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合院的大门不仅仅是住宅通向外界的门户与,更重要的是户主人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人们常说的所谓“门当户对”、“门第相当”正是反映出这一现象。旧时等级森严,什么品阶的人住什么级别的房子,什么房子开什么样的大门,且门的大小、间数、颜色等均有严格规定。超过规定,即获 “僭制”的罪名。所谓“僭制”就是超过了朝廷规定的制度。 清崇德年定制:“亲王府,台基高一丈。正房一座,厢房两座。内门盖于台基之外,绿瓦朱漆。两层楼一座,并其余房屋及门,具在平地盖造。楼房大门,用平常筒瓦。郡王府,台基高八尺,正房一座,厢房两座。内门盖于台基上。两层楼一座,正房及门,用绿瓦。两厢房,用平常筒瓦,俱朱漆。余与亲王同。贝勒府台基高六尺。正房一座,厢房两座。内门盖于台基上。用平常筒瓦,朱漆。余与郡王同。贝子府,正房、厢房,具在平地盖造,大门用朱漆、板瓦 …… ”并且历朝又都有新的定制。 从建筑形式上,四合院的大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一间或若干间房屋结构建成的屋宇式大门,另一类是在院墙上建造的墙垣式大门。建造屋宇式大门的宅院,一般是有官阶地位或经济实力的社会中上阶层的府第;设墙垣式大门的住宅,则多为社会下层普通百姓的居所。 9 D1 A: E# e2 Y: c m" ^) P
1 l F: ~, }, ^* E 0 O# r6 h5 l% H5 o
不是一回事。门当是挡门用的,门墩是安门轴和支撑门框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