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473|回复: 6

关于“屋脊遛兽” 的探讨,欢迎发表意见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3-13 11: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QUOTE:
以下是引用江詝尚在2009-3-13 7:54:00的发言:
$ [( _$ w( N+ V. f6 U

我最近有些"无机溜受"(音),什么是"无机溜受"?有人用"屋脊六兽"解释,我不同意.

5 e1 W. y) \) {# b

 

4 R: v% ]& @9 k( G2 t$ c0 k

要是老师指教一下,各种级别的屋脊,应各有几兽就好了.是不是一兽到十兽都有?

/ w; q3 p! S5 |! d6 i2 H! w

哈哈 朋友探讨的的确是个有趣的问题  本来在陆老师帖子后面

4 N. [% Z( s t3 r D; M2 @

 

2 H# O# Q) T K: ?3 |2 L3 ~* E

我觉得是个有趣的问题   故拿出来  作为专题  供大家一起探讨

$ ~8 x2 T, g: L0 L! C

 

2 @+ G) ]( {! c! ]6 q- N

或许有我们不知道的更深的根源 这才是目的   我就抛砖引玉了

9 w. C8 t# H- |7 Y. I8 O9 G |7 i: X

 

% s' Z) o% h! E

 

$ Y! W: u) \/ k9 @

先说简单的 各种级别的屋脊上的小跑的多少是有严格区分的  只有大式(官式)建筑才有

% X; \ w6 |; m% O8 z5 S$ N

 

9 J# K2 L& Q, A1 ]& j* c4 A+ R

但所用都是单数 (最前的仙人不算数)一般是3、5、7、9  数量越多级别越高

# M- u8 F/ X) u

 

2 z" {2 q! n# V

(级别不够  前面就没有骑鹤仙人)

( w1 ]4 f1 w0 E T' E( [2 m4 f

 

1 j3 o. \8 n' P8 n8 J$ c

太和殿是十个  多了一个行什  那是一个级别巅峰的孤例

4 @1 h F" [. O. ?7 K* ~8 q i

 

! {- S/ A6 N s" @& b) |4 L

 

3 u3 @' c& s: O$ o" A7 g0 G- e

再说所谓“屋脊兽”  这是我自己的理解

# k) e# u/ C+ D' z j

 

7 }$ ] o- \( p! {. F0 M+ T) _, H

我也见到别人写作“屋脊六兽”或是“五脊六兽” 我觉得有问题

6 Q2 n* B9 V E; J: D

 

, _( _" K0 l* A9 e

北京话 很多都是表达一个意思  你一听音就会明白

# I H5 _+ K- @6 ^1 g- `

 

1 j" y" u+ i! o" x

我理解这四个在的意思是  心里没着没落(LAO) 坐立不安的样子  就是在屋里转磨

$ [6 } {5 O6 @5 c5 u. Z) _

 

; u4 m' r3 b8 }

经常说: 我正着急的“屋脊兽” 呢 ……   我看你那“屋脊兽” 的……

; a5 B% M6 ]5 Z" i

 

( e6 Q) l8 M* P0 x) p) n; ?

如果是如此 ,“屋脊兽”  最为恰当 

- u; D6 F/ Y3 R6 ?3 I

 

# f9 U( P& \# L7 T/ ^8 w8 R

你看檐脊(戗脊)上的小兽(又称蹲兽、小跑) 就那么点大的地方  如何溜法 

% e5 s. }4 S" X9 z t; @ @; q

 

* _( A2 M" \1 z6 _

跑也没地方跑 想掉个头都困难 一不小心就得掉下来

6 G9 B& Q( Y0 Y% l% Q

 

& }9 _, q% n" A! H) R

所以在那上面溜  那肯定是惶惶不安的样子  比喻的非常形象

! P* L( z/ K/ z! x

 

, Q( |5 R* n; \: x8 U2 _" I

以此说来 “屋脊六兽”或是“五脊六兽” 都不对

b8 ` L o4 N& g- o

 

+ S* g& }4 G% m

 

) ]2 L. j+ }, o T# `

但我的解释 也不一定对  因为很明显的 什么脊也不会有六兽出现

+ [& z* l/ P2 }2 U( r8 r1 j

 

6 B' a! L0 a3 f: O$ n$ i! |" i

所以  这句话也许就是表示  一种不可能的事情 寓意胡说八道 不招调

( x. z) C: {4 o

 

$ g' {2 N, R' }" J

后来逐渐转换的词义

' |( M5 Q8 A& X p7 U

 

5 N( Z$ k/ q1 w C0 U

 

. Q! Y" V4 h& I2 a" l/ `

语言是个很复杂的东西   在流传中词义会不断转变  有的跟班无法考证本源  无法判定对错

/ }9 H- F% ?9 J# l1 n- i

 

, [) w, P) V/ o4 @

我的解释  一定会有朋友出来反驳  探讨是正常的  欢迎大家 一同溯本求源

# c6 \3 B0 U, J$ a. x1 f% o" n; i

 

5 d6 ]. v8 ^6 W) K

 

/ P. V! Q0 Q$ U5 i* P

 

* ^! h4 Y/ y8 L' S& ~

仅供参考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3-13 19: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知识了

' R' j3 S) L) {7 _6 g

问过很多人,房上那个小人是干什么的?骑的是什么?没人知道,就在前几天,有人告诉我,那是钉子,防止后面的东西出溜下来,我不太相信哦

7 O; i: _8 L: L8 @! V

太好笑了

发表于 2009-3-13 19: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liupukang)钉子说法也有来历

真有钉子,防止“出溜下去”,还有“钉子帽”,过后有空会细说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3-13 22: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江詝尚在2009-3-13 11:45:00的发言:
# ?; _4 U+ P( c

闲老师说得好,闲老师的书也好,博文写得更好,闲老师的读者最好!

i; i1 c& L9 {4 b

哈哈  看到你在我博克的留言了  感谢

" A' s4 S9 `/ N: F8 g

 

+ G; P8 k, M0 N

英雄所见略同   哈哈

 楼主| 发表于 2009-3-13 21: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liupukang在2009-3-13 19:37:00的发言:
3 c5 [1 u0 [" n6 T+ X+ Q* j+ x

长知识了

$ U% C! S/ r& N6 m+ ^3 y, u

问过很多人,房上那个小人是干什么的?骑的是什么?没人知道,就在前几天,有人告诉我,那是钉子,防止后面的东西出溜下来,我不太相信哦

; w# p- Y& k* ^; P0 N6 Y: O

太好笑了

1 b3 @4 P2 }( X* t8 ^" y

人家说的不错 哈哈 陆老师这个帖子  已经把你的问题说得很清楚了  请仔细看看  怎么会没人知道呢

5 Y: `0 _* S5 Q

 

) ?- Y+ I9 t; ` v/ ?, t! A

工匠称之为:"一龙二凤三狮子, 四天马五海马, 六狻七鱼八獬九犼十猴"

" J; B, v/ e' U

 

& j" o! W- C. k5 a

琉璃窑也有口诀:"一龙二凤三狮子, 四天马五海马, 六披头, 七鱼八獬九牛十猴"

* s+ U) v U) u

 

; {8 X( N/ ~* L

这里不作详解  详见:

# t' E+ `1 |1 ?8 G- K

 

1 Z! @+ x( @9 }9 t: O2 C. {

http://bbs.oldbeijing.org/dispbbs.asp?boardid=11&id=44008&page=&star=1

发表于 2009-3-13 11: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闲老师说得好,闲老师的书也好,博文写得更好,闲老师的读者最好!

 楼主| 发表于 2009-3-13 13: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抬爱  不过是一家之言  无端臆测   抛砖引玉罢了

& i% d [0 z! ~' }8 ]* p- A- X" B

 

& `2 t3 s4 D5 s

更希望听到老兄的独到见解

3 o `1 o: C6 N' k7 `8 G6 f( A; g

 

4 T" e" F1 u" P

我最看不上那些只会讽刺挖苦别人  但自己就会人云亦云  说不出来半点道理的人

1 J' I1 B* N* B7 U' q& r

 

* Y3 t: U/ T$ t

人人都有发言的权利 正常的探讨是大家所期待的

/ o) q9 B& i/ S% m" v+ Z

 

! H& `; `: n5 ~5 e2 n: K

对吗   哈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13 09:52 , Processed in 1.162032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