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86|回复: 11

枫露掠影[含17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3-27 00: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枫露是对"枫丹白露"的简称.对了解圆明园的人来说,枫丹白露宫是再熟悉不过的了.要提"枫丹白露",就不得不先提下"法国".

: p( [5 R9 I* j

 

5 O) ?' _2 K/ M6 j

        我个人认为,法国是鸦片战争后,侵略中国、在中国掠夺最多、获取利益最多仅次于日本的帝国主义国家.法国对中国的侵略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获胜国英国所获取的最大利益是打来了中国的大门,将鸦片输入中国,获得了大量的金钱财富.而第二次鸦片战争,法国参与其中,攻进了中国的首都,彻底打垮了清政府统治者,圆明园的焚毁就是最大的代价.由于英法本次战争所获得的"胜利成果"吸引了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注意力,于庚子年,八国联军以义和团运动为借口全面侵华,三朝古都北京被彻底洗劫.

. i+ Q! e+ F/ v. o

 

1 a) n: V; b5 j

        庚子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中要求清政府赔偿四亿五千两白银,连利息在内,共九亿八千二百多万两白银,分三十九年付清.《庚子赔款的最终流向》一文揭示了这批庚子赔款的走向.最早是美国于1908年国会通过决议,放弃庚子赔款并将之前的一部分赔款合计1200万美元归还中国,这笔赔款促成了"清华大学"的诞生.英国在得知美国人的举措之后,也通过决议,将赔款全部用在了中国境内,集中于其广州的英租界内.俄国则将赔款用于修建旅顺至哈尔滨的铁路,又称"中东铁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当时的苏联则完全放弃了庚子赔款.与俄国类似的是德国将赔款用于胶东铁路的修建.相比以上几国,对庚子赔款一直紧咬不放的就是日本和法国了.众所周知,日本后来发动侵华战争,从中国的掠夺无疑是最疯狂的.法国对庚子赔款的表现可称"恶劣".1922年9月,法国与当时的北洋政府订立了具体的还款协议,1925年又在发行了总价为4398万美元的金融券,将庚子赔款一次性全部卷走.当时最大的受害者是被高利益吸引的中国购券人.1939年日本占领北京后,这批包括应1939年后还本的金融券则再无音讯.其实法国算是与中国的"关系"一向并不很好.而枫丹白露宫则是法国侵略中国最"众矢之的"的话题.

3 e! H- X3 s* O. X. }& B0 r$ ]2 |

 

1 ~# E! @9 @/ E! o# H

        或许法国人也觉得枫丹白露宫的某些特殊性,很少对外宣传枫丹白露宫.而其中的中国馆则不经常开放,有种说法,"说不面向中国人开放"着实不妥.因为在现在的很多网友的相册中,很容易找到枫丹白露宫中国馆的照片.而有些馆室不开放到是可能的.而且除了中国馆展厅陈列的文物外,其他的圆明园文物则很少展出或者公布.直至现在,找遍各大网站,都很难搜寻到枫丹白露宫中其它没见过的文物.

# _. e' E9 R" i4 p) G7 n% R, J

 

- a( A# b/ o7 ^ p* L, Y

        从老北京论坛现有的帖子我也总结出,这里基本包含了中国、日本、美国的绝大部分涉及北京历史及照片的网站、图书馆、博物馆、研究机构等.但似乎缺少英国、法国、俄罗斯等东欧国家的本土网站资源.有句俗话我忘记怎么说了,大意就是你要了解某个事物或某件事情,就要第一线去查看.所以要找寻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细节,要找寻"枫丹白露"的踪迹,就得去法国搜寻.在网络时代日益进步的今天,即使没有条件,宽广的网络资源也足矣.唯独就是对语言的客服.对本论坛上还想挖掘新资源的网友我能给的建议就是,这里的高人们已经将中日美的大部分网站可用资源挖掘殆尽了,要有新突破,多去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的网站看看吧.这里提供的几组图片基本都是来源于法语网,需要说明的是我是一点不懂.就能看得懂部分英语.只不过需要翻译工具随时翻译.此外,这些图片估计以前有出现过,不算是新的资源.只不过我将其合并为此一帖,更利于大家浏览欣赏.

' w# \6 j$ L: L% v' B9 v2 \

 

# ^4 b! y; Z1 Q& H9 R" x

        第一组: "枫露中国宫"的早期影像
  
        1861年曾在法国的杜伊勒里宫举行过圆明园文物的展览.杜伊勒里宫现已不存.

& F3 I0 r" L6 l& [! A( k2 a8 X

 

0 g$ l" e, E& Q: ?6 `' n9 i) B& `

枫露掠影

枫露掠影

+ }2 d' Z7 B/ u: J: \0 `

 

: B! J& M% P8 p0 l8 a+ W- d

 

3 w* m) I( @2 l. }# {7 f; Q

        一幅枫丹白露宫的早期绘画,可与现在做简单的比较

: |' w9 a& E7 s9 M

 

' v a5 [( G+ u8 t- J5 B% d' c

枫露掠影

枫露掠影

: L5 k$ J! g& x; ]( i

 

7 O8 H$ p. t- C: v4 q8 q

 

Z, M& s$ D+ E* U: T( n& N

        下面的这几幅文物图片没有相关的时间说明,很多都陈列在现在的中国宫内.我怀疑可能是当初展览后所拍摄的.

4 h! Y" A5 j6 M

 

, U$ m1 [( e- g% }" F3 ^

枫露掠影

枫露掠影

枫露掠影

枫露掠影

枫露掠影

枫露掠影

枫露掠影

枫露掠影

枫露掠影

枫露掠影

枫露掠影

枫露掠影

枫露掠影

枫露掠影

枫露掠影

枫露掠影

枫露掠影

枫露掠影

: M. s2 O/ t* o; E3 X" S- F& G- B

 

8 x3 h/ F/ M, _9 g. x; ]$ E2 Y$ e

 

/ _: p0 ~0 @1 n) f: w8 \8 L

        这组"枫露中国宫"的几张照片是Richebourg Pierre-Ambroise 所拍摄.大约是1863-1870年之间所拍.来自于法国奥赛美术馆网站.根据当时拍摄来看,其实现在基本上没有变化太多.

+ ~) h' Y+ D- X4 Z& s- o+ d2 E$ z


枫露掠影

枫露掠影

枫露掠影

枫露掠影

枫露掠影

枫露掠影

枫露掠影

枫露掠影

枫露掠影

枫露掠影

枫露掠影

枫露掠影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3-27 08: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您如此详实的资料和中肯的建议,周日的版主会我们一定会认真研究。看了这些展出的文物,我是既心疼又庆幸!心疼的是它们与我远隔重洋,庆幸的是它们还在!
发表于 2009-3-27 08: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百感交集。。。。

发表于 2009-3-27 08: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好的文物,珍品
 楼主| 发表于 2009-3-27 00: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组 一间以中国屏风装饰的宫室

2 Y4 W3 l+ l* |

 

2 B; F7 Z3 c+ l4 l1 @- W, ~

    从第一张图片的镜子中可以看出,房间的四周墙壁似乎都是以中国的一组大屏风来装饰的.只找到如下这组图片.是否完整尚不确定.此外,还有几幅大屏风,图片并未标明是来自于"枫露中国宫"的收藏.有可能是法国其他博物馆或私人收藏.但从此屏风的尺寸及制作工艺来看,出自宫廷无疑.

/ W7 U7 |9 H" M( \2 g8 ?

 

5 O1 {: j7 g( S7 h8 ?2 R8 t, l4 \. R: L











f. E) M6 G5 Y, x" Z `) v

 

6 m" b# Y5 H5 R1 A- _: v







 楼主| 发表于 2009-3-27 00: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 U K9 m% _5 i$ k

    其实,就圆明园文物的现存情况已基本很难考了.前段时间,找寻当年圆明园1861年的拍卖记录来看,当时的拍卖记载仅仅是简单的一句话或两句话,没有图片,更没有指明内容或者出处.只是简单的几句对所拍物品的属性说明.根据《1860 圆明园大劫难》中提到的法国杜潘1861年的一场拍卖的文物来看,基本上全是版画或人物油画,而且被拆开拍卖.两张或者三张一组.当时铜版画主要包括乾隆的平定西域、平定金川和平定台湾一系列和西洋楼二十景铜版画.当时在欧洲刻好铜板后,便印制了数量众多的版画.现在基本各大博物馆都有收藏,拍卖场上也总是出现,但数量上完整的不多.可能与最早的零散拍卖有关. 

8 d( S( |5 W0 W+ G

 

5 Q* |9 U4 A$ O

    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别,所以就文物抢劫过程中,我认为英法人的选择上也会有所区别.对镶嵌着珠宝的各类文物、金器等会选;当时欧洲贵族还处于对中国瓷器的热衷,所以对精美瓷器的选择也有可能,近几年拍场上多见高价瓷器拍出,很多就疑为圆明旧物;对有繁缛纹饰的各类艺术品由于其艺术性也可能成为劫匪的目标,以珐琅器最为可能.由于中国的艺术品种类过多,在此不再举例.

9 E0 R$ y t- Q* |3 n

 

+ Q/ n. O! u2 G

    而基本不太可能留存的文物首先应是那种大件的家具等,宫廷尤以紫檀等珍贵木材制作家具,有的器型硕大,搬走不易,又由于其属于木材,十之有八都随着大火灰飞烟灭了.另一类是中国绘画、书法、古籍类,幸存下的也不多.主要还是因为西方人对中国绘画的不熟悉.而之所以《圆明园四十景图》会幸存下来,我想那是因为精良的装裱及一定数量的合辑可能是抢劫者所看重的.

0 ]$ R3 @! I. h5 J7 C

 

; i# q; o5 X% d8 P) T7 S x

    现存大英博物馆知名度最高的《女史箴图》,个人根据很多资料的记录认为这并不是1860年被抢劫走的,而是1900年时被劫走.在大英博物馆的官方网站对《女史箴图》的来源标记为1903年所购得.看紫禁城2007年第4期《旷古至精绝 浪迹到天涯 - 女史箴图卷的前前后后》一文中,有对《女史箴图》唐摹本和宋本的流传说明.而前一段时间引起争议的圆明园生肖兽首则应是1860年即被劫走.这是根据拍卖公司对生肖兽首的流传记录判断得来.西方对艺术品的流传比较注重,往往有时越是流传有序的艺术品就越是拍卖场的宠儿.而早在1861-1863年就有兽首在法国巴黎展览的记录.值得一提的是,其实在上个世纪80年代,猴首、虎首、马首、牛首四首就曾聚集于台湾一收藏家手中.2000年拍卖的三件兽首及2007年的马首都是来自于台湾.大家可关注寒舍艺术中心.而龙首是否也是此收藏似乎不太可能,如真实存有,可能为其他收藏家.

, `+ @ m+ b1 j9 X4 Q# i b

 

! o# A1 D/ H% w5 M; k. L

    对圆明园其它兽首和文物来说,我想,或许他们正静静的躺在某位当初拥有它们的后代家中.当某一年的某一天就会出现了.其实有时,怀着某种期待的心情来看待圆明园也未尝不可.

 楼主| 发表于 2009-3-27 00: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组 现在的"枫露中国宫"

$ m* [$ q- U6 `' K) p7 H1 B" L

    铜鎏金嵌宝石佛塔、缂丝三世佛唐卡、掐丝珐琅饕餮纹四足炉、掐丝珐琅出戟觚、掐丝珐琅麒麟摆件等等.这些一直都是较为常见的展厅陈列的文物.根据早期的影像可以看出,"枫露中国宫"1984年的修缮工作基本保持了以前的风貌.

# [1 w4 o. V5 b: I

 

/ O- j* ]4 n; N2 R7 F% }






























发表于 2009-3-31 16: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难道我们只有那天打到巴黎去才能拿回这些文物吗?
发表于 2009-3-31 16: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客人在2009-3-31 16:13:00的发言:
难道我们只有那天打到巴黎去才能拿回这些文物吗?
, B/ `0 S( k5 r. a( k

 

$ M e0 V- B- ~- T6 g

先造航母吧,少说需要核动力的两艘!

发表于 2009-4-7 12: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像这个宫还有什么卢浮宫大英博物馆什么的,给人的感觉不过是一个装扮得很豪华的藏宝仓库。

: Q4 f: u) {, o0 P- o$ D

 

9 x9 H* ~. S5 _2 P, a2 q

英国人斯坦因、德国人勒考克在柏孜克里千佛洞先后切割盗取了几乎所有的壁画,那些壁画均充填入英国和德国的博物馆。而现在的千佛洞里则光秃秃的非常难看。

' W+ I' @1 k7 o4 k

西人的心理,首先是觉得但凡是好东西应该先据为己有,至于被洗劫的地方是否还有文明存在,他们的行为是否破坏了这个地方的文化生态,他们就管不着了,甚至他们的目的就是要征服和破坏。只不过他们在得到宝物之后,倒是能妥善保管,然后以西方文明中心论的角度去看待和研究这些东西。话说回来,那些用各种手段弄来的宝贝放自己家里,当然要保护得好一些了,同时还可以证明自己特有品位,比宝物原来的主人都强。说到底,西人真正在意的是各种文明创造出来的宝物,而不是各种文明本身。宝物就算再值钱它也是个死物,只有文明才是有生命的。而他们在乎的是死物件而不是活的文明。

# L4 K# R+ p& s6 k

 

C' r- u: {) t! \$ N4 w, _

所以说,那种所谓“文物放在人家那里比放在我们这里更好”的说法可以休矣。这是只看到现象没看到本质。黑社会老大虽然衣着讲究举止高雅,骨子里其实和泼皮无赖也是一个德行。泼皮无赖耍混惹了事,黑帮老大很“和蔼”地出面地把事摆平了,于是有人就说“看看,还是人家文明人办事讲理”。

0 J" i9 X8 K: m& f0 K

 

 楼主| 发表于 2009-4-4 0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找到一张老照片,一楼不能再补了.改发在这吧。

0 l( W9 |3 z6 n6 ?8 x' d

 

( @8 p$ z! {5 V9 Z( V! O4 p

发表于 2009-4-11 23: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现代的人不要重蹈当年的覆辙。现在个人感觉虚华的东西太多,真实的东西太少,真切希望国家多做些踏踏实实的事情,好大喜功是最大的弊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16 02:35 , Processed in 1.185347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