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兴学百年叙 ---崇文区回民小学史话
, d1 V) _/ P+ s: f* e. n/ y
/ G3 x+ N* S8 d/ F, E崇文区回民小学的历史可谓悠久,百年华诞已在眼前。这所百年学堂的由来和演变,浓缩了中国穆斯林教育近百年的发展史,由清真寺传统经堂教育而演进为宗教及普通课程兼授的新式清真学校,此后才有了今日的民族特色教育。它的历史,一直可以回溯到我国最早的新式清真学校---回教师范学堂,而这又必然要提到其创建者王宽王浩然阿訇。
) d9 J* E: D' \' R7 v# u. Z3 [ 1 Q) j S& A0 H7 q) A8 C
浩然阿訇1848年生于牛街礼拜寺“札付冠带住持”(敕赐世袭教长)世家,经名阿卜杜-拉赫曼,学识渊博,信诚望重,开回族新式教育之先河,对近代中国穆斯林教育贡献卓著。阿訇1906年赴麦加朝觐,后游学埃及、土耳其,受到伊斯兰世界领袖(哈里发)土耳其素丹阿卜杜拉-哈米德二世的接见,得赠经卷,素丹且派遣两名学者到华讲学。鉴于“当时学堂多官办,事琐费繁,且学生多豪右子弟,平民每裹足,兼之风气不开之回民儿童,入学肄业者尤鲜”(注1),阿訇遂倡办经学与汉学并举的新式学校,“改良教法增订课本,经学中兼习政文及科学”(注2),以振兴伊斯兰教,提高穆斯林文化素质。1908年,阿訇同马邻翼等创办京师公立清真第一两等(初等高等)小学堂(注3),并于三里河清真寺、花市清真寺、教子胡同清真寺、北郊马甸(一说西郊海甸镇)等处设立四所分校,这其中就有这所回民小学的前身---花市清真寺的清真第五小学堂(注4)。1931年后,由后来兴办的西北公学(注5)将上述分校纳为第一、二、三、四、五附属小学(顺序有变更,花市之小学为西北二小,三里河为三小)。
. ^4 c+ i9 Y7 x: Y9 r
% d) h- y, h, W0 ]清真两等小学堂是7年一贯制的小学,初小4年,高小3年。初小课程有修身、国文、算术、格致(自然科学知识)、体育、图画、手工、音乐等;高小还有历史、地理、几何、代数等。星期五下午不上课,以方便师生到清真寺参加“主麻”(穆斯林每周五在清真寺举行的聚礼)。每周加授阿拉伯文、伊斯兰教基本教义等共5课时,既有启蒙的宗教课程,又注重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深受回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纷纷送子弟入学。而小学堂所规定的讲授伊斯兰教知识和星期五下午放假礼“主麻”,也成为民国时期全国所有回民中小学之定制,一直沿袭到上世纪50年代。咱们崇文回民小学亦大体与此类似,注重内外兼修,每周针对回民学生有两节阿文课,还兼讲伊斯兰教义及历史,开斋节、古尔邦节均放假,据说学校西跨院(西小院)还曾是穆斯林师生平日礼拜之处。 % o u5 c. M Z F& z9 R& f
. q8 H( `9 i& ?9 W) [具体说到崇文区回民小学的创立,一说是宣统元年(1909年)八月,另一说是1911年9月9日,前一说所指应该就是1909年清真第五小学堂的成立,据载建校初期仅有学生20名,教师1名;后一说称其曾名清真文化小学校(1912年花市清真寺张子文大阿訇将“清真第五小学堂”改为此名),1929年改为清真小学,1935年备案,小学分一小、二小,一小在崇文门外手帕胡同(学校北连花市清真寺后门,现门仍存),二小为女校,在崇外雷家胡同清真女寺,一小有4个班,二小2班,“勤慎诚敬”立为校训。1932年学校改名为西北公学附属第二小学(或小学二部),学生增至200多人,教师16名,颇具一时之盛。1941年十一月,新校舍在都灶君庙建成(两尊铁狮子依然还在),有两层教学楼3座,教室12间,且有操场及办公场所,并正式更名为“穆德小学”(注6)。1956年,穆兴及大华两所小学并入穆德小学,1960年,改为市立小学。鉴于清真两等小学堂及分校等记载,笔者认为最早成立于1909应更可信。 # X/ Z4 a4 Q( P/ p' I
D+ Z# \( p, L4 L G
如此算来,这所小学已有整整一百年了,其中创建和发展的艰辛,回回乡亲为此倾注的心血,难以尽述。当年倡办学校的回民热心人士中,便有京剧名角马连良、侯喜瑞等人,常常携手为办学建校举行义演,肖长华、尚小云等外族名角也来相助,一时传为梨园佳话。一般回回群众也倾力而为,卖水饺为生的周五巴发起“一文捐”,无力资助者则出力帮工,略有资财者如铁大明者,欣然捐出廊房二条两楼两底四间铺面,校董铁宝亭一人买下十余间房产建成西跨院。而对于入学之回回儿童,除解放前夕最艰难时日外,都坚持只收半费,贫穷无力者则全免。 + ~3 V: o; e+ \! q
* G: f! V* N h据记载,三里河的西北三小,当时由西北公学按月津贴数十元,想必花市等处其他附小应该类似。卢沟桥事变后,西北中学财政拮据,已停止对附属小学的津贴补助。花市的西北二小,其名称虽存,则事实上也早与西北中学没了干系。下面是1939年6月载于《回教月刊》第2卷第1期的一篇报道,当年情状可窥一斑:“花市的附属小学经济当时即仰仗学费收入,不足时再由校董筹措。然以当事者办理得法,校务尚称不错。学生中兼收外教者,统计有学生三百十名,回教者只一百零三名,计男生二百二十五名,女生八十五名,分为六班。本校学生均为三、四、五、六年级生,其一、二年级者则在分校也。现任校长为马澍元,教务主任为张凤山,教职员为刘欲章、丁品青、常冠峰、杨子节、黑伯龙、马秀泉、唐凤亭、王德廉、张仲愚等,均为教育界青年之优秀者。”
/ ~5 m1 ~, s" a
, Q" o9 c* C. Q4 ?4 q8 n/ ]回回民族向来有重视教育和慷慨奉献的信仰传统,“学习是男与女的天命”、“最佳的施济莫如是右手施予时,左手毫不知情”等等训诲,早已深入人心。回民所兴办的这些中小学,都以培养回族子女提高文化程度、升学或立足社会为目的,它们所培养的学生,无论是在民国时期,还是新中国成立后,都成为回族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中坚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回族社会的向前发展。 : R: w& ~& }8 P8 }
X3 p8 V1 S7 [ z0 M; _
百年后的今天,看到这些艰难光阴中的坚持和希望,不禁令人感喟。回回民族是个伟大的群体,千年来以信仰为魂,以爱国爱教为训,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业,向往着两世的吉庆,走到了今天。看到先辈们为教门、为民族、为国家之兴盛计,呕心沥血,奔走呼号,看到今日劫波历尽,回民小学屋宇俨然,特色犹存,两相对比,怎能不感赞真主的慈悯,怎能不珍惜美好的光阴,又怎能不负起弘扬民族传统、传承内心信仰的大任呢? ( [. y" C% V$ _ G+ L
5 M1 p' W( }. D2 i. [4 R
是为记。
$ G, e; Y* e- h0 E: I7 k 附注:
2 Y" C+ n8 O1 L3 ]+ L$ F4 l2 N 注1:据《月华》第9卷第12期《北平回民教育情形》载:“晚近以来,虽教育渐趋普及,而回民受其赐者殊鲜厂推原其故,厥有三因:1.即上述一般家长,多抱传统观念,认为读书可以叛教。2.回民多数清寒,普通学校费用过巨,因之多裹足不前。3.回民子弟,因信仰关系,风俗习惯每与汉人歧异,在一般普通学校求学,易为外教人所歧视,甚至椰揄讽刺,时至引起争端。回籍学生人数过少,常致受辱,从而对于普通学校,多所忌惮。有上边诸端,因之各学校收容回民子弟学额,绝不能与整个人口作成正比,此回民教育问题所以成为回民有志之士一般注意之对象也。”
9 Y) f0 Q" U7 }; j 注2:据冯今源先生文章:当时教学方法取中文与阿拉伯文并授,使学员不仅学经,而且学习汉文化;教学内容增加汉语文、自然科学、历史、政治、体育等课程。这种新式经学教育适应于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大变革的时代需要,对于培养一批具有新思想、新知识的新一代回族精英做出了贡献。据统计,在王宽阿訇的办学影响下,仅仅10年左右的光景,全国兴办中等学校就有八九处,小学堂则达六七百所之多。
o8 n( { [0 |9 U, j' R, j; f' h 注3:有资料称1907年曾成立回教师范学堂,经张巨龄先生考证,此说难以成立(参见《绿苑钩沉——张巨龄回族史论选》)。京师公立清真第一两等(初等高等)小学堂在1912年改为官办,改名为京师公立第三十一两等国民小学校,l918年改名为京师公立第二十小学校,1928年改名为北平市立第二十小学校,l937年“七七”事变后改名为牛街小学。l946年到l948年间,学校曾改名为北平第十一区第十五保第一国民小学校,1949年又恢复为牛街小学名,l987年牛街小学改名为牛街民族小学。后因生源不足,并入牛街回民小学。民国官方接办时,以三事见允:1.校长须用洽于舆情之回民。2.自二年级起,每周加授阿文教义一小时。3.每逢星期五,为回教聚礼日,下午放假半日。故仍不失“回民学校”之意味。
! i5 W4 K4 x0 u, X+ V$ [- H 注4:说法不一,据冯今源先生文章,花市清真寺所设应为“清真第三小学”,第二小学在三里河,第四小学在教子胡同,第五小学在西郊海甸镇。《北京牛街》一书亦称花市所设清真小学为“三小”,“五小”则设在北郊马甸,其它与上同。而张子文阿訇相关历史资料中则称花市清真寺曾有“清真第五小学”,张子文阿訇之子张巨龄先生也持此说,即“京师清真第五学堂”。 ' P8 \* Y2 S) D
注5:西北公学颇值得一书。1928年(民国十七年),由孙绳武等回民知名人士发起成立了“北平清真中学”,第二年设立了附属小学,l931年,“为造就边地人才起见,就原有清真中学改称西北公学”,1934年学校改名为西北中学。1931年到l936年,是西北中学的鼎盛时期,建国后,同另一著名回民中学成达师范合并,也就是如今的北京市回民学校。
* G7 S5 S9 s0 K% j. |* r$ a5 d& d# l1 a 注6:另据《北京牛街》一书载学校成立于1909年,1937年以后命名为“穆德”。随后天桥“穆成”、通县“穆光”等以“穆”字命名的回民小学陆续出现,自日本投降至解放,共有19所。至今“穆”、“德”两字石刻犹存于校内。 9 l! y( |5 u0 h2 R; J$ t6 o: y
6 U2 R8 l9 x1 r$ L
参考资料: 5 S' J" ?7 m: m" S
《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李兴华、冯今源) 《绿苑钩沉——张巨龄回族史论选》 《王宽办学二三事》(陈进惠) 《大都市回族社区的历史变迁一北京牛街今昔谈》(高占福) 《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 《北京牛街》(刘东声 刘盛林) 《花市一条街》之“穆德小学的今昔”(陈德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