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09-2-22 17:02:00的发言:) ~7 E- N3 }5 C9 m8 }$ G/ f
铁狮拍记的优点是附注了拍摄地点胡同名称。既然是拍记,发表出来总是供人阅览的。有了地点,便于欣赏和考证和理解。 ( c0 {. \1 R+ f% T9 n8 K
这个蓝牌“外四区,8(号),把)”,经对照《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北平市外城西部图),是当年的“辘轳把”胡同。辘轳把,是汲水辘轳的摇把,老北京有很多叫“辘轳把”的胡同,不一定是胡同里有汲水的辘轳,而是胡同弯曲,形似“辘轳把”而得名。 5 e# }) F0 ~5 N8 Q/ b8 F, f
这一片的胡同名称,有改变的,也有合并的。 # m" Y/ w4 |: o; M( u0 W4 D# S
广安胡同:旧称“罐儿胡同”。
5 ~$ B2 b4 f; r4 l% w& V+ O车子营胡同:合并了“三合店”。
/ ]# f/ i \2 k% d夹道居胡同:合并了“广安市场”。 % D4 U( D, ?) j" [. ^4 J& q
定居胡同:旧称“司家坑浮摊”。
# h/ d) S, y8 n6 g# b/ V诚实胡同:旧称“玉虚观”。 * M9 Q/ b0 G5 S% x
海滨胡同:旧属“车子营”。 ( [( L0 g, k. d# ]; m# A8 U
新桥胡同:旧称“司家坑小桥”。
0 u, E5 y+ s+ @, p/ P, F6 L狮子店胡同:旧称“柿子店”。
8 @- J, ^% Y2 {& M- Z思源胡同:旧称“四眼井”,合并了“葱店”。 9 a+ t2 P( x: [1 `% E. X; k" m
喜鹊巷:旧称“喜鹊胡同”。
# q/ c1 v+ L& p* U3 T以上变化对照可以看出,有些变化是“谐音雅化”,有些是“革命化”,还有些个属于不着调的“鬼话”。 ; B( w+ D1 u% s9 k- k

5 z2 k. D) H$ O. y( z S0 t长知识,我曾想买民国时期北京地图,1800元,太贵了,没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