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yzl410朋友发的彩画是地方彩画,看做法样子像是山西中北部的,最早的应该也是没几十年的历史,它们的做法与官式差别较大,而且远比官式建筑彩画复杂得多,目前社会上关于这类彩画方面的研究较少,本人也是极少接触,仅仅能粗略的介绍一下。 $ R, O$ X3 h$ x# ? K1 d# y
这些照片除了112楼第二张图片外,其余建筑彩画皆属于地方特色中名为“上五彩”的一类彩画。本人以112楼第一张彩画为例,粗糙的介绍一下这类“上五彩”类彩画的特点。 ! [+ k8 u3 [# F+ S# {3 j
山西地方特色的建筑彩画主要也是以构图的样式划分的,分为上五彩、下五彩、一绿细画、金青画等几类,上五彩类彩画主要运用在晋北地区,其构图模式与清代官式彩画中的苏式彩画有些相近,所以对比清代方心式苏画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 i6 Z2 S5 {2 }0 T% { 上五彩和方心式苏画的构图对比如下:
% ]* ^, m8 ^3 ^! l* V4 U
1 E" C% ~0 a9 U2 R
F1 {' @4 w6 S6 m$ H0 ~& t* I$ h; D+ q& M7 h2 `8 {8 R
上五彩构图主要以池子、卡头、檩花、檩头四部分构成,池子类似于方心式苏画中的方心,池子边类似于楞线,卡头类似于斜卡子,檩花类似于卡子,檩头类似于箍头。 ( \7 T% I* a. ^/ e
本图上五彩彩画中的这条龙为“翻头龙”,是地方彩画中较喜欢用的一种龙的形式,有些类似于官式彩画中的回头龙。下图是张对比照片,略有区别,因为此处的回头龙是清代中期及其以后的样式,与翻头龙基本类似的样式在清代早期彩画中有,但出于版权问题,不便贴出,见谅了。
. W8 p, q- o5 h# R4 c
7 r( `- m$ B- }: b0 T ( m; ?' n+ w( Z0 n( r/ j) r5 ]* w: o
0 Y5 j5 t# X) K" B 0 [# p6 c; X; P
! Z8 o/ t6 Y: ]3 {; P上五彩彩画画面较为华丽,池子处经常满贴金,类似于清代彩画中的窝金地苏画。 % ^9 X; n$ J! Y6 ?1 X1 C
 # [# C3 I; |6 O8 r( A: c
6 l; q" M! ?% x* B6 u ?4 q& ^9 R, d& A( N3 t; E7 R
* ^# l' Z y, |) u0 n7 h' `
* t) ]3 Y$ t3 L有了上面上五彩的构图模式,大家可以对照着示意图找找112楼、113楼中其余的图片的名称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