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638|回复: 52

妙高峰下七王坟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5-23 19: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里想必大家非常熟悉了,直接上片吧。

; g! ]1 f7 z& C5 [" b

 

' F! \& P6 ] z' h1 @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3 2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5-23 19: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5-23 19: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5-23 19: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5-24 0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几个地宫不知如何了?没有这方面的介绍,很多资料上也查不到,前几天也刚去过.
发表于 2009-5-24 14: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到《杀死比尔》中白眉在坟前打坐,囧
发表于 2009-5-24 21: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5-25 08: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七王坟,应该深度勾兑一下。比如:“潜伏”在四座宝顶里的四位女墓主扑朔迷离的身世。 我有她们的“情报”,很珍贵。不卖,但可交换。
发表于 2009-5-26 1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醇亲王妻妾

. }* T$ G( G5 Z( p$ W

 

+ P4 [$ |2 s* n

嫡福晋:叶赫那拉·婉贞,道员承恩公惠征之女,慈禧太后之妹。

+ p) R9 O% V/ o

第一侧福晋:颜扎氏,来福之女,是慈禧太后从内务府“秀女”中选出来特赐予醇亲王的;病故后被追封为侧福晋。

+ Y/ r* h: t" x0 f

第二侧福晋:刘佳氏,五品典卫德庆之女。

# I6 |! @- b6 d9 l$ e

第三侧福晋:李佳氏,德纯之女。

; U/ V' ^& A: l! k. M6 {+ k

 

8 I( c7 y6 Q& B) D8 ?3 H


        醇亲王子女

; K: B! ^+ P+ N8 j5 f! X

 

1 n7 G! j3 Q* r6 g# C

第一子:载瀚,  嫡福晋叶赫那拉·婉贞所生,同治四年乙丑正月初六日辰时生,五年丙寅十月十一月初三日未时卒,年两岁。

% R' ~' B1 ^# t m+ w. L

第二子:载湉,  嫡福晋叶赫那拉·婉贞所生,即光绪帝。

3 g# ^; a- q0 e

第三子:未命名,嫡福晋叶赫那拉·婉贞所生,光绪元年乙亥正月初八日子时生,初九日午时卒。

1 _! m) w; P& ~/ }

第四子:载洸,  嫡福晋叶赫那拉·婉贞所生,光绪六年庚辰十月二十六日酉时生,十年甲申四月二十四日申时卒,年五岁。

2 A) O5 Z( K) W l- J. F

第五子:载沣,  侧福晋刘佳氏所生。宣统帝生父,摄政王,袭醇亲王。

0 D% z( Z: ` V7 a

第六子:载洵,  侧福晋刘佳氏所生,过继给瑞郡王奕志为嗣。清末海军大臣。

: u0 ~' M! \: P* k6 U1 E2 G8 q: V

第七子:载涛,  侧福晋刘佳氏所生,一开始过继给贝子奕谟为嗣,后改继给钟郡王奕詥为嗣。清末军咨府大臣。

, b4 A/ _* m' U# s8 r

第一女:        嫡福晋叶赫那拉·婉贞所生(名义上),第一侧福晋颜扎氏所生(实际上)。咸丰十一年辛酉三月初二日申时生,同治五年十月十八日辰时卒,年六岁。

+ I" f4 m0 Z# }( Z( H, O

第二女:        侧福晋刘佳氏所生,三岁殇。

9 h1 q& T! L% A7 ?7 H( H6 T! b- S

第三女:        侧福晋李佳氏所生,死年二十八岁。

发表于 2009-5-28 10: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楼上的.
发表于 2009-5-28 13: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墓何时被盗的?享殿何时毁的?
发表于 2009-5-28 14: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客人在2009-5-28 13:09:00的发言:
这墓何时被盗的?享殿何时毁的?
+ `: L) P# d* o* n3 F7 ~; Y

享殿毁于1933年,1937年东北大学赵同率领部分同学上山打游击,并将醇王坟盗挖.

发表于 2009-5-28 07: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转贴的:

/ w4 s; a5 j* [" S+ o: z' y

 

- q: d1 E2 B- M

关于侧福晋颜札氏墓前的《懿旨追封》碑。

v, b. H& o s

 

" J( _" X4 A4 }1 ^$ R8 b

 

" W( n n% a- q! I" m, v

 

8 W, D0 v' ^! h0 i( F

北侧一座较小的宝顶葬的是侧福晋颜札氏,南面两座宝顶葬的是醇亲王另外两个侧福晋刘佳氏、李佳氏。

7 L+ { t* m! @8 h9 L* g

 

* O$ K, Z5 L4 {+ ^2 H2 F6 w o# a

墓的前面北.南两侧各立有石碑一座。

) r( I+ c+ J6 D. v; I

 

% i. E! L: m! c3 R' |& P: z9 P

北侧为《懿旨追封》碑。

" O, T: O4 ]0 ?( k+ s9 @

 

. _8 j+ r/ C$ C2 r t% l

 

1 E0 t1 B6 e- g& y: Q

[转帖]

. t% i! T3 f7 L6 ^& Z. W7 i

 

; J$ E+ o1 Q. q" S& C/ B' }7 x

 

% T- y' I. ?! w& t; t$ `; T

“光绪八年 岁在壬午 侧福晋颜札氏之墓 季秋月吉日建”

# G* |$ {& \7 ?! t' W5 t

 

@- ?. j; U9 |, ?* B- D3 Q

碑文系大篆和金文的组合,极难辨认。

! [2 n% q: U z, k% W! M

 

5 R* d0 o+ z* G, f4 v

遍查资料仅得十之二三,无法成文。

8 [: ?/ I$ z: {

 

+ p+ a3 U3 G' [, r N

后经已故师友李志贤先生辨识,得以解读全文,现录其右,与各位山友共享。

' L3 B3 V3 l: U% \6 v. `4 h) Q/ x


 







* `! M, y# X! m. _

 

发表于 2009-5-27 09: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从《维基百科》下载的吧?价值不大!我的资料可是花高价(4元)买的。哈哈!

B2 D. S7 P! ?/ o/ Z3 V

 

发表于 2009-5-29 10: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何处?有时间定去膜拜
发表于 2009-5-29 10: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光绪八年 岁在壬午 侧福晋颜札氏之墓 季秋月吉日建”

8 i, Q; D8 f+ b- D! o4 j/ E& S

 

6 L! T7 e% s6 o$ o9 r1 J7 z

颜札氏是哪年死的?死时多大?背面的碑文是什么?

; |8 F/ t f! h r# b- d

 

2 ^+ c! B) w$ Y6 m! m# F: }

慈禧太后为什么将她"特赐予醇亲王"?仅仅是为了笼络醇亲王吗?

发表于 2009-5-29 13: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妙高峰下:

+ r6 \. J ~; D2 q, \, A

 

- _5 m9 f5 _& ]% B* B9 H' L' l$ c

 

5 g6 o$ p4 o, j8 }8 @$ ]) a# y/ [

6 ~" W; F- z, M" x& X; \$ B

 

( O; l9 }" O+ z: e ]0 k6 I. N1 T

 

3 ^* b. @2 C3 J6 [& H3 K

 

7 w( e- \$ I ]+ h

 

/ v' S( N: ~1 ^" ~

颐和园乘346路,西埠头下,西行约2公里.........

发表于 2009-6-3 09: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按中国人的常理,别说是皇亲国戚、名门望族,就是小百姓,对这么有名的祖先或族人的墓地或祭祀,也不会中断或没人管啊?瘦死的骆驼还比马大呢,富人家的一辆汽车也够他们活十年八年的了,怎么就有很多墓葬没有人管或修缮呢?一直想不通这个事情。而且他们通常都有那么多的后裔或族人,都几乎是有钱人或官吏。。。。更不可能是不孝啊。就像好车一样,买的起就修的起,那建的起那么值钱的坟冢,怎么可能维护不起呢?住的起房子,就交的起物业费吧。这个世界太奇怪,而且没人管和遭到毁坏的还几乎都是有些名气的墓葬,普通的坟头倒好好的躺在田野里,比比皆是。。。。。????
发表于 2009-6-3 09: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松园在2009-6-2 21:46:00的发言:
5 Y* [9 m! C* S; Q/ o5 F

按常理,宝顶在,地宫肯定在

. \: }$ }4 m5 ]8 ^& W/ X. q) c

去年奥运期间我和金鱼池那的看山人(七王坟村的)聊过此地宫门,他也知道,但是否是奕儇的他就不清楚了。不过七王坟村周边除了七王爷的坟,周边还有谁的坟会有地宫呢?

发表于 2009-6-3 08: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松园在2009-6-2 21:46:00的发言:
9 N' E" o4 V- M+ N1 s

按常理,宝顶在,地宫肯定在

0 k9 E$ F4 [+ |2 N

同意,妙高峰旸台山一线园寝坟墓众多,石门应该不是七王的可能性大。

- r3 _+ b* j8 ~# W* N& N

 

发表于 2009-6-3 1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颐和吴老在2009-6-3 9:03:00的发言:
& N# |. C( h$ [' `, E0 V1 P

去年奥运期间我和金鱼池那的看山人(七王坟村的)聊过此地宫门,他也知道,但是否是奕儇的他就不清楚了。不过七王坟村周边除了七王爷的坟,周边还有谁的坟会有地宫呢?

' n6 C$ n! p4 s. [, x' ?8 m/ B

九王的石门还在吗?

发表于 2009-6-3 1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客人在2009-6-3 10:32:00的发言:
+ x7 Q8 y& S. W" H% S

九王的石门还在吗?

( b, J! C, }, s

这个真不知道。孚郡王的坟在草场村,离七王坟有几里地,就是孚郡王地宫门挖出来应该不会先跑到七王坟村去,草场村的村民会优先的。

发表于 2009-6-3 13: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颐和吴老在2009-6-3 11:02:00的发言:
1 E5 O4 F, }. _

这个真不知道。孚郡王的坟在草场村,离七王坟有几里地,就是孚郡王地宫门挖出来应该不会先跑到七王坟村去,草场村的村民会优先的。

+ Q% |# ]1 y! E8 \+ e

九王的地宫石门两扇保存完好,虽然我没机会下去,但有图。

$ v- k; h+ }& O9 }6 R9 x$ I

不知道吴老说的石门有多大,七王坟南的子女墓、周家坟地有地宫的应该不少,也不一定都是天罗池,估计有石门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 W: I& R z: D- h* q( T; U, m8 d

我还是愿意相信七王的地宫是完整的,呵呵

发表于 2009-6-1 17: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颐和吴老在2009-6-1 7:58:00的发言:
我94年去时一扇地宫汉白玉石门就在七王坟村的路边上。
2 w1 Y+ |. O' M' g( S9 ~$ ?

谁有石门的照片?

发表于 2009-6-1 17: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颐和吴老在2009-6-1 7:58:00的发言:
我94年去时一扇地宫汉白玉石门就在七王坟村的路边上。
- o6 [- B+ |& u, O2 W0 H

这么说七王的地宫已经不完整了?

发表于 2009-6-1 07: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94年去时一扇地宫汉白玉石门就在七王坟村的路边上。
发表于 2009-5-31 22: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风间铃音在2009-5-31 11:04:00的发言:
每次站在七爷的宝顶前,都会愣愣的想,那月台底下的地宫是什么样子的呢?砖的?石的?有水没水?横的?竖的?几券?唉.........
: |1 I& I6 z3 W* P) L: Z

按推测的说,应该依绵恩例,竖的,带门楼,肯定石室,至于券数可就不好说了,水嘛。。。。。玄,估计会有,虽说半山腰,但是那一带泉水太丰富了

发表于 2009-6-2 09: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0 M- A9 a2 h# h; w

谢谢黑龙潭的图片。

6 ?% Q" Y I3 C- B" u1 `/ J" } g

 

6 l8 @. K) ]: I) l6 O

   

% Q- D- G# [+ z. u& h! |* ^

《醇贤亲王奕譞的四位福晋》 《紫禁城》1987年第6期  李国强  作者单位:故宫博物院图书馆

# f- U! b) g/ Q. T% o


    奕譞的第一侧福晋颜扎氏,名玉娟,字筠仙。先世亦为叶赫巨族。始祖安达哩因功授三等男爵,隶正黄旗满洲,祖名赖图库,功迹尤著,任议政大臣,历晋子爵、太子太保。后嗣某缘事获咎,降,夺爵,隶内务府,家遂中落。

+ Q' p o1 b6 Z) u( K

 

6 k4 F% W+ B1 n0 J% t2 u1 b

    颜扎氏作为内务府秀女,于光绪五年(1879年)蒙慈禧太后懿旨,选赐给39岁的醇亲王为“姬”。光绪七年冬,遽世,仅18岁,与奕譞生活仅两年。同年十一月,奉懿旨追封颜扎氏为侧福晋,而且“自前岁蒙恩选赐,历赐簪珥、衣服、银两并命入禁宫两次,特赐珠钿蟒袍。”死赐“白檀焚文牌,命殓时挂于胸间。并赐玉佩、荷包各一。连日派中使酹典凡五次。今日发引赴妙高峰,复蒙派太监送往。”(《九思堂诗稿续编》卷六诗注)

! q% a4 @% G8 |1 L* @' T; a


    奕譞和颜扎氏感情融洽,颜扎氏卒,奕譞曾绘其遗像以誌怀念,并作有悼念她的诗,其中有“流芳遗挂都无迹,丹棘青棠莫慰情”之句。 

' _8 f* A9 i. j" V

 

9 U/ ^5 L. q$ h5 i, N% k* |# J! I

    颜扎氏所有遗物除殉葬外,都付之一炬,只留绘像一帧,绘像现在何处,无处得知。关于颜扎氏的死因,奕譞是这样记的:“仲秋生一子,旋殇,娣亦继亡,近复如母家哭其弟,为痢疫侵染,病三日,逝。”(《九思堂诗稿续编》卷六诗及注)颜扎氏由一名秀女,而蒙懿旨选赐又奉懿旨追封为侧福晋,待遇不可谓不厚。穷其根源,不外是慈禧想更进一步笼络醇亲王奕譞而已。可惜颜扎氏身后没有留下她的照片。

; r4 |# J7 w; _* y) I# B6 m) R Y: n

 

* Y% n9 H* W' W' a/ {* L, _

 

# E3 G" U" ^' ^. y. j

《醇亲王墓考》王晓军

7 G$ y$ K5 p/ G' e6 }: h u

 

5 I8 e z/ u+ V2 s( b! X2 _7 y

流芳遗挂都无迹,丹棘青棠莫慰情。戚戚鸡窗悲□帐,煌煌鸾诰降瑶京。

# C: D! c" u: @! R& q

梵文妙谛千华藏,鲜馔奇珍七宝羹。没受殊恩生拜赐,旁妻几见此哀荣。

1 z" s+ Y7 E I2 C5 Y) R* `

 

/ o/ v& o8 k) o0 r2 x. g

 

/ i5 X$ i R/ Q% O% J

《追赠三等阿思哈哈番照一品品级立碑,谥忠介安达里碑》
朕惟见危授命,臣道之常,至若邦国无虞,宫车抱痛,独能恋主捐躯,稽诸载籍罕见其人。尔安达里,擐甲从龙,勤劳已著,乃于皇考太宗文皇帝上宾之时,感念深恩,不惜身殉,永期侍从。在天之灵可谓毕志殚诚恋主致身者矣。朕每眷山陵,辄怀感烈,兹特照一品品级锡以嘉名,勒之贞石,用旌一心之谊国典臣忠,庶拜乘无□哉!大清顺治十一年五月十三日立。

, w! \3 ]' {4 k& |+ H6 i% G

安达里墓碑竖立在沈阳故宫博物院大政殿东侧

' ~/ R& O: @) h) b3 u0 m5 ?

 

- D. i3 }1 A" B: Z2 W

关于慈禧笼络奕譞,溥杰《醇亲王府的生活》记:“慈禧最初利用了恭亲王奕訢和我的祖父杀了肃顺等妨碍太后垂帘听政的王公大臣,随后对于我的祖父除用联姻的办法进行拉拢,使与自己亲妹妹结婚外,更赐以颜札氏以为进一步的笼络。”

7 h" p |! P6 X/ e# e7 r

 

. S! W j* Y E. L1 E0 z2 o% b4 V

江詝尚认为慈禧对奕譞的关心更大于笼络,光绪五年(1879年)时,还没必要进一步的笼络他。因为,“奕譞在载湉即位后的前十年(1875--1884),除了照顾小皇帝读书,很少过问政事。” (刘小萌《正说清朝十二王》)

; Z* q- f2 ]0 D

五年后的光绪十年,才不得不重用奕譞。“奕譞养尊处优的闲散日子,一直过到光绪十年(1884)。慈禧太后希望利用奕譞来削弱恭亲王奕訢的权力,从而为他敞开了通向权力峰巅的大门。”(刘小萌《正说清朝十二王》)

9 a: Q$ U, R1 _3 D3 _8 X

慈禧也应该有很人性的一面,为什么说“关心更大于笼络”,此时(光绪五年,1879年)奕譞的后代情况:只有次子载湉(即光绪皇帝)和四子载洸,人丁不望! 

I3 V- a% O# D* [4 v- J3 k' _7 J

醇亲王已近40岁,才有“姬” (姬妾,侍姬)。其嫡福晋已39岁。

+ R5 m( D6 b8 E+ U4 L- l- r* l

奕譞或同时、或先后收三位侧福晋。这时候,最要紧的事,就是,先多多繁衍。其它事以后再说。

3 |, X ]1 a8 n5 M7 e

 

( I) b6 I: d. W

(待续)

发表于 2009-6-1 22: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侧福晋颜札氏碑背面,碑的后面实在不好拍。不过看起来字还清楚!看看挺有意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2-22 21:53 , Processed in 1.211740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