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食烟火斋

090606北大雨中拍记:麻姑沧海变桑田,满树绽放白玉兰[含10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楼主| 发表于 2009-6-7 21: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090606北大雨中释石解图:贾岛移石动云根,一统江山万年青

蔚秀园此处有桥,有池,有岔路口,有石头,石头题刻“云根”,当是出自贾岛名诗的诗意:

3 b. E$ w2 U' B- C) }, L, Q1 L

+ k1 B; R3 C3 q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 c1 N( }6 _" ~. p2 }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 Z% e7 |+ x" W8 m* h# s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 f5 i0 g! A3 E. b0 @. q( D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 y8 u- w" _6 o4 @

 

/ K& H( a9 M5 I! |

6 |7 _2 K5 F' C* x, f) P9 T

 

4 z. S& T$ q# B8 M- X* E) a9 K

5 U# C+ Y' V4 V( k4 ]* V

此图,在雨中观望良久,未解一捆木棒腰里带箍,究系何意?看见雨丝了吗?

' z; a- J& F+ K, h

返回后在电脑里细看,原来是“一统江山万年青”啊。

& U9 b/ u+ U- i# }/ k8 w: n

那不是一捆木棒,是木板和铁箍制做的木桶,这是“一桶”,即“一统”。

4 E, M+ f2 m2 J

木桶下边有“海水江崖”,这是“江山”。

( Z. U% Y y* f4 |' ]1 q7 M

木桶里边栽着万年青。

; s F% a& Z* u. K

因此是“一统江山万年青”。

! N H; _6 j) F7 ]7 @) {

左边有一条大鱼,自然是“有余”。

. u+ {. U+ t( v* J+ H4 Z

右边是一只大蝙蝠,自然是“富”,是“福”。

+ m; n( f' `1 C

就是“福富有余”。

: `; a; g1 c. b7 U8 Z! c; n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09-6-7 21: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天真没少拍啊!

; {3 B/ c( P9 t/ _! o

         冒雨坚持考察,赞!顶!

发表于 2009-6-9 18: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陆老师诗配画太有感染力了,这次拍记没去成,心里真难过。

9 ^# x3 ]' {0 f6 D8 R0 a+ m

在北大四年却不如从拍记中对母校了解更多,心里更难受,唉……

发表于 2009-6-9 2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陆老师每次的诗配画都值得期待
发表于 2009-6-9 07: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鼓楼人在2009-6-9 5:45:00的发言:
- C E5 ~4 Z8 {# T

24楼的四扇屏石碑上看来是一首诗,但为什么最末一句不押韵呢?

) \( k' f' a9 a) k" _' e2 U, I% y! ^

 

" V8 y, q8 E# }- U2 X

这是个多年的疑问了,请陆老师赐教,谢谢!

! [5 k5 y9 o/ j' B

 

7 U$ R% s- O% ?, C6 U" q& u$ k

 

+ N1 O5 B3 V7 W' w; x8 n n: G

据说是桥上的对联

发表于 2009-6-9 05: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24楼的四扇屏石碑上看来是一首诗,但为什么最末一句不押韵呢?

% X! `7 y' H. F% \. s% F j( Z

 

: Y* s$ U! y" E6 Q% T

这是个多年的疑问了,请陆老师赐教,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09-6-9 13: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鼓楼人)诗碑调整成为这样就协韵啦

QUOTE:
以下是引用鼓楼人在2009-6-9 5:45:00的发言:
$ K( E5 `: x) J7 Q) T) q

24楼的四扇屏石碑上看来是一首诗,但为什么最末一句不押韵呢?

- I/ G3 a& J/ z7 y! R" E& C

 

( W( z6 b: e8 v0 S6 I$ k

这是个多年的疑问了,请陆老师赐教,谢谢!

5 \3 \* |& N( S

这组四扇屏诗碑上的诗句现状是这样的:

& n% y' i/ o3 _$ n, {$ B: V

 

7 R- P2 w1 `+ L7 a# z

画舫平临蘋岸阔,

' w% _. t8 f8 B( A

飞楼俯映柳阴多。

. _6 i- ~- y. H

夹镜光澂风四面,

G! y$ \$ R8 j6 V# c

垂虹影界水中央。

1 ~' k4 E8 {: X4 o! Q


6 m* L" R! M) m4 q


调整成为这样,就协韵啦:

% u, J# [* }' @6 `

 

! Z8 E8 |( y* A2 ~$ l: \% k( [1 G+ L

垂虹影界水中央,

( ?4 C; a9 s' v8 ~+ H5 q! q

画舫平临蘋岸阔。

6 `9 t& d( \- I# K4 ~

夹镜光澂风四面,

& B0 v3 ?3 u" x! G8 S/ |

飞楼俯映柳阴多。

) e. p! s- p6 n3 a& p; F; {- o

 

% {7 W: z" m9 [8 K4 x5 X

要知道诗碑是四块分体的,次序颠倒也有例证,上图摄于南新华街,本来“三盛记”是右起,错为左起,“记”后边的落款就不在后尾,而在中间啦。

- ^8 C* @3 D( c) B

当然这是推测,实情只有去问乾隆或者和珅或者后来的重新安放之人啦。

, j g( a6 r1 x" R5 }

 

2 ~' n1 j: N% R3 n" P- }

 

/ [9 N4 F2 {0 H* p; \

 

发表于 2009-6-10 04: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画舫平临蘋岸阔,飞楼俯映柳阴多”和“夹镜光澂风四面,垂虹影界水中央”确实很像两幅对联,盘子兄的“据说”颇有道理。

+ n% }! y8 q, j1 P8 {, L0 T

 

. t( M* d; a# a5 {9 J1 L, v

“垂虹影界水中央,画舫平临蘋岸阔。夹镜光澂风四面,飞楼俯映柳阴多。”陆老师的“调整”十分巧妙,这样才像一首诗了。

& V: Q, i3 w9 J. I2 }

 

- L, f9 a" ]2 l3 z% ~; q

谢谢二位!

发表于 2009-8-2 16: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噪点这么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2-24 23:11 , Processed in 1.148073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