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砖引玉,欢迎大家都来说说。上马石 ,也是大宅门的一个重要部分,还有栓马环、拴马桩、马号、马槽。我最不喜欢只拍不记,或是胡拍乱记了。有许多网友发表的拍记,都有很精彩的文字说明,我喜欢看这种有拍有记的作品。 h, h% b% |' b, ?. @
1,老盘子兄发了何刚德关于庆宽敲诈光绪皇帝的故事原文,不知是从电子书粘贴的?还是亲自打字录入的?总之您是拥有和看过此书的。同道同好,好极了。 , R$ P7 u2 _% D$ p3 r) {0 Y! J& A7 j
2,关于哪边上马或是下马,没有见到具体说法,但是可以推测分析,不作定论。既然这一对石器,可以统称为“上马石”或“下马石”,想必也没有具体区分。一般人上马,是左脚首先纫镫,然后右腿蹁马,就像骑自行车一样。所以人站在上马石,马应该在人的右侧。
/ M' h! f6 ]! m9 K, ]% k 出门上马:人站在左边上马石,马在石头右侧,马尾朝大门。马头朝外。 , O' g+ @. p) L5 e, G0 X
回来下马:马靠在右边下马石,马头朝大门,马尾朝外,石头在马的左侧。
, m# I; Y2 X* k, L/ V0 P 这样推测,是否说得过去呢?顺便说明,古建筑的左右,是指面南背北,左东右西,所以“长安左门”在东,“长安右门”在西。 / G9 L' {. l, {, R7 ?
3,府学胡同36号,是文物局的地盘吧?以前去《文物报》找胡玉远编辑先生,进去过。 6 r0 o8 V+ U$ @- g5 ~
我认为(只是一点尚且不能定论的看法,当作故事玩玩即可),雕刻花哨的上马石,多半是明朝遗留的。36号院,历史悠久,前门在张自忠路,明朝是崇祯皇帝宠妃田贵妃的父亲田弘遇的府邸,田弘遇因为皇亲裙带关系,授职五军都督府左都督,正一品武职。田弘遇府邸门前立有一对元代的铁狮子,因此门前旧称铁狮子胡同。元代盛产铁狮子,少有铜狮子。
* K/ r# P1 v+ m4 j# n' M 陈圆圆家乡在江苏武进,父亲是个货郎,因痴迷歌曲,追星、下海,花钱败家,致使陈圆圆沦入青楼,后在苏州成为与董小婉、李香君齐名的名妓。崇祯十五年(1642年),田弘遇奉旨去浙江普陀山进香,返程在苏州买回陈圆圆,本想自己享用,不料回京后得知女儿田贵妃已死,害怕失去裙带关系,为讨好皇帝,遂将陈圆圆献入宫中。但那时崇祯帝陷于国难,无暇好色,又将陈圆圆退回田府。
- O* b; L8 ?5 r2 i 崇祯十六年,吴三桂因军事述职回京暂住时,应田弘遇之邀,赴田府“观家乐”,见识了陈圆圆的色艺。时值动荡之秋,田弘遇为结交外援,遂割爱将陈圆圆送礼。不久皇帝命吴三桂回防宁远(今辽宁兴城),因军中不能容留女眷,遂令陈圆圆暂居田府。吴家在崇文门内二条,有可能就是东单二条,因为过去的东单北大街也叫崇文门大街。可能放在吴家又怕大老婆不干,受虐待。 ) W, v: Q5 E/ R; v) E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占领北京,手下将领纷纷抢占达官贵人府邸,田府被大将刘宗敏入住,陈圆圆也被刘宗敏霸占。吴三桂山海关降清后,奉多尔衮之命追击李自成,五月三日在河北定州大战中,“杀贼数千,夺妇女二千,”吴三桂在战场上夺回了陈圆圆,后将她带至云南,并去江南接来了她的母亲和哥哥。
' Q3 R& {) P; m9 W# Q 4,许多石件雕刻纹样都有“海马”,36号的上马石也有海马,那不是“海里的马”,而是“海外的马”,词性意思和“洋马”类似,海洋嘛,境外也叫海外。《史记》记述,汉武帝时期,从西域渥洼水里得到宝马,作了《天马之歌》。后来从乌孙得到宝马,又命名为天马。再后来,又从大宛国(读为“大渊”)得到汗血马,又命名为“天马”,而将乌孙宝马改称为“西极马”。那时还从西域引进了苜蓿和葡萄,汉武帝的离宫别馆周边全都种植了一望无际的苜蓿和葡萄,和天马、海马一起都成了最时髦的吉祥物。所以汉代铜镜多有海马、葡萄、苜蓿的纹样。至今,天马和海马,还与龙凤一样在殿脊上趴着哪。 5 o4 G6 r7 L- s3 A8 e+ h
《乐府诗集》记述天马之歌: 3 q a# F8 W5 Z
天马来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
! n' d1 p2 ~% n- h. T5 D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 : ~3 R8 s2 t! }$ y. y5 S6 a
可见天马、海马不仅是马,还是国家强盛的吉祥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