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552|回复: 12

[讨论]有人看了吗?《龙须沟》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6-19 22: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 L6 i, z) t# D' [3 ^/ K& z

 

# c: n( N9 P: A) b$ O* L! i0 P

* ?$ g- e3 X) R4 d4 |2 A% b! P, C

 

2 O" _% T5 S" Y9 l( v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6-20 10: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三楼说法.
发表于 2009-6-20 09: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非从艺术的角度去看,那么后来者谁也演不过于是之,虽然那时舞台话剧,但老人毕竟亲身经历过那个时代。

0 j9 A: v; {1 m0 u4 b; n

 

* R! Y& o" \$ E9 w! O, i. s# a4 {

李成儒先生也不容易,本来2万多字的一个话剧本子,能延展到现在这个连续剧也实属不易,让咱们过足了京味儿的瘾。在如今这个京味儿“滞销”并且濒临灭绝的时代,人家扛着老北京文化的大旗毅然决、然毫不放弃的向前走着,我们这些个老北京人应该捧场,不用把李老师当成什么优秀的人民表演艺术家,就把他当作“京味儿文化传播者”就行了。

/ m( P: U0 b) O. n. |

 

1 s/ [4 P$ y* Q% S# o

我支持《龙须沟》!

发表于 2009-6-20 06: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 z( t4 n8 m9 o, p8 ^

 

) S- P! m: L5 d7 E

拍的太假,

! ]3 z4 @# Z; g/ H; q

 

5 T; ~, J+ z( v# I

把老舍的原著又毁了一次……

发表于 2009-6-20 14: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布景假,就像舞台布景。例如,程疯子家的屋内,再穷的人,也不会把墙面抹成那样,就像退水后被晒干的湖底。那时的北京人,再穷也讲个尊严体面,哪有把屋子整成那样的。

5 O0 q B9 ?* \& ?0 ?$ y

 

6 p& s! m2 b \0 b

第二,人物造型假,语气夸张,造作。没有老北京人讲话的含蓄、稳重。

3 w" S& q9 G; t" E

不喜欢!

发表于 2009-6-23 20: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龙须沟不是老舍最成功的作品,还是如《离婚》《二马》《茶馆》等作品更耐看

发表于 2009-6-24 2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舍的作品里,我最喜欢《茶馆》。
发表于 2009-6-26 18: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05]正在试看!

发表于 2009-6-27 06: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9 ?7 D2 p7 ^% b; F7 {

& I" \/ c1 E3 x; r0 a" C, z& G( D' A9 D# B% I" n8 n" ~- ?4 w/ G/ v! T! j: O9 [
) z+ x+ A1 i$ P
! q }+ T6 l* s7 k" a+ w$ @% P

龙须沟不是老舍最成功的作品,还是如《离婚》《二马》《茶馆》等作品更耐看


     最可惜的是《正红旗下》。当初广播里播过,真好。只可惜原作就不全了。

发表于 2009-6-27 06: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版《龙须沟》不是太吸引偶。感觉还不如当初的黑白电影。一家之言。
发表于 2009-6-30 18: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一集,坚持不下去。有点像室内剧,这么几个人,这么个布景,转来转去。当初《渴望》这路子,没办法让观众入戏。

( A- ?! E: z) O8 X( ]- K

有句话,老黄瓜刷绿漆,装嫩。这个剧相反,嫩黄瓜刷黄漆,作旧明显。真想拍好,这些人先得在这个地方磨上几年,找到旧时感觉,也把道具磨旧。可是他们舍得吗?赶紧拍完赶新戏。

2 R4 S4 o' a& g, y/ P! m U- R O

他们不舍得花时间拍戏,观众就不舍得花时间看。

6 w0 `) L- V" B

 

发表于 2009-7-1 15: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至善在2009-6-24 21:03:00的发言:
老舍的作品里,我最喜欢《茶馆》。
) B" k% G" W6 q5 l/ \

我也喜欢看《茶馆》!

发表于 2009-11-12 15: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龙须沟早在明宣德年间,就已经见诸记载,它是永乐年间建天坛、山川坛(先农坛)时为排泄先农坛以西之水而开凿的,北起虎坊桥,经永安桥、天桥、红桥,由天坛北墙外折向东南,后与三里河合流,经左安门内一带洼地(今龙潭湖)出城入南护城河,横亘在整个外城的东南部。光绪年之前龙须沟里的水还是清澈的,真武庙西边有四户人家因地势低洼,掘小池养金鱼贩卖为生,此地也由此得名“金鱼池”。后来,由于贫苦百姓不断迁入,垃圾、渣土越积越多,才形成了一条沟,进入民国时期,龙须沟已经彻底变成了一条臭水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23 01:48 , Processed in 1.127658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