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419|回复: 51

对小沈阳小品走红也忍不住说两句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2-9 13: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到论坛里有讨论春晚和小沈阳小品的话题,也忍不住说两句。

" v3 K- ^# T% d* _

 

6 p" r9 K* _3 d3 K& p

现在有一种风气,一说雅文化好像就特假、特小众似的,就是要跟广大人民群众对着干似的。其实这样的观点很没道理,文化产品也有好多个层次。就好比同样是儿童读物,也有好赖之分。所谓的俗与雅的界限,只是有些人想当然设定出来的罢了。个人感觉那个喜剧片《疯狂的石头》就不错。

1 `" P8 D3 k& T9 f+ g. A, |

 

' [3 a4 a+ q0 ~5 k6 r. f

反正我是不喜欢小沈阳这种节目(关于郭候等相声的话题单说)。这种节目看一次还行,看多了反胃。仔细想想这节目想演什么?什么也没有嘛!不过表现了几个土包子(饭店服务员、乡下丫头)(注意:不是我在贬低农民和服务员,而是这个小品本身给人的感觉),想靠着模仿秀这点小才华,期待着屎壳螂变唧鸟--一步登天,摆脱自己只能当农民当服务员(也就是当孙子)的命运。这也就是那种靠中个五百万彩票彻底脱贫的心态。

6 E) r# d! W: y; b' ^

 

" Y* D; s/ S4 n; \$ y4 Q

虽然说像小沈阳小品这样的文化现象一下子爆发,更可能是一种夸大其实的炒作。但是,一旦人们慢慢接受了炒作的这些东西,它也就变成了真正的事实。当人们抱着无所谓的心态接受了它之后,它就会像瘟疫一样疯狂蔓延,排挤并吞噬其他文化,霸占主导地位。

, F" V* l7 [& W0 W% A, i+ i

 

; E& m9 D+ U$ ~2 O, v2 ~! ^5 ]& T

现在所谓文化向大众回归也就是一个冠冕堂皇的说法,说白了就是媚俗。看着好像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俗就俗雅就雅,但其实不是,一方占了上风,另外一方必然衰退。就像现在很多出版社号称出书要跟着市场走,于是书就越出越垃圾,造成价格高,品位低,选题滥,印刷糙,好书越来越少。

: [# p3 c- E! ~' [2 W. n$ n! I

 

, s2 C$ @9 |! G/ c* j

话说回来,如果小沈阳这类小品真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东西,那也只能说明广大人民群众在集体堕落,一点都不值得炫耀。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2-9 13: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说的有一定的道理,如果小沈阳再多学一些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我想他演的小品太俗的东西会少一些。
发表于 2009-2-9 13: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类似的东西我肯定换台,绝对不看。

发表于 2009-2-9 15: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nelv在2009-2-9 13:29:00的发言:
您说的有一定的道理,如果小沈阳再多学一些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我想他演的小品太俗的东西会少一些。
) E2 W' K. {% k: U& E

这种期望郭火的时候人民早就有了,呵呵!!

发表于 2009-2-9 15: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各个角度都能反映出我国目前人民心态以及道德水平甚至整体素质。一句话目前的中国就是小沈阳似的爆发。

发表于 2009-2-9 18: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adventure在2009-2-9 13:18:00的发言:
7 h# e6 v" d- g& T, N g3 y5 ]

话说回来,如果小沈阳这类小品真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东西,那也只能说明广大人民群众在集体堕落,一点都不值得炫耀。

6 q4 t- A6 X S( N5 V$ c

的确如此!看看老赵在美国,正体现了这一点!

发表于 2009-2-9 18: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个过程,一人一路数,比小沈阳还得瑟的很多!对于我来说,魏仨等人的表演更恶心,不过,这玩意有受众,有人喜欢。所以不喜欢的人也甭刻意反对,不爱看不看就是了。

发表于 2009-2-9 2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郭德纲和小沈阳说白了就是撂地出身,平地抠饼的主儿,有观众就是好样的!俗不俗是个人喜好,什么俗不俗的!不是爱看小沈阳的就是文盲,爱看姜昆的就是教授!你让反三俗标兵姜昆撂地一个试试,他就知道他值几个子儿了!

1 A) d6 m0 T/ f/ k2 s

 

% L d8 J6 V7 I% ^2 c5 p, l9 w$ }8 L

我爱看小沈阳!

) u; f4 u6 t3 b0 l9 A8 N4 @

 

) b; K3 ^3 R4 E

 

发表于 2009-2-11 09: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细想起来,有多数的歌星也是从歌廊里唱出来的,再看小品相声就不足为奇。人要吃饭吗......
发表于 2009-2-10 19: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紫禁城在2009-2-10 11:20:00的发言:
没品味,档次太低,赵本山就那德型他还能带出好徒弟来?
, h% i1 H1 i7 M6 s

是啊,一直觉得赵本山的小品没什么意思,但他就是挺红。

$ ?) o r9 }. F4 m' ~ F2 Y" V; D

有一次突然明白他怎么那么受欢迎,因为中国农村人口众多,央视又是个权威宣传机构,

3 s* K; I8 ?, L, }/ K' n

只要央视能覆盖的地区都有赵本山的粉丝。所以他红。

0 Z3 K4 l" N/ _& s

至于怎么有的这种想法,忘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2-9 22: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是个人观点啊,欢迎拍砖!没有把谁贬低得一无是处的意思,因为是文艺评论嘛就难免带点个人好恶,只是想说:凡事别太过了。一句话:大家都挺不容易的。外面鞭炮隆隆,但愿新一年里每个人都开心。

 楼主| 发表于 2009-2-9 22: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发现这里有个更刻薄的评论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1502113.shtml,似乎有点偏激,可参看一下。

9 q( c7 i$ D& }1 N2 m

 

发表于 2009-2-10 12: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化素质也好,三俗也好,其他都好,我咋觉得低俗的老百姓也好,儒雅的老百姓也好,喜欢这些人的原因只有一条:逗乐!说来说去,怎么就不把逗乐这个相声和小品招人喜欢的核心说一下呢,非要讨论文化啥的。小沈阳和郭德纲为了逗乐安排了各个情节,他们只能用他们熟的东西来达到这个目的,因此他什么文化素质作品就是什么素质。那些高雅的文化素质高的高人,只要能让人乐,照样能让老百姓喜欢。“这也就是那种靠中个五百万彩票彻底脱贫的心态。”我觉得没那么深刻,就是因为“逗乐”所以喜欢;和内容、社会心态没有关系。
发表于 2009-2-10 12: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任何事都是这样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郭德纲就是表演的好的城市市井艺术,小沈阳就是表演的好的农村艺术,其它好的坏的谈不上。如果非要腌臜几句,那怕是不关郭、小二人的事。
发表于 2009-2-10 11: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品味,档次太低,赵本山就那德型他还能带出好徒弟来?
发表于 2009-2-16 12: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nelv在2009-2-11 9:17:00的发言:
细想起来,有多数的歌星也是从歌廊里唱出来的,再看小品相声就不足为奇。人要吃饭吗......
; O! Y" r* H% W! J, Z' w

 

' H2 e# S% O' w$ d( y4 g

 

; e. }" m$ _) ?

出身不是问题,关键是内容。

( ~/ o3 a2 X5 W f- C |" b2 o3 k# G

 

* z2 {' @9 r, n

歌星唱的都是情呀爱呀的,永恒的主题,我还没听哪位著名歌星登台演唱什么“十八摸、万恶淫为首”等等小曲儿的,就连夜总会也没有唱这个的,更没看他们讽刺弱势群体的

# z# x/ e$ g% a/ j. G+ {4 c8 z

 

: a8 h. a' Q5 I8 `. W

二人转就不一样了,能上电视的已经是趣味不高了,在民间的、夜总会的更是低级下流,所以说这东西注定不是什么好人看的。

/ Y$ j3 [. R& P8 O2 m

 

发表于 2009-2-16 15: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人转原来应该是良好的民间节目吧??!!
 楼主| 发表于 2009-2-17 2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窝窝头子屋在2009-2-16 15:47:00的发言:
二人转原来应该是良好的民间节目吧??!!
" k I- D% C6 ], ~

是啊,我也这么认为的。我这里并没评价二人转如何如何,说的只是对赵沈今年这个小品的看法。

9 f* ?8 R& M& F6 T9 W0 x. z6 t# ]

 

# Y: p& g* S, T' m% _ `2 b$ \

二人转我没怎么看过,不敢妄加评价,但我想我应该会喜欢它的传统曲目吧(比如《包公断后》》《杨八姐游春》等http://baike.baidu.com/view/8958.htm)。

* s: K# A( n; A5 h7 T7 p% b0 F2 B

 

( m" E% l; p9 D0 P8 u' V

说到二人转的现状,我有个有点主观的感觉,现在的二人转被篡改的太多了,或者说已经沉沦了。

) K2 A( C3 S- M! A2 s6 v

因为有了黄色二人转,所以才出来一个所谓绿色二人转。其实甭管黄的绿的,似乎都偏离了二人转的精华。黄的就不用说了,直接挑逗观众呗。于是乎,绿色二人转就名正言顺成了“好的农村艺术”了。但实际上,所谓绿色二人转虽然剔除了黄色糟粕,但它也已然变成了一个大杂烩,保留更多的是二人转的形式。而以前二人转所承载的内容,即传统曲目,依然被舍弃或遗失了。

+ o$ J2 l& X- Z0 u1 w1 V7 h- O% S

绿色二人转刻意迎合大众低俗口味的宗旨并没变,只是不再像黄的那么赤裸裸了。它把什么模仿秀啊迪斯科啊脱口秀啊都往里面一通招呼,弄得不伦不类的。我每次路过一个东北人开的发廊,里面都会放那种集合了二人转、迪斯科、rap的说唱音乐,放的震天响,歌词那叫一个无聊就甭提了。估计那个小店的老板想法是:这么好的东西如果大家不一起来分享的话那可真是太遗憾了。看来我们还很真得跟范伟一样对他说声:谢谢啊~~(也不知道那家发廊楼上的居民是怎么生存下来的,真是服了。)

5 a2 t6 A+ @0 ^& n

可见这种绿色二人转也不一定就是什么好的农村艺术,它和黄色二人转的关系也许只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 D0 g4 h: D: u$ L2 E5 d

 

/ {' k# |1 ?4 L- j: T, Y2 \

我对二人转完全是门外汉,以上只当是一些闲言。

发表于 2009-2-17 18: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差钱”在宣扬什么?我们自然不再喜欢“拣了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的节目,但是我们可以算一算,“不差钱”宣扬了几个观点,笑完了之后,想一想,都有意思吗?
 楼主| 发表于 2009-2-18 19: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赵大叔发话了:高雅就是一种伪装。

2 f" E }$ J+ i$ s* L8 ?' q

http://you.video.sina.com.cn/pg/topicdetail/topicPlay.php?tid=2449678&uid=1407681352#18833114

发表于 2009-2-18 19: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2-19 13: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多二人转演员不是糟践搭档,就是让自己变态来博取观众的笑声,如果没有赵本山永远也蹬不了大雅之堂。
发表于 2009-2-19 14: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声原来也挺脏的,多亏了侯宝林和马三立逐步净化。

2 O! W% U0 m/ O. I1 ?

但愿赵本山也能成为里程碑式的人物。

2 V4 c u* [0 U% F. r( j

 

- I, @: n2 [& `

补充:郭德纲把一些不干净的东西又带回来了,荤段子脏段子观众就听个新鲜,听多了就觉得贫的。

发表于 2009-2-19 14: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喜欢小沈阳的风格~~~

发表于 2009-2-19 21: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艺术在过去是凭真本事吃饭,没那人的本事就别得瑟,还有所谓雅俗,本来就是俗人嘴里的东西,中国人就是俗,所以全世界人都说中国人是猪,楼主不爱听吧,但告诉你个事实,中国猪在国外自鸦片战争后已经叫快150年了,至今的欧洲贵族,美国内陆的白种人,仍然叫咱们中国猪,为甚?知道嘛?

" g8 W( b$ ]& \8 c

因为咱们忘本了,自新文化运动后,中国人就像丢掉了自己的魂儿,丢掉了是非观念,对于对错的判定,对于审美观念,从本质上有了颠覆的变化,随便你说好与不好,楼主也不用教育本人,自己琢磨琢磨,我们在文化上需要些什么?

 楼主| 发表于 2009-2-19 22: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难道中国在新文化运动以前的文化灵魂就是“反串儿艺术”?--您喝多了吧?

发表于 2009-2-21 11: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一句话,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发表于 2009-2-21 14: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喜闻乐见,不是媚俗。不是迎合。创作,创造作品,也创造观赏作品的对象。提高品位,甩脱低俗。可以宽容,不该提倡。
发表于 2009-2-22 03: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是舆论导向问题。

+ Z Z j1 m# ~9 t8 E

这么粗俗的东西乐一乐而已。

/ M/ M3 h# P: n& K; l, [6 J, f3 K

楼上的满嘴大茬子,不自量力!

发表于 2009-2-23 0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就不能有一种文化的包容性呢。不乐意看的就不看,乐意看的就哈哈的笑去。何必非要说的那么刻薄呢。舆论这东西,你要非跟他较劲,那你就是纯粹的杠头。我还真没见过为了跟舆论死磕而死的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0 09:11 , Processed in 1.177444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