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60|回复: 2

万佛堂无缘妙相 孔水洞倾心花塔(下)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6-30 14: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4f18cf0100dxjm.html

- g- L v$ b5 }! y( L% w

 

5 ~/ ?9 ?. C3 k# I2 o" f: P, y

花塔

* s: n# Z6 g! b. r9 ?) b

万佛堂的左侧(面对万佛堂时的右手边)有一处高地,花塔就矗立在高地之缘,俯瞰万佛堂。塔边有单元楼,塔后有村居,村居之间有通往丘顶的山路。塔下即有一户人家,门对宝塔,相隔不过数米。

3 V* {$ P. B$ H) M5 `; R4 G

辽代的遗塔总不让人失望。这座花塔虽然灰头土脸地苟活在世俗人类的包围下,但是她与生俱来的艺术光彩却仍然熠熠生辉。

# s9 p& ^ a' p: M, g& ?

ANG="EN-US"> 

# C3 M% X% F( O. L& I9 i" Y. ^

北京地区现存的两座花塔,均位于西南方向郊区,一为房山孔水洞辽代花塔,一为丰台云岗金代镇岗塔,缁衣都慕名前去欣赏过了。花塔一般造型秀美,上部形似花朵的部分尤其精美,有不同于其他类别宝塔的独特美感。北京的这两座花塔造型相近,而又略有不同,时代印记明显,在此缁衣不妨尽己所见、所知、所闻稍加阐述和对比。言中必有不对之处,深望指正!

h. |+ }6 r1 r1 w+ {/ c

 

1 S2 y' q# N% z( J0 W6 d# D

) \) P+ p7 U# l9 }; d

ANG="EN-US">

& t1 V. Y A/ a* T, _2 f

 

6 Y* `* a1 H+ x& L- w) w+ S

造型

e' E4 [' a( B2 a8 R& J

与镇岗塔一样,辽花塔下部为一层楼阁,上部为累叠多层佛龛。二者楼阁皆为四面开券门,四面置直棂窗,只不过镇岗塔略无装饰,而辽花塔却遍布浮雕。辽花塔较镇岗塔高大(资料显示前者ANG="EN-US">28米,后者ANG="EN-US">18米),佛龛下面还比镇岗塔多出一层平座。“花”形部分,镇岗塔上部收分曲线弧度大,轮廓圆润,秀雅之气十足;辽花塔收分曲线平缓,呈杵状,秀丽之中又含刚硬之气。

! q5 o- o. A5 u2 t2 r2 l* N. r" O

 

$ L+ M& p, x$ L/ { `& {/ H

斗拱

* P3 _1 G3 o" B+ Q" `

斗拱常常可以作为木质建筑时代判别的标准,仿造木建筑形式建造的砖塔,其斗拱也具有不同的时代风格。辽承唐风,辽代建筑的斗拱仍然雄大,辽代的塔也反映出这种特点。辽花塔的斗拱与天宁寺塔、昊天塔的斗拱都十分宽大,简单不复杂。金代建筑的斗拱较之前朝已变得精细,繁复细致的感觉渐渐加强,处于向明清斗拱纤细风格转变的过渡过程。镇岗塔反映出了这种特点。

P. ^4 { `, r& V& H2 b5 f4 I! C

 

2 N8 }' a) q! g; ?8 |/ r, [

佛龛

2 C2 P' x6 k$ L) w( Q9 J: k

论佛龛,二塔亦有不同。辽花塔佛龛布局严谨,上下两层交错,隔层遥想对应,堪称一幅整齐的“八阵图”;而镇岗塔的佛龛布局稀疏,虽也是交错对应的排布,却看似杂乱、章法暗藏。镇岗塔的佛龛简洁明了,朴素的楼阁形状,其中或设坐佛,或设花团;但辽花塔却有千秋,它的每座佛龛下面都出一兽首,狮子狻猊模样的猛兽居多,偶尔还有大象,第一层以上龛内基本都有佛像。辽花塔的这种设计虽然在远看时不易甄别,但在近看时却极有风味:一颗颗虎头虎脑的兽头昂然探出,仿佛在眺望空中的日月星辰,大象则低眉沉首,如同在做慈悲的祷告。

2 n2 j; [- ]/ t) u1 {9 ~ d8 v( p* b' u! s

辽花塔的佛龛有八层,除最上一层为八座外,其余各层分别有十六座,一共是一百二十座佛龛;镇岗塔为七层,一百零四座佛龛。一座佛龛代表了一个世界,重重叠叠的佛龛表现了佛教里的大千世界。

9 W5 p2 K( D L; q5 B

 

6 P2 t: i% d: z6 r! T6 ^- S5 h

ANG="EN-US"> 

2 j ]+ O" Y |) I# b8 v* S1 V

ANG="EN-US">      ANG="EN-US">浮雕

$ Y3 O& v/ h6 T8 o3 K% T

辽花塔的佛教浮雕艺术值得细细欣赏。

/ H9 Q- T: B3 Y' ]' o

万佛堂的唐代石雕法会图不得一见,花塔上的砖雕算是很好的补偿。从内容上看,塔上的佛教雕塑,很可能就是模拟万佛法会图而设计,至少而且肯定有借鉴。

# ~ B0 b1 @0 ^9 x6 J

它的一面券门洞开,露出虚的空间来,大概想营造深邃的感觉。门正上端坐的想必是释迦牟尼,只见他头戴高大的宝冠,表情庄重,双手不合掌却抱拳,座下乃极大瓣的莲花。它的周围,有四位侧坐的侍者,手中皆举宝瓶净盘之属。以下即门侧有两胁侍,两金刚。券门以下平座的栏杆上,有两块我很喜欢的神兽雕刻,左为双龙,右为双狮,都一俯一仰作争斗状。俯者傲气十足似乎严阵以待,仰者蓄势待发仿佛随时可能腾跃而起。

$ j% q* d' ?/ ]

左侧相邻的一面,为骑象的普贤菩萨和两侍者,白象向佛祖方向行走;右侧相邻的一面,对应的为骑狮的文殊菩萨与两侍者,狮子向佛祖方向行走。这种布局不知可否作为此组浮雕模仿法会图的证据之一?

/ Z+ K! G' E9 G) c

其他诸面,都有不同的浮雕,看起来都在表现着什么故事。最特别是与洞开券门的相背的一面,这里有一扇门半开着,站着一个妇女装束的人,头已经残了。大概这就是所谓的“妇人启门”,我第一次亲见。

4 g% c0 J+ z- ~; X6 G2 M b$ ]

斗拱、塔座之间的雕塑就更加变化多端,有壮硕的驼塔力士,有飘逸的调乐飞天,不一而足。

) t7 N$ a* C1 \/ X4 p1 q( i

 

7 q# I% A. Y- z; p2 v4 j6 Q% {4 y

ANG="EN-US">

2 s4 }/ s; @; d5 {' d9 U' V

ANG="EN-US">

, k0 M. f) T3 q; T6 t7 \( c+ Q

ANG="EN-US">

. E, Z7 }+ x+ z7 b0 s

. [# z E4 M( |5 W5 M

出来得晚,虽然夏天的白天很长,但也担心回去错过公交,拍够了照片,缁衣不得不慌忙返程。

( R( x4 o; J" `" a& K( M

一路上,辽代花塔的倩影光辉还在脑中时隐时现。

# `; T. u+ ?/ L. ^3 `6 W* F

 

U7 O9 ?1 f: I1 X$ Z9 Q% J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30 14: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辽代花塔

; U/ v2 r! S7 P+ Q

 

8 R9 t+ P$ ?# [: \

镇岗塔

' K2 e& B* Y+ t: @/ k

 

3 F8 I$ C4 R* p3 h- ^3 k

以及辽花塔雕塑艺术








发表于 2009-6-30 16: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喜欢那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25 21:52 , Processed in 1.157562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