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 s2 N9 X7 j4 X
蒋明阶
j; W* |) r9 y5 h
, y5 [. N& q: C' F+ f) J+ J9 C
9 V$ e, e) u2 O0 p! s3 S1 @2 N
林业三师在东北林区很有名气。一提起林业三师,很多人就说,东北林区发展这么
, ~# y$ S" E) P0 H6 [0 n
快,与林业三师分不开。林业三师为开发东北林区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对于林业三师
& s: U9 [$ w% W5 H& @4 Q8 Q1 R的来历,多数却不知道详情。
L1 I# {0 W0 d- |' {( E" U. ` 林垦部成立以后,东北列入重点林区,因东北森林资源多,木材产量大,解放较早,
/ K( i* O! `6 D8 \7 |
林业机械比较齐全。但是人烟稀少,都搞季节性生产。每年冬季是林区木材生产的黄金季
, q2 i6 _9 q6 ~& h! v: Z. U4 ]节,往日冷冷清清、野兽出没的林区忽然变得热闹起来。各县“猫冬”的农民都赶着牛爬
# f9 b3 a. s' l3 v$ x
犁,赶着马套子,一队队一伙伙进山去伐木,运输,整个林区热气腾腾,人欢马叫,汽笛
; T9 `; A8 H6 o0 D声声。但是一过了冬季,进入春暖花开,雪化冰消的季节,农村的老百姓开始陆续返回农
* M% Z; ]' D# [/ K* g' r村种田,林区又变得冷冷清清,只留下一小部分留守作业的人。
- D! p8 f; w& w* c# o( I2 R 老百姓不愿去林区,不愿在林区安家落户。因为林区条件太艰苦,冬天几乎都住地窨
, r; \ A% d7 a1 s) [子,天气严寒,滴水成冰,常常冻坏手脚。在林区作业,一呆就是四、五个月,衣服几个
) i3 F4 l% c. }- A; a" p1 s
月都不洗,头发更是一次也理不上。农民又不懂伐木技术操作规程,伤亡事故不断发生。
- |! N! e( }; l1 [所以有些人宁可饿肚子在农村“猫冬",也不愿去林区。
5 \0 r3 i, c0 g, m# ` 另外,农村去的这些老百姓,组织纪律性也差。一到冬季,木材生产的黄金季节,要
4 P. J/ x5 H0 g. L7 J; m
费很大的劲去农村招工,动员老百姓进山。
$ r+ M# c/ F! [5 s1 } 为了实现林区常年流水作业,解决一部分愿意在林区工作的青年农民就业问题,当时
% O( M$ I9 f6 V4 C& e
也采取不少办法,实行公费医疗,增加医疗网点,将过去的地窨子改为木刻楞的房屋,改
! x2 m/ S3 b( ~7 [3 h
善食堂伙食。即使这样,也还是有人不愿意在林区工作。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林区工人找不
7 g% G4 l C) I% Y1 V: P* k) i
到媳妇,农村姑娘不愿嫁到山里来。为了使林区的青年工人成家立业,也采取了一些措施,
& | \$ [/ W# f6 E2 i: q如伊春林区实行过这样的办法:谁能给林业工人介绍姑娘进山,就给介绍人奖励一条毛毯
: k C& e5 J6 n. v9 z2 i' T
或挂钟、衣服之类东西。
% c# C5 @# A; B
当时的海南橡胶园也有同样的困难,当地人不愿干,招工又招不进去,那里连住的房
; W4 {7 Y+ d& M
子都没有,搭了许多帐篷,帐篷经常被大风刮走。为了解决林区和海南岛开垦橡胶园缺乏
G; E8 ]) E* J' y% P) h5 L$ b
劳力的问题。林垦部的李范五和梁希部长商量,认为唯一的办法是让部队开进去。一是部
: k; Q# u& O$ v9 b$ d8 G
队的组织纪律性强;二是部队能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三是部队没有家属牵连。李范五第一
. ?" H7 j# G1 e副部长找到了主管农林口的副总理邓子恢同志,邓老了听了汇报,赞同部里意见。李范五
% H; {/ n3 ]% d7 [+ _% e U又找总理请示毛主席。当时,朝鲜战争已进入后期,帝国主义节节败退。周总理听完情况
; @9 \5 S' v& s( B汇报后说:“我们还有三个师待命准备去朝鲜。现在看,用不了多久就要停战了。我请示
8 k& b$ L- r& _3 A3 P
一下毛主席,征求毛主席的意见"毛主席认为军队参加地方经济建设是应该的,马上作了批
0 d) Y6 ?3 C$ y9 K% {% ^) x3 Z
示,同意让军队开赴林业第一线,参加开发林区的工作。邓子恢将这支部队三个师分成两
9 S& t! C6 U: e; `' M部分,一师和二师去海南岛种橡胶,三师去东北,成为东北有名的林业三师。
3 j# |6 ~, N1 a3 n7 P1 T4 E: U 林业一师、二师到了海南岛以后,确实发扬了八路军的南泥湾精神,克服了摆在面前
0 u1 W2 H/ e+ x* y3 {5 U4 f" S7 a) n的一切困难,修了道路,盖了房子,学会了种植橡胶的技术。终于把祖国第一批橡胶园建
* _( t, D' j2 Y4 \. t k. ?成了,一片片胶林若干年后橡胶树出胶了,海南岛成为我国最大的橡胶生产基地。
) S. A. B- L5 I! R$ _! j 1952年6月东北森林工业管理局副局长张子良到北京,李范五告诉他,林业三师原是
# Q- N* K; s" G9 W2 j/ W中南军区水利工程部队,目前正在彰武待命。等他们到林区之后,首先盖房子,修森林铁
* C" N9 H4 Q9 V& n: W
路,然后学开拖拉机,管理森铁。张子良同志奉命随即去彰武接部队。
0 U$ g9 S- b w( ]; P0 F2 N) T 1952年阴历8月16日,林业三师七、八两个团的指战员七千多人从辽西彰武县乘专列
* L3 {/ v) k2 J! i. N6 g( O8 b来到伊春林区,九团去了牡丹江,师部住在佳木斯。名称是林业部定的。部队开进了伊春,
8 {& ?. R, _$ J4 }浩浩荡荡的队伍,震动了伊春,社会秩序也立即安定下来。
9 R0 W1 R' L" ?0 d 七、八团根据伊春林区建设的需要,对部队的安排是,有6个连学习集运材的拖拉
3 \% q9 A- |5 h3 U2 q+ l, J H6 X
机驾驶,9个连修森林铁路,4个连学森铁管理,5个连搞基建做泥瓦木工,两个连学装车
' V2 Q, }$ D# g6 O3 G
机,计26个连。不久,李范五、张子良等领导人来看望了三师的指战员。
# I% m0 Y4 D, d R9 n7 \% l2 ] 当时正是冬季,气候特别寒冷,指战员们冒着刺骨的寒风在修森林铁路。条件很艰
4 i" @' ?/ d3 }3 b1 q$ i! E, L苦,没有房子住,就搭起了棉帐篷,帐篷的特点是,生起火来屋子热,火一停,冻得战士
- I) _6 N# m1 v3 T% D睡不着觉,有很多战士冻坏了手脚。但是这支部队不愧是人民子弟兵,能吃苦,精神状态
1 [9 o& F0 U) O; \: r! ?4 F6 t
很好。文化水平虽然低,但不管分配学什么,都刻苦钻研,他们对林业生产一无经验,二
& |$ K' U1 U% ~/ b& p, X. `# H
无技术,但在短短两年中,很快掌握了木材生产中的技术,由外行变成了内行。成为开发
+ k |( A8 e2 Y: Z, `5 ]) j伊春林业的一支骨干力量。
5 Z$ g' ?" j: d2 _- u& ~ 朝鲜战争结束后,林业部请示中央将这支部队转业到地方,毛主席和党中央批准了
! n; @- }( I9 T( v) @3 u( A n部的意见。1954年3月,取消了三师建制,改为工薪制,从6月1日开始正式集体转业。
$ D& H) K2 q8 J6 H0 ?7 s0 c
这些指战员虽然在生产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在生活上还是光棍一条。李范五对
; j4 v! J" f2 s: S张子良同志说,还是采取你们实行的那套办法,到山外农村找一些年轻姑娘来,给这些
, T' J2 V, h8 L% F: E' ?0 I转业兵找媳妇,帮助他们成立家庭,给他们盖房子,让他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于是动员
: i* D; s5 U1 z# ]( |( b* J了很多农村姑娘同林业三师的干部、战士结了婚,使林区有了比较稳定的林业工人队伍。
+ y1 T- J \3 o/ q3 \7 p成为新中国在林区安家立业的第一代林业工人。现在伊春十几个林业局的各级领导干部中,
5 C p' C# @8 h% d% ~5 u% `7 i都有林业三师的干部战士。
2 L: m/ x+ O4 i; M7 k7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