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17|回复: 0

北京的会馆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1-28 17: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明永乐迁都北京后,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亦是科举考试中心。自永乐十三年(1415年)起,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廷诏示废气科举制度止,明清两朝共在北京举行过201科进士考试,共录取进士51624人。每科应试的举人有六七千人。殿试放榜之后能跃龙门成为进士共者,不过200余人。由于“公车进京”只系单程,所以路途遥远的举子如果不能中试,只好滞留京师以待下科。会试、殿试均是三年一科,滞留京师期间主要的精力用于研习时文、时艺(八股文),以求下笔成文符合时尚。举人老爷是未来的进士公,即便“此生未能跃龙门”,也是地方上有影响的人士,在京师任职、经商的同乡们于情于义有东道主之责。于是就由一些有名望的人士出面,号召家乡父老和旅京同乡合力集资在京购置房产,以招待首场由礼部主持称为会试,所以大多数“招等所”名之为“会馆”。
会馆的首要功能就是招待所,这是试馆、工商会馆、仕馆三者所共同的。只有北京地区的行业会馆(如梨园会馆)不具备这项功能。
士、绅、官、商进京,在当时的背景之下可以说不会是单纯的观光旅游,总是有事要办。会馆和旅居会馆的乡人们,于情于义当然要帮助办理,所以会馆无形之中也就成本邑的驻京办事处。
本邑居京、旅京的各界乡人,凡遇有大事都要在会馆之重举行“公议”。会馆可以说是籍属地区的议事厅。所谓的大事既有与外界的冲突与矛盾(外界的概念很广,背景地方当局、地方势力、甚至地方上的流氓、恶棍,从“会馆”的角度上来看,均属外界),也有同乡之间的内部冲突与矛盾。对外的纠纷通过“公议”之后可以统一宣传口径,一致行动;内部纠纷通过公议之后可以达成和解的协议,实现了“公了”,免得同乡之间对簿公堂,失了和气,毁了乡情。
在北京城中建立会馆最多的省份是位于东南沿海和长江流域的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安徽、湖北、湖南。这些省区的会馆把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的新思想、新思潮带到北京。
北京内城可以说是京旗社区。自清廷移鼎北京后,京旗在北京内城像一坛死水一样地生活了260多年,是真正的北京土著居民。内城社区的文化体系可以说是京旗文化。
外城社区有30余万人口,绝大多数是不“落籍”的“过客”。所谓的“过客”就是暂住人口,因仕宦、经商、赶考、“打工”等原因吧“暂居京师”,户籍仍在本邑。外城人口有很大的流动性、因为中国有“落叶归根”的传统,从经济上来讲京师米贵居家不易;从政治上来讲京师是是非之地;从人情上来讲还是故土难离。不论进京、离京是什么原因,居京的外地人口均是充满了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有干一番事业的打算。乐观向上的心态虽然大多是建立在功名利禄的基础上,但毕竟不是一坛死水,而是奔流的小溪,终归要汇入荡荡大河,流向东去的大江。
20世纪以前,会馆可以说是均建在外城,据不完全统计有500所以上。这些会馆中的暂住人口川流不息地把本邑文化带到了北京。500多所会馆就是500多处地方文化辐射点,亦是500多处京师文化的接收点。形成了辐射、辐辏的网络。这张网络可以说是包容了全国的地方文化,在辐射、吸收的过程中经纬交错互相影响,也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外城社区文化,北京文化之所以如此丰富多彩,是因为她来自全国各地,又影响了全国各地,是在辐射、辐辏过程中形成的。辐射、辐辏网络的形成,应归功于会馆。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1 11:39 , Processed in 1.111255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