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04|回复: 3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含50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4-22 08: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8 r/ o' ?) c7 n8 S
 
5 u$ b. z% M: e# x! S
这是一个中国人连续六十二年的肖像,从1907年到1968年,每年一张,整整持续了62年,跨越了晚清、民国和新中国。
  主人公叶景吕(1881-1968),福州人,身高1.69米。祖先朱聿键,朱元璋第二十三子之后,1646年,朱聿键隆武政权被灭后家族为生存改姓叶。
   1896-1901叶景吕在英国伦敦中国驻英国大使罗丰禄处工作。
   1903-1947叶景吕担任罗丰禄家族福州“九盛典当行”和“建盛茶叶店”大掌柜。
   叶景吕还收藏邮票、玉器、砚台、钱币等,福州基督教青年会会员。
   女儿叶圭英今年101岁生活在杭州,女儿叶德澍,今年91岁,生活在台湾。两个孙子和一个孙女生活在福州。
  
   1896年的12月,15岁(周岁)的叶景吕作为罗丰禄的随从,跟随罗大使赴伦敦上任,直到1901年回国。叶景吕在1901年回国前于伦敦拍摄了第一张个人肖像。
   1903年罗丰禄病逝后,罗家把在福州的生意“九盛典当行”和“建盛茶叶店”委托叶景吕管理,叶从此成为了两家买卖的大掌柜。叶景吕在帮罗家经营生意的同时,还担任罗家后代的中文私塾先生。
   1906年,26岁(虚岁)的叶景吕和19岁(虚岁)的倪淑玉结婚。
   从1907年开始,叶景吕正式开始了他每年一张的肖像留影。不间断持续了62年,直到1968年辞世。
   叶景吕一直经营着罗家的当铺和茶庄,直到1947年罗家当铺和茶行破产。这期间,叶景吕喜欢上了收藏,并且成为福州基督青年会会员。叶景吕还喜欢亲手设计家具,然后找人定做,现在他的女儿、孙子家里还保留着几件他当年亲手设计的家具。
   叶景吕还每天会写日记。据叶景吕的大孙子,76岁(2009年)的叶毅回忆说:叶景吕什么事都做个记录,家里的事,国家的事,国际的事,每天都总结一下,每天写备忘录。他给孙子叶毅说:我记录我的历史。可惜叶景吕所有的笔记已经毁于文革时期。
   从1915年到1940年及1946到1951年的三十二年中,叶景吕采取“一坐一站”每年轮换的方式拍照。1940年(含)前的34张照片都是全身照。从1941年(日本人第一次占领福州)开始出现了头像照和半身照。
   在叶景吕的六十二张肖像中,有六十一张是在照相馆拍摄的银盐纸基照片,只有1952年的肖像是一张剪纸,这是叶景吕先生到大街上请专业的剪纸先生制作的。原因可以从上面的文字找到答案。每张肖像下面都有叶景吕先生的亲笔记录:拍摄日期、当年的年龄和家庭或国家的主要大事等。
   1956年,福州著名画家陈子奋用佛语为叶景吕的系列肖像题字:是寿者相。
   1960年,叶景吕从福州仙塔街的老宅搬到了小孙子叶林居住的三坊七巷的老宅:宫巷33号。
   1968年,叶景吕在儿童节这天拍摄了人生的最后一张肖像。一个月后,因心脏病和糖尿病综合症并发平静去世,终年八十八岁。
  
   (图为叶景吕先生1901年拍摄于伦敦的生平第一张照片)
( {2 ?* ]5 N$ K
这些照片大多摄于“福州艺光照相馆”和“时代照相馆”,由于是在照相馆中拍摄的,质量较为稳定,但也因此无法从中观察到更多拍摄当时的社会环境和风貌。但就肖像照片本身而言,它是成功的。毕竟历经晚清、民国和1949年之后的三个时代,这些照片注定会透露历史细节——照片主人公叶景吕在各个年代里衣着打扮、他起伏不大但略有变化的神情清晰提供了一条时代变迁的线索以及他个人在这一系列变迁中的坚持和隐忍。
S4 H+ G/ Z" r0 _0 u5 H/ l
 
5 v$ N' D) s5 d2 D
1907年,一个多数国人还不敢多照相以免被摄去魂魄的年代,叶景吕开始有意识地记录自己的人生,不管是战争还是和平年代。从照片中可以发现,上世纪初的叶景吕是个时尚青年,穿洋装时打着前卫的温莎结、穿露胳膊露腿的洋人运动装,但他终生保持了穿对襟中装的习惯,只是在1949年以后脱去了长衫换上短装。
7 `9 c z' O! k! J) }& E
 这套照片是一个中国人坚持62年不间断记录的成果,并且能够在历经战乱和运动之后,完整地、一张不缺地保留至今日,也是一个奇迹。照片目前的收藏者是创办了中国老照片网的仝冰雪,他也是那套著名的德国摄影大师汉茨·冯·佩克哈默在澳门拍摄的风尘女子的裸体肖像集的拥有者。仝冰雪去年从福州一家旧书店买下了这套叶家在搬迁时遗失的老照片。仝冰雪通过相关线索寻访到叶家后人后了解到,叶景吕和妻子感情笃深,相伴一生,仝冰雪后来又搜集到了叶氏夫妇的一些合影,包括从年轻时代直到银婚、金婚、钻石婚纪念日的留影。叶家子女都在年少时就离家求学,叶的女儿早年就读于杭州之江大学,今年已经100岁了,目前仍生活于杭州,身体健康;叶还有一个儿子在台湾,今年90岁;他在福州的孙辈如今也都是70多岁的老人了。
这个出生于1881年的福州人从1907年开始,每年都拍摄一张自己的肖像,直到他去世的1968年。在每张肖像下,叶景吕都贴了宣纸,用毛笔小楷记下拍摄年份、年龄以及当年的家国大事。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 u) r' T! j# [& C" ~& B
 
% v7 }! G: n, ^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3 \( Z/ O8 M4 u3 D# S8 I: r6 ^
 
, o: }3 G+ ]2 s. u! D+ t# o: X
 
5 U- ]" T5 R3 R' u! e! b- u
 
% L% \& o; S* \. k; `* }

 
/ [8 Q1 n/ s: |& Y# d
从1915年到1940年及1946到1951年的三十二年中,叶景吕采取“一坐一站”每年轮换的方式拍照。1940年(含)前的34张照片都是全身照。从1941年(日本人第一次占领福州)开始出现了头像照和半身照。

叶景吕的先祖朱聿健是朱元璋第23个儿子的后人,1646年整个家族改姓叶;叶家的子孙都知道自己是朱元璋的后代,都铭记“朱叶不通婚”和“不得在清廷为官”的祖训,所以叶家人在260多年的清王朝中无一人参加科举考试,更无一人为官。叶景吕之母原是清廷驻英国大使罗丰禄家的丫环,叶景吕于1896年跟随罗丰禄出使英国,就是在英国,他拍下了人生中的第一张肖像。
这套照片是一个中国人坚持62年不间断记录的成果,并且能够在历经战乱和运动之后,完整地、一张不缺地保留至今日,也是一个奇迹。照片目前的收藏者是创办了中国老照片网的仝冰雪,他也是那套著名的德国摄影大师汉茨·冯·佩克哈默在澳门拍摄的风尘女子的裸体肖像集的拥有者。仝冰雪去年从福州一家旧书店买下了这套叶家在搬迁时遗失的老照片。仝冰雪通过相关线索寻访到叶家后人后了解到,叶景吕和妻子感情笃深,相伴一生,仝冰雪后来又搜集到了叶氏夫妇的一些合影,包括从年轻时代直到银婚、金婚、钻石婚纪念日的留影。
  

1956年,著名画家陈子奋作为景吕的朋友为之系列照片题字:是寿者相。来表达对叶先生的深深祝愿。
- l% K: I* F+ O, R2 L6 q
 
. l1 p+ d, r' T. Z; a6 h5 R9 B
 
9 H/ t( R( V, Q( z
 
2 Y, v+ J; q. O! b6 o, m: ^
 
8 ` r0 R' p7 d1 z! a# I* x) h
 
$ ~" v( ?( e2 g
 
4 A, k& B: [: \1 n% [) F
 
; B! D% P1 b, F3 T4 h U
 
7 ~2 j, W, D2 l
 
. h3 W0 Y) u0 |# M: f& ?4 R
 
" c8 L0 u; y# Q4 f
 
/ D2 M5 U2 Z+ O
 
, u6 {. B( W4 C {
 
. Q: Q9 x& K( v' S! ^. `
 
) ^) A% n0 f/ n8 r, b/ l
 
u9 w- u4 q4 _# a0 m6 W' m; r
 
' g1 W# o# L9 s8 V
 
, }2 n+ Z! ^2 T# M: T" `0 H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史(图)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4-22 09: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①嗰侽亽!
发表于 2009-4-22 11: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燕京锁忆昔话你好:

4 q- V$ l6 ^5 {, O4 @

  伱の信蒠莪看菿ㄋ,莪沒明苩???

发表于 2009-4-22 11: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说的好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14 23:54 , Processed in 1.248357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