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听老话讲,那时的天很蓝
无边的绿地连着远山
穿梭在雨后彩虹
是我们展翅的雨燕
东边的水坑长满芦苇
河沟里淌着甘美的山泉
古柏苍翠衍养着皇宫
香烟缭绕在残败的寺院
千家万户欢迎我们的泥巢
灰砖墙上的城楼是我们的家园
凌空飞翘的檐下
住着幸福的祖先
爱嗅城外乡村里的炊烟
喜欢城里那青瓦一片
护城河边的树上藏着飞蛾美食
远处的湿地上蚊虫滚成了蛋
吱吱喳喳钻进人们的睡梦
霞光里我们身形如箭
晨钟暮鼓陪我们度过悠悠岁月
无奈世界换了人间
举报
很好......!
这类文字想写好一定要把自己的眼光归入到被描摹事物中,也就是让被描摹事物自己说话,把作者自己隐去才是高境界。
仔细读过,楼主大约还是站在‘人’的角度思考,借用了一张燕子‘皮’而已。
另外,韵脚这条无形的锁链从某种程度上很不容易把握,好了呢,或者只能增添阅读的爽滑感觉,这个效果,处理好行文文字可以达到,有这样一块儿石头坠着,很容易跑偏伤害主题——我是说为了凑韵,难免不将就,(譬如说用那些程式语言,程式语言是诗歌的宿敌。)这个呢,您抽空儿读读贺敬之晚年的作品就会有很深的感触。
这句:‘远处的湿地上蚊虫滚成了蛋’单提出来,挺好的,可嵌入整首作品读起来就有劈裂感。
说多了,您担待则个!
感谢草长鹰飞先生的中肯批评!其实我对诗是门外汉,《程式语言》让我找到了毛病所在,谢谢!我对贺敬之晚年的诗没读过,不知和他先前的诗有何不同,我会找来读的。
我程式语言的形成,还是受我小时候读过的诗有关系,包括贺敬之的<桂林>那首诗,病退后再写诗就这个路子了。
我会寻找劈裂感,我会朝着有张力的方向努力。
谢谢树人先生的夸奖。感谢跟贴!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微信扫描关注我们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2-23 21:49 , Processed in 1.138305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