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关闭提示
因会员注册模块问题,想注册(老北京网)论坛的网友,请拨打电话18510256323,论坛将手工注册,谢谢合作。
查看: 13638|回复: 3

清代彩画中的贯套箍头(河豚毒)[含4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2-22 23: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代彩画中的贯套箍头(河豚毒)

4 ]9 H( d. L2 H+ J/ U h

     看了老北京网几位朋友贴的老照片,照片里面个别的建筑上带着彩画,挺有特点,挑出几张来,做个清代官式建筑彩画断代方法的简单介绍,希望朋友们有所收获。

/ D6 Z; a W) o% {% E" O" u

     箍头是建筑构件上彩画端头的一种带状纹饰,主要分为活箍头与死箍头两种。死箍头是指箍头以青(蓝)绿两色为底色,其内仅绘有黑老或者晕色,没有纹饰;活箍头与之相反,内绘花卉、福、寿、回纹、西番莲等纹饰。贯套箍头是活箍头画法中的一种,纹饰以各色彩带成环环相套样式,因此也有的称为环套箍头。贯套箍头分为两种,一种主体线条为圆弧线,称之软贯套箍头;另一种主体线条与软贯套箍头相比多为笔直的线段,称之硬贯套箍头。两种贯套箍头常常交替运用,也可单独运用。其不仅运用于和玺彩画中,还多运用于高等级的旋子彩画、苏式彩画中。

4 a' w V# ~4 ~( O6 _

     贯套箍头最早被运用于古代官式建筑彩画之上的确切年代目前无法妄断,但从现存遗迹上观察,其主要的盛行阶段为清代中期的乾隆、嘉庆两朝,至于是否起始于更早,很难判断,到了清代晚期,基本上被“福、寿”等吉祥寓意的纹饰所取代,已经不再运用了。贯套箍头的纹饰本身出现的相对较早,在明代的造像服饰中已可见到,如东岳庙育德殿内的明代塑像,仅是运用在建筑彩画上相对略晚而已。

* ?3 G$ v% f. X" j* F$ h

清代彩画中的贯套箍头(河豚毒)

清代彩画中的贯套箍头(河豚毒)

; `* R5 U. }) U

 

3 Y/ P& |, V6 t T% ]2 l# @

     下面是有贯套箍头的建筑彩画清代遗迹的建筑及其相关建筑修缮大事记作为参考,资料主要取自故宫网站上的建筑介绍,了解建筑的修缮历史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纹饰的记忆。

$ p O! e, ]' L7 \

7 l' g+ |& `3 t

     故宫雨花阁: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乾隆皇帝采纳蒙古三世章嘉国师胡土克图的建议,仿照西藏阿里古格的托林寺坛城殿,在原有明代建筑的基础上改建成雨花阁。

( I7 N; R1 @+ s, K

     故宫皇极殿: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至四十一年(1776年)改建宁寿宫一区

, @+ J+ ^& P/ W' h9 s

     故宫养心殿:明代嘉靖年建,位于内廷乾清宫西侧。清初顺治皇帝病逝于此地。康熙年间,这里曾经作为宫中造办处的作坊,专门制作宫廷御用物品。自雍正皇帝居住养心殿后,造办处的各作坊遂逐渐迁出内廷,这里就一直作为清代皇帝的寝宫,至乾隆年加以改造、添建,成为一组集召见群臣、处理政务、皇帝读书、学习及居住为一体的多功能建筑群。

6 ~ [+ A! _! N3 R

     故宫钦安殿:位于御花园正中,南北中轴线上。始建于明代,嘉靖十四年(1535年)添建墙垣后自成格局。清乾隆年间曾在前檐接盖抱厦3间,后拆除。

/ R( f ]" s& d+ m8 x" W5 r

     故宫交泰殿:嘉庆二年(1797年)乾清宫失火,殃及此殿,是年重建。

. G8 l& e; D) R% A1 V

     故宫乾清宫:内廷后三宫之一。始建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清两代曾因数次被焚毁而重建,现有建筑为清代嘉庆三年(1798年)重建。

5 I3 ?; a6 ?& H7 g3 z# p& f

     故宫建福宫:清乾隆七年(1742年)利用乾西五所之西四所及其以南的狭长地段修建而成。嘉庆七年(1802年)重修。

$ N! H0 E& i5 a) Z4 C( D% f' a' c

     故宫竹香馆:宁寿宫花园位于宁寿宫后区西路。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至四十一年(1776年)。

4 s( I5 h3 m, V- g* c

 

. E2 r# W/ j* e2 G. V7 I0 ^

     北京市嵩祝寺: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

$ \# P4 T7 S* t; w

     北京市宣仁庙:清雍正六年(1728年)敕建,以祀风神。嘉庆九年(1804年)重修。

% P* r9 M+ V5 }3 q( @

     北京市北海澄观堂:建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

# X# S/ o+ d3 u1 m

     北京市寿皇殿: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建。

s; G+ f) Y7 Z6 ~- d3 x# u

     北京市普度寺:康熙三十三年建,乾隆四十年修。

2 Z, v/ o1 ]) e6 W6 t0 q1 U; Z

     北京市阳平会馆:位于前门外小江胡同。始建明代,是阳平会馆附属的戏楼。戏楼正前方是会馆院落,后几经修葺,现存建筑均为清式。戏楼后建和改建于清乾隆年间。现存的阳平会馆戏楼建于清嘉庆七年(1802年)。

, D" W1 F2 f5 d& w; ?

 

* c- A4 @, z! R! ~

     承德市普宁寺:建成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

4 z, ~% h+ T7 [2 U0 }: W6 d8 v

     承德市安远庙:建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

8 l' q; l1 \# l4 |- p& e

     承德市普乐寺:建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

+ J5 Q/ l* h* p7 w

     承德市普陀宗乘之庙 (小布达拉宫):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三月开工,原计三年竣工,因施工后期失火,延至三十六年(1771年)八月竣工。

$ k g: }0 d6 ]- \

     承德市殊像寺: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

2 P7 ]$ L8 T/ _( w0 b

     承德市热河文庙:建于乾隆四十一年。

) }8 K. {5 o3 x. \& W+ I

     承德市须弥福寿之庙(班禅行宫):建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

. f7 a+ a. `6 P& Y# C

 

0 i2 ~9 Z: ~0 n2 C

7 f+ M# |" d- `- r- O

 

) N; W1 c/ c" z4 O* Y

     从上述较多的清代官式建筑彩画遗迹上看,贯套箍头多出现于乾隆、嘉庆两朝,因此贯套箍头基本上可以作为清代官式彩画断代的方式之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看到贯套箍头,我们基本上可以初步断定该彩画为清代中期遗迹或者为现代仿清中期样式的彩画,但详细具体的时间段还需与其他纹饰、历史文献、修缮记录相结合再做分析。还有一些非官式做法的彩画,也用类似于贯套箍头的画法,对于这样的彩画的分析相对复杂一些,需要慎重。

% |0 E7 O1 d* |- i8 v+ ?

     下面是朋友们贴出的三张老照片,其中大木上就有贯套箍头彩画,照片中的彩画有可能是清代中期的遗迹。有塔的那张是故宫雨花阁的吗?有兽面的是热河文庙,剩下一张是清代中期某牌坊老照片局部。

i2 u0 \; k7 ]3 x7 X0 @

清代彩画中的贯套箍头(河豚毒)

清代彩画中的贯套箍头(河豚毒)

" x- U* A4 B7 C3 |# P) q. Z. s

 

# ~6 t4 M; Z) ]0 Q; k: C$ S

清代彩画中的贯套箍头(河豚毒)

清代彩画中的贯套箍头(河豚毒)

, j+ g. ?5 f8 I+ N! K& k


清代彩画中的贯套箍头(河豚毒)

清代彩画中的贯套箍头(河豚毒)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2-22 23: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又一篇好文章,学习了,刚看完,决定加精.
发表于 2009-2-23 0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箍头是断定彩绘的年代的依据吗?

 楼主| 发表于 2009-2-23 0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依据之一,只是一种方法,不是完全绝对,断代不可能用一种方法就搞定的

K O' H4 k, @+ W) s6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8923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7 23:46 , Processed in 1.130126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