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94|回复: 11

罕见的蒋介石夫妇晚年影像[含7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4-27 20: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罕见的蒋介石夫妇晚年影像

) n1 y/ n. |, ]; s8 d

 

. D" ?& ]& r w4 m# P* \

罕见的蒋介石夫妇晚年影像

罕见的蒋介石夫妇晚年影像

罕见的蒋介石夫妇晚年影像

罕见的蒋介石夫妇晚年影像

" X; C# {& D4 W) L) q4 t- W% H


罕见的蒋介石夫妇晚年影像

罕见的蒋介石夫妇晚年影像

罕见的蒋介石夫妇晚年影像

罕见的蒋介石夫妇晚年影像

罕见的蒋介石夫妇晚年影像

罕见的蒋介石夫妇晚年影像

罕见的蒋介石夫妇晚年影像

罕见的蒋介石夫妇晚年影像

罕见的蒋介石夫妇晚年影像

罕见的蒋介石夫妇晚年影像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4-27 20: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跟一张!
 楼主| 发表于 2009-4-27 20: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4-27 22: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燕京琐忆昔话在2009-4-27 20:46: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26_124bbecd70fa2987a31a70bcdd341147.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u, o4 y$ P6 i: _" s" w

  多么慈祥的老人,孝文孝武两位太孙更是英气逼人不愧皇室血脉!

发表于 2009-4-28 00: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蒋介石为什么老是剃秃瓢,老了也不怕冷

发表于 2009-4-28 09: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是一代伟人啊!!!
发表于 2009-4-28 09: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小仨儿在2009-4-28 0:55:00的发言:
d6 i7 H. {0 T; U+ S' K# U

蒋介石为什么老是剃秃瓢,老了也不怕冷

& m/ ?, L& C( x- y0 a( V8 @

军人出身

发表于 2009-4-28 15: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小仨儿在2009-4-28 0:55:00的发言:
; F) F4 e: o* Q, k9 j

蒋介石为什么老是剃秃瓢,老了也不怕冷

2 g* x7 O2 h" M# B5 `, E, c

要不怎么叫蒋光头呢!

发表于 2009-4-28 17: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倒挂楣子在2009-4-27 22:22:00的发言:
5 ^# _& G+ d' z( l

  多么慈祥的老人,孝文孝武两位太孙更是英气逼人不愧皇室血脉!

H6 M3 ~9 ?# G- }* C

可惜享寿不长!

发表于 2009-5-7 2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蒋介石一生中最闪光的一句话!!!

蒋介石一生中最闪光的一句话!!!
[★军事第一播报★] [回复] [引用回复] [表格型] [跟帖] [转发到Blog] [关闭] [浏览5008次] 

% I6 _7 Q* ^* _

--------------------------------------------------------------------------------
 
用户名: 飞翔的海鸥 
积分: 24965
等级: 上将
 
  中国人民海军通过台湾海峡的消息很快被台湾国民党得知,当台湾海军司令唐x林向蒋介石请示如何应对时,蒋介石说了他一生中最闪光的一段话:“你不知道西沙吃紧吗?”毕竟蒋介石明白,国共之争属内斗,在外地入侵的时刻,中国人还是会团结一致的。唐x林欲领命而去,蒋介石又指示说:“你们要一路护航,保证舰队安然通过。还有准备补给船,给前线送给养。”【更多精彩,尽在★军事第一播报★ http://jsdybb.netsh.com.cn】

- W. u2 C7 ^6 L& ?

  西沙海战

% K% a. x/ O! j4 J

  战果:消灭越南驱逐舰两艘,护卫舰一艘,鱼雷艇三艘。水兵700多人。俘200人,包括美国顾问斯那德。

; g. n2 y! F2 s f7 m5 r5 |

  过程简述:1974年1月18日,越南政府不顾中国一再警告,派兵侵占中国西沙永乐群岛,并与守岛民兵发生冲突。从而展开了西沙海战的序幕。南沙海军火速支援,无奈越南舰队吨位和火力都有绝对优势,虽然中国海军浴血奋战,但是渐渐力不能支。紧要关头,中央火速调动东海舰队支援。然而,东海舰队必然要通过台湾国民党海军封锁的台湾海峡,如何安全通过,成为了中国海军的一个难题。

7 t; o4 I; O s" V

  中国人民海军通过台湾海峡的消息很快被台湾国民党得知,当台湾海军司令唐x林向蒋介石请示如何应对时,蒋介石说了他一生中最闪光的一段话:“你不知道西沙吃紧吗?”毕竟蒋介石明白,国共之争属内斗,在外敌入侵的时刻,中国人还是会团结一致的。唐x林欲领命而去,蒋介石又指示说:“你们要一路护航,保证舰队安然通过。还有准备补给船,给前线送给养。”【更多精彩,尽在★军事第一播报★ http://jsdybb.netsh.com.cn】

4 J2 f5 n( v+ @3 k8 }1 X$ Z, d

  结果,出乎东海舰队意料。国民党海军不但大开绿灯放东海舰队过海峡,而且一路护航,保证了舰队的安全。此外,几十艘台湾补给船开赴西沙前线,为前线的解放军战士运送食物和淡水。

# h1 |! w |% p) {! T y) K1 \

  1月20日,东海舰队如期抵达前线,双方兵力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海军形成绝对优势,将入侵越军几乎全部歼灭。

6 @8 P. B( ?9 O( F

  西沙海战是中国海军战史上最光辉的一战,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国共精诚合作的结果。而蒋介石在此事件中的表现让人感动,也让我们对他有了一个全新的评价!

发表于 2009-5-8 13: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声叹息!
发表于 2009-5-8 20: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临终遗言

+ z- g( ?6 q5 z" o6 O

 

8 q5 D7 M7 C/ b9 w* E8 p, b( ?4 U0 `


孙中山死因之谜:弥留之际低呼“和平……奋斗……救中国”

# D& Y: D+ d! X) J' ~! i, C

3月11日,孙中山已至生命垂危之境。宋庆龄扶着孙中山颤抖的手,在他的《政治遗嘱》和《家事遗嘱》上签字。这天同时签署的,还有一份致苏联遗嘱。他的《政治遗嘱》这样写道:“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j6 s! V0 E- y* K( W

 

; R# a% f! b& Y5 L, G4 t" Y& q/ o

 

1 ?) R2 h8 t& x9 j1 d. X5 T4 t

弥留之际,孙中山用微细的声音轻轻吐出的是:“和平……奋斗……救中国”。3月12日上午9时30分,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终年58岁。3月 19日上午,宋庆龄、孙科在北京协和医院礼堂按基督教仪式,为孙中山举行家庭葬礼。19岁时,孙中山受洗成为基督徒,临终之前,他曾清楚的表示,他希望人们知道,他是作为一个基督徒而去世的。葬礼由燕京大学神学院院长刘廷芳牧师主持,广州政府司法部长徐谦和孔祥熙先后致悼词,葬礼之后,孙中山灵柩被移往中央公园社稷坛大殿,从上午10时起,闻讯而来的各个团体、学校以及中外送殡人士已逐渐前往。从协和医院到中央公园,一路上全站满了人。

6 s9 t6 O( ]- |- ?- j4 c

 

0 k C5 s# ]! v2 S; X2 c5 v

 

2 y% L' e) z- e B

 

2 c+ y) T4 D! l: T6 n

 

. [$ c0 t; B% r

蒋介石的最后岁月与政治遗嘱

/ m3 ~, r0 ?# B- q" r) q

 

! Q5 D' s7 T0 B! ?% @3 D

 

& G D' b2 a! U1 ]8 S# X2 ~7 j

蒋介石于“中兴宾馆”陷入半昏迷状态后某日,侍从医官察觉蒋介石口中念念有词,声音十分微弱,而且蒋的宁波口音不好懂,侍从医官立刻请值班的侍从副官翁元。翁元耳朵贴近蒋介石嘴巴,仔细听了一两分钟后告诉医官,“总统”说的是:“反攻大陆…解救同胞…反攻大陆…救中国…反攻大陆…救中国…”。是否蒋介石意识到自己陷于性命交关,故而以其微弱的叨念,交代最后遗言?不得而知。

0 W6 \3 w+ `. `& h0 u# V

 

1 b- T1 @4 y: }- O- [5 G

 

& j! p5 F2 w4 T9 l7 a3 x9 _

 

1 w+ x' [; |; R4 [

 

4 u9 F1 I4 `7 K- Z9 c1 G! o

 

9 [' P+ w! y- U% g! v

毛泽东临终前最后的话:我很难受,叫医生来
 

& S' r3 C% u9 S& A0 j

7点10分时,毛泽东的呼吸急促起来。小孟过来,低头给主席按摩胸部。主席用很低的声音说:“我很难受,叫医生来。”

2 }# _* K, _% L! I+ j/ d2 }


临终前没有感人肺腑的遗言

# b* g9 V* r* ~) K( f! u

这次主席听了之后,睁开他微闭的眼睛,然后轻轻说:“那就试试吧!”

/ l* B7 c# U8 d( O* g

插鼻饲管之后第二天,他果然感到身上有点力气了。他显出高兴的样子。

+ \3 }2 o" @, H3 U* y: O

“小孟呀,你比我懂得多,我得听你的了。”已经很少说话的主席,今天显得有些精神了。他已经有五六天都不说什么话。

' H$ u) p# u; ~. J

“您就得和医生好好配合,您的病会治好的。您不是听我的,要听医生的。”

6 X" k! U7 N. a, R+ y. m$ J

1976年9月的一天,小孟请假外出回家,去看看她已经好久未见面的丈夫,近在咫尺,远似天涯。小孟的爱人小裴就住在府右街西侧的102号,与中南海只有一街之隔。但小孟的工作性质,使小裴常常孤独一人,异常寂寞;小孟是晚上5点多钟才到家,新婚不如久别,二人情深意切,不知有多少话要说,但又不知从哪方面谈起。

+ d6 J+ O) x8 U8 e- y

 

+ y0 c- Q+ f; f! I `! D

 

1 B" u l. V! {* V9 k4 E0 y) X

7点15分,突然有人来找,要求小孟马上返回中南海。

1 e* M2 z% {8 u, K5 q& b. }

小孟回到主席的卧室,才知道,主席犯了病,心肌梗塞,十分危险。只见主席的脸色灰黄,嘴唇呈现青紫,呼吸短促。主席的几个医生都来了,政治局的人也来了,气氛相当紧张,经奋力抢救,20多分钟之后,才脱离险情。

& W. W7 l# j. J4 l2 j8 `

 

+ P2 z, P* V8 }; b

 

, z. W0 J3 g" o) x

主席的心脏又开始了正常的跳动,每分钟由原来的110次变成了80次。他平静地躺在那里,不一会,又睁开了眼睛。

8 s/ L: u, x, I. v2 F- z

政治局的几个委员们一直守候在毛泽东身边。看到他睁开了眼睛,委员们一个个上前探望。当叶剑英从他身边走过的时候,他却抬起了那只显得沉重的胳膊。他的手颤颤地摆动了几下,他的嘴微微地动了一下,细微得让人难以发现。还是小张看出了毛泽东的意思,她毕竟是太熟悉毛泽东的一切了。毛泽东这些动作表示他想与叶帅说话。小张的分析判断是正确的。

% B/ W8 l, p/ G8 H* T: F

 

T$ t" @5 P0 G7 e

 

4 y. I8 C9 [# c7 W

小张走到已过去的叶帅身旁说:“叶帅,我看主席是想和您说话,您去问问看。”叶帅点点头,又走到了毛泽东的身边。他这次离毛泽东很近很近,叶帅俯下身来,低下头看着毛泽东。毛泽东的眼睛突然显得明亮起来,他那本是黯淡无光的眼睛,很久没有这样的光芒了。眼睛是心的窗口,他的心里一定涌动着什么,但他的嘴已是力不从心了。只见他嘴唇在翕动着,但很难听出他的声音。叶帅拉着毛泽东的手,紧紧握住,不停地向他点头。

# ]1 f4 l$ C/ y1 t! v2 J3 y0 _0 A

 

/ G. I: m' S Y% U

 

: m1 w/ Q8 N" y4 o% h

毛泽东对叶帅讲了些什么?是对他表示了永久的别离之情,还是有什么事情需要交接,还是对永远过去了的岁月的回忆?

% O9 q/ R% f( P

毛泽东对叶帅曾有过这样的评价:“吕端大事不糊涂。”叶剑英曾在中国革命的许多关键时刻,起到了别人所不能代替的关键作用。此时,叶帅只能拉住毛泽东的手,但无论如何,也拉不住毛泽东的生命。

- G- h# R6 [: ^( k

毛泽东,从8月底直至他的谢世,多次昏迷,多次抢救。在昏迷与抢救的过程中,他渐渐向着另一个世界走去。谁也无法真正知道,濒临死亡的前几分钟,几秒钟,他的真实感受是什么。

5 [; J f8 \2 I

 

( s) h; {0 ?1 v+ p& r- d/ s9 c) d

 

" H. V8 U3 W0 ?9 m

9月8日晚7时,小孟来接班。几天来,政治局的常委及委员们,一直在轮流值班。医务人员一直在身边观察毛泽东的病情,量血压、测脉搏、导尿、听心脏、输氧气,不停地进行着。7点10分时,毛泽东的呼吸急促起来。小孟过来,低头给主席按摩胸部。主席用很低的声音说:“我很难受,叫医生来。”

0 t) V5 V/ S0 I+ g( K( J. X

医生赶紧把氧气的管子放在他的鼻子处。他用手去拽,肯定是不舒服,过了几分钟,呼吸开始平静起来。这时,医生看见主席的鼻孔里有一点嘎巴儿,就把输氧管先拿下来,用棉签儿给他弄出来之后,又给他戴上输氧器时,他就一点反应也没有了。又是处于极度的昏迷,抢救,抢救,四个多小时的抢救,但一直是昏迷,他再也没有醒过来。

" F/ W( [6 {) U& `) l' i

 

( i% T, W6 b6 D- }: J, X3 P

 

( h0 L' p6 a3 f9 `" B8 M

他的最后一句话是对小孟说的:“我很难受,叫医生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14 23:29 , Processed in 1.159528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