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4 W# f4 W0 V2 T6 [
7 K; L) A& }$ B! a6 T. @

4 c: y- b f3 S0 `# K经济观察报 特约作者 杨葵 过年好闷,幸亏有澳网公开赛,场场不落地追看。有天中场休息时,转播镜头一瞬间掠过看台上一位大胡子老外,穿着红色T恤,当胸有个白漆画的圆圈,内有手写汉字一枚——拆。这符号北京人再熟悉不过,它就像仙女姐姐手上的魔法棒,凡所到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北京就这样日新月异起来的。
. H/ c8 h- i( q: B) e; S
穿衣者是否明白这符号的含义不得而知,至少制衣者的创意,有游戏成分。哪怕其最终目的是讽刺批判,也是用了游戏的方式。 : S( o; G/ S: R+ W! |
可巧,《辞源》“拆”字条目下的词汇虽然不多,但也条条游戏精神十足——“拆字”:任举一字,加以分合增减,随机附会,以解释吉凶。就是俗称的测字啦。“拆字诗”:拆字为句写成的诗,比如“日月明朝昏,山风岚自起”之类。“拆白道字”:用拆字法说话表意的一种文字游戏,盛行于宋元,比如黄庭坚的词“你共人女边著子,争知我门里挑心”,说得云山雾罩,其实意思就是本文起始句中的 “好闷”二字。
# y/ ]7 V2 E6 ?
拆字是游戏,拆字诗是游戏,拆白道字是游戏,大胡子老外穿那件T恤是游戏,在一件T恤上画拆字符也是游戏;身为当代北京人的我,看到这个“拆”,却毫无半点游戏的胸襟,因为我知道一些事情,都和这个“拆”字难拆难分—— 9 U! t2 ~. Z- A1 |; Z
1417年,北京至少有如下几座城门竣工:中华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西安门。1912年,拆长安左、右门的石门槛,次年长安街正式通车,城门迟至1952年最终难逃拆运。1959年,拆中华门。西安门倒是没人拆过,不过1950年冬,因摊贩不慎于火,焚毁。
- ^% g/ e# u& @4 `; p- [/ c
1420年,北京城至少又有两座城门竣工:地安门、天安门。天安门至今雄伟屹立,地安门1954年被拆。
, o8 Q6 V, p K" `
1436年,北京分别取了“崇文德也”和“武节是宣”之意,修崇文、宣武二门。1927年,拆宣武门箭楼,1930年,拆城台及瓮城。1950年,拆崇文门瓮城墙,1965年,拆城楼。
$ }# }. M/ o3 e% W9 n2 L
1439年,北京城至少又有如下几座城门竣工:朝阳门、东直门、安定门、德胜门、西直门、阜成门。1921年,德胜门因梁架朽坏,城楼被拆;现在留着的,是箭楼。1953年,拆阜成门瓮城、箭楼台基,1965年,拆城楼。1956年,拆安定门箭楼,1969年,修地铁,拆其城楼。还是1956年,因沦为“危险建筑”,朝阳门城楼被拆,两年后拆箭楼。1965年,拆东直门。1969年,也是因为地铁要经过,拆西直门…… $ b8 k" X$ C8 z- }6 _
如此密集的“拆”字,令我头晕目眩,哭的心都有,何来游戏的心思。要说游戏,不过六百年的时间,人们把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建好的那么多建筑杰作,又一一拆除,这还真像是小孩子玩搭积木游戏,一个不高兴之间,便一巴掌忽撸个精光。 6 r' Y8 h9 H3 D `# \+ {) [* u! h# y
听说,当年多尔衮打进北京城,先进的朝阳门,而李自成打进北京时,将一枝铁箭射在西安门的匾额上;听说,明清时代,每晚关城门,惟有西直门会为那些给皇宫送山泉水的车子专开城一次,故有水门之称,因此城门洞里专门砌了一方水纹石;听说,阜成门因是通往京西的门户,煤炭由此门进城,所以城门洞里砌有一块镌刻梅花的石条,以谐“煤”音,所谓“阜城梅花”……
S5 Z( z" T" k7 N2 H
听说过很多很多这样的离奇曲折的故事,个个令我神往不已,可惜事到如今,也只能听说了,因为,拆啦!都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