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老五在此

北邙山上少闲土 尽是洛阳人旧墓--东汉帝陵的如此这般(09年12月8日更新完整版)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2-4 16: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北京文化人儿在2009-2-4 15:28:00的发言:
就是炮筒短点儿。下回换个大血炮
# ~0 A7 S& h- M

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09-2-4 15: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炮筒短点儿。下回换个大血炮
发表于 2009-2-2 2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帝显节陵名字很不同啊。而且显节陵以下东汉陵墓都不在陵墓单独立庙祭祀。显节陵西侧出土过一个很精美的铜熏炉,应该是当时陵墓建筑中的陈设器。
发表于 2009-2-3 14: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元吉换炮了,难怪照片都像模像样的呢
发表于 2009-2-3 13: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09-2-3 9:02:00的发言:
瓷片?拍照片看看吧?
1 o3 E" D [% A7 Y) K

对了,虫大人对这方面很在行,我还要请教呢

发表于 2009-2-3 15: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北京文化人儿在2009-2-3 14:24:00的发言:
元吉换炮了,难怪照片都像模像样的呢
) `6 }2 w) x+ {7 [* m% T+ E

血本的炮

发表于 2009-2-3 09: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瓷片?拍照片看看吧?
发表于 2009-2-3 08: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09-2-2 21:03:00的发言:
明帝显节陵名字很不同啊。而且显节陵以下东汉陵墓都不在陵墓单独立庙祭祀。显节陵西侧出土过一个很精美的铜熏炉,应该是当时陵墓建筑中的陈设器。
: T: W7 M% s5 R' d# b' w) w, ]

我们只拣到瓷片了,貌似还是元以后的...

发表于 2009-2-5 13: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09-2-5 11:05:00的发言:
' I2 r9 E) K2 Q* I9 c! q

强烈要求看瓷片

, h! W3 }) R3 K% e2 _9 Q# ~

河南拣瓷片的地方很多,有拿回好多汝瓷、钧瓷的。。

) ~# z6 A5 s M! k

啊,我们就拣到了,在电视机哥哥手里呢

发表于 2009-2-5 14: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大一片阿?
发表于 2009-2-5 1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强烈要求看瓷片

4 }# p9 d8 h) v" ?# R% B$ k

河南拣瓷片的地方很多,有拿回好多汝瓷、钧瓷的。。

发表于 2009-2-5 07: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五在此在2009-2-4 22:05:00的发言:
想继续写二汉冢,三汉冢.不过得知了居然那附近还有一个立了国保碑的文陵漏去了,就一下没有激情写了......
) u" Y$ d% P; O! j1 E/ f' a

那套书早买就好了...不过可以下次去,顺便带个麻袋,把瓷片都背回来!

发表于 2009-2-4 22: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灵帝文陵?

发表于 2009-2-4 22: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在苏杭,葬在北邙
发表于 2009-2-4 22: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天堂在隔壁在2009-2-4 21:23:00的发言:小狗怎么这么可怜,完全不像一只吃了牡丹饼、m&m's和火腿的狗……

$ h! A1 y# E5 r) |

5 n& G/ b! {1 h

看口气,貌似传说中的“电视哥哥”?

 楼主| 发表于 2009-2-4 22: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想继续写二汉冢,三汉冢.不过得知了居然那附近还有一个立了国保碑的文陵漏去了,就一下没有激情写了......
发表于 2009-2-5 14: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北京文化人儿在2009-2-5 14:11:00的发言:
多大一片阿?
6 u1 H' d# [; i/ @. i

好几片呢

发表于 2009-3-9 14: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过瘾
 楼主| 发表于 2009-12-8 02: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打开GOOGLE EARTH,欣然发现河南孟津县的卫星图变得清晰可辨了。于是大喜,想起这篇帖子还未完结,于是补齐剩下的“二汉冢”、“三汉冢”与东汉石象。

1 q1 w3 z1 M+ q' c

 

( L7 }1 ~. P! P2 O- H( `

宪陵

U* R+ O% E) K, b$ {9 X8 M

 

. a3 }( ^9 l1 ~2 H; s( m. f

宪陵,当地呼为“二汉冢”,对比卫星图片发现,其周遭确是较怀陵为大,较恭陵略小。犹记得年初行走在孟津县的土地上,我们四人均不辨了东南西北,在观赏完毕恭陵而后,遥望远方隐现一大冢,三蹦子司机恐怕觉得路途遥远,于是象征性地将我四人拉至附近一小冢后曰:“就是它了”。因为他已辛苦地将我们从原陵拉到象庄,而后又拉到此处,所以我们也不说什么,想正应了走一走的雅兴,于是付了车钱,便欣然地向远方的大冢踱去。

' T9 ?5 ?6 Q3 h- ?& L

 

* D2 U( ~+ W2 L! H" w

待到了近前,才发现这是东汉宪陵。

2 O- O4 ~5 c* {+ |" w

 

. h+ D: Q6 S( k& ~

宪陵墓主为汉顺帝刘保。生于公元115年,公元125年农历十一月即位,在位二十年。至公元144年八月卒。年三十岁,死后葬于宪陵。年号:永建、阳嘉、永和、汉安、健康。

8 q+ o9 _+ |( v8 m4 l( e

 

' s0 C. O4 T- A$ J

这陵前面有近日立下的国保碑,还有躺在旁边的市保碑,对比二者,发现这陵从先前的章帝敬陵改作了现在的顺帝宪陵,倒也有趣。拍摄完照片,望望更远处的三汉冢,游兴渐浓,于是便又向那更远处慢慢地走去了。

* s$ S+ f# s. l' w/ a

 

# c8 L9 O0 }# z

: [& X }, R1 C5 t

宪陵远景

2 a6 @2 B% I" I% w9 I" _

新的国保碑

$ g6 E- N8 k- p

旧的市保碑

8 @2 z- {: a# Y6 g2 [) X/ p5 ^

对比

宪陵

 楼主| 发表于 2009-12-8 03: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怀陵

# T6 U% w! C6 B

 

- ^! ]4 x5 R6 B j# K3 t4 [

怀陵这名字,不仅含着了淡淡的悲,而且浸透着失落与无奈。这陵的墓主,很小便夭亡了,虽则是黄口小儿,但贵为天子,这陵墓便也要依天子之礼而建,于是在邙山的原野上,就有了将近两千年的这样一座怀陵。

. T% O1 F0 s0 _) d7 i, q

 

) w3 { g# v* q6 I

从宪陵到怀陵并不远,而且田地中尽是各代的农民们失手落地的饭碗组成的碎瓷遗址,所以我们四人便说笑着捡拾一片片的“汝窑”和“元青花”,只一小会也便到了这三汉冢的脚下。

0 S9 y. |& ~. W5 w. J

 

4 Z; X1 b$ b1 m

怀陵墓主为汉冲帝刘炳。刘炳(143年—145年正月),东汉第八位皇帝(144年八月庚午—145年正月戊戌),在位仅半年,终年3岁。汉顺帝死后,2岁的太子刘炳于八月庚午登基,是为汉冲帝,改元“永嘉”,顺帝的皇后梁氏被尊为皇太后。冲帝在位时,由外戚梁氏把持朝政,梁冀飞扬跋扈,朝廷腐败,民不聊生。冲帝在位期间九江发生暴乱。145年,3岁的冲帝病死,死后葬于怀陵,谥号孝冲皇帝。

+ H0 ]; C6 K) M; k

 

T, r; |2 `/ M" H

$ f* w5 U; a9 W7 k

怀陵全景

文保碑与怀陵


怀陵
 楼主| 发表于 2009-12-8 03: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象庄石象

& ?$ U" h: O/ _1 r5 `$ @4 i

 

" m% Q; \9 W9 Q: Z Y [1 O

前文提到了三蹦子司机载我们到象庄,我们去象庄的目的也就是这一尊象庄石象。

, Q& P7 C8 ?2 Q8 |/ Z! @

 

+ S. X- m/ }/ M C% e- {

石象真的是石头大象,传为东汉帝陵神道石像生。我想恐怕不必传,这应该就是东汉帝陵的石像生了。因大象作为翁仲,只帝王陵前可置,此地的石象体积又硕大,恐怕是东汉石像生无疑了。由此,这可能是我见到过最古老的石像生了,当我费劲周折触摸到它的时候,一种历史浸入了我血液的感觉油然而起,令我久久而不能平静。

" n& z* R3 c( |6 L7 a4 i* p

 

2 F& q& U& k. \2 ? V

刚到达象庄的时候,我们无从发现这石象究竟在哪。当时又正是年节,村中的人并不多。于是我们只好托了三蹦子的司机去问。回报说这石象是在的,但锁在了村东头一家的院子当中。我听到还在,也就是原址保护了,便提起了一百二十分的兴致,决定今天必见此象!后来,那村子的住户可能考虑到安全因素,让我们去队部打听一下,于是我们欣然跑去,但队部并没有人值班。待悻悻而归之后,那户人便同意为我们开门观看,我大喜,问之故,约略意思是“你们既然去问了队部,可见不会是破坏者”。我想这样的文保意识是值得提倡的,这石象在这家的保护下,我想一定可以长久地安然下去了。

2 x. Y( m& F# i6 D l) ~

 

9 j. t6 k0 h q# b, P

待打开小院的铁门,我们看到石象被安排在半地下的一个水泥槽里,我明白是因为千年的时光导致地面升高,其实石象本没有动,是沧海桑田变化了它。石象顶部有防雨的棚子,可见受到很好的保护。石象整体完好,惜脸部有所损坏,仔细观赏,这石刻十分精美,千年前的工匠便有如此之伟力,令人叹服。

7 J2 |8 I. R0 H0 h2 i5 L* [

 

( ^% D: ]. S Y9 C

观赏拍摄之后,我们与那户人家道别,离别了石象,便向恭陵去了。

1 o2 G+ T# Z9 R1 y

 

# b; L: {- v# A# V) \) q

9 p" g- m8 W' }+ a y

文保碑

& ]" |) C8 [6 S2 ]+ |

这里可以下去,我于是下去,触摸到了两千年的历史

+ p) H+ C7 X! R/ `& ]/ x

精美的石象

石象安静地站在那里,非常可爱

发表于 2009-12-8 14: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石像不是在原址吧,这个像旁边有帝陵吗?
发表于 2009-12-9 22: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荒凉的感觉..

" n2 o7 v! V/ s+ q$ }

一次机会带团去云台山..

" M8 ]& B+ s0 g8 O9 }, |

路过北邙..

# F& x' }- Y7 J, f/ Y% l/ y3 w! J

听当地导游饱含感情的讲历朝各代文人墨客无不期望"生在苏杭 长在北邙"

发表于 2010-6-25 12: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hi
发表于 2010-6-25 16: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上河南的心境与今年去陕西完全不一样,我依然要说,还是人的关系.素质的关系.

发表于 2010-6-25 17: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好啊,真好
发表于 2010-7-17 17: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能不能说说门票多少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9-9 13:06 , Processed in 1.242335 second(s), 4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