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60|回复: 1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四)[含30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2-21 09: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泰陵的圣德神功碑楼以北为一座七孔石拱桥,长达105.2米,为清西陵内最大的石桥。

: e) V: b- A7 B* F5 C9 r

 

, [ X$ w4 }# O+ c" a


休息的空档,制定了游览计划:

7 T5 d# u3 k9 A2 `- P

第一日(10-02) 泰陵. 泰东陵. 泰陵妃园寝.

8 ?! b( `" l6 w; r


第二日(10-03) 昌陵. 昌西陵. 昌陵妃园寝.

, C3 \- h! c* a5 E' p* X6 C& R

慕陵. 慕东陵. 怀王园寝.

u! h/ M0 Q% W: t+ \

第三日(10-04) 崇陵. 崇陵妃园寝.

# U- V) B) ]1 B* ~; }

阿哥园寝. 端王园寝. 公主园寝.

( i- c. F w" P

宣统皇帝溥仪墓.

) \5 ~( B! K* C0 L; s2 U/ Q

第四日(10-05) 早06:00 .由八角楼乘汽车去往北京.

, K1 _! b* @) a$ ]* [- B

 

" a* l, e5 t3 z; Z4 r! c

据燕赵山庄老板介绍,往北京的客车每天八角楼只此一班,还是始发站。

' R# Z& y4 S. A6 E8 E

休息过后,重新上路,向北行。

+ `6 w) t& K7 ^9 W8 b2 i


泰陵的圣德神功碑亭以北为一座七孔石拱桥,长达105.2米,为清西陵内最大的石桥。

7 \7 o4 R* `" L7 p8 e y6 T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四)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四)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四)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四)

; V7 o5 x; Y; H" ]

 

! K' z' ^2 R' @4 O3 _/ w/ {+ i

站在桥上向南面望是泰陵的大碑楼:

/ U" Y- K4 U z3 m" g) K& d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四)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四)

`3 N! T) V Z, O3 i

 

0 L; b* j+ e, W

站在桥上向西面望是昌陵的五孔石拱桥:

' D' k4 l |' x8 q9 l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四)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四)

' e% i4 K/ x1 P1 T

 

6 A& f6 |+ u/ [0 G8 y+ _( }# \

站在桥上向北面望是泰陵的石像生了:

. J2 V7 M! V. r; b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四)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四)

" A& {7 H. g# f3 o+ h) h

 

. x5 ?1 M7 N, t


 

; H6 ?9 ~: m8 l# J

远远地看到石像生处人群涌动,看来拍片要难了!

3 |$ \, b/ ~4 i$ M+ q

大清在关内的两处皇家陵寝:东陵和西陵,只有主陵才建有七孔石拱桥。

1 q: j3 ? _1 L

孝陵神道有七孔桥一座,也叫五音桥,桥面每侧有望柱62根,栏板61块,抱鼓石2块,桥宽9.1米,长111.6米。

% b1 \) G: R4 }% _+ f


下桥后继续向北行,去拍石像生。

& O. Z: K! J" c# Z

 

9 ]( ^: n3 ` j0 y( d+ A- `, A) b


泰陵石像生处人流不断,拍照很困难。

* K( z. P+ B ?& J

有些图片是我次日早晨补拍的。

|+ N4 h5 a4 b

发泰陵的图片只按由南到北的次序,拍片的时间不再标注。

/ `) S, f& m+ V7 ]. j1 p

七孔石拱桥北有望柱一对。

; s3 R5 i. H& f2 M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四)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四)

2 Y5 _# ^9 V8 g8 z" N, [

 

+ G5 |/ }2 k# A L+ b W! [/ |% `


石望柱又叫擎天柱。

5 p( a @) n3 D: T2 J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四)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四)

; A, b* W# B; i0 a: u

 

5 [- \0 `" w: F+ V' N( m; i


 

% D: N0 o5 T" l- [: ~; b. b

望柱北有石像生五对,是乾隆时期添设的。

! H5 B0 r" Q' d% h+ R, o

五对石像生分别是狮子、大象、马和武将,文臣:

" Z2 ?5 ` v; I' C( I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四)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四)

- P9 `3 k, K3 C0 |* e; K

 

. P+ _6 H7 g0 G2 W: L" V8 A


 

8 e5 _ P6 C B4 h7 w' [5 q, H

这些石雕动物和人物以对称的形式分别排列在神道两旁,象征着皇帝的仪仗队守卫在陵前。

( m: Y% ]& h: B+ n


泰陵石像生,胤禛以“需用石工浩繁,颇劳人力而谕令“不必建设”,所以泰陵初建时没有石像生。

4 K+ k# ]+ R3 o$ h


胤禛死后刚28天即雍正十三年九月二十一日,监察御史玛起元给刚即位的乾隆帝上了一道奏折,建议为景陵和泰陵(当时泰陵尚未命名)补建石像生。

# g) {0 n# T% c& m4 U2 b

他的理由是:

4 m% v, H8 A$ ^) u1 ?* r

伏思大行皇帝(指雍正帝)所以不用石像生者,必以景陵未经设立,不忍增加,此诚我大行皇帝仁孝之至意也。但石像生虽非风水所关,实系典制所载,万年缔造,有此更可以永肃观瞻。且景陵旁附孝陵,同一大红门,并未分两处围墙,是以圣祖仁皇帝不肯设立石像生者,亦出于孝思之深心。后世子孙欲竭追慕之诚,凡于典礼所载无不曲尽,方觉毫无遗憾。今奴才愚见,请于景陵前应照典制敬为添设。而现今万年吉地(泰陵)亦另为敬谨建立,以备从前所未备,如此始于典制无缺。

2 U) P2 t4 R8 _, m" `- `8 e& E \


玛起元的这道奏折不仅揭开了泰陵不建石像生的原因,也指出了景陵不建石像生的原因。

% i2 Z4 M D5 Z C0 C5 X2 u, J


乾隆皇帝对玛起元的这个建议表示同意,批道:“所奏是,总理事务王大臣议奏。”

' r7 {! _. l& {( R! W& Y

当时的总理王大臣是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四人。

8 ~& Z/ c4 p) |3 |7 W7 l$ p1 B

他们奉命后,向当年的相度大臣高其倬和当时精通风水的户部员外郎洪文澜询问泰陵不建石像生的原因。

+ p! s& B5 u r4 y6 C

他们回答的不建石像生的原因是:

4 K4 a) J" \& Y% [: P- t

“泰陵甬道系随山川之形势盘旋修理,如设立石像生,不能依其丈尺,整齐安供,而甬路旋转之处,必有向背参差之所,则于风水地形不宜安设。是泰陵之未议设石像生者,实由风水攸关,非典礼所未备。”

9 X# S ^6 u4 v4 t, @

这是泰陵不建石像生的真正原因。

3 V& p/ H( A% E8 h0 V

既不是因“石工浩繁,颇劳人力”,也不是“以景陵未经设立,不忍增加”。

4 f1 x+ k: y# t% U+ g6 A

乾隆皇帝对王大臣所回奏的内容并不认可。

3 u2 @8 U! ]1 B+ h1 [

他提出,既然“因甬道前地势盘旋,难于安设,或将大红门、龙凤门展拓向外,俾地势宽敞,位置攸宜。”

6 M7 }2 v- n5 w

于是他命总理事务王大臣会同和亲王弘昼带领通晓风水之洪文澜到泰陵实地敬谨相度,妥协定议具奏。

! v2 a: N( F5 L. I2 c) m7 q) _/ Z

众臣遵旨前往西陵。

$ z8 X/ m" J3 M$ g5 y8 Z4 b

经过实地踏勘后,他们向皇帝回奏说:

% K! f, e% X1 z3 }4 o# L

“大红门正在龙蟠虎踞之间,护北面随龙生旺之气,纳南面特朝环抱之水,前朝后拱,天心十道,实天造地设门户,不便展拓向外。况石像生之设,古制未详,无大关典礼之处,似可毋庸添设。”

9 i; Z3 ?, R; x& _! {: H8 \& J

乾隆皇帝见众臣的回答十分在理,无懈可击,只得作罢。

5 w: i) r8 p3 C% S1 i


后来,景陵和泰陵都建起了五对的石像生。

7 |/ o! R% ?# N! p

究竟是何时补建的,至今未找到文字记载。

7 V6 g. w& e4 [

据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著名风水学专家王其亨先生考证,泰陵石像生当于乾隆十三年补建。

% S/ S) Z, Z! P& U/ l* B" ?

清西陵只有泰陵、昌陵建石像生。

9 }9 \7 w- {( g# G

 

1 {! y, [' i* k2 V+ M7 h


望柱北有石像生五对,是乾隆时期添设的。

) k" ]& [' [4 K5 A- s$ W, r

五对石像生分别是狮子、大象、马和武将,文臣:

; j( a9 z! {0 u4 b# o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四)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四)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四)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四)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四)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四)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四)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四)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四)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四)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四)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四)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四)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四)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四)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四)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四)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四)

5 ~0 u; B$ Z$ r$ Q/ _

 

. @, ?8 L+ a' U: n


 

1 H$ }( h8 o( c1 N- q

石像生北为人工堆成的案山。

" _. H1 g5 T7 p0 V1 f

 

9 d2 t) n# k* L/ ~( ~9 T; L: [

石像生共有五对,依次是:狮、象、马、武将、文臣。

6 r& O$ u3 \% E

石像生之北是一座小山,名为蜘蛛山。

X' p0 @4 X& `* a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四)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四)

; J& P, g2 {% R9 l7 [

 

8 H/ H: g1 X- j6 o


 

) [# I' ]2 o! P5 h+ f! E

这是泰陵的天然照壁,称为案山。

2 I8 d6 T$ ` q& i

泰陵的神道从山左绕过。

3 g9 Y$ v( E* C

案山北是龙凤门。

7 Z; j6 D$ w* G5 B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四)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四)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四)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四)

! \8 [4 B0 H, u/ y6 B$ Y7 g8 ]$ J$ f, e

 

% C$ h7 d$ W1 p% e+ u$ b; H) E3 H) t

龙凤门属清代陵制。

) p, N: A. l. P# M: V

龙凤门是牌坊式建筑。

2 S7 @6 i' ^* I

龙凤门由六根石柱和四段琉璃墙壁组成的,有三个门,是火焰式牌坊。

* d5 L. b3 f) J. S9 H O3 A

龙凤门起到收拢视线、突出石像生的作用。

0 w+ N4 {* ]$ h1 W3 u3 ^, j1 I- x

从案山起一直到龙凤门都没有什么建筑了。

) I' ] I) Y% o3 b; r& m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四)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四)

9 e; A4 T- x/ X. d' _2 |

 

( z; o0 c6 G+ H1 E1 J

由图上看,通向泰东陵的神道应在龙凤门南面与泰陵主神道相接。

/ D! V* Z5 J( W7 K' T. _

泰陵神道长约2.5公里,昌陵神道长约2.2公里,泰东陵神道,长约5公里。

3 F1 ?5 \# X h- t4 K0 e$ M9 k


也许是这一段泰东陵神道今已不存;

& u9 s4 k* h: ?. p

也许是急于拍龙凤门疏于查看;

/ }2 y% F9 c9 G2 b

反正神道的相接处我没有印像。

* C, T; H$ I! T4 T2 L


不过,将泰陵与泰东陵神道交接于龙凤门外(南侧),还是难以理解。

* \5 A( K; A0 o8 F; P7 x


大清关内的东陵和西陵内共有六座皇后陵。(昭西陵在清东陵的风水墙外,属于昭陵体系).

: H6 } j2 y/ U0 j* `, u2 ^


其中只有三座皇后陵的神道与夫陵(帝陵)的神道相接。

- p6 @3 Y! Y* M6 m


孝东陵与孝陵神道交于孝陵三路三孔桥南,靠近孝陵小碑亭。

; {- ]/ ]0 l% G: z* q1 O9 Z2 n

定东陵与定陵神道交于定陵五孔桥南,倒也是在棂星门外了:

; U" w9 k( Q1 I, b' U( _+ {0 P

“由定陵五孔桥南,沿定东陵神道东行约1公里,可见一片宏伟的陵园,那就是定东陵。

) Q( R2 V& [' [$ S9 e6 ~% [' @

西侧是普祥峪定东陵(简称慈安陵),葬孝贞显皇后(同治朝慈安皇太后)。

. a8 h# Q& ?: t c( ~

东侧是菩陀峪定东陵(简称慈禧陵),葬孝钦显皇后(同治朝慈禧皇太后)。

' d/ j5 g) x* ~7 o. m; n1 K8 M( V

定东陵神道到普祥峪折而向北与小碑亭相接。

+ Y, a+ k& a1 g/ R- t- \7 z4 @

奇怪的是近在咫尺的菩陀峪小碑亭与定东陵神道是不相连的。”————《再游清东陵》.

5 Y+ x: b4 D& ^% F' Q; e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四)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四)

: T3 N5 l4 \6 W' [& R1 d7 _

 

- ]! e9 q# K; ?! _1 ^, U: j


 

. T% h! ]. c T

龙凤门南面向北望是一座单路三孔石拱桥。

% A& G- e! l- M


先看看精美的龙凤门吧!

# V: M3 C- ^& G6 S3 ^# i4 T: c2 O5 b

 

& R/ ~+ d" m! Z: r2 l0 t# l

 

' ~- L+ b/ X6 p" f4 z* t. O

案山北是龙凤门(棂星门)。

: X5 W! L+ p/ i, `- k- c


龙凤门在石像生北。

( W* h4 y4 U2 k5 f

龙凤门不是它的应有叫法,叫龙凤门是因为死去入葬的皇帝、皇后和來祭奠先祖的皇帝、皇后和嫔妃们都要从此门过。

$ Y2 C) k! [5 X1 L

龙凤门按形制和作用,应叫棂星门。

: \' L, S6 x3 o6 y. k4 t: p/ G


龙凤门形式为六柱三门四壁三楼顶。

+ u8 v! S% ^: i( o


三座门的大额枋的中央部位上段均饰有宝珠火焰:

- s( z% X+ ~/ J/ {+ x% K, j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四)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四)

, H( o' D& T; j1 v0 b1 W3 f

 

" E0 a4 U+ t& }9 t ] z1 X& C1 v


六根石柱上镶嵌石雕蹲龙:

) {. `& @$ M' c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四)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四)

5 v+ Q( {5 I* l4 V- t8 C

 

/ @5 {' q- f a' E

龙凤门周身用黄、绿琉璃构件嵌面。

4 E3 [9 @+ r+ L+ W: S# `+ _* T

龙凤门琉璃壁的正面(南面)各嵌琉璃盘龙一条:

; e$ x( g3 x8 q+ u. V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四)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四)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四)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四)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四)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四)

0 Z8 o% w, X4 J, y2 A# H& ?- K1 {


棂星门俗称龙凤门,当地人又称其为火焰牌坊,此处意为“天门”。

' v$ M+ r) o$ }. r+ Q+ a7 i; \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四)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四)

7 T$ a: p, B9 [; q/ v# B2 F, F) d

 

% P9 L+ A6 O) x


 

) n6 O; K" G# W* l

龙凤门又意为阴阳分界,进入此门为阴间.......

; Y x2 p; ]( g+ s! L


皇帝.皇后等人的棺樽通过此门后,灵魂便升入了天堂。

6 C+ S& p3 \# a


所谓:大行皇帝龙驭升天!

. Z9 M$ p- \3 ?* w

其实,依我看,龙凤门南面可视为外朝;北面可视为内朝。

6 Y6 v8 R+ V1 R/ b5 g1 Q+ g

龙凤门相当于紫禁城的乾清门。

$ w$ I( ^' F7 c" C8 Z

龙凤门琉璃壁的背面各嵌鸳鸯荷花图案,有帝后共穴,永远合好之意:

4 U1 D5 J' h( a- C9 y9 W$ Y5 ^' y# U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四)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四)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四)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四)

3 L! D$ V0 ]6 Z" \* P" Q6 p

 

6 O1 `8 E' M) k; v% M

龙凤门雍容华贵地立于神道上,给人以穿门入室之感,也显示其神道的深远和风光的优美,使行进在神道上的人一直笼罩在谒陵的肃穆气氛中。

/ ?1 S B5 X9 M* {4 `5 c

龙凤门北是一路三孔石拱桥、砂山。

?3 B) K; K7 w' ~( }

 

0 l: a1 b4 H5 S5 v( \! }! j

 

. m' r0 J% _' Q

 

6 j/ N0 O1 `: C2 \

待续。

) f2 Q3 L% b& @8 |7 j- Q) [ ~4 b4 [6 E: O


0 }" P/ e, ]; i% q* A9 p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2-22 07: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详细拜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4 00:21 , Processed in 1.144338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