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548|回复: 7

雍正皇帝御制广宁门新修石道碑和碑文[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1-4 03: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 I0 Z% C% J+ I6 V; R

北京外城西门,自明代嘉靖年间建成起,名为广宁门。清代道光皇帝名叫旻宁,避讳“宁”字,改为“广安门”。清世宗雍正皇帝时期,修建了广宁门外至小井村长达一千五百丈、宽达二丈、巨石铺砌的石板大道,花费户部银子八万两,平均一丈道路用银53两。完工之后,应官员请求,清世宗雍正皇帝题写了《御制广宁门新修石道碑文》,刻成石碑,立于小井村御碑亭里。此碑现存五塔寺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碑文抄自《日下旧闻考》,全文如下:

0 E/ L: Y; J: z8 z" y- E" I& {

《世宗(雍正皇帝)御制广宁门新修石道碑文》

3 P8 a1 W: B) x1 g" F6 R

周礼,地官小司徒令野修道,遂师巡其道修,秋官野庐氏掌达国道路,至于四畿。礼,月令季春之月,命司空循行国邑,周视原野,修利堤防,道达沟渎,毋有障赛。是知古先圣王经国理民之方,纤细备具。至于道途之间,咸所加意焉。

6 W7 ^- q7 r- F8 J1 z/ r

京师为四方会归,万国朝宗之地。我国家幅员广大,文轨所同,廓于无外。梯山航海者联镳接轸,络绎而交驰。广宁门其必由之路。门外通逵,轮蹄所践,岁月滋久,渐至深洼。时雨既降,潦水停注,则行旅经涉,淹蹇泥淖之中,朕甚悯之。

- {" M8 b+ @4 r

乃命奉宸苑相度修治,自广宁门至小井村,长一千五百丈,皆填洼为高,砌以巨石,其广二丈。凡费户部帑金八万两。

+ j: e; c, i( J' g* m

工既竣,司役之臣请纪其事。朕宵衣旰食,勤求治理,凡可以济人利物者,唯恐智虑之未周,而施行之不力。念兹国门之外,辐辏之衢,稽于经籍,王政所重,宜以时修治,且期坚固永久,使仕宦商旅,车马往来,胥游于荡平正直之路,朕心慰焉。爰濡笔以纪之。诗曰:周道如砥,其直如矢。以是达之天下,庶冀经国理民之方莫不备举云而。

& A7 B D; y% }$ E

 

* i i* l D: B. m- C

2005年8月22日拍摄于五塔寺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的清世宗雍正皇帝御制广宁门新修石道碑

/ e U9 S% g) S% w* B

雍正皇帝御制广宁门新修石道碑和碑文

雍正皇帝御制广宁门新修石道碑和碑文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1-4 21: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那一带现在是京石沿线,交叉的还有万丰路,肯定是原址已经很难考证了,但是如您所言,“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我经常从那走,有机会我去看看,按您说的内容。
 楼主| 发表于 2009-1-4 12: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爱钱如命的发言:
9 b! w" u0 i1 P* O+ S) N# g

那会听了一耳朵,说石板都拉天安门修广场了

( d1 r& G# V a

对啦,是有这个说法,拿去铺砌东、西长安街交汇处的路面(以前的广场是水泥方砖的,每块方砖上有一组白漆的编号,是庆典时组字学生站位用的),但是忘了这个说法的出处,因此没敢直言。

 楼主| 发表于 2009-1-4 13: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井村还有乾隆御制石碑

    飞哥说:“小井村御碑遗址现状情况如何?没机会原址恢复了?”

% k$ g- s! t, f* v7 f

    广安门外石板大道经小井村、大井村,1954年孔庆普参与拆除“荡平归极”大砖牌楼时期,说是叫“京保路”,现在,小井村在岳各庄桥以东,大井村在岳各庄桥以西,都是“京石高速公路”沿线,我没有实地考察,但是您想还能有何遗迹吗?“没机会原址恢复了?”,永定门都可以恢复重建,一个御碑亭有何不可?况且石碑还在。“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5 p- `3 w9 X2 X: m) [

    雍正九年(1731年),石板大道修了一千五百丈,到达小井村,雍正皇帝题刻了“御制广宁门新修石道碑”。30年以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石道重修,并且延长至大井村,乾隆皇帝也题刻了“御制重修广宁门石道碑”,《日下旧闻考》记述,小井村恭建雍正御碑亭,大井村恭建乾隆御碑亭,皆在石道北,南向。

$ i8 O0 a- [0 Z6 G7 J+ u0 a

    以下是抄录《日下旧闻考》记载的《乾隆御制重修广宁门石道碑文》:

o2 a" r. G8 R0 L0 l

    广宁门在京城西南隅,为外郛七门之一。然天下十八省所隶以朝觐、谒选、计偕、工贾来者,莫不遵路于兹。又当国家戎索益恢,悉荒徼别部数万里辐辏内属,其北路则径达安定、德胜诸门,而迤西接轫联镳,率由缘边腹地会涿郡(涿州)渡卢沟而来(经卢沟桥过永定河),则是门为中外孔道,尤不与他等(广宁门地位与其它城门不一样)。

# D' T2 } d) p, b. U- ^

    乾隆丁丑十月(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敕所司重修石道以利行者,至庚辰七月乃竣(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于是上溯我皇考(乾隆父皇雍正皇帝)命工创建时,逮今(读音“敌今”,“抵今”或“至今”的意思)三十年矣。兹役也(这次工程啊),因旧址修肇者一千九百八十四丈有奇(“有奇”读音“有机”,“还有零头”、“挂零”的意思,又新道增筑者四百七十七丈有奇,凡支帑金十三万八千一百有奇。

0 Y. n) e Z3 v/ F# b8 O; ^$ u

    崇先制,诏后来,不可以无纪也。系之辞曰(以下是一大篇诗句,冷僻字很多,打字困难,略去。有兴趣的朋友请自己去读好了。

发表于 2009-1-4 03: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是还在原地该有多好呀。我说您怎么这么晚了还没休息,原来还在发帖子,看来还是个“精”。我已经下班了,先撤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1-4 03: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fang916)我说您怎么这么晚了还没休息,原来还...

受到了老五、黑龙他们广宁门外大牌楼老照片的启发,先给他们一个“精”,然后回复他们关于老北京“官道”的问题和牌楼拆除时间的问题。同样的石板官道,也有御制石碑的,您知道的,朝阳门外至通州的,还有一条,记得您拍摄八里庄桥时候拍摄过的,好像是吧?改天再说那个吧。累了。至于我自己,老早已经“成精啦”,无所谓啦,哈哈。

* E+ K/ U- l. I# ~- j$ y

此外,西直门外至海淀,通往圆明园、颐和园,也有石板大道,听说后来那里的石板还派作城里的重要的用途了。

发表于 2009-1-4 08: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会听了一耳朵,说石板都拉天安门修广场了

发表于 2009-1-4 08: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井村御碑遗址现状情况如何?没机会原址恢复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2-24 16:27 , Processed in 1.136616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