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133|回复: 25

九爷府、孚郡王府、怡亲王府、宁郡王府[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1-2 17: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C/ ~6 g' a) M2 U- N. x

“九爷府”原是怡亲王府

6 C9 S& ?2 @& S3 f0 R+ \

撰文及摄影:陆元

* R# }0 Y- Q5 n- G- ]" K, m


 

8 g7 T; ^7 ^1 i. l$ n

去年年底,(此文原载2006年4月7日《中国档案报》,“去年”指2005年)北京市文物局提出,有七处正在使用中的古建筑急待整改保护,其中就包括位于北京朝阳门内大街137号的孚郡王府。这里在清末曾是道光皇帝第九子孚郡王奕譓(言字旁加惠)的王府,因此被俗称为“九爷府”,现由多家文化研究出版单位使用。但鲜为人知的是,这里在成为孚郡王府之前,还曾是怡亲王府,在1861年“辛酉政变”中与肃顺同被慈禧太后处死的第六任怡亲王载垣,就是昔日怡亲王府里的末代主人。

, U2 I: x, k+ C

首任怡亲王,是雍正皇帝的十三弟胤祥。雍正继承皇位时,遭到诸多兄弟的反对,惟有十三弟胤祥对他拥戴效忠。雍正皇帝封胤祥为怡亲王,并赐银十三万两为他在王府井以东建造了王府。胤祥在治理京郊水利和办理西北军务时贡献很大,雍正皇帝给了他优厚的回报,增发他每年俸银万两,扩充他王府仪仗一倍,还赐给他亲笔题写的“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匾额,以表彰他的功绩。

$ _7 V- G& u, _: P' w4 F( A

雍正八年五月(1730年夏),44岁的胤祥病重将死,雍正皇帝特意从圆明园赶到王府探望,但未及见到最后一面。雍正为他举办了隆重的葬礼,依据他捐府为寺的愿望将怡亲王府改建成贤良寺以示纪念,又在朝阳门内大街为继承他王位的儿子弘晓另建了一座新的怡亲王府。

! {) f6 l' l1 E$ j0 t6 p% f% y

第六任怡亲王载垣,在咸丰年间颇受重用,做了领侍卫内大臣这样的正一品武职高官,是咸丰皇帝的亲信。1861年8月22日,因英法联军入侵北京而逃到热河避难的咸丰皇帝死于避暑山庄,临终前咸丰遗命由6岁的独生子载淳继承皇位,并让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端华之弟肃顺等八人为赞襄政务大臣,辅佐幼主。

- Z' u6 f$ S y: ~8 ~# E

怡亲王载垣等八大臣与小皇帝的母亲慈禧太后在争夺权力中产生了严重的矛盾,慈禧太后联合咸丰的六弟恭亲王奕訢等人,在返回北京的第二天,即1861年11月2日发动了宫廷政变,将八大臣全部撤职查办,因这年是辛酉年,故称之为“辛酉政变”。《清史稿?肃顺传》记述,肃顺在宗人府监狱(现在的天安门广场国家博物馆一带)抱怨载垣、端华说,“早从吾言,何至今日”,载垣反驳道,“吾罪皆听汝言成之也”!1861年11月8日,慈禧太后以小皇帝的名义宣判,将肃顺在菜市口斩首,让载垣和端华在宗人府监狱自尽,怡亲王的爵位被撤消,怡亲王府也被朝廷收回。

( s/ M. D) u- P

    咸丰皇帝排行第四,他初登皇位时,封6岁的九弟奕譓为孚郡王。到了1864年,奕譓已年满20岁,按制度应搬出皇宫,分给王府,朝廷就将收回后闲置的怡亲王府分配给奕譓,改称为孚郡王府,这就是“九爷府”的来历。

3 m/ l; K- Q' d2 E

因“九爷府”是当年雍正皇帝为优待第二任怡亲王而建造的,所以规制特别宏大。现在挂着许多文化研究出版单位牌子的那座137号大门,是民国时期增建的,真正的王府大门隐藏在后面,朱漆门扇上按王府规格镶嵌着纵九横七共63颗门钉,门前的石狮有两人多高,比天安门的石狮还要高大。王府跨越东四头条、二条两个胡同,后墙直抵北面的东四三条胡同。大门内是一道高出地面1米多的丹陛旱桥,直通正面的银安殿,两侧配殿都是2层的翼楼。王府东、西还保留着两座跨院,在当年,王爷和家属住在西跨院,而东跨院是库房和仆人居住的地方。

9 s2 H5 g1 S1 d! I4 p5 t

1928年,“九爷府”曾出售给东北军的高官杨宇霆,杨宇霆被张学良处死后,又成为北平女子大学文理学院的校址。据1947年的北平地图标注,那时的“九爷府”被国民党的励志社北平分社占用。

$ f+ L V1 O: L" @# n

1949年,“九爷府”由解放军接管后,陈云领导的中央财经委员会从狭小的东交民巷临时办公楼搬入了“九爷府”。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著的《陈云传》记述,当时“有人对陈云说,那里比这里大多了,有好几进大殿,但很旧。陈云说,旧不要紧,只要够住就行,我们不是为了找好房子。于是就搬到九爷府办公”。

+ t. e# b0 |& [/ g

“九爷府”因规模宏大,历史悠久,保存完整,于1979年被列为北京市第2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又被列为全国第5批文物保护单位。

# Q/ h: Q4 }+ l4 p# E }

 

九爷府、孚郡王府、怡亲王府、宁郡王府

九爷府、孚郡王府、怡亲王府、宁郡王府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3 02: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城根儿先生:承蒙过奖啦,享福啦

城根儿先生:谢谢表扬。觉得故事好听,爱听,就很赏光啦。长知识什么的,就太过奖了。奉上年礼一件:福寿绵长。为何还有“寿”呢?因为这是乾隆皇帝78岁写的“福”字,他自己就是“寿”呀。

! m4 w; G, j; ~/ P+ D; q

这是过年前夕,在皇宫的宁寿宫的五福五代堂请来的:

: P" s( ~" Q' Q' ^) A1 o& F0 G9 ^


发表于 2009-1-2 23: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好,写的细,长知识。

发表于 2009-1-3 12: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1-5 13: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都走上汽车了
发表于 2009-1-5 16: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腾退也无所谓,只要不故意破坏,日常用不会破坏建筑。如果是空房子,就要时常修理;古建筑不怕有人住,只怕空着没人修。

 楼主| 发表于 2009-1-5 15: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zjyang在2009-1-5 10:25:00的发言:
九爷府、孚郡王府、怡亲王府、宁郡王府 ,什么时候能全部腾退。
, k2 t8 r) a% u7 t9 n6 G. I

标题虽然说的四个府,其实内容是两个府啊。

发表于 2009-1-5 16: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zjyang在2009-1-5 10:25:00的发言:
九爷府、孚郡王府、怡亲王府、宁郡王府 ,什么时候能全部腾退。
& g1 A" \/ B6 D1 E8 E1 |/ t _

 

3 Q" R2 ^% _* R3 Q

想瞎了心了您,这都是CP打下来的天下,人家能腾退吗!

发表于 2009-1-5 17: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09-1-5 16:53:00的发言:
3 `- r5 G9 I1 l3 g: S- ^; c) b

不腾退也无所谓,只要不故意破坏,日常用不会破坏建筑。如果是空房子,就要时常修理;古建筑不怕有人住,只怕空着没人修。

9 M0 K O+ Y8 f9 g4 O& J0 j! i

怕瞎修。。

发表于 2009-1-5 10: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九爷府、孚郡王府、怡亲王府、宁郡王府 ,什么时候能全部腾退。
发表于 2009-1-5 09: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宁郡王府

" ]7 k/ o6 {. X

 




发表于 2009-1-2 18: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地好像是青艺在此办公,后来就不知道现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09-1-2 17:27:00的发言:
6 T2 O! c. P7 S {8 [

宁郡王府 

$ y& _' v A( U' G+ U; O. C3 f

补充1:北极阁的地名缘自宁郡王府的家庙

3 U `- K: T% A$ D0 d

宁郡王府在东单北极阁三条胡同里。

) l1 y$ }, V8 p0 J'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1,宁郡王府(铅笔画)作者:况晗.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斑竹,前些年此地好像是青艺在此办公,后来就不知道现在新的具体情况了,盼!
* Y$ H- l& P1 X0 C2 _

 楼主| 发表于 2009-1-2 18: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孚郡王府的大石狮


 楼主| 发表于 2009-1-2 18: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雍正皇帝的可疑反常

 

5 s: ~3 k% t8 ` B. K

补充:康熙皇帝的皇子是“胤”字辈,可是皇四子胤禛做了雍正皇帝以后,出于避讳,将其他兄弟名字的“胤”字都强行改为“允”字,比如皇三子“胤祉”改为“允祉”。但是优待皇十三子仍叫“胤祥”,不必改为“允祥”。胤祥死后,雍正皇帝召集王公会集举行哀悼仪式,允祉因为迟到早退,面无哀容,被下令议罪处以死刑,雍正皇帝假意开恩宽免,改判拘禁于景山山顶,从五月起,养尊处优的允祉夏天晒太阳,秋天吹凉风,夜里受风寒,到了十月就死了,真是杀人不用刀。皇十四子允禵也被拘禁于景山寿皇殿旁边,乾隆时期才被释放。

, k/ `- o' F6 X# w. ^- q

雍正兄弟的名字都是父皇康熙赐予的,按说雍正无权给他们改名,这也违背“三年无改为父之道”的古训。例如乾隆皇帝的儿子都是“永”字辈,但是永琰做了嘉庆皇帝以后,自己改名为“顒琰”。绵宁做了道光皇帝以后,自己改名为“旻宁”。并且将“广宁门”改为“广安门”,“泰宁侯胡同”改为“泰安侯胡同”。

( X8 `6 h/ R9 J+ g

此后奕詝做了咸丰皇帝,载淳做了同治皇帝,皇帝自己和奕字辈、载字辈的皇族干脆就都不改名了。

2 s0 z9 I9 c' V# t

雍正皇帝是否篡改遗诏,抢夺皇位,有许多不同说法。但是雍正皇帝确有许多反常做法。

1 |# o9 P' n5 L5 b

1,众多兄弟不服,很多兄弟被害死,就连雍正的同母弟皇十四子允禵也不服,这很反常。一般说来,众兄弟不是“一窝的”,同母兄弟应该特别亲近才是。但是只有不同母的胤祥拥戴雍正。据说胤祥在父皇康熙活着时候,没有赐封任何爵位,反而拘禁多年,雍正上来,直接赐封怡亲王。

+ x3 c6 y+ O2 L# R! U

2,康熙皇帝按照惯例居住“天子正衙”乾清宫,养心殿作为“养心殿造办处”场所。雍正皇帝借口睹物伤情不居住乾清宫,改为居住养心殿。造办处移至慈宁宫以南,但是仍叫“养心殿造办处”。

: b) p5 ]) n( Q3 B( q

自明朝起,皇帝不论死在何处,都要停灵乾清宫举行哀悼仪式,太子在乾清宫“柩前即位”,然后梓宫移至景山(明朝叫万岁山)停灵待葬,新皇帝照旧居住乾清宫,也没有所谓“睹物伤情”的说法。而且,顺治皇帝死在养心殿,雍正难道对祖父顺治就不怕“睹物伤情”吗?

) @) i6 W6 Z) M

3,东陵居中是顺治陵,依照“抱子携孙”的惯例,后来各帝,应该按照“左昭右穆”的顺序交替排列两翼,就是二左三右、四左五右的顺序,拱卫居中的一号祖陵。康熙的景陵,就在顺治陵的左边。可是雍正活着不住父皇的乾清宫,死了不去父皇所在的东陵,反而另外建造西陵,这样的干活,正常吗?

+ ^# j- K. K1 N, M! z1 n2 a" c2 _" s

还有,继承皇位,就应该继承先皇的遗产,表示他有这个权力和资格。康熙晚年常住畅春园,雍正不去畅春园,而是扩建了当王爷时的圆明园。康熙死在畅春园,那里也是“睹物伤情”吧?

6 \. V* v$ t# i. a: x2 x

 

6 D: Q0 f* m, O( K) R3 z


 楼主| 发表于 2009-1-2 17: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宁郡王府

宁郡王府 

# I+ i( F7 e6 ~7 n3 @

补充1:北极阁的地名缘自宁郡王府的家庙

0 ]/ g+ N+ L- K9 B5 z6 l/ Q

宁郡王府在东单北极阁三条胡同里。宁郡王弘晈,是怡亲王胤祥的第四子。由于雍正皇帝上台后有杀兄害弟的恶名,对于全力以赴支持自己的十三弟胤祥特别感激,也特别优待。雍正三年时,雍正皇帝下旨给胤祥家增设一个郡王爵位,并准许胤祥将此爵位授予儿子中的任何一个。胤祥很懂得收敛,他婉言谢绝了这一恩典。雍正八年,胤祥病死,他的怡亲王爵位由长子弘晓继承。这时雍正皇帝履行前言,加封胤祥第四子弘晈为宁郡王,并为弘晈建了宁郡王府。清道光年间,宁郡王府发生火灾,损失惨重。王府在东南处兴建了一座供奉北极水神真武大帝的北极阁,以祈求保佑王府免遭火患。此处地名北极阁,即缘此而来。

' b0 M6 ^; v" `- e! ^

乾隆四年(1739年),发生了康煕朝废太子胤礽之子弘晳勾结宗室皇族图谋不轨的案件,涉案皇族被乾隆皇帝严厉处治,宁郡王弘晈也被卷入,乾隆下旨保留弘晈王爵,但永远停俸,此后宁郡王府日趋衰败。

% A9 [% u. @- n# f3 ?

 



发表于 2009-1-2 17: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像鹿特丹,做“真人秀”的吧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09-1-2 17:27:00的发言:
4 b9 P0 B& |. W3 w

宁郡王府 

* m! k8 ]: |: f2 }) g

补充1:北极阁的地名缘自宁郡王府的家庙

& v) {% y& S8 g$ Y' P$ ]" v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2,宁郡王府后罩楼.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6 J7 s; Q, W: N+ H, Y9 v) Q

啊!原来如此这般,几乎俺每天晚饭后,多来此地“消食化水”,故地重游,浮想联翩,遛弯时每每一路经此地,心里就有疑问,……这会子,总算整得明白点了!谢谢啊!

6 @ g2 o1 i+ Z

又及:观此篇正好赶上是老“8”,又想起了那部外国老电影:第八个是“铜”像,呵呵!斑竹。

5 L0 R. x$ O8 [3 {" t( n

您照此片时的取景地点,白天应该有一个修理自行车的摊子,但这不是问题,问题是沿街的北面的平房,窗户咋那么窄,窄还不算,还挺密,有点纳闷了,以前是什么商号和买卖,不是像鹿特丹,做“真人秀”的吧?要是的话,也忒“时尚”了吧。谁知道呢?不妨说一说!

 楼主| 发表于 2009-1-2 18: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孚郡王府大门63颗门钉

 

# S: M/ h y' f: H) [; e4 V6 z



发表于 2009-1-2 19: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并茂的好作品!!

发表于 2009-1-2 19: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陆老师,我觉得这九爷府是王府里最规整的.
发表于 2009-1-2 19: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九爷府被太多的单位及居民占据,该腾出来了.
发表于 2009-1-2 19: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帝京子民在2009-1-2 19:30:00的发言:
p2 I# n7 L, H [

   图文并茂的好作品!!

" E& P% ~6 J/ p( d

的确,加精.

发表于 2009-1-7 09: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再孚王府旁边上班,天天进这个大门
发表于 2009-6-17 23: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2 Q/ u' J6 T" W+ P m, @

“九爷府、孚郡王府”2007年时,拍过很多照片

发表于 2009-6-18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时维持现状吧!一腾又毁文物了!很多建筑不是一定腾退就是保护。
发表于 2009-6-17 23: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九爷府

( T: J& |( `+ M$ q% ]/ ~( C9 y; j5 ]; @

 

; ^+ Z+ s1 _% B: U) i, H


发表于 2009-9-1 13: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是图错还是大殿后改

从乾隆图上看,孚王府寝殿应是面阔七间前出五间抱厦,但实际却不见有抱厦五间,而且殿前有月台,这也与图不符,不知是怎么回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19 18:50 , Processed in 1.208375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