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掌柜

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育新楼恢复帖)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4-1 1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shenzhixiong在2010-3-31 21:40:00的发言:
9 n2 E* j6 W3 L4 K! [

从照片上看,培力学长过于消瘦了!
0 d e# b/ m4 \/ d) d2 H

 

) u5 q% g# r# P% H# Q% E. c

培力学长身体不佳,仍艰难的敲字发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0-3-31 21: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angpei在2010-3-30 15:34:00的发言:
+ N, g! i, m8 H% A. Q a1 C9 h5 [! \ & W& D7 M Q' G2 ~

培力学长在插友聚会:

9 y7 S8 Q, Q F" z3 R6 F7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培力摄像.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8 S$ y" F9 ]3 p7 z* v& Y 3 z. u; T# e" \- x/ m5 b1 q& S

从照片上看,培力学长过于消瘦了!
发表于 2010-3-31 22: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6 t/ R: z+ Y8 q& X3 K2 o& X+ H% u6 ~& A& n" m% J$ w9 Z1 I6 t" Q( e3 {2 T$ P- F1 W `# i' z9 Z. Y8 [# A# {6 H6 t+ y3 C& R2 l/ G7 m& Z& t' i) @' x- r9 S) `, Q7 ~7 {- }$ r. i6 s4 B, Y' M# u9 j# [6 r1 l3 E7 }$ j7 g, b% r$ O$ m( }+ H4 `3 j. C6 l3 B* y$ a: T- u9 e0 R" o! l' q' S7 ?& l. u% F( O1 ~, b7 N& m( ~1 l$ X- U; m% D1 E+ w7 p9 g( s9 p7 T$ E/ w3 A8 H( s! m" o" R% `/ q) Z- T. B: C# C- p
6 f+ E$ E) }, u! w' H) v* w
在现实的天空和历史的土地之间
' B! B2 p& c9 X% T
3 X2 l& k0 r# Q
庄建 发布时间: 2010-03-31 08:14 来源:光明日报
' P5 A+ y: ?" G/ m6 J6 E2 n
/ o; L3 U5 O/ L2 r3 l+ b

* ~. p( W( E- t! a) M8 Z

  终于完成自己25年前用英文创作的小说《红浮萍》的中文版写作,使这本书在祖国面世,与家乡父老相见,旅加华人作家李彦说自己“真有一种漂泊多年,终于回家的感觉”。 " X# o5 Y3 z, H5 W# N& C$ P

  上世纪80年代,李彦用英语完成了《红浮萍》的写作。她说,“《红浮萍》的创作,是一种有感而发的冲动。在中国三十几年的生活经历给我留下 - N3 X, k, {8 I1 H

8 V! O" E1 \. B1 G0 a% ^/ n6 w. R4 c- M V- v3 x8 M- ?3 y4 m Z b5 w2 l5 C$ O8 W
了深刻的印记,有哀伤的,也有美丽的。我在书中描述某些普通人近一个世纪来的生活感受,是希望能在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层面上向外国读者介绍中国和中国人。” N* g* H" c, z% ^0 v0 ]

  《红浮萍》中讲述的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的中国,故事结尾的时间,与今天也相隔了20多年的岁月。打开书,随着阅读铺展开来的,不仅是我们曾经那样熟悉的生活,还有跌宕起伏的心潮。我认同作家出版社编辑的看法:“这是一部最接近我们这一代人生活的小说。这些故事既亲切又悲伤,让我们再度那么热乎乎地接触那些已经逝去的年代。历史像潮湿的沙土,分量都在,能让人感受到它的力量。《红浮萍》用一个在情理之中的活生生的故事,把是非、褒贬乃至同情和批判表达出来,具备了心灵史的潜质,它不是单写遭遇,也不是在舔伤口,它的注意力在人的内心,而背景又有特殊的时代特点。小说的‘呈现’十分精彩,把悖论下的挣扎和少年的恐惧层层强化,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力。” 6 A: w( {9 I2 |% R; @

  我和作者是同时代的人,经历的相似,使《红浮萍》在我看来,是一种代言。“纤笔一支,三千毛瑟”,她的写作,背负着某种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当我在《红浮萍》的某一页上,读到勾勒主人公“平”与“革命小将”蔡新风时隔20年两次会面心路的那几百字,情感峰巅与低谷的交替让我的心失重。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观看电影《天云山传奇》时,面对整座影院里抑制不住地抽泣与唏嘘,“平”惊讶于自己注视银幕目光的异常冷静,“也许,影片中人物的悲剧命运,早已成为伴随我成长的熟视无睹的生活内容?”这来自“平”内心的回答,道出了往事中多少苦涩?《红浮萍》中,主人公“平”对父亲、母亲和自己发出的一次次诘问,我把那看作是对人性、对灵魂的一次次拷问。 0 E$ _9 a r3 O/ H0 l6 e9 |

  读了《红浮萍》,我的感觉是李彦没有辜负她度过的童年、青年和后青年时代,她的母亲、外婆世代生活的这片土地,她在这里的人生体验,在她如今身处其下的那一片天空的参照下,更显深度与厚重。阅读《红浮萍》,是一次激荡起伏的心路之旅,在结束了这一旅程之后,我感悟到,已经离开了30载的那片土地,是李彦须臾不曾离开的精神故乡。 2 f" {/ E) X/ ]+ ^# U: \2 ~2 y g

  英文版《红浮萍》1995年在加拿大出版即获当年度加拿大全国小说新书提名奖,1996年李彦因其获得加拿大滑铁卢地区“文学艺术杰出女性奖”。但真正让李彦受到触动的是温哥华一位女读者的来信:“读了你的小说,当我再次走入唐人街的中餐馆,仔细端详在那里遇见的华人时,我已经有了与过去截然不同的感受。他们不再是头脑简单,表情麻木的群体,每张脸上,都蕴涵着丰富的情感,都有着和我们一样的心灵。” ! o- A. a4 T% {( L; P4 V9 \

发表于 2010-3-31 22: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光明日报高级记者撰写的小鸭书评。[em50]
发表于 2010-3-31 22: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善若水在2010-3-31 20:26:00的发言:
' R( t! t, a/ W5 M% s2 [! W

是去吉林镇赉插队的知青聚会吗?参加的人员不少啊!

+ p; W5 d# ^6 W( u3 p& M. [! r0 Y

 

1 n! Z+ i3 g7 b9 x- Z! B+ X9 F6 X% L

大安县的一个公社。

发表于 2010-3-31 22: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鸭快回来啦。
发表于 2010-4-2 0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攀姐!




长河流水浪淘沙,
担重心强。
征程万里相帮,
学姐助进长。

----摘自《红浮萍》
发表于 2010-4-1 22: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攀登架在2010-3-31 22:06:00的发言:
. V9 C) w, O% R7 c- L0 { E) ~0 X/ D $ g9 I$ Z3 p$ G( ^$ I$ Y    光明日报高级记者撰写的小鸭书评。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0 w" K( h, t2 e" X0 L, g 3 M( m& l# F R1 j1 E; q / a* Q5 P* o" e* g& l1 A

谢谢攀姐操心费力!
发表于 2010-4-1 18: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网有毛病。我这一周就登录过一次,可是永远也下不来——无论何时看我都是在线状态![em73]
发表于 2010-4-1 18: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把全部网页存一起,点一下全部打开,有时主页显示错误。

发表于 2010-4-2 11: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丽的夸奖。之所以有些事会记住,是因为这些年来,遇到同学, 总会聊起当年那些有趣的事情,相当于复习一遍,因此会记住。那些不曾聊起的,就忘记了。
发表于 2010-4-2 2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wangpei 的校友聚会要组织好几拨啊!

9 g' I) N+ b+ _

来几张刚拍的花开春色表示祝贺!




发表于 2010-4-3 22: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顺便拐弯到颐和园绕湖行?
发表于 2010-4-3 18: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天去中央党校,看到山桃树花开得无比灿烂,感动![em224]
发表于 2010-4-2 14: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见邮箱。
发表于 2010-3-30 23: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3月28日,70位插友聚会。
发表于 2010-3-31 20: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angpei在2010-3-30 23:28:00的发言:
3月28日,70位插友聚会。
3 b& ?, r% V& _; m- R' K6 v4 |

是去吉林镇赉插队的知青聚会吗?参加的人员不少啊!

发表于 2010-3-30 21: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angpei在2010-3-30 15:34:00的发言:
5 @, I3 _& m' g5 U/ c& R* `9 L( v: e

培力学长在插友聚会:

" Q5 U( e4 Z- b. E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培力摄像.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6 b9 D9 d% G% Y3 j G& k* Y9 d2 a

这是培力啥时参加的知青活动啊,在兴高采烈地摄像呢.

发表于 2010-3-30 09: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彬的记忆了得!我已忘记到6年级分班后我们是否还在一班了.[em235]
发表于 2010-3-30 15: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培力学长在插友聚会:

" t+ K% {" z- j7 N

 


发表于 2010-3-29 16: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等着你![em226]
发表于 2010-3-29 10: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l丽丽:你好!
我妈妈去世,追悼会时见到过你妈妈,曾向你妈妈询问你的情况。
一晃四十多年不见,在网上看到你的照片,依然是那么健康,活泼(尤其戴红领巾那张),充满活力,没怎么变样。
知道你现在在照顾你妈妈,有妈妈在,多么幸福!请代我问候她老人家。
去年回北京,去扫墓,看到你爸爸的墓碑,还看到了几个熟识长辈的墓碑,往事已矣,不胜感慨。

去年,我在广州退休后,忙忙叨叨,到处乱跑,这次回去可能会消停一段时间。如能如愿。六月底会回北京,有机会大家一起聚聚。
发表于 2010-3-27 16: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跟大家打招呼的帖子怎么不见了?只显示:loading...
什么意思?
发表于 2010-3-27 16: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河水清在2010-3-27 16:01:00的发言:
我跟大家打招呼的帖子怎么不见了?只显示:loading...
什么意思?
- A w. @6 Q6 s) r" ]

 

% v- \5 v3 V4 J3 Q

我晚上问问网管。

发表于 2010-3-27 15: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攀:谢谢你的关心!我的牙在那次不幸一个月以后就补上了。由于牙根没有受伤,在上面钻了一个小洞,粘上了一颗假牙。40余年来,换了几次,不影响正常生活。
后来发现,有很多人的门牙都不是很健全,可见门牙是比较容易受伤的,一定要注意保护。
45年过去,那次受伤的细节已经记不清了,但我知道,当时大家都很小,玩得太投入。
受伤后的事我记得很清楚,同学们都很照顾我,至今非常感谢。
等有空了,再讲那些故事,与大家分享。
发表于 2010-3-27 07: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同学对我的欢迎,又回到了咱们育新的集体,感觉很温暖。

攀登架,谢谢你,还记得我。看来咱们的心灵是相通的。
我还记得你的一些有趣的事情,以后慢慢道来,你介意吗?
看着你把我的放大照片放了上来,仔细端详小时候的自己,年轻真好。现在已经老了,你再见我,可能会不认识的。

昨天与wangpei视频聊天很长时间,知道了同学们很多情况,咱们的同学们太出色了。谢谢wangpei把这么多消息告诉我。
发表于 2010-3-27 09: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故宫钟表馆里展出的故宫造办处制作的钟表,小女孩煽扇子,面部表情真逗乐(周末一笑).


发表于 2010-3-27 09: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河,咱们在育新的事等咱俩见面时再说吧!别让他们知道!因我小时候很喜欢搞怪,不知道你会记得哪些事,说了我会尴尬呦![em61]
发表于 2010-3-27 10: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攀登架在2010-3-27 9:56:00的发言:
       小河,咱们在育新的事等咱俩见面时再说吧!别让他们知道!因我小时候很喜欢搞怪,不知道你会记得哪些事,说了我会尴尬呦!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q/ A7 \2 N$ X

先交底也好,有的放矢嘛.

发表于 2010-3-27 10: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攀姐,你可-连续的来这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17 08:26 , Processed in 1.188315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