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山门,时间是: 09:00 .
; F; t+ L I2 T' W8 r 须弥福寿之庙是外八庙中最后建设的一座,是在藏汉建筑艺术融合有了丰富经验的情况下建设的,因此汉族传统建筑手法与藏式建筑手法的融合又有进一步发展。 + Y6 D+ T+ J* L' l" k6 ~: y
首先,它是藏式建筑更多地融进了汉式手法,如门殿、碑亭、牌坊、宝塔都是汉族传统形式。 ( O; Z7 I# ~1 `" I) i# U! R' |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七)
' h) Z( _4 N& g 2 W# M: i# e* ~0 \0 f
山门内左右各立幢杆一对。
]- _* p$ {- v4 }, n) _进入山门以后,迎面有高大的碑亭。 + A: L* Y# l- {& E% S, V* n+ G# [' w
碑亭三开间方形,重檐黄琉璃歇山顶。 O: x7 ^2 \% \3 R' H: H
碑亭下有须弥座台基 四面开拱门,四出踏步。 + `) ]& f& k7 y4 S$ U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七)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七)
2 m9 i1 _/ y7 J前檐题额“智光普照”:
, l4 r! U9 y" k; P! ]/ H# j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七)
6 i" v# R4 S6 z8 y" R& l走进碑亭看看。 : W. z2 ]( _- @. U% M9 P
' g1 [, R" O* R" L; X ; L3 F% r4 p/ q) C
碑亭内立内有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的《御制须弥福寿之庙碑记》碑。
+ k* J( r( {8 e" J: z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七)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七)
% z0 {4 \: {3 e( j' b& h
4 |) \, K( b. W) R+ A8 n& y2 l
碑文用四体文字镌刻,全高八米馀。 3 i: E' o6 P. k0 O! `2 @
碑帽.碑身为一块整石所造,周围和两侧都刻有云龙纹样。 & K9 X. V3 |% C# A* r! I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七)
0 i: Y1 d! ]' j2 z' @. R7 x
碑座为一巨石雕成龟趺,下部基石刻有波涛纹样,四角还有鱼、虾、蟹、龟等动物装饰。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七)
! T3 Q: G1 R; {3 {! w
. z! H2 A4 `# T2 A俗话说:摸摸贔屃头,,啥事都不愁!!!
* z3 b: X! c# q* }* i( h4 @驮载巨碑的动物是龙首龟身,属龙种,名叫贔屃。 j. i9 @3 b, ^* a: ]+ m
传说龙生了九个儿子,它们各有爱好和习性,而贔屃的特点和爱好是喜文采,并有负重能力,所以,让它驮碑。
) ~' M' y: V7 a) b |在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的全部装饰中,此碑的形制和规格是最高的。 ( e# d1 m6 @& R& D5 ^( {
碑亭内向南望过去是山门:
2 `0 F$ e5 v' ^/ u$ b, N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七)
' x4 {! Y& P9 w9 P& C
0 N0 s7 f8 k- P; Q) T* [# D# r 碑亭东西围墙辟侧门,侧门置蹬道,上起庑殿,左右对称。 9 [. }7 ~2 o; h( ]/ Z7 I
两座侧门中心的连线在碑亭正中处。
' |; k( F+ \- ^5 j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七)
0 Y- k. _2 Z7 n6 b
: L0 q3 n! w) E/ }# h山门分居中的大山门和院内与碑亭相对的东、西山门。
, C7 X! S8 V# j; @在庙围墙的东西两面,正对碑亭中线的位置,开有东、西两座山门。
( ]( h; v" ^6 b. m, t- K) [- [7 a: M东、西两座山门之外,各建有制碑一通,如避暑山庄丽正门前下马碑的式样。
4 n2 ]: v8 g* [ `7 |5 g石碑上刻有章嘉国师所做的规定:“凡蒙古扎萨克等来瞻礼者,王以下头等台吉以上及喇嘛,准其登红台礼拜,其余有官职者只许在琉璃牌坊瞻仰,余概不准入庙门。”
0 I* R9 O; ]( _) M$ A( w; Z, k; S. Z东、西两座山门置蹬道,上起庑殿,左右对称。
( f5 S' V! f& R( m9 q- L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七)
. ]7 ^+ ]1 y5 z* }. Z
2 @0 \. }) _8 j( y
东山门额上为“梵香遍满”,意为香气布满寺庙。
- w: W+ p% C9 F) S" C7 R) [9 J内供黑色财宝天王(现已不存)。
4 k3 V9 M8 h0 h) c- I5 w+ _& Z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七)
/ l/ u* ~# C5 U/ g. p- `! ] 东门外原是外八庙最高的行政管理机构“喇嘛印务处”,现为外八庙管理处。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七)
7 k# W& k ` a; i7 }' b1 |
西山门额上为“法界圆成”。 : s4 K3 J/ L1 d8 [7 }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七)
# J' Q+ f/ ?& a: R3 d5 o2 N
碑亭以北,登石阶,到月台,有一座三间四柱七楼式琉璃牌坊。, U U% C& x8 W6 u4 M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七)
: C1 O7 U. f- d; y& H) z牌楼前两侧置石象一对,高2.45米,雕刻精美。
@5 i1 I A, |- J5 ?& H
" R, `* @5 x3 X# G, ^9 N" G* `
9 @! X7 a- x, z3 j& f
封建时代,在皇宫里大象象征和平景象,寓意“万象更新”。 : B" B( I- N7 ~; g. _7 k
而在佛像后的背光和菩萨的坐骑,置象以护神,寓意佛法无边,神圣不可侵犯。
9 V* D- M+ F, ]' b) D此处的石象象征大乘教有大力,能普渡众生。
' w( {$ s5 q7 s$ O- O 琉璃牌坊上面有云龙等图案组成的饰件,五光十色,光彩夺目。
, _& g5 Q$ D p6 B: c牌坊翼角翘起,斗拱层叠。 & u+ ]5 m" m. H
拱门门额用九块青石构成,门额正面雕刻卷草图案,底座刻莲花瓣纹饰。 8 w3 }; E E, ?5 y
四柱是黄绿琉璃相间的云纹和绿柏图案。
( |7 w) X1 \" X三门之上有绿琉璃额枋,额枋两侧为莲花,中间为“一统江山”图案. ( ?, C" e* ^' {. l0 a, h$ P
“四楼”中间穿插三座体积略大的“楼”。
( B' A+ |$ j( u8 o
I& _$ i, c# {( `9 D) S正楼正面中间嵌白玉石匾额,上有乾隆御书“总持佛境”,意思是佛居住胜境,统领天下万法。
4 |+ }3 W% Z' e [2 t3 e6 k
- \; H% k8 T' r
石匾四边嵌有黄琉璃龙戏珠图案。 $ k* z9 W/ Q/ A
1 y9 B7 x) s7 ]
7 C. H o! ^' E$ K- W0 Q& S+ m
两侧“二楼”中嵌黄色琉璃二龙戏珠大花板。
! L. s& V [7 i* v* N0 z整座牌坊用黄绿琉璃和青砖构成,体现出皇家气派和封建的社会等级观念。 @* k9 V0 k# i! v" i
当年能够进入牌坊的人必备“蒙古王以下,头等台吉以上”的官职,其余的人只能在牌坊前叩拜。 ) e" j2 X) j5 d8 H
现在的时间是: 10:00. Y% ]- k+ l% T! p9 M
我从中间券门进入牌坊,到琉璃牌坊的背面看看:
1 u$ }! L6 `0 K( {* ~, l& r! u$ G" B% ~7 C/ O) O$ ]% K! x
背面中间的正楼无匾额,嵌黄色琉璃正龙盘坐大花板:
; A- W5 } r1 s$ ?+ S* ^
背面两侧“二楼”中嵌黄色琉璃二龙戏珠大花板: ; F6 r5 t, x/ q! u/ f O4 m& K
' R/ K- C* z% E" K8 R
7 A& G6 H2 x8 S) l与热河须弥福寿之庙兴建目地相同,在北京的香山,建有宗镜大昭之庙。 : O) ]$ }/ u1 E
宗镜大昭之庙前(东面)也建有规制相似的琉璃牌坊: . W8 F/ l- p9 y2 s7 K( Y3 ], b
* I$ _1 Y, ]$ z7 y5 D! b5 m5 F* Q[转贴]:
2 l3 y" n1 v4 @; u香山昭庙清乾隆为六世班禅所建的夏季驻锡处(冬季住西黄寺)。 1 S, w& {! c: R- s( T% u
座落在香山(静宜园)见心斋及琉璃塔下方,地处半山,坐西向东;原为清室皇家之鹿园。
: v4 R, t/ U$ a: o8 T此庙之兴建目的与热河须弥福寿之庙相同,皆为嘉勉班禅远道前来祝寿之故。
' t [6 c) _# r t% Q9 O昭庙全称为宗镜大昭之庙。
5 g" s3 D2 _, N9 j就整体建筑风格而论,此庙以藏族碉房式为主,以汉式为辅。 . q J1 c4 \. t1 A K! Y
主体呈方形碉式,白色条石为基,红色墙身,高厚坚固。 3 K0 y/ f! e4 i2 U! P$ k
墙体上方四周,间隔设有藏式梯形壁窗,其上部饰以汉式单斜面遮檐。西藏建筑色彩浓厚,令人如置身西藏山寺之中。
) B! I0 x. v8 f. u% U庙中尚有琉璃牌坊和石碑各一,是昭庙重要组成部分。
7 v! {" H9 d8 n, y+ E. _5 j; H在庙前的石台上,牌坊由黄绿两色琉璃砖装饰,飞檐式琉璃瓦顶,庄严华美。
& L4 v& e$ |# P# i6 @8 d# g2 E- ~牌坊上部正中、两面有题额,均为汉藏满蒙四体文,东额为‘法源演庆’,西额曰‘慧照腾辉’。
! V9 S# V4 P* c$ I8 l/ v5 X石碑在昭庙内院,碑文为昭庙六韵,即三首五言诗,诗中夹注,均为乾隆御笔,亦系汉藏满蒙四体碑文。内述建庙缘起,以及乾隆皇帝在此会见班禅的情形。
$ E! G- |: r2 M9 @ 闲篇扯完,回到正题。
) r1 ]6 T# T: N s 琉璃牌坊以北就是须弥福寿之庙的主体建筑大红台。
: \/ x+ i* | G4 _$ e从正面看去,牌坊有如大红台的大门,华丽的牌坊更衬托出大红台的雄伟。
1 _8 _! @8 _* w+ r从建筑形制上看,须弥福寿之庙的前部自石桥、山门、碑亭至琉璃牌坊为汉族建筑形制。
- o' R7 ?& O' X" Z- V) y 我走到大红台西侧的吉祥法喜殿南侧,找一块山石坐下来,休息一下。 . [5 X$ e, V7 C1 ]- x
吸上两支香烟,准备进入大红台。
, S5 e) J9 Y5 E4 Q5 h$ `
. R! I3 C% j; D" j1 D " ~# V) T" |" O
琉璃牌坊以北是该庙主体建筑大红台。
9 [' `+ \) y8 R5 J9 O# X9 r! K大红台由三层群楼围绕着“妙高庄严殿”组成。
% d) y- _! Q' U0 L& j* i3 _大红台平面成回字形,是藏式的“都纲殿楼”的一种发展形式。
! _( L! f8 }# k; Z7 q, R9 a; I 大红台与东红台、吉祥法喜殿相毗连。 2 w8 b3 q8 f8 ?
' f1 p6 [1 a# q7 G5 O, o
东红台向前比大红台凸出半间,吉祥法喜殿则退后。形成一种不对称的均衡感。 # z8 r% r1 s8 v' M% k% p
大红台实际是紫色,象征吉祥、高贵、权力。
" p) i, O6 c' | d' M1 e: @大红台外墙下部装花岗岩条石,上部砌砖,抹朱红灰面,三层。
6 e8 a: B: d# ^ _大红台正面开三层窗,琉璃墙门的上层开2个窗,两侧为3层,各开12个窗,南面共开38个窗。
/ k+ `2 ^/ T& R普陀宗乘之庙的大红台,墙壁上镶嵌着典型西藏风格的梯形窗。 - Q4 d5 |! I2 s/ R5 f& |1 o7 Q2 f
须弥福寿之庙的大红台,却采用了琉璃垂花隔扇窗。
% E6 ]% f+ X$ g' z& n4 `窗子为狭长形,有窗扉两扇,窗头上浮嵌琉璃垂花门头。 + {* F8 T9 K4 R& l$ E: \4 v
这种窗式是汉族建筑形制,汉藏两种手法有机地设计在一个整体之上,汉藏文化艺术交流融合的杰作。
0 Q) s4 R2 ]" [窗子称为“盲窗”,有真有假,真的用来通风采光,假的用作装饰。
" g! }+ f6 M$ X/ i2 R+ ]4 c大红台南面的中央入口处为琉璃墙门。由东西踏道上达。
# R# j$ s' G+ J" J站在中央入口处的琉璃墙门外南望: ( m4 f6 q2 f1 j, E: `; P" t: E4 V
% G0 u+ m; ]( F; Y$ L现在的时间是: 10:30. " }3 \+ ~: l7 S- t
我走进南楼中间的大红台的门殿。 % n! o' j! S6 [2 k# I5 q2 _
7 Z6 @8 I- w6 [+ T7 x7 ^1 J ( F$ V ]4 `8 m2 ^2 y
. e: ~; ]. P" F& v7 ~% s: u
1 z# v. M" W8 c" r( g0 _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