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158|回复: 24

腊月二十三老舍纪念馆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1-19 12: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去了丹柿小院,清冷的腊月二十三。舒先生的诞辰日!怹那副黑白的生活照摆在堂屋大门口充作遗像。那套祭祀的蜡扦纸码。那套赵师傅的花会文场。在如今的岁月里,都会让年轻的孩子们觉得稀奇古怪!舒乙先生来的时候我赶紧闪开,有人要冲上去合影,别挡了人家。我这时候自觉是个方外之人。没有等到仪式完全结束,鞠了仨躬。我默默退出了小院。参加的人们需要那样传统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缅怀,而我应该不需要的,我的心目中充斥着先生的王利发、刘麻子,崔久峰,祥子、老张、子爵的女儿,佐领的太太。。。。。。这样的缅怀就够了。 - A) r b! r: ?

      老舍先生所推崇的北京传统文化,作品洋溢的老北京格调,有如这精致而清冷的小院子,深厚朴素而充满人情味儿。在国朝横扫一切的狂潮下,他的主人们如此不堪一击。时运不好,风雪来得骤!舒先生的反抗,就和他阿玛巴亚喇舒永寿面对八国联军一样!根本是徒劳的。他留下的那半部稿,读来比读到80回的石头记更扼腕!

8 ^0 x7 R! B2 T/ z. S5 ]9 R" Q

     离开小院,走过这个清冷的日子,看着胡同外滚滚车流,想起《断魂枪》里那句沙子龙最后的话:不传!不传!。。。。。。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1-19 19: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缅怀"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他的作品我都喜欢.
发表于 2009-1-19 21: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舍的书,读的不多。

: _( o6 n5 n! I

我很赞赏--即使是盛名之下的某某,对于后辈人来讲,尤其在中国,可能是由于某些误导的元素在里面。所以我们(至少是我们这些没有亲身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还只能是望文生义。

. V4 F+ Z1 z7 b7 o1 S: m: h

如果大家有印象。大家都记得文革中打四条汉子,有一个是田汉,后来因为他也被四人帮迫害了,好象他就是白碧无暇,可有的回忆文章讲,他如果不是文化大革命。可能就是四人帮的原形,甚至拆毁北京城,他也是罪魁祸首之一。

; ^7 h( ?/ @+ Z

其实,心平气和的讨论,和感情上的接受,不是一回事。大家还是要本着做学问的态度,以事实为依据。

" Q/ Z. D) N2 v: n; y- p

可能我们已经迂腐了,但是这种迂腐是我们自己所坚持,而且为之自豪的。

发表于 2009-1-19 22: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客人这么多,并且大家都不是闷头儿喝茶抽烟,讨论的挺热闹,我也说几句。

) }) u1 W$ o; B5 Y

说到老舍先生,我认为值得众人尊重的理由大概有如下几点:

& } K) q% ?3 W. Q4 `0 T

1:文学语言上的贡献。

' k$ v, c7 ^8 h

老舍先生一直立足于运用北京话儿创作,为中国文坛留下了那么多珠玉一般璀璨的文字,并且到现在都没有过时,用幽默犀利自嘲的笔法挖掘暗含在人性之中的那些东西,这,在当代作家中属于凤毛麟角。

) j2 z8 i1 a% k4 O2 M+ f! Z* V

2:对挖掘整理民间艺术的贡献。

& X* I& X: W+ G/ @$ N. l0 @

老舍先生入主北京作协期间保护整理挖掘了一大批濒临灭绝的曲艺形式和作品,包括一大批艺人。看一些与先生同时代人的回忆录可以感受他对来自于民间艺术的殷切热爱之情与关注之意。

6 c5 Y% A8 }' e3 |* C% [

3:在激烈运动形式下用自己的性命捍卫人的尊严。

1 {1 \( c7 ~" p3 A C0 C+ C5 t

他的作品中饱含着对国家、民族的殷殷热爱之情,守住了文人的底线,不惜用自沉这种决绝方式表述他的不满。

) L$ _1 t6 ?3 h9 r8 }3 v

4:深厚的平民思想。

5 `6 y$ I2 f5 ^, ~0 \7 x! I$ z, A. G9 h

------------------

, N2 I9 Z/ S* l6 Z2 m, `, E

作为一个身跨两朝的文人,对新社会发自内心的讴歌赞美,是希望这个世道变好,谁也不欺负谁。

1 T- y+ l/ j& J) n! f

这个不是他的错,谁也没长后眼,能够看清坐上龙庭摘下面具以后宫里是怎么想的。

! c7 b) z$ `1 S. b' F# U! K- t

---------------------

7 }$ b& |, @( O& K+ U. z9 v2 ~, F

近现代文字中很少有人能跟老舍先生比肩,近现代文人中,很少有人能够与老舍先生齐眉。

发表于 2009-1-20 08: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两位老师说的极是。

+ s9 ~9 v; n: x- J. H- a

(等俺有时间了写个茶馆观后感)

$ J. h9 s# c: A

 

; Z" D3 o7 N: v

 

+ U( j* ?8 I6 K' @+ } @2 }- S

 

发表于 2009-1-19 18: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胡风集团的牛汉,诗人。写本回忆录《我仍在苦苦跋涉》,北青报连载,谈到不少作家的事,曾说到老舍先生。对“断魂枪”沙子龙 印象极深。60年前读过。
发表于 2009-1-19 18: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 {" E9 @8 c4 N& u& q9 K% [% x! `
QUOTE:
以下是引用草根人生在2009-1-19 18:09:00的发言:
( Z' D2 e. \0 E& F% W7 |4 x

俺是个糙人,没什么文化,说不出什么大道理,但俺就是爱看茶馆,觉着俺爹那辈的各色人等,就是那样。听说这叫什么现实主义,反正别的不说,现在那些食肉者是没人能写得出来的。糙人不懂理儿,您别见怪。

Q. ?5 z% ] x9 C( |2 v

您客气!

" T4 L9 ]1 w. s& t4 R+ F

您喜欢看我决不拦着,我只是说了下我观点,百家争鸣嘛。而且我也没说这作品怎么不好,只是觉得它的立意不高。我也很喜欢老舍的作品,但他是人又不是泰山北斗,既然是人写的作品,就可以各种看法和评价不是吗?

0 S5 B+ b M4 S: @

 

1 T! o/ s3 d, _) n) I

个人看法,个人看法,告退。。。。。

发表于 2009-1-19 18: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飞哥在2009-1-19 14:48:00的发言:
, P( R$ K- q8 K* M+ Q: ~; r

不知道adt兄对<茶馆>了解到什么程度?茶馆的公映,本身也是被国朝多次删节和修改的,很多东西改完后,老舍没看完扭头就走了,不知道是您是否是看了删改后的才发此意见,还是本身就对这部作品有自己的看法,如果是后者, 飞哥还真有些不得要领了,也许是本人看这部看了20多年的思考了10多年的作品想的不够深入吧。

' d+ k' ~/ S9 n

谢谢你的提示,你说的这个我还真不是很了解,愿闻其详!(我只知道老舍对他的一些作品被改动不是很满意,具体怎么改的倒是不太清楚)

# a. M9 p) Q1 n: @. c% {

我看的是人艺黄宗洛他们演的那个话剧,还有电影,小说。可能会因为版本的缘故,影响了我对这部作品的一些判断。

( t' j6 o8 ]4 M

不过我暂时不会改变我对《茶馆》的看法,因为再怎么改,它的骨架基本上还在。骨架就是它的立意。

9 V' b7 R" m- T

 

+ C0 R% g8 Y" J& P, @+ z

另:我比较欣赏您这种理性的探讨问题的态度。

发表于 2009-1-19 18: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adventure在2009-1-19 14:34:00的发言:
9 n8 `" B$ `; [" ~

您这话其实有个小小的误区:就是已经先把《茶馆》定义成一个好作品了。假如读者再对它褒贬不一,那就更能说明它是一个好作品了。也就是说,茶馆是好作品已经是不证自明,先天决定的了。

8 h% K o' h4 I! r0 K! T$ [! y

 

! H$ f/ J" d0 I L8 Y0 B

而我只把《茶馆》当成是一个作品,没有好坏之说,然后看看它到底算不算是好作品。

1 t' ^3 n' ~2 n% v5 S9 [# L

不好意思,我认为《茶馆》格调不高。

. w0 B9 R5 U% w( C, Q' | F

 

0 H) Q4 S2 s% y/ ~& R" h) f M

个人以为,老舍作为京味文化的代表绝无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他的情怀和他的语言。但《茶馆》获得的溢美之词太多了,这跟它本身的价值相比有点过了。

- o9 }1 ]# l+ {3 U" V7 U

 

+ P; Y$ }- D( G- N0 T% c

俺是个糙人,没什么文化,说不出什么大道理,但俺就是爱看茶馆,觉着俺爹那辈的各色人等,就是那样。听说这叫什么现实主义,反正别的不说,现在那些食肉者是没人能写得出来的。糙人不懂理儿,您别见怪。

发表于 2009-1-19 14: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明白了
发表于 2009-1-19 13: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学家们说:金瓶梅是淫书,张竹坡认为是苦孝劝诫之书,毛主席说:金瓶梅写了明朝的真正的历史。暴露了封建统治,暴露了统治和被压迫的矛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好作品就是让各种各样的人有各种各样的看法。
发表于 2009-1-19 12: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仿佛置身于您形容的场景
发表于 2009-1-19 13: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被您深深的缅怀感染了。
发表于 2009-1-19 14: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哈哈!咱们还是少绕脖子吧,给大伙看点好玩的!



发表于 2009-1-19 14: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adventure在2009-1-19 14:34:00的发言:
( }4 D0 f0 w' U( V" h

您这话其实有个小小的误区:就是先把《茶馆》定义成一个好作品了,如果读者再对它褒贬不一,那就更能说明它是一个好作品了。

! u; w. h% b* p2 w i! P

而我只把《茶馆》当成是一个作品,没有好坏之说,然后看看它到底算不算是好作品。

0 }( u h- J/ _) Q* Y

不好意思,我认为《茶馆》格调不高。

) G) ]" l; ~6 b3 Y5 Z$ R) B

 

* K: `' B& X3 i1 F; L( z

个人以为,老舍作为京味文化的代表绝无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他的情怀和他的语言。但《茶馆》获得的溢美之词太多了,这跟它本身的价值比起来并不匹配。

/ `$ u) j6 \$ M# e' @6 n

 

% V& e$ N7 Q7 @! H8 b; g& {1 C( ]& _8 ?$ S

您对茶馆到底了解多少?茶馆的公映,本身也是被国朝多次删节和修改的,很多东西改完后,老舍没看完扭头就走了,不知道是您看了删改后的才发此意见,还是本身就对这部作品有自己的看法,如果是后者,那说明您还真有见地,那希望您举出更多的哪怕一篇您认为胜过茶馆的作品,我们非常想看。

发表于 2009-1-19 14: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盘子在2009-1-19 13:17:00的发言:
道学家们说:金瓶梅是淫书,张竹坡认为是苦孝劝诫之书,毛主席说:金瓶梅写了明朝的真正的历史。暴露了封建统治,暴露了统治和被压迫的矛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好作品就是让各种各样的人有各种各样的看法。
]- i: j& V& f. h' _" ? N; G4 g( u

您这话其实有个小小的误区:就是已经先把《茶馆》定义成一个好作品了。假如读者再对它褒贬不一,那就更能说明它是一个好作品了。也就是说,茶馆是好作品已经是不证自明,先天决定的了。

; r4 k) Z" H; e$ x4 ~

 

/ ?, \% k4 k$ Q/ f& P* u

而我只把《茶馆》当成是一个作品,没有好坏之说,然后看看它到底算不算是好作品。

! Z1 J8 x7 `& [+ [* J, C

不好意思,我认为《茶馆》立意不高。

) m: Q! s r2 g3 X

 

( d% w- ~* x, N/ f7 e9 q L9 _

个人以为,老舍作为京味文化的代表绝无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他的情怀和他的语言。但《茶馆》获得的溢美之词太多了,这跟它本身的价值相比有点过了。

& s4 y, b4 a+ T

 

发表于 2009-1-19 14: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adt兄对<茶馆>了解到什么程度?茶馆的公映,本身也是被国朝多次删节和修改的,很多东西改完后,老舍没看完扭头就走了,不知道是您是否是看了删改后的才发此意见,还是本身就对这部作品有自己的看法,如果是后者, 飞哥还真有些不得要领了,也许是本人看这部看了20多年的思考了10多年的作品想的不够深入吧。

发表于 2009-1-19 12: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唉,可惜楼主您表错情了。《茶馆》虽然用的是地道的京味语言,人物也算真实,可它的主题本身就是在“否定过去,肯定现在”。

3 e9 c0 h. e: B) \

把它当成京味儿传统文化的代表您完全竖错旗帜了。~~其实这个论坛里大多数朋友也有这个思维定式。

发表于 2009-1-19 12: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唉,可惜楼主您表错情了。《茶馆》虽然用的是地道的京味语言,人物也算真实,可它的主题本身就是在“否定过去,肯定现在”。

$ }' a& z3 q* u" R) Y/ d

把它当成京味儿传统文化的代表您完全竖错旗帜了。~~其实这个论坛里大多数朋友也有这个思维定式。

发表于 2009-1-19 12: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唉,可惜楼主您表错情了。《茶馆》虽然用的是地道的京味语言,人物也算真实,可它的主题本身就是在“否定过去,肯定现在”。

: N' i, B" [; k6 l1 o$ u( I9 R

把它当成京味儿传统文化的代表您完全竖错旗帜了。~~其实这个论坛里大多数朋友也有这个思维定式。

发表于 2009-1-19 12: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必要的的程序去纪念我们的人民艺术家,还是应该的,但是当天总体感觉一些人似乎不是冲着老舍先生去的,而是各自有各自的目的.....
发表于 2009-1-19 12: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缅怀...
 楼主| 发表于 2010-2-6 23: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明月清风在2009-1-20 8:52:00的发言:
/ u. \$ D5 n; e& [6 ^: c$ q J

楼上两位老师说的极是。

" _% E' ?- m; W t. q- Z

(等俺有时间了写个茶馆观后感)

3 K5 N8 X# a* H6 X) {

 

- P8 a! \4 h W, F0 f" D' J% V

 

' D1 C1 K6 _" R

 

明月兄的观后感何时公布?
发表于 2010-7-9 22: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杨家胡同的老舍出生地现在依然未保护 而葫芦也早已不再是葫芦 西城的毁灭早晚有扣到小羊圈儿头上的那一天 就如同四世同堂里满街的鬼子
发表于 2010-7-8 19: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崔久峰在2010-2-6 23:30:00的发言:
明月兄的观后感何时公布?
! X5 M6 H! ~5 g& k8 F( ~5 ^+ ~

我一直等这个观后感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18 01:02 , Processed in 1.194100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