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074|回复: 22

我的皇陵情结之(一)东汉帝陵全记录[含10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4-21 11: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 K$ Q& t* u9 C' u+ [; j) O 8 X% r3 R7 w, z6 `7 g4 s) `, P8 t5 v o- S2 p& J/ x$ L7 `" e* ^5 n t6 H. ]! S+ d; O" y+ ^$ a# b4 d( P e: e9 v' |9 A3 j( G' o% V( I$ q b0 K
东汉帝陵
5 u' x& E: J8 R% K' y- n2 I. Q+ |; J& w2 R q; Q/ J+ b5 h& t" W5 V f( _/ E0 O2 z" \+ Q+ C# C& O8 b/ s" V
) f; N4 y* ^% B7 c# N' X

东汉都洛阳,自公元25年至公元220年,共历12帝。除末代皇帝献帝刘协的禅陵在河南省修武县外,光武帝刘秀的原陵、明帝刘庄的显节陵、章帝刘的敬陵、和帝刘肇的慎陵、刘隆的康陵、安帝刘祜的恭陵、顺帝刘保的宪陵、冲帝刘炳的怀陵、质帝刘缵的静陵、醒傍刘志的宣陵、灵帝刘宏的方陵等11个帝陵,均分布于洛阳附近的邙山岭上与南北两侧,成为邙山古墓冢群的一个显著特色。


    东汉帝陵中,光武帝陵保存较为完整。其他规模较大并有地面遗存可见的为南北排列于洛阳汉魏故城以北邙山上的明帝、章帝与和帝三个帝陵。明帝的显节陵在南,俗称大汉冢,占地10余亩,高55米。陵南3里有一石像身高丈余,推断为明帝陵前神道两侧遗存的石刻造型之一。雕刻生动浑朴,是东汉的石刻艺术珍宝。中间是章帝的敬陵,俗称二汉冢,距显节陵约半公里,占地8亩,高40米。北面是和帝的慎陵,高35米。三陵前各有石碑,为清乾隆年间洛阳知县龚松林所立。皇陵周围有中型墓冢数百个,当是拊葬的后妃大臣墓。三陵前均有大量汉代瓦砾。据史学工作者研究分析,可能是汉末董卓焚烧皇陵附属建筑的遗物。

; c' |3 c2 B! M1 U; O2 @! @& W

 

. c9 @0 T7 h7 l' B2 U

 

% I; A, V& y3 z

 

$ m0 L* a) X% b3 m* N! v

 

- R1 I& g$ o2 h4 P" ?0 N

个人百度博客喜欢陵寝文化的朋友可进去看看!!

0 X7 z' b5 `; t) Z0 s# ]8 @3 d$ L

 

$ J4 b6 M) v2 G z- r

 

! h! Y. z$ s0 S7 i3 z3 k. I

 

% \, N1 t: n) |

 

4 w1 \3 ^: A& l6 A) q

 

! B( u; B1 {. X0 r6 Q" G

1.汉光武帝刘秀 原陵

我的皇陵情结之东汉帝陵全记录

我的皇陵情结之东汉帝陵全记录

我的皇陵情结之东汉帝陵全记录

我的皇陵情结之东汉帝陵全记录

我的皇陵情结之东汉帝陵全记录

我的皇陵情结之东汉帝陵全记录

我的皇陵情结之东汉帝陵全记录

我的皇陵情结之东汉帝陵全记录

我的皇陵情结之东汉帝陵全记录

我的皇陵情结之东汉帝陵全记录

我的皇陵情结之东汉帝陵全记录

我的皇陵情结之东汉帝陵全记录

我的皇陵情结之东汉帝陵全记录

我的皇陵情结之东汉帝陵全记录

我的皇陵情结之东汉帝陵全记录

我的皇陵情结之东汉帝陵全记录

我的皇陵情结之东汉帝陵全记录

我的皇陵情结之东汉帝陵全记录

我的皇陵情结之东汉帝陵全记录

我的皇陵情结之东汉帝陵全记录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4-21 22: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汉皇陵能确定的也就有文保碑的那四个吧?其余的是怎么确定的?邙山的冢超多,就其中的几个照片来看不像是东汉皇陵。

发表于 2009-4-21 16: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后汉书·皇后纪下》:“初平元年二月,葬弘农王于故中常侍赵忠成圹中,谥曰怀王。”
发表于 2009-4-21 16: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弘农王就是他本人。死时系被逼喝毒酒,与爱姬唐氏别。。。。。好惨啊。。。
发表于 2009-4-21 18: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去洛阳啦?

/ o! B6 m5 B" k( `4 p7 q q

我也很喜欢后汉!

 楼主| 发表于 2009-4-21 11: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3.章帝刘炟  敬陵
 楼主| 发表于 2009-4-21 11: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4.和帝刘肇 慎陵

2 ^9 t1 D2 e w

只剩下一个土墩!!惨!!!


 楼主| 发表于 2009-4-21 11: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2.汉明帝刘庄 显节陵

; ~3 \4 l9 q7 O7 P$ `" q U

 




 楼主| 发表于 2009-4-21 11: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10.桓帝刘志 宣陵
 楼主| 发表于 2009-4-21 11: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11.灵帝刘宏  文陵

 楼主| 发表于 2009-4-21 11: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8.冲帝刘炳 怀陵
 楼主| 发表于 2009-4-21 11: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9.质帝刘缵  静陵
 楼主| 发表于 2009-4-21 11: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5.殇帝刘隆  康陵
发表于 2009-4-21 11: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头一次看到东汉帝陵。原陵以前在书上看到过,陵前石雕好像都是前几年修造得吧?
 楼主| 发表于 2009-4-21 11: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6.安帝刘祜  恭陵



 楼主| 发表于 2009-4-21 11: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7.顺帝刘保 宪陵
 楼主| 发表于 2009-4-21 12: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12.献帝刘协  禅陵




发表于 2009-4-21 16: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那个叫刘辨的吗?

发表于 2009-4-21 16: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云游的东东在2009-4-21 16:02:00的发言:
' k1 K" Y/ K/ Y0 j2 A3 k

是那个叫刘辨的吗?

& J9 I, |/ d h& |, h% ?

正是,东东知道在哪?

发表于 2009-4-21 15: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楼主分享,又一位喜欢陵墓的,那么谁知道汉少帝(就是被董卓废的那位)之陵在哪吗?
发表于 2009-4-21 12: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的图片,感谢楼主啊。
发表于 2009-4-21 12: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的悉心留意,奉献一组美照靓影。希望看到你的皇陵系列!
 楼主| 发表于 2009-4-23 17: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五在此在2009-4-21 22:01:00的发言:
3 T [; s5 x- Y. H! o) e

东汉皇陵能确定的也就有文保碑的那四个吧?其余的是怎么确定的?邙山的冢超多,就其中的几个照片来看不像是东汉皇陵。

8 W3 O* ^" h/ L# }/ b

目前能确定是东汉皇陵只有以下四个!!不过仅仅这四个还是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观点!!!!希望考古学者尽快搞清楚这些陵墓的真正身份!!!!!!!!!!!!

$ X( I0 |* i6 F, f, J) }3 D

 

; ?* y- v# s* |$ f. U

 

4 l' f8 L' P4 |7 D' H9 ?

光武帝原陵
原陵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陵墓,在河南省孟津县白河乡附近。南依山势平缓的邙山,北顾山峦起伏的太行,波涛滚滚的黄河沿陵北侧咆哮东去。这里风景秀丽,是引人注目的形胜之地。
光武帝的陵冢位于陵园北部,坐北朝南,封土为陵,当地百姓称之为"刘秀坟"。陵冢上下松柏掩映。陵前有一通穹碑,碑身镌刻"东汉中兴世祖光武皇帝之陵"。其中"中兴世祖"四字尤为明亮。传说过去老百姓多到这里抚碑择吉问凶:人离碑十步,双手平伸,闭目走去,能摸到这四个字就是吉兆。从陵冢到门阙修有神道,神道两侧原排列有石象、石马等石雕和整齐葱茏的柏树。现在柏树犹存,其中有二十八棵高耸入云的柏树,当地百姓称之为"二十八宿",传说是象征跟随刘秀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的"云台二十八将"。
汉明帝显节陵
汉明帝显节陵,位于河南省洛阳市邙山以南,俗称“大汉冢”。
东汉明帝刘庄,是光武帝刘秀的第四子,初封东海公,后立为太子,即皇帝位。在位期间尊奉建武制度,不封后宫之家。为维护边境安宁,多次遣兵出击
匈奴,后设置西域都护。他崇好儒佛,在洛阳建了白马寺
后世皇帝曾为明帝显节陵建制寝殿等。关于白马寺,是明帝所建。传说有一天明帝梦见金光闪烁的一个人,有六丈高,头顶上都是日月的光环,胡神称他为
。于是明帝派人向西域寻访,得到了经像。当时是由白马驮经而来,因此得名白马寺。明帝死后,起祗园在陵上。陵上可能置有佛教建筑。由此可想而知。当年的陵园建筑是相当宏伟壮观的。
根据历史资料,显节陵的地宫也极为奢丽。史书记载,地宫用虚文画着日、月、鸟、龟、龙、虎、连壁、偃月等。
显节陵曾经被盗。现在陵前留有清人龚松林所立的"汉明帝显节陵"石碑一通。登上冢顶,周围陵墓星罗棋布,非常壮观。
汉章帝敬陵
汉章帝敬陵,在河南省洛阳市西北的邙山上,俗称“二汉冢”。章帝在位期间注重民事,平徭减赋。并且诏郡国举行明经,使
儒学日盛。
敬陵是章帝和章德皇后的合葬墓。陵冢高大宏伟。今天陵冢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剥蚀,仍然不减当年风采。陵前有清人龚松林所立的"汉章帝敬陵"石碑一通。陵冢周围没有发现砖瓦遗物。说明当时可能没有寝庙建筑,与史料记载相符。
汉和帝慎陵
汉和帝慎陵,在河南省洛阳市西北的邙山上,和敬陵相邻,俗称“三汉冢”。
慎陵是和帝和皇后邓熹的合葬墓。慎陵建筑规模比敬陵更为高大壮观。现在慎陵前有清人龚松林所立的"汉和帝慎陵"石碑一通。登上冢顶,可以远眺滔滔黄河,山上汉氏陵墓尽收眼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20 00:13 , Processed in 1.176999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