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8 t4 f. X. i, u6 m! W/ l# n
9 e& b* Y$ E( s" p; q G
古时如何放假
. Q7 G( ~1 O D( V! t' m, S1 N
古时对元宵节张灯有明文规定,从中也可以看出当时是怎么放假的。宋朝的《铁围山丛谈》记载:“上元张灯,天下止三日,都邑旧亦然。”这里规定了元宵节得三天张灯结彩,全民同乐。后来呢?一般的地方仍然热三天,京城或者大城市则可以热闹五天。有一种说法是,后来多出的这两天,是“吴越钱王来朝,进钱若干买”的;也有人说,那是因为干德五年(年)后蜀初平,正值正月,“太祖以年丰时平,使市民纵乐,诏开封增两夜”。
0 Q$ E& e+ m% f2 ^! E6 R( l! i. t 如果说张灯三日或五日,跟放假联系在一起还有点勉强,那么,明朝永乐年间关于元宵节放假就说得非常明确了,而且这个假期长得让人艳羡,计由十天之多。《万历野获编》载:“永乐七年(1409年)正月十一日”,朱棣觉得自己“继位以来,务遵成法,如今风调雨顺,军民乐业”,乃下令“今年上元节正月十一日至二十日,这几日官人每都与节假,着他闲暇休息,不奏事;有要紧的事,明白写了封进来”。对民间放灯,也极大地体现了宽松,“从他饮酒作乐快活,兵马司都不禁,夜巡不要搅扰生事”。永乐帝并且要以此“永为定例”。
9 K& `$ P3 Q$ A- q, B; z
到了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年),大致的意思又重申了一遍。同样,“诸司堂属,俱放假遨游,省署为空”。街上就更热闹了,“春如红锦堆中过,人似青罗帐里行”。百姓不知怎样,士大夫们是“呼朋命伎,彻夜歌呼,无人诃诘”;有权势的,则“先期重价,各占灯楼”,至于“尺寸之地,只容旋马,价亦不訾”。
4 l w" D0 T9 \2 {3 ]
《双槐岁钞》对此还有两处细节上的描述。其一曰户部尚书夏原吉陪着母亲去观灯,不知怎么给永乐皇帝知道了,“遣中宫赉钞二百锭,即其家赐之,曰为贤母欢也”。其二曰永乐帝还要借此展示御制的应节诗词,由儒臣奉和,并当场评出等次,“览而悦之,赐以羊酒钞币”。1412年的元宵节,陈敬宗得了第一,但这些作品不外是“皓月金门夜,和风玉殿春”、“愿歌鱼藻咏,长奉万年杯”之类的祥和句子。
" E, J5 @* p' ^ 灯市与出游
; G) N7 t* E& l* ?
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到清朝的时候,元宵节同样热闹,京师有“前门灯市,琉璃厂灯市,正阳门摸钉,五龙亭看灯火,唱秧歌,跳老鲍,买粉团”;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更有意思的还在“十六夜”其时“女子出游,谓之走百病”。
# _5 U8 B" m' ]3 l “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走桥”、“摸灯”等,参与者多为妇女。她们身着白绫衣裳,在正月十五这天结伴相携,越走水桥,到郊外旅游,目的就是祛病除灾。其时,走在最前面的妇女举香开道,其他人紧随其后,依次过桥,谓之“度厄”。
0 r. m( a7 g* u4 r, k# s& M 据说,这样能保一年腰腿无病,健康长寿。过桥后,妇女们还要到各城门洞去摸城门上的铜钉,谓之“宜男”,说是这样可以多生男孩。
9 c. d6 Z2 E# h7 K$ r+ S 元宵节“走百病”的习俗古籍多有记载。明周用《走百病行》诗云:“都城灯市春头盛,大家小家同节令。姨姨姥姥领小姑,撺掇梳妆走百病。”清顾禄《清嘉录正月走三桥》也云:“元夕,妇女相率宵行,以却疾病。必历三桥而止,谓之走三桥。”
A, \, \4 y9 q2 P4 } 汤圆的象征
* `" l5 b9 u% O4 p8 L* C* L' ^- S 有不少人认为,中国的元宵节就是中国的情人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就是持“情人节”论者的情境经典。遥想当年,中国古代每逢元宵佳节,各地纷纷举办庙会,戏班、江湖杂耍、地摊卖武艺、赏彩灯……活动式样繁多,琳琅满目,为年轻人寻偶结伴提供了绝佳的氛围,不少传奇文学中所描述的抛绣球、抢绣球,就是很确切的脚注。
s& q& n. P9 r- F" z, C B
不过,中国具有类似爱情内涵、知名度较高的节日,至少还有七夕和中秋节。前者有一个牛郎织女七七鹊桥相会的动人故事,后者的嫦娥奔月故事,更因为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嫦娥》诗而脍炙人口。
" Z0 f$ B0 Q- \2 {+ X; i) t4 D 从中国传统的春节文化来看,元宵节又只是春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国古代春节习俗为期长达一个半月,漫长的春节要经过备年、过年、贺年三个阶段,从农历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进入春节,直到正月十五闹元宵,吃过糖汤圆,才算是过了大年。如今大陆春节黄金周,只不过是浓缩版本。如果拿三部曲乐章来比拟的话,处于贺年阶段尾声的元宵节,就是中国春节三部曲的高潮华彩乐段。这个乐段的主旋律,则是贯穿春节三个阶段的乡情、亲情、友情,当然更包括爱情;这个乐段的主题,显然就是能够概括诸般情谊的、以糖汤圆所象征的和睦团圆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