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 a' X- J9 z% l6 s: B+ Q 三,香山小学曾是八旗高等小学堂 ) l. u/ _) N, c% k8 v5 b8 C
北正黄旗村街西,现有一座依山而建的香山小学,其前身就是健锐营八旗高等小学堂。清代相当重视对于旗人的教育。乾隆皇帝曾经多次强调旗人必须掌握满语满文和骑马射箭。当年健锐营八旗均建有旗属的学房,供本旗子女入学,成绩好的还能升入左右两翼的翼属学房读书。清末宣统年间,左右两翼的学房合并为八旗高等小学堂,民国初期又改为西郊公立第三高等小学校,即今香山小学。 0 Y* F# f, r: l7 {$ {
祖上曾是健锐营军人的满族学者白鹤群先生记述老辈人的回忆说,老年间旗人的女孩也上学,但是本旗的男女孩子不分年龄大小,都在一个课堂里上课,初学者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都由师兄、师姐辅导,大些的孩子才有先生讲课。先生管教极为严厉,经常打手板,可是孩子回家诉苦时,家长却总是说先生打的对。原来八旗子弟够了年龄即可当兵,拿到兵饷即可帮助养家。但是当兵必须通过考试,所以家长认为先生的严厉对于孩子大有好处。 / m, J2 X4 I1 {' W. z4 {
" c; W- w6 ^, L! b( V. S2 ?(未完待续,还有一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