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14|回复: 7

《 贝满人语——贝满女中一九五零届校友忆存》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1-4 12: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 ^& t6 w: H* p' D3 P9 g% B) \

 

/ \/ \0 ^8 h' r* R

 新年前收到陈贞华老师寄赠的这本书;拜读之后,收获很多。是一本很值得细读的书。乍一看书名,以为不过是老太太们絮叨陈谷子烂芝麻;读后方知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前辈女杰忆事怀人的文字,关乎北京的地方史、教育史、社会史、教会学校的实录,师生们的气度、襟怀、思维和生活方式,以及对社会发展的贡献,都如实记录其中。岂能以老太太絮叨去揣度?

: K4 c( d" `. H' L% W( N

   当年的名媛淑女,在历尽沧桑的暮年,秉笔直书革命先行者反抗黑暗社会现实的奋斗史实,匡正对教会学校的偏见;以女性特有的如花妙笔抒发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每一篇文字都如歌、如诗、如画。

* u! N6 w% q4 |( {5 x' F4 a" `/ a

  贝满女中,位于灯市口大街路北。成立于1864年,属基督教公理会。创办人是美国人伊莉莎。贝满。50届校友是跨越新旧的一代,她们的叙述有着不同的意义。

- Y6 L$ u1 H. S" W9 D

  她们一生都践行贝满校训:敬业乐群。从事什麽都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一丝不苟。和谁都乐于相处,有乐同享、有难同当。为人做事,谨尊校训。

?" S" [4 Z! o

  贝满校歌的歌词是:"可爱可亲我贝满,谆谆训育青年,敬业乐群为我校训,同学一起奋勉,东西南北聚一堂,彼此欢乐无限。速进修,莫迟延,万勿辜负我贝满。

2 r5 } ^4 z, _

   可爱可亲我贝满,时时规劝青年,克勤克俭金石良言,终生实行不变,德智体群四育备,力图人生美满。齐努力,莫留连,万勿辜负我贝满。"

6 ~, U( _7 ]* J% k$ V6 U! Q

   校歌校训一再强调人的素质养成,是教育的根本。素质不是专业技能的熟练和精通。那是挣钱吃饭的能耐;不是人生道路的全部。

. F8 F3 ?$ Q' {) l

  景仰贝满,不仅缘于“男育英,女贝满”的美誉,也不仅是她出了冰心、李德全、孙维世这些名人,更不是因不少大家曾在贝满执教。是我有幸和50届校友中两位相识。一位是陈贞华老师,本书的编委,我五十年前的老师。一位是郭瑞珍二姐。提到贝满不惟崇敬,且有亲切。

% ] a( c3 N# t4 q# i" r

  张中行先生仙逝。网上报导,参加悼念活动的人士中有他的学生陈贞华;陈老师是我1960年以前,在宣武区职工业余学校念高中时的老师,断无消息近五十年,我时在念中;几年前在报国寺书摊上见到她用过的教学书(封面有名字,内页有批注),睹物思人,当纪念品买下。不想网上又见信息,经过北青报记者帮忙,承蒙陈老师不弃。打来电话,热情相邀;我只记得她讲课认真生动,她讲“师说”、“促织”等文章,至今犹有记忆。但她的容貌已甚模糊,她于我就更不会有什么印象。我拜谒了老师,一同回忆当年的情形;我上学时间不长,又是业余,下班匆匆赶去,散学急急回家;同学面背而坐,当时相识无几,而今早已忘光。我一直想当教师,一生不得遂愿;对教师从心底敬仰尊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信条。直接教过我,当然必执弟子礼。见到老师,学生进入残年见到教过自己的老师,是值得庆幸的。历尽劫波的重逢,是无比快慰的。

+ Y" t: U' T) A# B1 l

  此书问世,承蒙老师惠赐,扉页还热情的题写了一段话:

, Z; I, O4 g+ R- X6 ?* ~$ i! N

 Xx先生雅正:

; P! {9 _+ [" Y: f$ G

   有缘与您多年前曾在一间教室相互学习,又蒙您通过传媒找到我。能以历尽沧桑仍记起一个小小的草根教员,诚挚之情,我由衷感激。祝健康、幸福!

# E+ |* K9 E. ]

                     陈贞华2008、12.

* K/ p* y" m, _9 @. v

                    恰75岁,完成了第75本书。

4 |0 R! ?1 }4 l( E8 A/ F6 U

 她本是师长,谦逊如此。贝满人的做派!

" R0 X3 t' ?$ [6 C% G# i1 s+ T

  郭瑞珍老师,首师大教授,早已退休;于微积分,学有独到,颇受称道。是朋友的胞姐。官称“二姐”,为人极热诚。每到家里,盛情招待;有事相求,竭力尽心。不离“敬业乐群”,贝满人的做派!。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1-4 13: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敬业乐群”--------喜欢这个字眼。
发表于 2009-1-4 13: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文字只有用真心血浇灌才能开出艳丽的花朵,今日读了您的这一篇,越发认为是真的了!

- {+ E) D# h! B b! Y

年前某日,忽然想去拜访您,后来堵车,天黑,作罢。

- w; Y* K% I6 \& v

借您的书放在案头都发了芽儿,是该蹭您一顿小酒喝喝了!!

1 H; }* J* I/ \1 h

真好,真好,先生!!

发表于 2009-1-4 13: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很好,那些老师们真的把敬业乐群的校训践行一生,这句校训也让无数人一生为之受益。
发表于 2009-1-4 15: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后来叫166,我们正在举行88届毙业20周年“峥嵘岁月谁不惑,满怀豪情拉内需”大型文艺晚饭,庆祝这些灰黄的日子。请一知半解、不明真相或完全不了解的该届校友登录校友录或者就近咨询明白同学。
发表于 2009-1-4 2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昨日天宁寺旁,再次与楼主相见,小谈一会儿,受益匪浅.
发表于 2009-1-4 16: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鹰版主到楼主那里打劫啥好书了?可否让俺开开眼,顺便把你发芽的东西给人家清理掉????

 楼主| 发表于 2009-1-4 22: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各位关注!

7 x5 p4 S; k5 B

回老鹰:随时洁樽候教。至于书,不忙。发芽不若结果,倘能。得到版主好评,高兴。

3 v& V; f5 F6 T, N( ^* {0 Q$ a

致子屋:偷书都不能叫偷。况打劫乎?没什麽好书。想看什麽?只要有,任您取去。

, o- Y A5 `( Q- o5 p- f

居士说那里话来?受益是您客气。反正耽误您点功夫,是真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6-27 19:43 , Processed in 1.123468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