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丹阳的名胜古迹虽多,但以六朝陵墓石刻最为著名。丹阳因为是南朝齐、梁两代帝王的故里,根据我国民族“树高千丈,叶落归根”的传统习惯,齐梁帝王死后大多归葬丹阳。他们皆多选择在背依山岗,面临开阔的平地。现在丹阳的荆林、胡桥、建山、坤城等几个乡的山凹里,有齐高帝、梁文帝、梁武帝等陵墓十一处,石刻十二处。墓前设置成对的石兽有二十多只,至今保存完好,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q; _+ t$ X$ w6 c9 R2 `6 q5 |
1 @, o: S |5 D
丹阳陵口石刻 转
0 C' R5 K7 I' [; a/ c4 b 陵口二石兽,据史料记载,梁文帝建陵、梁武帝修陵、梁简文帝庄陵,均在荆林三城巷北,北靠皇业寺,在萧港附近。梁时公卿谒陵,皆由方山下秦淮河上船,经破岗渎(孙权时就开始修凿)、句容到丹阳,进入了萧梁河达萧港。因此,特在萧梁河设置石兽二只,东为天禄,西为麒麟。陵墓由此人口,陵口因此得名。陵口石兽为丹阳现存石兽中最高、最大的两只,花纹清晰,天禄身长4米,腰围3.90米,高3.60米,麒麟身长3.95米,残高2.90米。
, p0 y( w4 `( S! V3 l2 i: y
$ u' E. q; o; Z3 e( f; [
丹阳陵口石刻 转
' M: L+ n; I0 M4 \4 b2 R 陵口石刻虽然贵为国务院1988年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但是它们的生存状况却并不理想。首先是环境肮脏,厂房、民居的紧紧压迫,人为造成种种不安全因素,使得很容易遭受碰撞蹭刮之类的损伤,同时也使得观光旅游者失去欣赏的兴趣;其次石刻缺少必要的遮风避雨防冰冻暴晒的设施,因而自然风化十分严重。如果不采取措施保护,这些从地下清理出来的巨兽,要不了多少年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消逝。 7 Q4 d. i+ C2 z/ |" C7 g7 z
" ~2 b- p1 a) }/ t
丹阳陵口石刻 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