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食烟火斋

鸱吻与脊兽:屋顶上的动物园[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3-12 21: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颐和吴老在2009-3-12 16:46:00的发言:
$ d$ k- ^: U- a7 `2 P

   陆老师,众香界牌楼脊上出了一个力士,当然它算神,不属于动物园里的啥,不知它在脊上负责啥的?谢谢!

6 F4 t1 M) l4 d" L
QUOTE: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_6653.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_665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6 w2 }3 ]5 {' j# i" S3 i

 

3 s z# A5 x. X

 

% S. c. {" T1 [: d; s" O

在河北省观台窑遗址就出土了各类琉璃菩萨:带羽翼的菩萨、大力士、天王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09-3-12 21: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大家跟的都是黄釉殿顶,我的照片少,黄釉的又不全,跟几个绿釉的凑个热闹。大家一乐而已。

2 D+ |4 R' v; e6 z9 Z

 

# v W5 `, d* I* w

 




发表于 2009-3-12 21: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续四个

. N# W7 @0 g7 S- \5 |$ {0 c

 

* m/ F& X3 [* Y' a& C6 q5 D

 

4 b$ C3 B8 t( D, z& r W5 l$ O

 

! d3 D4 C5 A# S0 e. k0 W

 

+ G l. X, A0 k1 e) w

 

$ d: a& C1 G1 h+ \- H) Z

 





发表于 2009-3-12 21: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陆老师的文章细腻,由浅至深,通俗易懂,我收藏了。

! a9 U2 B) l/ w% L

 

' V4 v B' L8 `/ P; I- t9 t9 s* h

由于每个星期六都要到单位值班,错过了多次听陆老师讲课的机会。遗憾!

4 C y3 k1 B' C6 T* H+ G5 g# ~% {

 

- `, l" P6 s2 i3 j N! P6 \9 k% X \

 

 楼主| 发表于 2009-3-13 13: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脊六兽”和“一至十兽”

先说“五脊”。

& T8 j& J8 U4 L: g. Z

一个屋顶,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如示:“》一《”。

# N% A( n$ {" M" Q

 

' V/ o: `* s% c9 Z( w9 q

再说“六兽”。

/ w' P0 S. P( u- H6 x, K! p

正脊的两端有兽,四条垂脊的尖端(就是檐角处)也有兽,加起来是6个点,都有兽,此为“六兽”,不限于6个,而是6个点。

: S0 h( ?- P Z- M2 x. G! L0 K) R$ S7 z

 

# e5 u4 V5 c: P: Y

“五脊六兽”,老北京讽刺别人:“看你闲的五脊六兽的”。“五脊”,谐音“无稽之谈”的“无稽”,“兽”,谐音“闲的难受”的“受”。

/ Z! Q+ L3 L1 x/ g

 

8 H; Y- o! J* U% G) i

至于问“如果指出一至十个脊兽的使用等级就好了”,提问同学显然没有认真阅读课文,第5楼的课文已经举例如下了:

1 p6 a% U& q7 v6 y8 F

 

4 g) K8 U. K% s

骑凤仙人在每个飞檐前端都有,但是排列其后的脊兽数量却要依据建筑物的等级规格而变更,需要减少时,应从队尾依次递减,不可打乱顺序。采用数量是一、三、五、七、九,都是代表阳性的奇数。以故宫各处飞檐的脊兽数量实物为例:养心门是一个,紫禁城角楼是三个,储秀宫是五个,中和殿是七个,保和殿是九个,只有等级最高的太和殿,飞檐之上是十种脊兽全部上阵。

+ J, \( z9 a- z. q1 ~

 

9 v* {- q2 n# ^4 E( Q

这种区别,难道还不够明显吗?

( q. {8 t2 [- a8 [( N

一个:养心门是一宫之门。

- a( f; g! G H# i- a: v; n

三个:角楼所在地的城墙,是全宫之墙。

" F4 o& y% E6 f, @2 K* `, n

五个:储秀宫是后妃之宫。

) _" h8 z, q5 d4 {5 z5 s, Z% S

七个:三大殿是皇帝的地盘。中和殿是三大殿最小的。

* v9 M7 D/ T8 M3 q: P' c

九个:保和殿居中。

% U7 c: {8 `- w9 G( z

十个:太和殿最大。

8 j6 A7 ?( v, `3 \7 @

 

, G* q9 U% c6 M/ x& O7 U

这些数目,都是前几年我亲自去数过的。不是坐在食烟火斋里就能编造出来的。

% Y" m6 @ [! M2 A a* i9 U1 \' y. L

 

发表于 2009-3-13 14: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  言之有理
发表于 2009-3-13 10: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09-3-13 0:01:00的发言:
2 j( r, {5 A4 D

好图。我只标注了“转贴”,忘了作者。上次东棉花胡同引用垂花门图片,标注了您的网名。

4 i. S. T M7 {" f7 L! D

那几本书,也是您的作品吗?看来很好的。

- j" m; w+ J0 O! E/ l) f; a

多传播些古建筑知识吧,爱读。谢谢。

! w' k; @ A; J; h/ |8 A4 H0 H y

天马,海马的先后顺序,是有不同说法吗?还是没有不同说法?

$ q6 L. c+ Q# U, X9 R& @( B F

哈哈  我的图能得到陆老师的肯定  是我的荣幸  心里很高兴 

5 R7 _! [, C6 j. k

 

+ Z& b" [7 p' p, u* D

我也是因为根本找不到可用的好图  所以只有自己绘制 注不注出处根本不打紧的

# R# W) v( J3 I/ g* A/ x1 \- L

 

/ f& b; A1 @6 t. w# \

我在乎的是知识的传播  我昨天在群里说  我当年编的数十册书法教材全被盗版  我并不以为意

. q) v, X+ w4 v- l T3 ^+ _

 

" Z% r; r( C: _7 d- N, ^

再盗版也是我主编的   他们扩大我的书的发行量  替我宣传普及书法教育  替我扬名 有何不好

; Z8 v3 k d# Y# b7 y* L

 

3 R& r; J( _9 ?$ F4 c% B

何况是您一个文化研究者  我的前辈 在做同样传播文化的工作呢

0 R# h% d' m9 c$ d' Z: S

 

0 y ~' H* W- M) Q6 U) y

您但用无妨  我画出来  就是为了大家看得更清楚些  我们都是为了传播这些知识和文化  还须鼎立互助

4 K1 }% U, b$ u" S

 

5 K4 W" [, w( U

关于天马、海马的顺序问题,我所见所有大式建筑似乎都是天马在前、海马在后这个顺序  紫禁城内莫不如是

& l& P' U2 u. A6 b7 Q! K7 l6 w

 

9 r8 d; z- d, R3 z4 v- A( i

上面的照片亦是如此吧

% Q* m6 I0 m7 F, G! c

 

^% }+ x% X, h/ I( h1 q% z0 h4 e

工匠称之为:"一龙二凤三狮子, 四天马五海马, 六狻七鱼八獬九犼十猴"

) y7 U1 [" E, U

 

! o) x1 q/ r( M1 U) z! }; Q

琉璃窑也有口诀:"一龙二凤三狮子, 四天马五海马, 六披头, 七鱼八獬九牛十猴"

; D7 g# {; Q# _7 _: f o

 

; i& @* h3 \. O$ a7 X

 

. E ?! \. }. N4 h4 y P

再有,我翻看所有关于龙生九子之资料   皆为不同版本  所述各不详同  无一总结全面者

. Y& w) A) ~# [7 {# _" c" @) f: N9 Q

 

. S( _ H+ _: z7 i) q) D& ~

我故在书里 详加阐释  归纳总结入选九子名单者  盖十六个之多  发如上 权作一全面总结 哈哈 请前辈赐教

' W' ^8 W& c9 H* b0 n4 J+ ^. u

 

; Y, h* Z. a' W% |( [) M3 C

前辈能赞吾拙著 亦后学之荣幸

! s- A1 Q& y6 n) ?2 S

 

4 V. A% o* F! w. _- r

再拜

+ N7 L3 g, g6 {7 q% ?6 V

 

6 [; X4 z1 C8 [" L% n

 

4 i7 k- ~' Y& e- a* T4 i

 

4 M1 ]4 j4 |& K$ f" f. [8 z) W

 


发表于 2009-3-13 11: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江詝尚在2009-3-13 7:54:00的发言:
8 H4 m1 Z2 q M

我最近有些"无机溜受"(音),什么是"无机溜受"?有人用"屋脊六兽"解释,我不同意.

( w" K& G" [& w2 q3 d5 n

 

' K6 q M. v1 p) ^

要是老师指教一下,各种级别的屋脊,应各有几兽就好了.是不是一兽到十兽都有?

2 f$ W! k7 ^2 j2 e' q1 q2 ~

哈哈 朋友探讨的的确是个有趣的问题

; v# m# T( c8 i; V1 w2 t4 g' k2 a

 

; D$ N6 Q7 c9 N( [. p7 U" r

先说简单的 各种级别的屋脊上的小跑的多少是有严格区分的  只有大式(官式)建筑才有

2 e- x D7 l# O0 D! O" Q

 

$ \/ S, K, ?0 V5 [

但所用都是单数 (最前的仙人不算数)一般是3、5、7、9  数量越多级别越高

( A1 T' ^9 N% {" e3 ]9 `9 j. f

 

' ]8 U0 k/ R) a2 g0 ?

(级别不够  前面就没有骑鹤仙人)

r0 v' u1 @ G$ ^, i9 I

 

9 C0 `" d2 m w* x

太和殿是十个  多了一个行什  那是一个级别巅峰的孤例

! w( I4 f9 |7 ]; a* X

 

" O4 O4 V1 ~9 Y2 v* |

 

3 Y# x4 q9 Z9 S& |9 Y; C2 `/ T% K

再说所谓“屋脊溜兽”  这是我自己的理解

$ p( N9 L- K- C t9 q& R. \

 

* }* l) W) t; r& r7 m' ^+ }

我也见到别人写作“屋脊六兽”或是“五脊六兽” 我觉得有问题

8 I) }: G4 r3 I, p U8 J1 S

 

/ K |3 K3 {% a/ `

北京话 很多都是表达一个意思  你一听音就会明白

6 X5 r) ]! h' U& @4 M7 ?

 

* O3 F8 [* L* i; `5 V

我理解这四个在的意思是  心里没着没落(LAO) 坐立不安的样子

8 z5 R1 e* \- j% p

 

! J" f3 c% F5 Q0 K9 Z

经常说: 我正着急的“屋脊溜兽” 呢 ……   我看你那正“屋脊溜兽” 的……

3 C( b9 ~/ E6 E' G G* H

 

2 K: F; _# u5 T7 g" C* Q6 L

如果是如此 ,“屋脊溜兽”  最为恰当 

2 H2 r# _- g R8 D/ P

 

2 I, q5 E" a1 D9 r

你看檐脊(戗脊)上的小兽(又称蹲兽、小跑) 就那么点大的地方  如何溜法 

% ^9 g+ I+ a. D9 g1 T: m9 d6 [5 g

 

2 B6 d; u+ J* h% h! }. J- k

跑也没地方跑 想掉个头都困难 一不小心就的掉下来

' T0 @+ P) L" V7 `

 

" N/ U7 @0 K' a/ }5 G8 z3 Y

所以在那上面溜  那肯定是惶惶不安的样子  比喻的非常形象

2 T" o) b- t. R/ L' Y

 

6 B+ e$ }& q3 a

以此说来 “屋脊六兽”或是“五脊六兽” 都不对

) _ } @6 P/ n4 \4 U9 g

 

8 o, b& K- h6 x, F3 K3 l

但我的解释 也不一定对  因为很明显的 什么脊也不会有六兽出现

7 i4 w% b* v- _$ R- \

 

+ P" a; z; @& I8 U3 Z. f/ h# M6 w

所以  这句话也许就是表示  一种不可能的事情 寓意胡说八道

. S0 W' U8 ^8 g5 g1 x1 \

 

9 I5 ^4 ~; l7 _- l" r

后来逐渐转换的词义

6 c: x# z! b' j% I

 

+ s, S+ _2 m& K" N0 b3 l0 m4 @

语言是个很复杂的东西   在流传中词义会不断转变  有的跟班无法考证本源  无法判定对错

, U- @! a9 p0 L, s, }2 |9 ]

 

6 o$ z' M% C( Q. ^

我的解释  一定会有朋友出来反驳  探讨是正常的  欢迎大家 一同溯本求源

7 L; p& p9 u% r. X4 T: m: b1 g' I

 

$ c5 M' A" C! `/ m8 ^$ p

仅供参考

7 f4 O9 Q# B* J

 

! D" [) \9 n$ y; O& T* k, g

 

发表于 2009-3-13 20: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说鸽子的,北京有几处是鸽子脊兽啊?
发表于 2009-3-13 17: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各位老师能把此贴继续下去,争取一次就能把所有的问题都说清楚了,那样我等学起来,就能更系统,更全面。
发表于 2009-3-13 19: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看看,这个红桥市场的立兽,是不是有越制之嫌

! M' v @0 u: J" p3 z

 

& g) f4 Q, N0 X' }

 

9 U8 |, c5 L* ^/ X5 w0 y

 

6 h0 z( I0 q) t/ s) P

 


发表于 2009-3-13 18: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b0 T! P: ]5 \) r) w# B8 Z

[转载]记者 蔡 震 文/

; L3 O) m! q7 \( G8 E1 K

 

+ y: z. v. B1 a4 M2 N4 y

* |9 {: J. T3 z8 M$ @& y2 v) {% k

明代御窑整体打包搬进城

3 f2 y3 F, _' K- V

本报年初曾经报道过,在南京中华门外长虹路窑岗村30号,原南京锅炉厂老厂房的拆迁工地上,意外地发现了大量琉璃构件和精美龙形图案的琉璃瓦当。根据其地理位置和出土的龙形瓦当推测,考古专家认为这是一处专门烧制明皇宫、明孝陵和明代大报恩寺建筑构件的明代皇家御窑窑址。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队经过半年多的考古挖掘,发现了多座古窑,决定将其中的两座大型完整古窑搬迁至朝天宫南京市博物馆的后山空地,建成开放式文化公园;而另外一座将在发掘地进行原地保留成为居民小区特色景点。

" y6 G6 ^3 Z5 Z6 ^2 p

  惊叹

4 ^( X: V" f, {6 ~( G* Z6 H

  考古工地如同造船厂

; ^! |3 z! Q3 P- \- L" N5 o

  昨日下午,记者再次来到这里,只见窑址的工地上筑起了高高的围墙,大门紧闭,在获得考古队领导批准后,记者才被允许进入大门。考古现场位于一片已经开发的居民楼盘中间,面积约有10000多平方米。爬上堆积的土坡,记者被眼前的景观所震撼了,这哪儿是考古工地,分明是一座“造船厂”吗。满地的钢板、工字钢、槽钢、氧气瓶等工业设备和材料,十几位焊接工人在钢架上忙个不停。据考古队员介绍,他们在此发掘了7个多月,“这是两座保存十分完好的明代琉璃古窑,非常罕见,应当属皇家御窑。”考古人员说,在这两座琉璃窑周围,还有一座稍微小一点的窑,其结构也很完好。但其他窑就没那么好的运气,大部分只残存了火床和窑门,窑室和烟囱已经几乎找不到了。

) L4 [4 Q; L/ l) d0 s

  打包

, R( A4 W5 N& X. m( Y7 w9 _

  工字钢捆绑万无一失

" o7 W& }! e+ k! \4 K2 o0 u* w6 b

  考古人员告诉记者,半年多来,他们在此发现了大大小小数十座明代古窑,在山丘四周呈不规则的扇形分布。目前,大部分已经被清理出来,已经完成了发掘整理,其中对这三座保存完好的古窑进行就地“打包”,完整保存。记者看见,其中两座古窑紧靠着,工人们正在对左边最大的一座古窑进行焊接“打包”。

e4 x6 F9 q5 [& g* t

  负责此次“打包”的是来自宜兴的一家单位,工人说,难度非常大,“这座古窑规模最大,长约8.2米,宽有4.5米,高3米,因为是砖土结构,一不小心就会前功尽弃。”记者从临时搭建的木桥上走进古窑,发现古窑已被槽钢、工字钢上下、左右捆绑焊接起来,在钢架与古窑之间,工人用发泡塑料将空隙全部填满。记者弯腰从钢架的缝隙中看到古窑,古窑呈葫芦形,内部保存十分完整。这座琉璃窑的窑门、火床、窑室、烟囱全部俱备,其窑门是用条石砌成,窑室内烟囱青砖排列整齐。工人说,旁边一座琉璃窑也不小,长有7米,宽3.2米,高2.6米,已经“打包”完毕。记者从包好的塑料布下,看见古窑的底部是被打了间距相等的方孔,工字钢从窑底穿过,再插进一层1厘米厚的钢板,形成了坚固的框架结构,确保万无一失。工人说,这种“打包”法是经过计算的,确保古窑不会散裂,但如何吊运到博物馆还是个头痛的事。

发表于 2009-3-13 18: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记者 蔡 震 文/

6 r' i* ]/ h$ w! Z

 

3 P% E! ?6 W& H ?- s

 

: s# w9 O: G7 l# }6 o

 

- p/ n; {! ?9 d5 C9 b" T/ w- J8 c

搬运

! n- x& }/ g$ J+ Q0 q- S

  重30多吨吊到山坡上

# h& [# `+ [# p! C; k

  南京市博物馆曾经于去年418日成功地把一座南朝贵族墓保存完整的墓后壁,搬迁到了朝天宫。当时是用一辆负载50吨的长臂大吊车起吊重达18.5吨的古墓砖壁运进城里。又从冶山道院方向起吊,将古墓吊到后山的山坡上。后经过半年多的安装和修复,完美地将南朝古墓后壁和佛塔展现给了观众。此次,经过文物专家研究选址定位,决定把这两座保存完整的罕见明代皇家御窑,搬迁到朝天宫南京市博物馆的后山空地上。考古专家介绍说,最大的这座古窑重量达到30多吨,要比上次的搬迁古墓后壁任务艰巨多了,如何吊运是最大难题。专家说:朝天宫后山地形复杂,周围民居很多。搬迁体积这么大的古窑在全国都属罕见,工程浩大。可能还会采用大型长臂吊车和更大的重型拖车,我们将最后选择富有经验的单位承担吊运任务。据南京市博物馆负责人介绍,目前朝天宫正在扩建改造,后山是一片幽静的空地,一批具有价值的文物将逐渐搬迁进来,建成一处开放式的文化公园,为了防雨水,古窑搬入后,将建风格统一的棚式建筑。具体对市民开放的时间,目前尚未确定。而另一座古窑采取就地保护,先暂时移出窑岗村考古工地,待居民小区建成后放回原址,成为一处具有文化特色的景点。

; d X* G& m' H* j3 J% }5 \

  考证

: T" b( q1 q [ ]$ I

  大报恩寺琉璃产于此

7 Y! `1 a2 q* H9 l% k- t( v

  考古人员带记者来到考古工地山丘边的低凹处,从挖开近七八米深的沟壑里,清晰地看到,黄黄绿绿的各种琉璃构件碎片散乱地排列在地层中,面积十分庞大,目前发掘的堆积物高度超过了ffice:smarttags" />2。其中有鸱吻、筒瓦、滴水、瓦当等,这些琉璃构件与记者曾经在明孝陵、明故宫以及大报恩寺遗址看到过的构件十分相像。记者从残留的许多瓦当中,随手捡起一块,瓦当呈绿色,正面刻有凸起的龙身,一片片鳞片清晰可见,龙趾一共有五个,按照明朝制度,只有皇家才能使用五趾龙纹,其他地方的龙纹,只能是四趾龙或者三趾龙。除了龙形构件外,还发现了凤纹、番莲纹等一大批植物、花卉图案的琉璃构件。更多的是没有图案的构件,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土色瓦当,有白泥土和黑泥土。据考古人员介绍,这里是烧制失败的废弃琉璃和毛坯丢弃地,从断层上看,分几个时期,这些窑址应当是皇家御用的官窑。专家说,大报恩寺所有琉璃构件大都产于这一带,当时在窑址上,有技术工匠数千人,成为明初南京琉璃制品重要的生产基地。据《大明会典》表述,明太祖朱元璋曾下令从洪武二十六年在城南聚宝山建立了72座琉璃窑,地点就在本次考古发掘所在地雨花台地区的眼香庙、芙蓉山一带,保留至今的窑岗村因此而得名。

发表于 2009-3-15 19: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有学习了一遍
发表于 2009-4-1 16: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感谢。。
发表于 2009-4-2 09: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长见识!

2 O V3 z# Y* D

为表示对各位老师的感谢,也跟个图,在奥运村拍的。发过,不过这次意义不同。


另外还有一个管家岭泉水大院出土的文物残件,老板急于知道是什么,有人说是脊兽,是不是?也问一下各位老师。

发表于 2009-4-8 00: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陆老师:

- j- k. I$ }" M3 [1 X

不好意思,今天我仔细看了您这个帖子上的照片,

* C4 V0 _; t2 M8 T: _! H4 f! ~

才明白您所说的我书上第19页:天马、海马注释顺序颠倒的问题,

% \% p; h# d# u1 U

我一直认为太和殿上前是天马、后是海马,因为在任何别的房檐上都是这个顺序

/ A4 `9 Q; j; _% X

(见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颐和吴老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不如所发图片),

* w& B" C& l4 T" \1 z

但偏偏太和殿上(照片所示)是海马在前,天马在后的。

$ P+ j2 |- Q7 {

而别的殿宇都是前是天马、后是海马。

, E) P: q! P5 K3 u' B/ i

专业书(《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上也标明是前天马、后海马的顺序,

% L! W6 N6 V! S

因为最后一个写有行什,所以意思就是表示太和殿应是这个顺序。

# J% ?/ {9 T+ U/ i

 

6 z9 y0 ]; D7 Q. C$ v

但是,是您第一个发现这一问题,今天太和殿竟然是海马在前,天马在后的,哈哈。

6 h. z, Y1 S4 [5 q

您这一发现真的很重大。

3 `+ o& B E/ S1 \4 @7 h

我们都是惯性思维,没有仔细看照片,都没看出来呀。

% `4 _! h& F! r$ F, M

 

8 j# d5 v9 Q+ B! w! @* s- q

原来您早就提出了,天马、海马顺序讲究的问题,您早发现,有的是天马前,有的是海马前了。

9 |& ]# R& M# b

我今天才明白您提出的这个问题。

+ H% b0 J0 V; Z+ U/ I6 Q5 K; I

 

; }2 j5 S/ e, i4 {6 S, T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 p6 c; P, b. O9 b) w
西山角发的那个今天的公园雕塑的照片,和飞哥发的图片也是海马在前,天马在后?
4 t7 S9 G1 n3 p( S1 D# X2 Z
 
, Z* f( J& C! K( Z6 M [
难道过去根本没有规矩,随便乱放,真是把人搞糊涂了。
# E7 h0 b+ C/ k( f- A" l: W

 

0 p) n' ^( s6 g* w4 t3 V

太和殿檐角蹲兽的那张照片,我觉得应该是今天太和殿大修前的照片,您说会不会是过去大修时顺序放错了呢?

: H6 f) l- J/ L j

还是恰恰被拍照片的这个檐角放错了,还是四个檐角都放错了。

7 l- g5 A. Y2 \$ [4 i$ w

否则为什么别的殿宇都是天马前、海马后,专业书上也是这么说?

% M, V# M8 |: Z+ ~5 r! ~) [

真是一个很有意思,值得研究的问题。

8 B3 m) _, M/ D

 

7 M# Y# y0 ]& R& x S

据记载“清代宮廷除了歷年對其進行保養、拔草外,沒有大修的記載。”

" r! |, T) o7 O% |& L

我查了故宫档案记载:“1951年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进行过保养工程。”

6 H9 ~ ^3 Z' c3 A

按理说,古时候应该不会放错,那是要杀头的呀,只可能解放后的混乱年代,会搞错,但几率也应该很小。

: N$ y9 h/ f3 J8 k! d

 

6 `. K+ G7 E3 S! _" m' T, l3 l

我打算下次去时仔细看看今天每一个檐角的情况。

( S) f2 {8 K5 p6 I9 f$ o+ i. [

 

1 X; \2 b' _; r0 R: P

我发现太和殿不是错了,就是“海前天后”

d+ q1 `5 c1 }2 Q2 c: m) K

发一张“海前天后”和“天前海后”的对比:

% M$ y1 B0 _6 |- l+ q/ ]


这个也是“天前海后”:

( |# v5 Y$ u& z, @


# t# L' u: k& N# Q. _

 

发表于 2009-4-7 22: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颐和吴老在2009-4-7 19:36:00的发言:
为何这个脊兽是四个呢?网友拍的扬令公祠。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090322_e6dd66517574ee7db0c5338m38nbfdnd.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 n- T! y) Q8 t" c

加上最前面的骑凤仙人,应该是五个吧.

发表于 2009-4-7 19: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何这个脊兽是四个呢?网友拍的扬令公祠。
发表于 2009-4-7 17: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大家!学习学习.好帖
发表于 2009-4-14 19: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规矩的脊兽,应该天马在前,海马在后。
发表于 2009-4-14 23: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 关于这个问题  我上面不是都说了吗

& v# H& V; n: `" S' {- h9 p

 

$ z ?2 V# F, V. ` z

第一:

1 l& X' Y) m5 g U0 T

 

+ P. u1 P# g- U/ K0 j. a! F

工匠称之为:"一龙二凤三狮子, 四天马五海马, 六狻七鱼八獬九犼十猴"

& {9 J4 P1 G$ }- L( b7 s4 X

 

+ {+ U7 w- [) _6 K- _. U! B; @4 t

琉璃窑也有口诀:"一龙二凤三狮子, 四天马五海马, 六披头, 七鱼八獬九牛十猴"

' e/ Y; c7 j% D& Q0 d

 

4 D( j8 ?4 p4 _7 G+ h% l

第二:

$ X6 ^. q" N! x2 B3 T( d, ^

 

- ]9 b2 H( c7 H+ A3 e

太和殿檐角蹲兽的那张照片,我觉得应该是今天太和殿大修前的照片,

! T' H" e" S% U- y7 X0 i

会不会是过去大修时顺序放错了呢?

) R4 L2 L" A9 x

还是恰恰被拍照片的这个檐角放错了,还是四个檐角都放错了。

5 P6 n5 R5 `- D: d9 U3 G. D" t1 K

否则为什么别的殿宇都是天马前、海马后,专业书上也是这么说?

0 s+ |% q) [& w7 J+ E2 Q7 v4 q; [

真是一个很有意思,值得研究的问题。

( T8 o8 e" t1 L2 o3 O$ s

 

7 j- B; E! N9 W: [, T1 I. Z

据记载“清代宮廷除了歷年對其進行保養、拔草外,沒有大修的記載。”

6 n( {4 o) m. `7 H# W) r

我查了故宫档案记载:“1951年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进行过保养工程。”

2 |8 T$ J. ]3 Z! K0 e) h8 h; X

按理说,古时候应该不会放错,那是要杀头的呀,只可能解放后的混乱年代,会搞错,但几率也应该很小。

7 A# f9 i( ^0 ]* z' K$ z. r: g

 

7 z& L6 h4 t, H* M: @5 R$ b( L" d, @

我打算下次去时仔细看看今天每一个檐角的情况。

5 r& [* U8 v: `8 q8 w3 b8 X

 

; u9 x( ^' c) G, j/ S/ G

所以这不是个简单的问题

8 t, U, m, D: W/ r

 

1 }- O6 t6 P# V) S: g

因为我自己给不出答案,所以感到惭愧

2 e8 R& J3 g. j0 s5 W5 U2 p' `

 

发表于 2009-4-14 23: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0闲云野鹤0在2009-4-14 21:58:00的发言:
. n, y% w2 J" Z

我们都曾经是这么认为的,但如果是这样,问题就简单了

7 e# u) O9 {0 V% Y+ [

但我们却错了

& S. W8 V6 ` r. E

 

- ]6 H0 {8 U7 D& o8 W$ Q* X

如果在别处也就罢了

5 j& t+ Y7 v, q! ^9 h; |7 D

偏偏是中国地位最高、规格形制最高的殿宇——太和殿,是海马在前,天马距后

* h: X( Y% M3 ]

谁敢说太和殿盖的不规矩

4 H( R7 B. [, X: r# H7 q

 

0 |! \! g: a, d3 V6 R- ]

所以任何人都不能三言两语的轻率对待了

: O* Q" X( Q7 s [

到目前我没有得到满意和令人信服的答案

! O! q5 Q9 R6 s5 U- b: D

 

' A# E6 R) L w+ y

我的感受是——自己很无知、很惭愧

" `! Y' M% U4 ]( ~0 Y

 

9 V0 |9 V. R: D4 J5 S

 

( V4 R) `' D$ A+ |

请您查阅一下《大清会典》的记载,里面的说明,足以证明。

& q+ T6 Z | F- l* W9 ^/ r M

 

+ d6 i5 T, S! e' n% d6 L- n% b

另外:您说的“谁敢说太和殿盖的不规矩”一句,您又拿什么证明“太和殿”在维修时,就一定是按照规矩维护的?就一定没有规制上的错误?您又是从什么地方得到的准确依据,证明“太和殿”没有错?

发表于 2009-4-14 21: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琉璃阁在2009-4-14 19:40:00的发言:
规矩的脊兽,应该天马在前,海马在后。
' u3 L% g5 X9 Z8 y) @

我们都曾经是这么认为的,但如果是这样,问题就简单了

5 V$ V0 H1 c' W1 g) Y* Z. o+ M* c

但我们却错了

$ C5 @- f' ~+ R }/ W! R4 d

 

0 P/ g- }" Q7 W+ v; `; j& n0 k

如果在别处也就罢了

: m- s+ f* B6 z0 b6 B% }: n6 g& M

偏偏是中国地位最高、规格形制最高的殿宇——太和殿,是海马在前,天马距后

D) u. N5 i1 W" h

谁敢说太和殿盖的不规矩

" k! }; ~. a" T

 

% h0 f8 s% b/ d0 c. n

所以任何人都不能三言两语的轻率对待了

0 @" v4 U3 J' z+ Q1 g. ` ^

到目前我没有得到满意和令人信服的答案

, Q5 W7 C p' [- o4 `8 D/ e

 

% b% |( u- S( r; E! j

我的感受是——自己很无知、很惭愧

发表于 2009-9-11 21: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

这位爷,这个您就错了、小生不才,看出点破绽来。古建讲究的是两种屋面一种是琉璃瓦屋面、一种是布瓦屋面。琉璃瓦屋面脊上的小跑(小兽)是以仙人往后排的依次是,一龙二凤三狮子, 四天马五海马, 六狻七鱼八獬九犼十猴。仙人不算数从龙开始数一般要是单数而且最多的是9个小跑。而只有太和殿和太庙屋脊上是双数10个小跑。而布瓦屋面呢,在古建来说叫黑活。屋脊上是以狮子为首后面全是马,无论是天马还是海马都可以,不过放天马就全放天马,海马全是海马。加上狮子最多只可放5个。
发表于 2009-9-11 21: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09-3-11 20:50:00的发言:
, J; A& s; D# }2 x0 e* P: g) W/ m" q

这三个是狮子、海马、天马,不符规格。应该以龙打头,依次从队尾减少,九、七、五、三、一,不能掐头去尾的。

% g ]: N/ z* S$ r! }) n5 o( p

欢迎大家继续跟帖图片。

. P7 L q+ C9 ]! y6 u; r0 c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2 b/ z' Y( h2 g1 c

 

8 l" n! X% f; z% l* Q% K$ V

发表于 2009-9-11 21: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位爷,这个您就错了、小生不才,看出点破绽来。古建讲究的是两种屋面一种是琉璃瓦屋面、一种是布瓦屋面。琉璃瓦屋面脊上的小跑(小兽)是以仙人往后排的依次是,一龙二凤三狮子, 四天马五海马, 六狻七鱼八獬九犼十猴。仙人不算数从龙开始数一般要是单数而且最多的是9个小跑。而只有太和殿和太庙屋脊上是双数10个小跑。而布瓦屋面呢,在古建来说叫黑活。屋脊上是以狮子为首后面全是马,无论是天马还是海马都可以,不过放天马就全放天马,海马全是海马。加上狮子最多只可放5个。
发表于 2009-9-12 14: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了半天  也不知道你说谁错了

/ @! K1 D, r- p1 Y3 I( S) n( A

也不知道你看没看见别人都在讨论些什么

7 s! Y, l; ?8 D+ N. v9 d5 N

 

7 p/ a6 X- ?1 @+ Y; b& b

你除了把上述大家说的话

0 E2 e r& U% V. M5 \. I

大家都知道的问题又都重复了一遍

: V7 b' D$ C' C) _8 Y

也没回答大家提出的疑问

发表于 2009-9-14 14: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重檐古建,同一方向上下檐的天马、海马都是反的:

发表于 2009-9-27 12: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学期考试刚考了这个。。。字都那么难写

# z2 v: u3 L9 n1 p

向各位学习,能记这么清楚,厉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25 21:20 , Processed in 1.316894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