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71|回复: 5

写在乐培园拆迁之际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4-8 19: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 N) w6 {1 a0 C

 

! b/ o( I& c0 u

广安门内大街路北,长春街南口到报国寺前街,开始拆迁。宣武医院往南扩展,是和德国合作项目。一年多前,医院里的闭路电视就滚动播放关于这项工程的纪录片了。这片居民户很多,简易楼、平房,多为危旧,居住条件差。拆迁是一举多得。

0 O& N( i/ H) B. c0 x+ y

这一段街原来的便道宽窄不一,地势高低不一。低处和马路牙子一平,高出比低处高一米多。现在乐培园胡同口是大上坡,高一米多,原来有一道和马路平行的墙,行人走墙下,墙头上,是临街房的地面。乐培园东西两侧都这样。乐培园把口东边,是座庙,庙门是座大殿,汉白玉石雕拱卷门,两旁窗子也是汉白玉石雕的。红色大门总锁着。大殿东侧有个小门儿,可以进出。门前两个大石狮子,雄赳赳的注视台儿下的行人。我小时候,大人说这一对狮子,夜深人静的时候,会跑到马路对过的井窝子喝水,喝完水再蹲回台上。60年代中石狮还在。台上西南角,有一座焚化炉,青砖砌的,一米见方,两米多高;筒瓦顶如四角小亭。檐下砖雕四字:敬惜字纸。一米高处留有洞口。当年凡有字的纸,都要敬重爱惜,因为是圣人留给我们的。有收集字纸的志愿者,提大黄布口袋,上写敬惜字纸大红字。沿街搜寻捡拾。把拾来的纸送到焚化炉烧掉。把字纸乱扔,或使用不当。是对文化的亵渎,是缺乏教养的表现。台湾女作家龙应台,一次旅游时,走累了。拿张报纸铺在台阶上,扭过身要坐,一个老大爷过来抽走报纸,给她一块手帕,“坐字纸不好。用这,用这个!”她在文章里说,什麽是文化?这就是有文化!文化是在生活的细节里。

3 g% {3 Y6 X2 z

这庙的名字不记得了,现在有人说叫中华寺。也许是。庙东是商铺,好几家门脸,房子缩进一大块,便道宽好几米;过了这几家,房子又凸出好几米,是南枣义园,快到石虎胡同(巷),。这是河北南宫、枣强两县的义园。院子挺大,房也讲究。临街墙上有一块石匾,刻着四个字:南枣义园,清朝最后的状元刘春霖写的。义园东侧,有个小油盐店,把石虎胡同口儿。

) V2 s* _- L# q! K

1949年1月31日北京和平解放,2月实行军管,街道派驻军事管制工作组。4月撤销军管,建立街政府。我记忆中,当时街政府的女干部组织孩子们(七八岁到十一二)在南枣义园院子里,门前便道上,教孩子们唱歌、打花棍儿、扭秧歌;花棍儿,都是家里大人帮着做,长一米上下细竹竿,靠两头开个长条的孔铁丝穿两三个铜钱,固定在孔里,再扎上点红绿布条,拿在手里边跳边有节奏的磕打脚的两侧,彩布舞动,铜钱发出声音,排着队在街上边走边舞。扭秧歌也是自备彩色绸子系在腰中,街政府干部敲锣打鼓领着上街扭。街上充满欢乐气氛,居民感到新鲜有趣,因为从没看过这样的“热闹儿”,从心里感到真是新社会了,改地换天了。这一片当年属第十一区(这是国名党时划定的),区政府设在石虎胡同把口,就是现在的广内299号。这是李达三的公馆,院门、院里的小楼都是欧式的,院里有喷水池、花坛,还有人物雕像;改革开放后定为保护院落。区政府在这里没待几个月,就迁到下斜街路东的一个院子里,这里成了派出所和办事处。院里的雕像、水池、花草就都铲平了。到90年代派出所办事处就都搬走了。

4 M: b# d" z) H- I

这段大街有两条胡同,乐培园和石虎胡同。原先土地庙有庙会的时候,都是逛庙抄近的道,通庙后的大空场,那里是“餐饮娱乐园地”,说书唱戏,打把势卖艺,拉洋片放电影,相面算卦,小吃冷饮,鸽子市鸟市都分布在这个空场里。

. ]( N8 n3 f- [

乐培园是低等妓院(下处)的集中地,1949年被查封;据说有八户,妓女三十多人,胡同北半部路旁多古木大树,路东有一家井窝子;再往北就是空场了,空场北边是长椿寺、浙寺、妙光阁,一道红墙连成一体。现在的宣武医院,就是土地庙和庙后的空场。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4-8 19: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印象中好像有些照片可以配您的文章。

; K0 |$ q( U6 w

 

3 d x% }& S$ k- ?

 

5 R( y6 v+ L) z

 

# @) {# m, u4 s1 y/ W

敬惜字纸花钱

" ] H3 s8 k2 \% Y& n

 

H2 S8 C" z0 `* K

, K$ ^! K9 `+ A* ^% [+ E% f5 l

 

4 N0 E9 g' {, @( F

焚化字纸的敬字亭

发表于 2009-4-8 22: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宣武医院也就往南扩了,往西是自己的宿舍、太平间、粮食部招待所、老干部活动站,往北是市府大楼和市府大楼的宿舍,往东是大马路,哪天回姥姥家的时候顺路去看看,好久没往那边去了,以后那片儿就彻底成名字了

发表于 2009-4-11 10: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上次路过乐培园胡同的时候,心里很喜欢这个名字,乐  培  园,从报国寺遛脚出来我就进了这个胡同,院子多杂乱得不能再杂乱了,没料到还有这么多故事呢,真是好记忆啊潘老师。

5 v9 ~/ I; V. d) ] f/ L

 

( S+ j$ m! W, ]

 

7 [/ |+ l/ S7 \) W

 

9 b! O& K% W4 `- Z' E4 J! j

台上西南角,有一座焚化炉,青砖砌的,一米见方,两米多高;筒瓦顶如四角小亭。檐下砖雕四字:敬惜字纸。一米高处留有洞口。当年凡有字的纸,都要敬重爱惜,因为是圣人留给我们的。有收集字纸的志愿者,提大黄布口袋,上写敬惜字纸大红字。沿街搜寻捡拾。把拾来的纸送到焚化炉烧掉。把字纸乱扔,或使用不当。是对文化的亵渎,是缺乏教养的表现。台湾女作家龙应台,一次旅游时,走累了。拿张报纸铺在台阶上,扭过身要坐,一个老大爷过来抽走报纸,给她一块手帕,“坐字纸不好。用这,用这个!”她在文章里说,什麽是文化?这就是有文化!文化是在生活的细节里。

6 R' [. {: i, {/ v

 

6 G8 o3 a4 M2 r( r) G% P

 

8 a' ~" e4 x' N

-------多少年没人提了,感动啊。谢谢潘老师。

; `3 B) O' K$ ~6 C9 [4 a: u. S

 

1 d3 J/ [/ }# {* k. k9 Q% j

 

$ x* `" O2 v; N7 W; e! X7 e

 

发表于 2009-4-11 12: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adventure在2009-4-11 11:39:00的发言:
8 g3 n8 g7 J* g" c4 e, r. g; S

老先生的文和二楼的图都很不错,受教了。

. ~8 S4 S& {; e0 @' A9 M9 B5 t0 |

 

8 @" C- |8 r8 s4 v4 R' K% `" M

《二刻拍案惊奇》第一回《进香客莽看金刚经,出狱僧巧完法会分》就讲的敬惜字纸。

0 E0 i( U2 _, K( I# }

开场诗说:

, r: p' @- j9 U1 a+ Q ~

世间字纸藏经同,见者须当付火中。或置长流清净处,自然福禄永无穷。

2 ]* W9 p# c3 i- x% v/ s- i! m4 z: ^

 

0 S1 ^5 s U2 t. F: F- C& n

不过现在出版商净出垃圾书,惜不惜的也就那么回事了。

$ O7 A- O4 b( B8 `

白香山书金刚经

发表于 2009-4-11 11: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先生的文和二楼的图都很不错,受教了。

/ L6 y1 W$ w# ~* c |- g

 

, w+ B0 F5 }: P, w E- }

《二刻拍案惊奇》第一回《进香客莽看金刚经,出狱僧巧完法会分》就讲的敬惜字纸。

; h9 e0 {' y3 i/ U; Z* W

开场诗说:

7 N- B% }, b9 ]4 ]) k

世间字纸藏经同,见者须当付火中。或置长流清净处,自然福禄永无穷。

2 e; J( l, E4 r$ w' @8 E

 

, C7 s( o) k* ]# u

不过现在出版商净出垃圾书,惜不惜的也就那么回事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18 17:19 , Processed in 1.158387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