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O- ^7 n7 U% a2 X3 e7 ^9 L 乙:今天我给您表演。 甲:您这场是? 乙:相声。 甲:象者,世间万物也;声者,万象之声。 象声者,远取诸物,近取诸身,以声化物,以声定象耳。 乙:祖师爷这么说的。 甲:你们这个行业都是文化人。 乙:也没什么文化。 甲:见高人不能失之交臂,进宝山不能空手而回,得遇高人,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乙:不敢当,有什么问题咱们可以探讨。 甲:跟您台前请教。 乙:您忒客气了。 甲:您说这马上到什么节了呢? 乙:端午节啊!五月初五。 甲:您说这五月初五为什么叫端午啊? 乙:这您真问着了,知道的人不多。 甲:您知道? 乙:当然了,“端”的意思和“初”相同,所以“端五”也就如称“初五”。 甲:哦,我儿子上初二,也可以叫端二? 乙:端二干吗啊? 甲:您说的啊! 乙:古汉语,跟今天不能通用。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甲:瞧这个乱劲儿! 乙:怎么乱了? 甲:你把这么些多音字搅和一块儿就算明白了? 乙:故老相传,都是这么解释。 甲:故老相传?你思考了吗? 乙:文化主要是传承,思考什么啊? 甲:我再问问您,端午节还有什么习俗? 乙:那可多了,吃粽子,赛龙舟都是端午节的习俗。 甲:吃什么? 乙:粽子啊!拿苇子叶儿,裹上饭团子,捆上马莲,江米小枣、黄米澄沙,南方还有肉的....... 甲:多麻烦!干吗非得捆上啊? 乙:这就得从传说里找来历了,传说屈原投江以后,人民怀念他,不忍让他的尸体被汨罗江的鱼吃掉,这才把饭团子包好扔到江里,让鱼吃这个。 甲:哦,喂鱼的。 乙:明白了? 甲:还有,赛龙舟跟这个有关系吗? 乙:有啊!听说屈原屈大夫投江,当地老百姓争先恐后前去营救啊! 甲:哦!那咱们做个实验! 乙:这怎么实验啊? 甲:就是情景再现。 乙:怎么再现啊? 甲:你上玉渊潭! 乙:干吗啊? 甲:跳河啊! 乙:不去! 甲:咱们就为研究,你穿着救生衣啊!把心境完全回到历史人物中去。 乙:体会角色? 甲:好比您就是屈原。 乙:大诗人! 甲:了得吗? 乙:行,这我来一回。 甲:你心中愤懑。 乙:愤懑! 甲:仰天长叹。 乙:唉~~~不行!我还是进不了角色! 甲:你这表演能力忒差,我给你诱导一下,你,忠君爱国、学富五车。 乙:我,学问,一嘟噜一块。 甲:无奈你生不逢时,楚王亲小人,远贤臣。不纳你逆耳忠言,订立黄棘之盟。到后来,秦将白起攻破郢都,直至国破家亡。你怀才不遇,屡受迫害,颠沛流离,痛不欲生。 乙:我爱大楚国啊!我怕他完喽!我爱国!可谁他妈爱我啊?! 甲:感觉对了!跳! 乙:我.......(做动作)我还是忍了吧! 甲:你这样的人,理解不了爱国诗人的悲愤状态。 乙:我一俗人,没本事,没脾气,我珍惜生命,远离男足,挺好! 甲:咱不就一实验吗?得,照顾你,我说点儿招俗人恶心的话题,油涨价,奔6块了,你那17手的夏利,开不起了吧? 乙:我坐公交! 甲:油涨,可你那中石油的股票不涨啊! 乙:套死我了!48块6哦! 甲:怎么样? 乙:我跳吧! 甲:入戏了吧!就听扑通一声,你跳下去了!旁边有人喊:“有人落水了!”“救人哪!”喊声是此起彼伏啊!刹时间响彻了公园两岸! 乙:广有人喊,没人救,是吧? 甲:就见刹那间从四面八方,无数支手划船、脚蹬船、电瓶船、观览船是劈波斩浪,飞驰而来。 乙:还是好人多! 甲:往船上观看,一个个游客那真叫穿红的红似血,穿白的白似雪,穿黄的黄似蟹,穿黑的黑似铁,真叫奘脖梗,大脑瓜,奘腿肚子大脚丫,咳嗽都带二踢脚的--喷儿,叭!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胖大的魁梧,瘦小的精神。 乙:别上趟子了,救人呐! 甲:说时迟,那时快啊!几条船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 乙:还是CCTV韩老师直播?! 甲:别捣乱,几条船从你身边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嗖,嗖,嗖,嗖嗖”冲了过去。 乙:过去了? 甲:随着守门员的一声哨响,比赛结束了。 乙:我呢? 甲:淹死了! 乙:这是救人吗? 甲:所以,救人有比赛的吗?通过你的亲身体验,你悟出来了吗? 乙:悟出来了 甲:什么啊? 乙:好死不如赖活着,不跟他们较劲! 甲:什么呀?我是说,用这赛龙舟,跟救人比,合适吗? 乙:不合适,谁说合适,谁跳一回试试! 甲:所以,我开始研究、调查,我走遍汨罗两岸,看了无数的赛龙舟,吃了无数的粽子...... 乙:您研究的时候,能空腹吗? 甲:饱吹饿唱! 乙:还是吹! 甲:呦,说漏了不是?别老插话,尊重知识,我研究《三国》的时候,就在张飞的企业...... 乙:大红门肉联? 甲:他们为表示对学者的景仰,还特意放松警惕,请我,悄悄带走了,一副猪下水嘛! 乙:别提那下水了! 甲:历时多年,我终于小有所成! 乙:要不然,你都对不起那么多粽子! 甲:后来,我改糖饼了! 乙:那得吃仨,吃完奔鱼市儿。 甲:我的研究成果,你想听不想听? 乙:您说吧!您批的《三国》我就涨了挺大的学问,今儿您怎么也得告诉我不是,要不你那无数的粽子,怎么消化啊! 甲:好,看在避免存食的份上,我告诉你,你给一态度! 乙:今日得见高贤,请不吝赐教。恕我甲胄在身,不能施一全礼。 甲:这还差不多,我会同汨罗江畔的湖南湖北省公安厅、长江联防大队汨罗支队明察暗访、考察鉴定,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 乙:什么啊? 甲:屈原,他他他他他,死于,他杀! 乙:惊悚片好卖,瞎改本子,这里还有《潜伏》,是吧? 甲:你心太重,手太软,不适合潜伏工作。 乙:什么呀! 甲:咱们可以分析,就从你刚才跳湖的事儿说,既然救人没有比赛的,那这一场速度的较量所为何来呢? 乙:是啊! 甲:从现代侦察学的立场看,那应该是一场追杀! 乙:这里还有杀手? 甲:不妨让我们设想一下当时的激烈场景吧:汨罗江上,碧空万里,微风徐徐,一叶小舟,乘风破浪,上坐刺客,黑袍长剑,他的剑是冷的,他的心是冷的,要不是夏天,他早冻上了! 乙:好嘛! 甲:屈原乘坐另一舟船,顺江而逃。这场惊心动魄的水上角逐,最终以屈原的不幸落网而告终。 乙:还是追上了。 甲:冷血杀手把他装进麻袋,麻绳捆紧,投入江心。伪造自杀的遗书《怀沙》,四处散布屈原自杀的谣言,一代文豪就此离奇地香销玉殒。 乙:可惜啊! 甲:江上渔民目击了这场谋杀的过程。他们渴望说出真相,但却畏惧权势,敢怒不敢言。 乙:真相就此石沉大海。 甲:然而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他们最终选择了一场象征的模拟活动,来进行情景再现。 乙:《法制进行时》?! 甲:这个再现手法就是那时侯留下的。在屈原被谋杀的那个日子和那个现场,举行哀悼屈原的祭礼,他们机智地用赛龙舟来隐喻当时激烈的追杀场面,用包粽子来隐喻屈原被投入江中的悲惨事变。 乙:饭团子主演? 甲:对了,米饭象征着他的肉体,粽叶象征装他的麻袋,粽丝象征捆扎他的绳索,而把粽子投入水中,则象征着屈原遭人溺毙的真相。 乙:这么回事? 甲:老百姓还给这个节日起了名字叫:“端误节”,就是端正错误,拨乱反正,还历史本来面目的意思! 乙:端误?不是端午? 甲:但是由于时间的流失,这些隐喻最终成为费解的谜语。至此,历史被收藏和掩蔽在了风俗的背后,很多不争气的后代子孙,完全沉浸在江米小枣、黄米澄沙之中。 乙:说我呢! 甲:大家觉得屈原死的惨啊!后来就把屈、原俩字作为动词意动使用。 乙:怎么用啊? 甲:把某某当屈原啊? 乙:有这么用的? 甲:后来有了被屈含冤,“屈”“冤”嘛! 乙:是这么来的吗? 甲:你今天听完我说的这个真相,回到相声公社,“堂堂 堂堂”这么一说。 乙:怎么样? 甲:你就算对端午节有了贡献了,国家发粽子,好比就俩粽子。 乙:就俩? 甲:那就得是胡总书记一个,你一个。 乙:这么高待遇? 甲:可不!胡总一个,你一个,这个有一简称。 乙:还简称? 甲:也叫缩写。 乙:怎么缩写? 甲:取字头啊!缩写为H1N1! 乙:我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