,提供了资料。可以为我们今后对妙峰山、潭柘寺、戒台寺建筑的修缮提供依据。 9 h& b0 ^* k3 T/ Q- A4 y2 h: k
/ u- E" B- X. m2 ]; f注:本文中外国摄影师的介绍来自网络,还要特别感谢网友黑龙提供老照片以及线索,对这些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