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 w. a* x: l; T4 h/ v: s 刘先生生前的一片文章,发表在《西城追忆》上
% B& b3 D. n( w/ A% `
# i( j$ \# [; g4 L+ A% i- p金 城 坊
7 r9 U& y0 B( _$ M- Y h) g# {5 ?刘建斌 5 X3 w, r) e8 e
6 Y9 k9 u) v/ c" `0 g$ r; P: ?
公元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经过仔细勘察之后,根据《周礼·考工记》的规划原则兴建了元大都城。大都城内设50个坊,每个坊都建有各自的坊门。门楣之上标有福田坊、集庆坊、安富坊、凤池坊等坊名,规划完备,建筑齐整。
; [, M* p0 w# E金城坊,位于元大都城的西南角,意出于《史记·秦本记》“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万事帝王之业也。”金城坊之北有雄伟秀丽的妙应寺白塔,南有金碧辉煌的都城隍庙。元、明之际及清代初期这里遍布银号、金坊、商贾富豪及皇亲国戚多在此地发迹生财,是繁华的商业区和金融中心。民国元年,设在这里的大清银行改为中国银行,“其后大陆、金城、中国实业各银行,均先后设立于此,民国十年以前,各银行竟于是谟谋建筑,颇有作为银行街之想……”然而,在军阀混战中,金城坊逐渐败落,票号、金坊等转向前门及东城地区。自清代“金城坊”之名即音转为“锦什坊”。
3 [0 ]8 U t2 r$ u金城坊地处明、清北京内城西南部,是一片古老的居民区,小巷纵横,地势低洼,其东侧的沟沿原为城内的一条泄洪沟,从北至南直达南护城河。宁静的小巷中多为平房矮屋,也有几处轩敞的王府,如明代的武定侯府邸、广宁伯府邸以及清代的顺承郡王府、德公府等。还有一些政府机关和专用专地,如巡按察院、提学察院、屯马察院以及济州卫,藤牌营、养铁匠马营等。 i( N4 G5 W$ \
日月演进,斗转星移。时间又过去了100余年,从上世纪90年代始,今日的西二环路东侧(原金城坊旧址之上)——北起阜成门立交桥畔的中国银行大厦,南到复兴门立交桥东北侧的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全长1700余米,宽600余米的范围内传奇般地崛起了一条建筑面积300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建筑群,这就是将成为亚太地区金融中心之一的北京金融街。
9 l. S+ i% t E我家自1950年移居古金城坊南部,都城隍庙侧畔的花园宫胡同中,直到1966年才搬往内城西南角下,太平湖东岸的月台胡同简易楼里。我在金融街旧址从七、八岁成长到二十四、五岁,度过了天真无邪的童年,蓬勃志长的少年,,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高大的城墙、古朴的街巷、神奇的传说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痕。而今,站在金融街上,凝望那一栋栋已进入国际化大都市的高楼广厦,闭目沉思,儿时的情景又一幕幕地映现眼前—— 0 r$ J3 e2 d; Z
西面一道深沉高大的城墙自南向北延伸,城墙下低矮的民房夹峙着复兴门北顺城街和阜成门南顺城街这两条不同称呼、实际本为一体的长1700米的古巷。据史料记载,这两条顺城街由于位于北京内城西城墙内侧,明代称阜成门内南下大街,属于金城坊;清代称南顺城街,属镶红旗地界;1939年扒城墙,辟复兴门,一条长街始处月坛南街城墙豁口处分为两条街巷,现在这条古街已掩于金融街高楼之下。 , L4 p" \$ I; g5 J% s2 d
东西向的成方街南侧,曾有南北向的小胡同:藤牌营和大门巷,其南为东西向的卧佛寺等,这条街的西北端原有一座由九峰和尚建于唐代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的古庙,叫鹫峰寺,清代重修,因庙中供奉卧佛一尊,故改称卧佛寺街。此寺二十世纪50年代尚存,当年我在藤牌营小学读书时,课余踢足球,有时把球踢进庙去,我们曾多次越墙寻球。无意中曾抚摸寺中残存的石碑,扒窗户看殿中的卧佛,只记得里边黑洞洞的有些拍人。现在这三条胡同的上边已盖起了百盛购物中心、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银行总行和长途电话大楼。
) v+ U' S- A! J6 u P9 J成方街北侧有4条胡同已经消逝,它们是百子胡同、花园宫胡同、南兴盛胡同和西兴盛胡同。百子胡同在清代称铁匠营,它与成方街南侧的藤牌营属于镶红旗地界的特种兵兵营。花园宫在清代称西夹道或城隍庙夹道,其北端的城隍庙后身,后来改称为花园宫东巷。据我考证,明代时,花园宫胡同及其西侧的北京八中操场为私人园林月张园旧址。值得一提的是花园宫东北侧的城隍庙后寝殿尚存,雄伟的大脊桡角,黑色琉璃瓦殿顶十分壮观。可惜现在仍淹没于断瓦残墙之中。始建于元代至元四年(1267年)的都城隍庙,已历700余春秋,是全国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城隍庙。它与阜成门内的妙应白塔寺(建于元代至八年1271年)南北呼应,曾是金城坊重要的人文景观。据《帝京岁时纪胜》载:“中为大威灵祠,后为寝祠,两庑十八司,前为阐威门,塑十三省城隍对立,望之俨然酷肖各方仪表。前为顺德门,左右钟鼓楼,再前为都城隍门。”记得我在北京八中读初中时,曾记下城隍庙后寝殿的一副对联“谁毁谁逝者如斯夫,不仁不智孰之而已矣”。后寝殿所立石碑为《大都城隍庙碑》,碑文云“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至元四年,岁在丁卯,以正月丁未之吉,始城大都。立朝廷宗庙社稷,官府库庚,以居兆民,辩方正位,井井有序,以为子孙万事帝王之业。七年,太保臣刘秉忠、大都留守臣段贞、侍仪奉御臣和坦伊苏、礼部侍郎赵秉温言,大都城既成,宜有明神主之,请立城隍神庙,上然之,命择地建庙,如其言。得吉兆于西南隅,建城隍之庙,设像而祠之。封曰佑圣王,以道士段志祥筑宫其旁,世守护之,自内廷至于百官庶人,水旱疾疫之祝祷,莫不崇礼之”(以上联语、碑文作为史料,仅录之备考)。成方街东侧路北有一大宅院,解放后曾由王震同志居住,其宅西有一小巷为南兴盛胡同。此处在明代曾是惜薪司西石地界,清代形成胡同,因其北为镶红旗炮厂,故称炮场胡同。1911年后,直隶省长吴赞东居于其侧,以炮厂地名犯忌而改称兴盛胡同,1965年,根据胡同走向分别改称为西兴盛胡同和南兴盛胡同。 $ o3 f8 S0 [7 g% Q; C
花园宫胡同北端的按院胡同如今仅遗南方一侧,我的母校北京八中尚存,而且校内进行了扩展,盖起了新教学楼,原校办工厂处尚存一壁。按院胡同在明代为巡按察院衙署所在地,称巡按察院胡同。清代改称按院胡同。现胡同北侧已盖起了高楼。 & h- f. V( A6 U& Y$ @
按院胡同以北的一条东西向长巷称学院胡同,明代的提学察院衙署在此,胡同亦名提学察院胡同。清代改称学院胡同,其3号院曾为清室宗亲德公罕邸。今已为金融街楼群所占。 9 I; O; z* d/ |, }/ C& x& ?
学院胡同北边的东西向长街,明代称“屯院”,是明代衙署屯马察院所在地,清代音论为屯绢胡同,现已无存。
. y% k: y9 J1 i) S" u9 q屯绢胡同东部北侧有南北向的小胡同叫枣林街,其西连接一东西向胡同叫松鹤胡同,因明代有一松鹤庵而得名,清代改称松鹤胡同,老住户仍呼之为松鹤庵。松鹤胡同北边有半截胡同、松柏胡同、真武胡同和锦帽胡同。锦帽胡同,清代以形状命名为狗尾巴胡同,民国时改为鸡毛胡同,后又谐音为锦帽胡同。现均为金融街高楼所占。
! ~$ ?% }/ I3 |( N9 P屯绢胡同迤北东西向的广宁伯街和武定侯胡同已按规定拓展为宽40米和45米次干道,它们与南北向的金融大街(由原花园宫胡同等拓展而成)形成了“两横一竖”的金融街道路主框架。广宁伯街以北消逝的胡同有烟筒胡同——街道形状似烟筒,清代称南烟筒胡同。机织卫胡同,明代在此胡同中有卫戍京师的济州卫署,清代讹为机织卫胡同,令人不知所云了。后楼胡同、西养马营,明代称羊毛营胡同,清代讹称养马营,并分为南北两条东西向的胡同,后分称东、西养马营胡同。图壁厂胡同原称土坡厂。勤俭胡同原为后楼胡同的一部分。巨德里,清代称双栅栏,民国时东北军军官李文中居此其宅院取名聚德里,胡同亦改此名,解放后改称巨德里。四眼井,清代此处有一井盖为四个孔的水井故名。友爱卷,明代为羊毛胡同的一部分,清代因胡同中有一个鞑子庙,胡同亦因庙而改名,解放后,取团结友爱之意改称友爱卷。前、后撒袋胡同,清代称撒袋或赛带胡同。孟端胡同,明万历年间任宛平县太爷的沉榜,著书《宛署杂记》称,此胡同是他管辖范围内的一条街巷,被他叫做“孟端家胡同”。有人考证,孟端是孟子的后裔,是一位任职于明初的文官,精通孔孟之道,称孟端公。
u( S5 R! l) t玉带胡同,因其形似玉带而得名;大、小盆胡同,明代统称盆儿胡同,清代划为大、小盆儿胡同。大乘胡同,清代东段称武衣库胡同,因胡同中有大乘寺而行名,现尚存东段一小部分直通政协礼堂前。大喜胡同,清代称喜鹊胡同,后又称大喜鹊胡同。香家园胡同,清代称向家院,俗称香家园,香椒园,1965年将针尖胡同并入,定名香家园胡同。锦南小巷,是一条口小而内广的死胡同,因其形状似油篓,清代以来一直称为油篓胡同。辘轳把胡同,因期形似水井口上打水的辘轳把而得名。华嘉胡同,明代称华家胡同,清代称华嘉寺胡同,后讹称为花椒寺,记得儿时曾在此胡同西段路南的一处大宅院中看过京剧演出,现已无存。牛八宝胡同,明代称钮家胡同,清初演为牛巴巴胡同(系北京土语意为牛粪),后雅为牛八宝。阳光胡同,清代称羊肠胡同,后谐音改为阳光胡同。大月芽胡同,清代以形得名为月芽胡同后析为大、小月芽胡同。王府仓胡同,明代始称王府仓,清代及以后均沿此称。廉让胡同,原称擀面杖胡同,以形状得名,后谐音改此。南水车胡同,原称马杓胡同,因位于小水车胡同之南故定名为南水车。大水车胡同,明代称水车胡同,清代以横水车胡同为界析为东、西水车胡同,后又更名大水车。小水车胡同,在大水车胡同西侧,曾称西水车,后改为小水车。横水车胡同,因与大小水车胡同垂直相交,故称横水车。源通胡同,清代称烟筒胡同,后来谐音改为源通。民康胡同,明代称巡捕厅胡同,俗称西巡捕厅,1949年改为民康胡同。民康北卷,清初因其形状似锥子而称为锥子胡同,后谐音改为追贼胡同,1911年改称垂则胡同,因其在民康胡同之北,后定名为民康北巷。
5 O" d; E9 }! x) |: ?/ t6 }& E* j% R& ^在金融街地区内,至2004年12月现仅存丁章胡同、大、小麻线能同以及锦什坊街北段——阜内大街至武定侯街,按规划锦什坊街南段及太平桥大街南段将成为商务中心大道。这几条胡同也难逃消逝的命运。
4 z3 y5 |9 X* e/ B$ A) @2004年2月11日,《北京晚报》刊出西城区50年间消失胡同近200条的消息,曾引人们极大关注,有人还对消失胡同的数据提出质疑。现在如铁的事实证实了北京胡同消逝的速度,仅金融街地区在十余年间就消失胡同53条,而闹市口大街、太平桥大街、广宁伯街、武定侯街、锦什坊街、成方街等虽然名称依然存在,但早已是“旧貌换新颜”了。这样如果将名存而实亡的胡同算上去,金融街地区已消逝胡同64条,占西城区消逝胡同的近三分之一。正是60多条胡同换来一个金融街! ; v* z* V N. z
金融街的城市改造,固然有其历史渊源,金城坊自古就是金融中心,历史发展到今天,它也圆了昔日之梦!切望在后期的规划建设中,更多地考虑古城风貌,尽量保护和恢复古都风韵,注意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和真谛,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将现代与传统,旧遗址与人们的生活环境相结合,充分利用白塔寺、都城隍庙以及火神庙、清真寺等人文遗痕,精心点染,巧夺天工,使文物保护与现代建设,古都风貌达成完美的统一,让人们置身其间,尚能嗅到浓浓的京味儿,而不是面对着钢筋水泥的丛林,使我如同移身于异国它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