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62|回复: 3

演戏三天花费惊人----溥仪溥杰不太懂京剧艺术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2-4 11: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V' e$ T6 ]0 j

。。。

5 q7 H( Z- |- u n! Q4 r) h+ ~

 

[+ \; A$ o% Z* N8 t! Z" v8 A+ J

                                                           演戏三天花费惊人

4 L) N) A- X; L, I$ |+ q

 

8 G9 Y( |/ P& q/ D% }

 

: w/ L; a, S% Q2 T9 D, @

大婚期间,还连续演了三天戏。北京、沪所有著名的演员,如陈德霖、田桂凤、王瑶卿、王凤卿、梅兰芳、杨小楼、余叔岩、侯俊山、尚小云、俞振庭、龚云浦、、裘桂仙、钱金福、王长林,以及青年演员马林良、李万春、盖同香、侯喜瑞等都来了。这场戏由“昇平署”(掌管宫内戏剧、音乐事务)总管太监武长寿与名演员肖长华主办。剧目安排得很好,演的也非常精彩。。。

; T# q0 Y' w- _3 q

。。。。。。

2 t4 B+ s6 U, I$ `, G! } N" Z3 t

 

' `7 Z1 z5 B" W

溥仪、溥杰和我都不太懂京剧艺术,演武戏时,还能看看热闹;文戏一上,我们就不住了。。。

: ]7 L3 K4 R: t4 d3 c' r w

 

8 g' W9 \& N# l1 q4 m

最后一天的戏,有小翠花、尚小云的《五花洞》、傅小山的《巧连环》、余叔岩、钱金福的《珠廉寨》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梅兰芳、杨小楼演的《霸王别姬》。由于这场戏当时还没公开演过,也许演的很少,大家都很想看,但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在这样大喜的日子,演这出戏是不适宜的。我记得肖长华通过武长寿曾把这个意思向溥仪说了,溥仪认为没有关系,还是决定演了。。。据我所知,这三天的戏共花费了三万多元。。。

: _$ ?' A8 m6 J$ t

。。。。。。

2 d [4 X: c' c# K

 

# S) Q* [; a, d1 B% d: A

大婚以后,溥仪对办理这场婚事的有关人员,还进行了一次“论功行赏”。只是由于清王朝已经退位,不能再大肆封王赐爵了,除荣源由于女儿做了皇后,被封为承恩公外,其他人等,只能在服饰方面以示恩荣。。。

, ?' P3 j7 O% E5 {8 Q% r# o' g0 |

。。。。。。

" M. Z! b7 w8 J* O6 z& ~7 W

 

$ j2 h) |- a4 o3 A

溥仪这次婚礼,其浪费之钜和场面之大,真是轰动了北京城。不但清王朝的服饰又出现在北京街市之上,甚至连龙旗也打起来了。其实在共和已实行了多年的当时,这恰如一个久病之人,在临死前的一种回光返照而已。

6 t2 o( J3 a! y! I

                                                                                                                      一九六四年  溥佳

2 n) f0 x( X# Z/ O1 b- v$ }* h# }

                                                                                                                     节选--溥仪大婚纪实

1 E8 [2 N1 r2 H/ P: k$ `. e

                                                                                                                       摘自晚清宫廷见闻

& J; R) j4 Y! I% ]; f

                                                                                                             

5 J& |$ p5 j/ D& f$ l5 a" ~

 

) s8 }# z4 n' y- P; | o& H; a

 

4 T7 D" L" q% ^) X

 

- n3 g. M/ w2 x- a$ |

 

/ X8 l* g# u8 [$ z5 t) y

 

6 k" b7 w7 \6 n a; i9 }

[em53]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2-4 13: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四年那会子写的东西,读不读也就那么回事了,溥仪的《我的前半生》,其实也就是读着玩玩儿不能太当真,国家让你写,谁敢不写,写成什么样,还用问吗。

/ C: }+ z0 ~" c/ H: W* W% _3 r

 

! t# u: S; [. a

那几位不懂京戏是正常的,老祖宗基业已然全无,一天到晚焦头烂额的事儿一大堆,有工夫听戏才怪呢。那个年代、那个境遇,如果宣统每天泡戏园子或是唱堂会,那就真该骂了。

发表于 2009-2-4 14: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记载是事实的话,那这三天的戏码真是太好了,只可惜普通人没有那福气了,呵呵。不过慈禧,还有很多王爷都是懂戏的
发表于 2009-2-4 14: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看历史方面的书,好多历史事件就明白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4 18:44 , Processed in 1.127347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