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61|回复: 5

[转帖]唐耿良先生逝世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4-23 2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S' ~+ z5 C8 H C) k+ r# `+ t5 B7 {/ [/ p$ o5 R& |$ q7 C* \* N7 i9 B2 j9 s. S! w6 q3 `5 S4 k* b& U& K$ G( L" M2 a# I2 ]$ n' g# y: G# t4 x y0 ~3 i& K2 `" g; S1 _3 c4 E8 I7 D8 V
【讣告】评话大家唐耿良先生逝世
2009-04-23 11:51:07 曲艺网
- N; k1 ^. G8 Y b1 ~2 e& r ! {7 ^$ |7 c& |2 M; X A9 m& w1 P7 h0 X3 `8 K7 E4 J. }! S: j1 d
; H. ]( L7 s3 `; z6 l" S

        著名评话家唐耿良先生于2009年4月21日在上海病逝,享年88岁。

8 w/ _( F0 l) _$ ?# y

        唐耿良 1921年生,江苏苏州市人。国家一级演员。1933年师从评话名家唐再良习《三国》,一年后在江浙一带演出。1944年进入上海,不久渐有影响,成为蜚声书坛「七煞档」、「四响档」之一。1951年加入上海市人民评弹工作团(今上海评弹团),任副团长、艺术委员会主任。历任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常务理事及中国曲艺家协会上海分会(今上海曲艺家协会)第一、二、三届副主席,上海市人民代表等职。1952年参加创作中篇《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之后编演短篇评话《黄继光》、《张积慧》。1955年,编演短篇评话《王崇伦》、《朱润余》等,先后与人合作编写了中篇《王孝和》、《冲山之围》、《白求恩大夫》、《焦裕禄》及《如此亲家》等。其演出本《三国?群英会》经整理,由中国曲艺出版社出版。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30 07: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 c# K2 n+ Z! z6 u- ~1 F) r$ i' r" G

转载:上午各界人士为评话表演艺术家唐耿良送行

0 J- o, @1 G% n) M( Q0 f/ c
作者:王剑虹 来源:新民晚报 (4月29日)
3 u; z6 d0 p) x3 f! B# e5 m, v
 
3 o$ C9 N5 s5 N% R1 T7 T2 ]+ d) k! f
今天上午9时半,评弹界、书迷和社会各界人士在上海龙华殡仪馆送别著名评话表演艺术家唐耿良。大厅正中,围绕着鲜花的镜框中是一张红衣白发、开怀大笑的唐耿良照片,两边挽联上书:“七十六载说三国胸存浩气誉满书坛八十六年化一书别梦依稀永在人间”。
% {+ d0 l l% p6 t* ^) p
    今天上午9时半,评弹界、书迷和社会各界人士在上海龙华殡仪馆送别著名评话表演艺术家唐耿良。大厅正中,围绕着鲜花的镜框中是一张红衣白发、开怀大笑的唐耿良照片,两边挽联上书:“七十六载说三国胸存浩气誉满书坛八十六年化一书别梦依稀永在人间”。由各地评弹团、曲艺界名人等敬献的花篮花圈从大厅里一直排到了门外。前中宣部部长丁关根、前国务委员唐家璇也托人送来了花篮。
   
    没有忧伤的哀乐,取而代之的是大屏幕上播放的唐耿良代表作。唐耿良的遗体被一片鲜花围绕着,正前方是唐耿良的夫人、评弹表演艺术家蒋云仙敬献的、组成心形的红色玫瑰,两边摆放着唐耿良儿女们敬献的花篮。昨天刚刚从加拿大赶回上海的蒋云仙告诉记者,去年10月唐耿良住院后,她在11月就赶回上海。今年3月回到加拿大后,天天和唐耿良通电话,最后一次通电话是4月20日,那天唐耿良已昏迷。蒋云仙在电话里大叫:“我已经买好飞机票了,28日到,你要坚持住。”然而,蒋云仙还是没有见到唐耿良最后一面,21日唐耿良驾鹤西去。
   
    手持红色康乃馨的送别者,在唐耿良生前表演的《三国》名段“刀会”的声音中,送别这位被称为“唐《三国》”的评弹界前辈,不少人泣不成声。
 楼主| 发表于 2009-4-30 07: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读评弹名家唐耿良先生回忆录的一些杂感  
$ r j4 H$ x( W5 @ ( d0 Z. D! y$ B, u5 q+ k* ?0 M0 D4 X: y9 U, l7 r( `& P6 @6 s2 X
, X3 w" ?6 h$ S
. B# U4 t& b* v3 S% k$ G

 

+ J v5 A1 p4 m/ Z1 g; T5 e! d' {

今读旅居加拿大的评话名家唐耿良先生的传记回忆录《别梦依稀——我的评弹生涯》其中一段十分感慨。破四旧、反右、以及文革浩劫,多少文本资料以及更多的文化资料被毁坏。包括以前读过的《张寿臣传》、《惊天醒木连阔如》、《上海老滑稽》等书,均是如此。戏曲、曲艺演员遭受精神和肉体的冲击和折磨,文本和相关资料被焚毁流失。而真正受到损失的是我们的传统道德和文化艺术的被摧毁。这种破坏却一直无法真正修复。

/ [4 w& Q' O+ N; h k& `$ M

 

; U. U1 ~% N. t, M+ _! g

而文革结束以后,虽然恢复了一些传统节目,又推陈出新有了新节目和一些资料,但是远远不够。晚霞工程,博物馆,申报文化非物质遗产这些只是亡羊补牢,却已经无法达到昔日文化艺术之鼎盛局面。确实是很悲哀的事情。

! w% j( s; @4 U/ k4 }

 

; }, j! L; [5 s' f

我悲哀,我痛心,我愤怒。。。。。。。。。。

! d$ V; ]2 c U, \1 a% h1 t

 

2 i+ U6 ~9 i' \, Z: G# m4 [ z

 

' ^- d% C+ g/ O) ?* |: [% X3 Y5 i

旧文刊登

 楼主| 发表于 2009-4-30 07: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耿良先生走好,从此世间永失唐派三国之经典!
发表于 2009-5-14 01: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心疼的几块活:

b `& s6 ]. {

1、刘宝瑞全本《君臣斗》,据说还有,但这辈子赶不上了

_# I, Z9 y8 @6 E

2、连阔如120回本《三国》,铁定没了

( m* G. S8 [, l+ T% {) }4 j

3、辽宁电台居然收了田连元《小八义》,目前只有几十回残本……

9 R* k. P/ J$ \5 O

4、央视资料库进水泡了,我都快气疯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5-15 07: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相当心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11 12:11 , Processed in 1.148429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