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522|回复: 22

禹寸陶分——细看京师女子师范学堂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6-14 01: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院门口的文保碑,说明此校的历史价值。

! C- o. ~8 E. U) x/ \5 T( }

 

# Z' Q0 e* t/ Y. D' q b* m


1 F4 J6 V) b! G1 |- ?

 

* ^' g6 W p6 @5 i% ]( |

此校历史斋主已经细说端详,不再缀述。

, z1 P4 Y, z4 Z7 a7 Q; N' b

 

$ `/ j1 E9 u* U; h8 O& C

) l; w$ m$ c& Q, V

 

3 y( o- J( t" k7 E7 Y6 ` v- T# ?

1996年,北京市政府批准将此校更名为"北京市鲁迅中学",是时校门更换了匾额。

- g6 w% U8 R. _5 ?& f# E2 }: t

从字体上看,此四字应是以鲁迅先生的字汇集而成。

$ n" c% w; m" a) I8 G

 

( @" H& h3 E1 P; p% ^" X7 n$ ]+ s

3 M, y% h/ Q$ d( `. c8 ]1 q


, n, G6 z$ k3 B% K. f9 i4 ]' f# Y

 

1 c1 w# E; b9 F0 b/ V5 [9 V

院内“禹寸陶分”刻石传达出了毕业学子对后来学弟们的殷殷期望。

/ ^! Q5 U/ h2 Y* E+ n, }

 

5 ~0 O( E; `! R5 X

“禹寸陶分”:典出《晋书·陶侃传》

, j+ A& X7 q$ f. t7 `

(陶侃)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

# R: g6 Z0 b0 S5 m3 s( _

大禹珍惜寸阴,陶侃要众人珍惜分阴……

. Q. j* q* h( j& j$ J: a+ s

 

7 I, |! x/ r# Q! ]+ K. D8 ]/ S

于是后人以“禹寸陶分”来形容要珍惜光阴,寓意分秒必争,来勉励读书之人。

7 X( } p# K3 v

 

0 ?6 i$ \5 {" g. H

陶侃(259-334),字士行(或作士衡),江西鄱阳人,东晋大司马,一代名将,是个颇具传奇色彩和争议的人物。

0 f4 d- `; P2 S2 O( }

 

0 L6 x( ^- d* F; M* E



刻石的对面是1931年“国立北平大学女子师范学院”毕业生为刘、杨二烈士所建的纪念碑

$ G. k/ q$ G: _2 ?- }; Y

(注意:是纪念碑,决不是墓碑呀)

" t% w% O: ~/ I% }# e

 

# k3 e1 t0 Z/ }3 N1 X

% S/ V5 k2 m6 _) M5 B M8 k& s

 

, t5 S1 [3 V9 l- t; i* _) [

 

4 v$ o t. b* Z, m3 W/ V

大家擦干眼泪,重整行囊,牢记历史,重新上路,别急,先合张影再说

6 q9 K- G, k4 D1 J

 

1 y& g( e2 d& u

* @' T# g+ [( C! P# N+ b


9 m; P6 S" H! E5 Q0 g/ b

 

% E( y* ?% _# O% t0 q7 D, X

她的寓意是什么?

9 M1 o# w. W8 S. x/ V! Y W- Z


8 m! G6 h9 p3 o+ @, G+ V% }% N1 ]


这里曾经走过多少人的脚步?

. G* l1 u& m# U, {& |+ W) ~+ v& B& F

这里曾经发生过多少故事?

+ h0 E" ]* r6 b" b6 G5 R

这里是——历史的长廊……

2 f: z+ k; B( D) J W% G9 V4 V

 

+ y: Z; d/ X0 T% W) ?- j


& F; r {! D- Y' b* x- ?+ v

! O. e4 b9 P% ]) B% f: V+ d! ?/ o8 v

 

2 p, H9 w' |8 r+ Q


+ G' u2 h/ O7 F/ n# I7 C



, H5 p" U. y4 U& M) t3 g; c3 k




! |1 G& ^6 ^# @

' j% E7 i8 d8 t5 z9 Q- h; ]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4 02: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漠孤狼在2009-6-14 2:34:00的发言:
" e8 _+ i+ t9 A! F/ ]' t
QUOTE:
可以做俺摄影辑的封面!
4 v- Q& K2 L, W: U5 u; _9 ]; [

谢谢狼兄对俺作品的肯定!

 楼主| 发表于 2009-6-14 01: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漠孤狼在2009-6-14 1:46:00的发言:
6 F( ?9 b& \% M$ h

也许是他想考考俺!

( E( r# T$ d. \# V

他还没这么聪明,还考你,哈哈。

发表于 2009-6-14 02: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N+ |# y: v& }8 R

可以做俺摄影辑的封面!

发表于 2009-6-14 01: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0闲云野鹤0在2009-6-14 1:41:00的发言:
% J0 o% A+ }4 n1 G, R. v1 I

不会吧,这又不是什么天书,北大毕业的学生不知道“禹寸陶分”的故事吗,晕倒!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我倒!.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0 F' q3 x7 @ H- j% _, A

也许是他想考考俺!

发表于 2009-6-14 01: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跟居士研究了半天第一个字,现在从照片可以看得出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4 01: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漠孤狼在2009-6-14 1:22:00的发言:
当时跟居士研究了半天第一个字,现在从照片可以看得出来!
/ }0 m8 Z9 ~( ~/ _- G% ]- w/ u8 [, {

不会吧,这又不是什么天书,北大毕业的学生不知道“禹寸陶分”的故事吗,晕倒!


发表于 2009-6-14 06: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0闲云野鹤0在2009-6-14 2:52:00的发言:
' Y* ] G5 m' ?% H" t' w
QUOTE:
可以做俺摄影辑的封面!
0 ^3 `4 t! H/ s( X. h" w3 v

谢谢狼兄对俺作品的肯定!

! \- e( s3 ]: R

:))

发表于 2009-6-14 07: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咱坛子里都引来港籍人士了,我感觉像是记者。
发表于 2009-6-14 09: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闲云野鹤:香港女孩是人民大学的学生,她说“不拆”

香港来的女孩李妹妹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在校学生,她的衣服胸前二字就是她来老北京网参加活动的通行证:“不拆”。

b, v# ?$ h. A4 i: o. h

和她同来的香港男生刘弟弟是清华大学的在校生。

9 N7 e+ w, l: b- T

注意看“不拆”。

& f2 r& T& i2 g7 k6 D0 A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发表于 2009-6-14 09: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释读鲁迅中学四块城砖造型之用意

事后许多网友议论城砖造型是何寓意,由于当时学校正在进行科举考试,陪同老师一再告诫不可喧哗,故而未能现场讲解。现在揭秘如下。

2 i3 j% u, C" j/ H, N

 

6 e% e) W9 w3 S0 _

闲云野鹤拍摄的城砖造型:

" |; _0 L: z) E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h& a* D/ |) S- D9 h* f

 

- K, b9 [5 O4 D9 x

2005年,斋主采访鲁迅中学校长郗明(现已退休),以下是采访记之一段内容:

: I5 H1 a# ^5 R9 I% w

坐在近百年的欧式壁炉前,郗明校长对笔者介绍了学校近百年的历史。访谈结束之前,笔者最后的一个提问是“如何避免活泼好动的孩子们无意间可能给这座百年名校造成损坏”?校长笑了,他领着笔者观看了陈放在大操场领操台下的四块古砖,那是他们从拆迁工地上捡回来的,上面还有“某某墙新样城砖”的铭文。

0 n" I, W$ u4 I* r

校长说,要潜移默化地从小培养学生们的爱心,能够从心底里爱惜母校一砖一石、一草一木的孩子们,长大以后,你有理由相信他们对国家对人民的忠诚和挚爱。

* m: ?+ O9 F$ B/ e% N; u) _, a% O

是的,百年来,从这里走出的莘莘学子,正是凭着对国家对人民的忠诚和挚爱,无怨无悔地奉献过青春和热血。到如今,看春风熏沐的芬芳桃李,必将长成栋梁之材的参天大树。

& _. Q7 D. i' s' k; @

 

5 z V7 Q3 F' p2 L- ?

2005年6月号《西城追忆》

- d) b0 u# n9 r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发表于 2009-6-14 12: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呵呵~,谢谢闲云的讲述!
 楼主| 发表于 2009-6-14 1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陆老师的细致解读,赞!!!
发表于 2009-6-14 1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禹寸陶分”胜于“走马观花”

感谢野鹤以下的解读:

* A/ h5 M+ E. m& P* z7 Y

 

9 L) @6 o s8 o9 W; g

院内“禹寸陶分”刻石传达出了毕业学子对后来学弟们的殷殷期望。

. E: o9 v( s& d6 O+ g

“禹寸陶分”:典出《晋书·陶侃传》

. w/ _+ s* x. R/ O$ S# S

(陶侃)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

; Y, g6 `) F) `1 ]6 M; T% J- c

大禹珍惜寸阴,陶侃要众人珍惜分阴……

6 s2 K4 g/ s0 v; |* k; j

于是后人以“禹寸陶分”来形容要珍惜光阴,寓意分秒必争,来勉励读书之人。

7 E4 I9 m9 z( D+ C

陶侃(259-334),字士行(或作士衡),江西鄱阳人,东晋大司马,一代名将,是个颇具传奇色彩和争议的人物。

1 ]) u8 A6 a0 ~/ L7 P

 

& V$ [8 p& `) L# u) C: I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发表于 2009-6-14 1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09-6-14 9:25:00的发言:
6 R- W. \ W5 |5 a5 Z. _4 D. T" w

香港来的女孩李妹妹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在校学生,她的衣服胸前二字就是她来老北京网参加活动的通行证:“不拆”。

. l4 o+ t. C4 n

和她同来的香港男生刘弟弟是清华大学的在校生。

0 X. [5 w0 N! U# x$ P

注意看“不拆”。

" l: ]5 {7 T' @.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X+ P% ]8 o$ E( Q

 

; N5 d% _7 P/ L! y1 u

 

; B- U" X& @: m* i" M, u

野鹤的对白配的精彩,原来此姑娘有如此来历,也是佩服,未经允许偷拍的“不拆”及其家伙式,如觉不妥,即刻删除。


发表于 2009-6-14 11: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学习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6-14 11: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飞哥在2009-6-14 11:09:00的发言:
: L; B! i8 O, i+ v! H& R* f# n

 

1 v/ x2 _. V( A% W5 I( Z

 

8 `: b: F: }1 s) V: |4 B

野鹤的对白配的精彩,原来此姑娘有如此来历,也是佩服,未经允许偷拍的“不拆”及其家伙式,如觉不妥,即刻删除。

% Q. U' S0 h# V

看来你也注意到人家姑娘胸口(上的字)了,哈哈

 楼主| 发表于 2009-6-14 1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  谢谢大家的支持呀

# q$ F( ]) ~; a, a* S

 

' J$ [+ u" e; s" V/ A" l r" A! P4 e

上面花衫衫的图片盗用了飞哥的作品

" D$ E" c" s1 L% I4 D3 b0 U2 F

 

n& y1 G. W* a M9 U# ?6 C

毕竟他的局部比我拍的要好

/ w% C* p& P! |

 

, b" D' C( }* G: V# ~, F

向他学习了

发表于 2009-6-14 18: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细致,跟几个雕花和学校里的砖铭文

, w/ u# [- o, k% w( V/ D

 

6 u( i! \6 t6 i A. _

 





发表于 2009-6-17 2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帖子的题目本身就很有典故的,佩服野鹤老师了~~~长知识!赞一个
 楼主| 发表于 2009-6-17 01: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小有天在2009-6-16 17:40:00的发言:
: M% Z/ F( w# p. ?2 v8 U: L$ [

这张贴子内容相当丰富。赞!

( i9 a, k' {- O4 D( y7 e4 P l

 

% P8 P( }% M: I* f2 O" o

感谢支持呀   哈哈

发表于 2009-6-16 10: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标准的历史记录片!
发表于 2009-6-16 17: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张贴子内容相当丰富。赞!

+ r' H! s* i. y5 K( 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18 14:56 , Processed in 1.178531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