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u3 \) u& h7 \; @, a
“福祥寺位于福祥胡同25号(原10号)坐北朝南。据上世纪50年代调查,有寺门一间,硬山卷棚筒瓦顶,苏式彩画。山门三间,东耳房一间,西耳房二间,大式硬山大脊筒瓦顶。天王殿三间,大式歇山大脊筒瓦顶。三踩斗栱,旋子彩画。大殿三间,庑殿式筒瓦顶,旋子彩画。在大殿前的甬路上,有一座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建的塔。庙内还有许多佛像及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造的铁磬等。天王殿前有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黎珏《敕赐福祥寺改建山门碑记》碑,正德戊辰三年(1508年)侍讲沈寿和万历癸丑四十一年(1613年)大学士赵志皋撰的《重修福祥寺碑记》碑。 : Z* U9 X5 O: f- g# {
据《光绪顺天府志》、《燕都丛考》以及弘治十一年(1498年)《敕赐福祥寺改建山门碑记》和万历二十年(1592年)《明僧录司左觉义守愚公主持福祥寺序》碑文记载,寺在靖恭坊,始建于明正统元年(1436年),为武姓太监为英宗祝寿舍宅而建,赐额为“福祥寺”,弘治九年(1496年)御马监诸珰捐款重修,正德三年(1508年)、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均重修。《日下旧闻考》载:“福祥寺在今蓑衣胡同前,旧作裟衣寺”的按语,但是嘉靖间的《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有福祥寺街和裟衣寺胡同的名称,两条胡同并存。因此,清代及以后诸书认为福祥寺街即清代的蓑衣胡同,显然有误。因此裟衣寺并非福祥寺的旧名,应是另外一座寺庙。
0 g6 L7 S0 ~% Z" }+ G3 k. T6 ~# L 1985年调查访问时得知,清雍正二年(1724年)平定青海后,锡呼图克图使节来朝,购此寺为驻京行馆,即改为喇嘛庙,更名为宏仁寺,民国时的住持喇嘛为索达那木札什。建国初,前半部为煤铺,其他房屋改作民居。石碑尚在,已埋入地下。寺门及山门、天王殿、东配殿及东跨院南北房尚存。塔早已拆除,其他文物均不存。现状尚存的建筑有,山门及东西耳房,天王殿及殿后东配殿,东跨院南北各三间房,但均破损严重。一通石碑已迁至五塔寺保存,另一通砌在民房的墙内。” 1 |! c' o8 s2 ?
福祥寺彩画
6 N: F% Z- ^7 b1 {( P
0 E+ ?2 \# k* c5 w% r福祥寺山门、天王殿目前仍然完好的保留着清代晚期的彩画。
0 J, C+ G* z0 k% k6 U; S 山门外檐为清代晚期样式的金线大点金旋子彩画。明间绘龙、梵文、宋锦方心;西番莲、异兽盒子;池子内绘夔龙纹。前后外檐次间八个池子内绘有“轮螺伞盖花罐鱼长”八宝纹饰。梁头绘梵文,此种绘法不常见。山门内檐彩画绘于脊檩脊枋之上,红色地子上做沥粉贴金的二龙戏珠纹饰,龙身周围用各色绘成烟琢墨拶退(退晕)的云纹。 ) F9 Y+ r8 u6 f$ u$ r+ z0 n8 a
福祥寺彩画
+ h3 e& e- Q M1 F
6 N+ m y; r5 U/ o$ v 天王殿内、外檐彩画均为龙方心金线大点金旋子彩画,具有清代晚期样式的特征。外檐彩画,单皮灰地仗无蔴,残坏的非常严重。垫栱板为火焰三宝珠纹饰,略微具有地方彩画特色。 & q) V3 f5 e/ X) [+ k6 i3 g( `: ~
福祥寺彩画
福祥寺彩画
9 w# _* W$ v9 S. h
天王殿内檐彩画保存状况较为完好,颜色鲜明,纹饰清晰。内檐垫栱板无纹饰,仅素红油地色。内檐天花板为梵文,岔角为烟琢墨把子草纹饰,画法细腻。 9 M$ w4 J) p2 _& p( L0 j& V- k
福祥寺彩画
福祥寺彩画
" ~* h0 G1 t/ }! S7 k 福祥寺彩画画法规整,具有清代晚期官式旋子彩画做法的特征,对研究该时期彩画有一定的意义,应当保护。目前福祥寺建筑木构上满是配电箱及电缆,周围民房建筑很多,很多安全隐患需要排除。
+ @' ^- H- s" C
福祥寺彩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