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c5 Q+ y7 _) x) ?0 G 也是闲谈
: Z" ~/ C* k* ]1 r/ ~5 q2 _$ Y. U 一说起方言,就想起侯老先生说的相声“方言与普通话”,把这语言的地方特色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不能写下原话,但还能把一两个“包袱儿”大概抖抖,愿大家能看明白。 / o7 N: n7 \7 W7 W1 ^# R
“包袱儿”一:听宁波女人在和儿子对话,儿子名叫来发,大意是叫儿子把沙发上的棉纱线拿过来,儿子不肯,这女人说他懒惰------。
$ a. Y' |( {, N6 b. E9 I% @我把对话写这儿,后面注的是话语的发音(数字示简谱),您试着按音儿唱唱,节拍按咱平常说话就行(高低音和音符只能您自个儿来了)。
- {: ~6 W3 a4 O- z 母:“来发(来发2 4)!”
2 @/ Z" _/ D0 }5 d3 a5 I1 \ 儿:“干吗(索西5 7)?”
8 R# s1 B, ?7 y% n$ W' S 母:“沙发上拿来棉纱线(索发索哆来米索西5 4 5 1 2 3 5 7)。”
3 g( E) {/ V( A2 B 儿:“不拿(发哆4 1)!” 1 X- M% q' d4 W6 s8 _; t$ _
母:“懒惰(拉哆6 1)!”
) Y# O! U/ G9 |! f* O5 ]. E2 _ 儿:“不拿不拿(发哆发哆4 1 4 1)!” ( q7 y6 D0 q+ i" N
母:“懒惰懒惰(拉哆拉哆6 1 6 1)!”
3 h9 ]& l9 ?" n1 w: z/ P' t) D 儿:“不拿不拿(发哆发哆4 1 4 1)!” $ |. u5 P3 Z( |& u
-------
* ~! [2 L# Z" `: b! \ 您看,这整个儿是在唱歌儿------。人说“宁听苏州人吵架,不听宁波人说话”,现在听宁波人说话都像是在唱歌,更何况苏州人呢,糯糯吴侬。 ) G% ?" e4 A" F
例子举得不知是否得当?我这是想说,语言是有韵调的,学一个地方的方言,首先要知道它的声、韵、调,北京话当然也如此。 - c7 }! [ F+ j% @# h
北京话的京腔京韵是很有讲究的。不是多说几个“儿”字、多吞一些尾音儿那么容易的事儿。它和普通话也不同,尤其是现在众多的南腔北调的普通话,见有人觉得说普通话就是在说北京话了,真有点着急。 1 ^! ^. b* c- @3 m
多听听《茶馆》里老少爷们儿京味儿十足的念白;再听听“骆驼祥子”怎么跟你说话、“雷雨”怎么向你倾述;好好研究研究侯宝林幽默的相声;细细品品字正腔圆的单弦、大鼓;街头巷尾揣摸揣摸老人们闲聊时的语调-----,你会发现,北京话啊,和咱老北京一样:韵味十足! - V% Z6 B2 l5 U4 ~- i# N7 F
“包袱儿”二:是描述同院街坊,有一上茅房的,其他听见动静后的对话。 # j! o) r. Y$ Y3 e. V. b% Y
8 c) R% @2 ]6 @! R, I4 D9 I- Q: k
屋门儿一响,西屋大哥说话了,按咱北京人的话语儿是这样的: 1 J. W5 u0 n. G7 r2 h8 m/ z4 Y3 w- Q# a
“这是谁呀,深更半夜的?” , _4 w4 T2 S; i. f/ C
“哎呦大哥,是我上茅房,把您吵醒了不是,没事儿,您接着睡吧。” 5 s5 t/ w. `. }- T5 [4 F$ B
“天儿冷,披上件儿衣服,别回来冻着。” & s1 N9 w( q6 i# O
“行嘞,我披着呢,您盖好被子踏实睡吧,吵您了。”
% @% m" H9 n7 d; O. }& U" i5 Q! d) z- -----(省略了其他两个地方的方言) \1 l% r+ |# {3 U
要是山东人就简单了:屋门儿一响,西屋大哥说话了: / ]3 ^/ U/ A6 K) x' P [5 S
“谁?” - G6 y+ a' |9 j, g" l7 U; Y9 L
“我。”
# F& i* j, s A' w “嘛?”
2 f7 \ a* Z% Y “尿。” ) K. Y, u; ]" g* J$ t
------ 3 y p& r$ { l5 k0 L
听到这儿,台下没有一个不笑的,是我这儿写得没劲,您要是听全出儿就好了。 % y+ D' j; [- [6 R- C. R
语言作为人们日常交往的工具,有它的地域性,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北京城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北京话也经历了众多的汇集和熔炼。当然有些词汇使用频率高,流传范围广,而有些使用较少,也就逐渐地被人们遗忘了。可是,语言的人文条件却是有其生命血脉的。北京这个几朝古都,有它的古朴、有它的沉稳、有它的宽厚、有它的包容、有它的礼节,有它的幽默。不要小看这些啊,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些也都渗透在它的语言中,代代相传,致使北京话说出来就让人觉得那么贴切、那么有内涵。上面儿相声里虽说只是晚上上个茅房,街坊邻里也是相互关照,相互关心。这是人情味儿,咱北京话里都透着有。这也是听着北京话,就觉着悦耳,就觉着耐听的原因。北京话啊,不是说的痞点儿、脏字多点儿就行了的,那不是说北京话,那是降低了自己的人品。学北京话不能只是猎奇、只是模仿,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要学,就从根儿上学。北京话啊,和咱老北京一样:历史悠久! 5 m9 A. J& u- }- R2 x1 X
看着眼前老北京的渐渐新变,听着耳边北京话的渐渐稀落,只能尽此微薄之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