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932|回复: 40

[原创]拜访罗哲文[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1-20 02: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名字大家熟悉的不能在熟悉了,在春节到来之际,作为一个学习古建筑的晚辈,理应去看望健在的营造学社老前辈,适逢先生在家,便与师傅一起登门拜访,来访者更是络绎不决,还碰到一个公司同事,不知道公司有何项目要劳烦老先生.

# D% a f; M* c2 b* X

      罗老先生已80多岁的高龄,精神面貌很好,而且临别时,还热情的将每一位到访者送到门口,让人感动.

& V5 w/ y+ k- O

      我也追星一把,放上一张照片!

" G, B4 A% m7 @0 n$ K

 

[原创]拜访罗哲文

[原创]拜访罗哲文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 14: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09-1-20 21:29:00的发言:
! C: d# i' _* P8 \

 

1 ~1 a( N: k! P1 y2 R

问得亲切!您真是有智慧的人啊,我这话在罗老便是仰慕的褒义,在猥琐小辈便是不削的贬义。

( G+ x# H6 l) ~5 z6 C

罗老爷爷年轻时代遭遇时艰,在那样艰苦的年代投到梁先生门下学习工作,真诚耐劳的精神真是值得学习呀!老爷爷如今八十高龄年纪,亲见、亲送小辈,指导学习、传授精神,真是让人感动。这是高尚的人所能做到的。

; q. W* g0 [3 j3 y7 s4 B# o

不过素鄙陋的人为多,大概不知道老爷爷一生的追求到底是什么。那个年代的老学者,清苦是固然的,依然著述不辍,我们今天才有好书可读。即便安排在文化口领导身边工作,那也因为他的道德、学问能够使行政干部更好的工作呀;老爷爷自始是没有官运、财运诸如此类不堪的心。

N$ A$ W8 o+ ~' @! T \

古人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罗老爷爷正是这样的,一生高尚受人爱戴。油油有幸亲受老爷爷传授衣钵,我想油油大概懂得如何诚实执着的学习吧。有了这样的经历,更不要生势利、猥琐的心!

老先生是这个圈儿的领袖,我们都敬仰他,就像当年的毛主席,你的话很是在理,希望成为朋友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 00: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帝京子民在2009-1-20 19:31:00的发言:
: @8 o5 m! ^" N9 e

   罗老应有一批珍贵留影,包括北京的城门。

$ w7 o, s0 `& w3 x3 I3 h( N

     他当年得天独厚,使用梁先生的莱卡相机。

0 Y7 y; v6 ]$ I7 @( }6 D) _2 S

头次见那么保管照片的,就一摞一摞的放着,上面标个签儿......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 0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09-1-20 21:29:00的发言:
' c' f3 q& V v) }8 r

 

# }; Y* U/ \3 z1 Z) ]& {

问得亲切!您真是有智慧的人啊,我这话在罗老便是仰慕的褒义,在猥琐小辈便是不削的贬义。

2 @3 I1 h1 P* G) R$ Y8 @& [/ I

罗老爷爷年轻时代遭遇时艰,在那样艰苦的年代投到梁先生门下学习工作,真诚耐劳的精神真是值得学习呀!老爷爷如今八十高龄年纪,亲见、亲送小辈,指导学习、传授精神,真是让人感动。这是高尚的人所能做到的。

( F, u7 ]) }& C m: @

不过素鄙陋的人为多,大概不知道老爷爷一生的追求到底是什么。那个年代的老学者,清苦是固然的,依然著述不辍,我们今天才有好书可读。即便安排在文化口领导身边工作,那也因为他的道德、学问能够使行政干部更好的工作呀;老爷爷自始是没有官运、财运诸如此类不堪的心。

. @) o5 t( ~4 \

古人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罗老爷爷正是这样的,一生高尚受人爱戴。油油有幸亲受老爷爷传授衣钵,我想油油大概懂得如何诚实执着的学习吧。有了这样的经历,更不要生势利、猥琐的心!

. B; N3 z# s- e- V$ K+ N

不管何义,但我知道细节决定成败,越是在小事上精益求精越是可以出大成绩,先抛开为人,学识,仅仅是礼貌好客,罗老就是一等好的人,80几岁的高龄,蹒跚着步子送每一人出家门,那都是比自己年龄小的人,完全可以不送,这一点点,就值得学习...

发表于 2009-1-21 00: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祝罗哲文老身体健康!
发表于 2009-1-20 21: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超级笨笨在2009-1-20 18:17:00的发言:
8 z) }# C% F5 C, w

这话什么意思?褒义贬义?

! _0 e" B, `- I( {: C O

 

# ^0 G) J; }- `. ~4 ` h% M

问得亲切!您真是有智慧的人啊,我这话在罗老便是仰慕的褒义,在猥琐小辈便是不削的贬义。

/ w: f4 D( o9 V$ s

罗老爷爷年轻时代遭遇时艰,在那样艰苦的年代投到梁先生门下学习工作,真诚耐劳的精神真是值得学习呀!老爷爷如今八十高龄年纪,亲见、亲送小辈,指导学习、传授精神,真是让人感动。这是高尚的人所能做到的。

9 w/ F+ c& x( q) S! l3 G. ?

不过素鄙陋的人为多,大概不知道老爷爷一生的追求到底是什么。那个年代的老学者,清苦是固然的,依然著述不辍,我们今天才有好书可读。即便安排在文化口领导身边工作,那也因为他的道德、学问能够使行政干部更好的工作呀;老爷爷自始是没有官运、财运诸如此类不堪的心。

" f: I9 H* A& z3 p

古人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罗老爷爷正是这样的,一生高尚受人爱戴。油油有幸亲受老爷爷传授衣钵,我想油油大概懂得如何诚实执着的学习吧。有了这样的经历,更不要生势利、猥琐的心!

发表于 2009-1-20 19: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罗老应有一批珍贵留影,包括北京的城门。

" p7 r0 L1 E; `3 J: A' L

     他当年得天独厚,使用梁先生的莱卡相机。

发表于 2009-1-20 18: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09-1-20 14:37:00的发言:
做人还是不太恶俗的好!
$ S2 X! g0 ?; \- o" \- j

这话什么意思?褒义贬义?

 楼主| 发表于 2009-1-20 17: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帝京子民在2009-1-20 17:21:00的发言:
; y3 I: g* i2 I. ]; h# N. v

     能专程造访古建专家,很让人羡慕啊!

. ]* j& f) A( z" t

我还说我是徐伯安先生之子的学生,他说徐伯安不在了,可惜...

) X2 x5 l4 t2 t0 a* f

老先生让我们折腾着照相,不但不挑剔,还和我们讨论光线和摄影技术,还问是数码还是胶卷,看照片的时候乐的像个孩子,等照片洗好亲自送给老人家,哈哈

6 G+ O1 t% [) v

 

 楼主| 发表于 2009-1-20 17: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文秀武兵在2009-1-20 16:43:00的发言:
5 C+ W9 @, D9 Z

罗老真是“望若神仙中人”俺叫一声“仙翁”,不为过呀!

. g' j1 U" O' l7 z: e, h+ @2 m

按照道家哲学的归纳,其中神仙有“四大”:大智慧;大寿数;大自在;大功德。

4 [5 Z* e# h# a8 @" R6 j6 C! {

这个归纳真好!

 楼主| 发表于 2009-1-20 17: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帝京子民在2009-1-20 14:00:00的发言:
@$ v0 |2 ^/ z

   努力吧!小姑奶,你将来也会超过这位爷的!

0 M7 [, q" m- L4 _8 @, p

    此公是有福之人,营造学社迁往大后方时,他被梁先生收留,做小老大,鞍前马后。

# k' y# L4 V) B( ~5 I# I0 p5 y

      抗战胜利后,梁先生回京,创办清华建筑系,他也就顺理成章地做了学生。

; `" X5 l; e6 Z& I$ ~& x) Q

         毕业后,又给文化部领导郑振铎做秘书,官路顺畅。

# X( u/ y0 t: U3 d3 o* `

据说当年是梁公让拍什么罗老就拍什么,决不敢多问一句,不过大家自然还是要敬畏的,能如此风顺定有自己的门道,但我感觉老人家起码尊重每一个人,没有学派的架子,不像有的自称是专家的伪专家,还没怎样就一身架子,罗老非常和蔼可亲,值得尊重的老人.

发表于 2009-1-20 17: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能专程造访古建专家,很让人羡慕啊!

发表于 2009-1-20 16: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神仙有“四大”:大智慧;大寿数;大自在;大功德。

QUOTE:
以下是引用油油在2009-1-20 2:32:00的发言:
6 F+ N+ Y4 F0 R6 r; f

     

1 o8 Q4 G! z a( C' J1 R

      罗老先生已80多岁的高龄,精神面貌很好,而且临别时,还热情的将每一位到访者送到门口,让人感动.

/ h3 p7 C U% \. ^# P

     

2 }" b* x; ]# h9 o9 v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r B; r! {1 |' L X+ f% v: U% z

罗老真是“望若神仙中人”俺叫一声“仙翁”,不为过呀!

! ~9 l6 S: y# {

按照道家哲学的归纳,其中神仙有“四大”:大智慧;大寿数;大自在;大功德。

发表于 2009-1-20 16: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精气神
发表于 2009-1-20 1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羡慕
发表于 2009-1-20 14: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人还是不太恶俗的好!
发表于 2009-1-20 14: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努力吧!小姑奶,你将来也会超过这位爷的!

, c+ R# Z2 C5 v& v5 q

    此公是有福之人,营造学社迁往大后方时,他被梁先生收留,做小老大,鞍前马后。

7 D; @7 E- ?! E' V1 f5 \5 i

      抗战胜利后,梁先生回京,创办清华建筑系,他也就顺理成章地做了学生。

# A" V" A* E+ u/ Q0 i6 U$ \

         毕业后,又给文化部领导郑振铎做秘书,官路顺畅。

 楼主| 发表于 2009-1-20 09: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积雪庐在2009-1-20 7:24:00的发言:
欢迎朋友常到俺家做客:www.jixuelu.com
3 i8 x* ^* L% {2 ~8 @+ M- }% ?8 y

一定去常看看

发表于 2009-1-20 09: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先生是这样的啊

发表于 2009-1-20 09: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多年还这身衣裳。
 楼主| 发表于 2009-1-20 09: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心灵之花在2009-1-20 7:31:00的发言:
宝贝:罗老的居士蛮考究的嘛!住在向阳的楼房里,阳光明媚,看得出是北房,和在四合院的北房相似,但有凉台可以知道罗老搬进了楼房,墙上的空调遮上了,说明屋里非常暖和,主人的花卉郁郁葱葱给冬天的老北京家居平添了春天的气息,罗老的台灯造型与众不同,看得出是罗老喜欢之物,像一般现代家庭摆设的一样,也有老少都可以上网用的电脑,主人虽然已经进入耄耋之年,但是精神十足不减当年,是做学问的老师修炼多年的功底所在,再加上专门从事营造学事业,不但事业有成,而且桃李满天下,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祝罗老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4 \+ q; W! T% M+ |

能摆放物品的地方都堆满了书籍....

 楼主| 发表于 2009-1-20 09: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爱钱如命在2009-1-20 9:13:00的发言:
这么多年还这身衣裳。
+ n6 E; N) Z5 I, d+ t

大家都这么说

发表于 2009-1-20 08: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乃寿星之相,这么多年外貌都没什么变化啊。

% j2 ?$ I( f. V

忽然想起,我还有本罗老签名送我的小书。

发表于 2009-1-20 07: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尊师,好风格,应该的,要多尊重前辈、向前辈学习
发表于 2009-1-20 07: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席来朋友家看望罗老~~~~~
发表于 2009-1-20 07: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2005年俺曾经和罗老一起去龙关县看塔:

2 c( J) C& M% v8 E7 ?. H

2005917日,在成大林老师的召集下,我们一行八人到赤城县进行了一次长城及文物古迹的考察活动,此次同去的有罗哲文、黄克忠、张之平三位资深古建筑专家。
    考察活动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到龙关镇去看一座塔,塔的样式很独特,是一座五层砖塔,每层之间有双重檐的仿木斗拱装饰,一三五层南北向开门洞,二四层东西向开门洞,塔心内有螺旋状砖砌台阶可登塔顶。
    为了防止人为破坏和偷盗塔内文物,现在进塔的第一层门洞己被砌死,大家只能登一架足有七八米高的铝合金梯子从第二层门洞进入塔内。就在我为塔画速写的时候,大家都上去了,看到那一摇三晃又单薄的梯子,我本来不想上去了,后来听说连八十多岁的罗老都上去了,老前辈的如此敬业精神,激励着我不得不往上攀登。
    在回赤城的路上,座在车中与老人聊天,罗老说他非常爱塔,曾经多次差点为塔而献身。一次是在山西应县木塔,罗老站在塔顶上拍塔刹,为了拍照的角度好和更全一些,他一次次地向后退,要不是因为一个镇脊兽碰了一下老人的后腰,他就退到塔顶外面去了。还有一次是在辽宁朝阳县的北塔上,罗老从塔内的一个窗口出来,准备上到外面的塔檐上,没想到踩到了一块己松动的瓦上,一下从二十多米高的塔上掉了下来,塔下面的一个破草棚子接住了他。罗老认真地对我说:“塔是佛祖的坟墓,只要真心地热爱她,她就会永远保护你的人身安全,总会让你化险为夷。”
    返京后我专门查找了一下民国版的《龙关县志》,书中记有:“县城内坎方旧普济寺遗址有塔七级矗立院中,名曰重光。考之志乘所载系唐代遗迹,元蒙兵兴躏为丘墟。明万历中名将杨洪收复塞北,山河重光。就其遗址奏请帑银兴工修复,取光复之意,命名重光。”书中还有黑白老照片一张,塔后隐约可见城墙和城楼,应该是当年的龙关县城。县志上记载此塔为“七级矗立院中”,而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五级。不知是县志记载有误,还是在塔被元蒙兵毁坏之前是七级,名将杨洪后来又重修成了五级就不得而知了。老专家们通过实地考察,认为塔座是老年代的遗物,而塔身是明代又重修建的,现在塔座上还砌有许多带沟纹的砖,应为辽金以前的老砖。塔内的墙壁上和顶上还隐约可见到绘制的佛像壁画痕迹,绝大部分己模糊不清了。   
    两天的时间,和几位老专家一起活动,使我看到了他们为保护中国古建筑和文物古迹不辞辛苦,不畏艰险敬业精神。罗老说他从二十多岁就在全国和世界各地跑来跑去,哪里有古建筑需要保护和维修,哪里就有罗老的身影出现,用罗老的话说他们这辈子就是奔跑着到处去救火。记得听成老师说在周五晚上约罗老时他还在山西临县,半夜十二点赶回北京,第二天一大早又跟着我们来到赤城,当天下午又亲自爬梯上塔视察。
    很早就知道罗老的书法特别漂亮,临回北京时,我让罗老在我的速写本上题字留念,老先生挥笔写下了“艺海有涯,奋力登攀,不息不停,必达彼岸”黄克忠老师,张之平老师和成老师也在上面为我签名留念,从而在这次活动中也留下了一篇永久的记忆。罗老就是一位奋力登攀,不息不停的人,虽己年过八旬,但他仍然在为我国的文物古建的保护事业而奔波忙碌着。      积雪庐~~~

发表于 2009-1-20 07: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朋友常到俺家做客:www.jixuelu.com
发表于 2009-1-20 07: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宝贝:罗老的居士蛮考究的嘛!住在向阳的楼房里,阳光明媚,看得出是北房,和在四合院的北房相似,但有凉台可以知道罗老搬进了楼房,墙上的空调遮上了,说明屋里非常暖和,主人的花卉郁郁葱葱给冬天的老北京家居平添了春天的气息,罗老的台灯造型与众不同,看得出是罗老喜欢之物,像一般现代家庭摆设的一样,也有老少都可以上网用的电脑,主人虽然已经进入耄耋之年,但是精神十足不减当年,是做学问的老师修炼多年的功底所在,再加上专门从事营造学事业,不但事业有成,而且桃李满天下,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祝罗老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楼主| 发表于 2009-1-27 2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超级笨笨在2009-1-21 14:10:00的发言:
老先生是这个圈儿的领袖,我们都敬仰他,就像当年的毛主席,你的话很是在理,希望成为朋友
# n( Q' a8 t: N1 E! C

大家都是朋友

发表于 2009-8-18 00: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09-1-20 14:37:00的发言:
做人还是不太恶俗的好!
F6 x! f1 A3 d7 U6 ^, M

说得太好了。。。严重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21 06:30 , Processed in 1.212922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