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ficeffice" />
最近一两年来,有关“央视门事件”的报道层出不穷,就像一部没完没了的长篇电视剧,这种带有讽刺和趣味色彩的“电视剧”多半是出于“网民之手”,有好事的网民利用网络媒体的效应,把无数网民的“火眼金睛”发挥到了极致的地步,我们已经不清楚哪一位网民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自从该网民“成功地破获”了央视主持人的“破绽”之后,立刻在中国的网民世界里形成了“羊群效应”,越来越多的网民自觉和不自觉地加入到了揭示“央视门事件”的行列,这种挑剔和批评的“网民在行动”既具有讽刺的色彩,几乎每一个CCTV的节目主持人都成了“受害人”;又具有趣味的成分,许多的央视主持人在成为“央视门事件”的“当事人”之后,反而“名声大噪”,红遍网络内外,成为了“当红明星”。现在在网络上有一句网民们耳熟能详的话语,“做人不能CNN,也不能CCTV”,而“做人不能CCTV”的一种含义可能就是指不能像CCTV的主持人一样,“主持工作”的时候,不仅是“漏洞百出”,而且在“央视门事件”之后,还“自鸣得意”,埋怨网民和观众有“坏毛病”,专门在CCTV的节目中“鸡蛋里面挑骨头”,变相发泄一些网民的“刁蛮习气”。
“央视门事件”系列剧中的最新的一集是“失火门事件”,这是一部“大戏”,围绕着CCTV发生的一场大火来展开的,“大火烧了龙王庙”,烧出了触目惊心的场面和“内情”,是“戏中有戏”,无论“剧情”是怎样的错中复杂,然而俗话说得好,“纸是包不住火的”,一场熊熊的大火,烧掉了央视的“城门”,使得数亿人民币的财产“烟消云散”,一把火烧掉了也许是5个亿,也许是10个亿,这样的重大的火灾事故是不可能就“一烧百了”的,何况现在是特殊阶段的“安全生产时期”,每一起的有关煤矿爆炸、娱乐场所火灾等重、特大事故发生以后,政府有关部门都没有放过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对事故原因的调查和隐患的排查。
值得一提的是新华社的报道,新华社致力于打造“中国版的CNN”的确是名不虚传,在这场“失火门事件”的“新闻大战”中,新华社始终走在了新闻的最前线,央视和其它媒体在报道火灾的时候,支支吾吾,避重就轻,甚至回避问题的实质所在,刚开始的时候,我们都不知道失火的大楼是中央电视台的,听到的是所谓的“五星级酒店”的、“文化中心”的、“东方语言中心”的大楼发生了大火,是“首都的群众”在元宵节的夜晚燃放烟花的时候,“点燃了”离央视新大楼不远的一处建筑物,当时本博客就在想,随意燃放烟花真是一种国人的陋习啊,每年都有伤害人的眼睛,引起火灾事故的新闻报道,本博客在前一天听到一位同事在街上行走的时候,不小心就受到了“火箭弹的袭击”,头的顶部被降落的烟花弹“炸开了花”,被人送到医院去后,一共缝了20多针,到现在也不知道“谁炸开了他的头顶”,现在,听说是“善意的群众”在“闹元宵”的时候,不小心把烟花弹投到了央视新大楼附近的大楼楼顶上,引发了大火,造成了数间房屋的倒塌,本博客也是痛心无比。
4 ~( `- F9 r9 }6 o; E3 M/ ?1 e然而,新华社“破天荒”地对“失火门事件”进行了大幅度、深层次的报道,事情的真相才“浮出水面”,根据新华社和网民的报道、分析,这次失火事故称得上是一起“央视版”的“失火门事件”,原来,不是首都的群众,而是央视的员工和央视聘请的烟花公司的员工一起“点燃”了这场大火,“大火烧了龙王庙”的不是别人的大楼,而是央视自己的城门“,不仅如此,央视组织的这场”焰火晚会”,属于非法燃放烟花爆竹,没有办理燃放的“审批手续”,新华社和网民的“紧追不舍”的报道,使得同为新闻媒体的央视不能够回避“问题的核心”所在,目前,公安部门已经介入了调查,有十多个火灾的肇事者已经被拘留。
# R, I8 l: o& x, ^; \( S. v在这场“失火门事件”的过程中,最不能让网民满意的是央视的“道歉行为”,对于2月9日晚,由于燃放烟花造成了央视新址大楼的配楼发生的火灾,央视的“发言人”在2月10日向社会进行了“真诚道歉”,这一次的道歉的确是激怒了网友,央视的道歉只是针对大火给周围的群众造成了交通的拥堵和出行的不便,而回避了“事实的真相”,有“欲盖弥彰”的嫌疑。央视动用百万巨款来制造“流光溢彩、辉煌灿烂”的“节日气氛”也未尝不可,拉动消费的政府号召,肯定使央视有了花钱的“底气”,何况央视每年的广告“拍卖费”屡屡创下数十亿元的天价收入,一把火烧掉了10个亿也还“承担得起”,百万的“烟花费”是在“预算之内”的。
1 ?& b& ?1 y4 `8 Q6 I央视的百万“烟花大单”存不存在铺张浪费的问题,还没有一个结论性的说法,但是央视在一些列的“新闻联播”中,一贯是宣扬“节约社会”,提倡“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如果央视自身都做不到的事,却要求别人这样做,只能是制造了又一个的“失火门事件”。
9 [$ H% `- t- c& Z$ U% c# E
! E7 |8 w$ p# O0 `
( i/ B* g ?( K8 o. C% e
! z s3 A& g7 K- L! d, l2 |1 G
8 |3 W2 v3 ]: u5 t& `) Y, l"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