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草长鹰飞在2008-12-18 7:32:00的发言:
' q5 m8 B$ \; g/ K( W瞧瞧,不学习就是不成,我把高楼村与岳家楼给弄混了,食烟火斋老师一直强调金中都故址,应该说高楼村离骆驼弯儿不远才对,是不是,老师们?!?
0 |3 H* Q8 V* F; @ 燕京八景始于金代,我现在住的这个小区,名为“丽泽雅园”,得名于金中都丽泽门,花园的草坪里,地面镶嵌着许多条石,条石上镌刻着“燕京八景”的名称,怀古气氛颇为浓郁。这也是我在此买房的诱因之一,尽管售楼小姐忽悠我说这里紧邻金融街。但是距离西客站仅有3公里倒是不假,可那又有什么用处呢?自从西征屯田遇赦还朝,我是再也不想坐火车了。当年,从北京至乌鲁木齐,一连乘坐75个小时,能够想象个中滋味吗?后来飞到美国,也不过11个小时。 ! _! i& w W, i: H% @9 y' n
7 K% n8 T/ X1 y s( I! }古城墙被铲除运到仓库填坑垫地
# ^) s6 K# Y- Q- D+ H为猪圈留下的残墙成为市级文物 ; v% G1 M. ^5 `( V; F9 j2 Q
8 a( w/ m P3 v7 a+ `, ^" S$ l 高楼村小土堆大有来历
* S7 t8 @! Z* I$ v3 z! j* O# c
[8 L9 \. }# i, F2 I
高楼村,在46路公交车南端终点站,位于马连道茶叶街西南,西三环路丽泽桥东北。在高楼村路旁,有一座高度不足2米,长度不足10米的小土堆,却环绕着铁护栏,遮盖着大屋顶。原来,这就是赫赫有名的金中都古城墙遗址,是北京市级文保单位。
J, _9 g3 q5 [: I, b
# M0 j7 S9 Z2 ?8 k一、金国皇帝要到燕京来种莲花 % ?5 p% v% ^0 r. W" o) w
S, o$ [5 x8 K' J
1115年女真族创建的金国,国都原在哈尔滨市东南,称为“上京会宁府”。1149年,金国丞相完颜亮杀死了堂兄金熙宗,篡夺了皇位。为了摆脱心怀不满的贵族们的牵制,也为了就近统治从宋朝夺来的中原地区,完颜亮准备迁都到燕京,即今北京。完颜亮为迁都制造舆论说,我在上京栽了200棵莲花,都未成活,是何道理?他的亲信逢迎道:“自古江南为桔,江北为枳,非种者不能栽,盖地势也。上京地寒,惟燕京地暖,可栽莲。”1153年,新国都在辽代燕京城的旧址上扩建而成,完颜亮宣布迁都,并命名为“中都大兴府”。
) _) F* ~+ G7 W8 a4 P金中都的城墙,相对北京现在的地段而言,其东南角在洋桥以北的四路通,东北角在西绒线胡同以南的翠花街,西北角在羊坊店的黄亭子,西南角在高楼村以南的凤凰嘴村,共开有13座城门。高楼村附近的丽泽桥和丽泽路,即得名于金中都西南角的城门丽泽门。 : l+ X b8 J! K, Z' X$ ?2 S& J
西客站侧畔的莲花池,当年有泉水涌出,是金中都的水源。莲花池下游的莲花河,经现在广安门外的湾子向南折,沿皇宫西侧穿城而过,从南城墙下面的水关流出城外。如今右安门外玉林小区中的辽金城垣博物馆中尚保留着这处水关的遗址。完颜亮迁都之后,果然在莲花池中栽种了许多莲花,莲花池也由此而得名。
) [) H. E4 X1 }# D# H: a) Z4 W4 T
: Y( h9 u9 {6 p% v% k
二、金中都城墙历经变迁,只留下三处土堆 7 v* ~- x" E4 ^- ]- p
7 J+ C: t/ V: ]0 t( _4 A2 X1215年,金中都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军攻破,遭到严重破坏。1264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曾计划在金中都故城建都,终因故城残破,且水源不足,遂将新都建在故城东北方向的积水潭周边,即元大都。元大都建成之后,为防遇到战争时故城被敌军利用,忽必烈下令破坏了故城城墙。在元代,金中都故城被称为“旧城”或“南城”,城中仍有不少居民。至今,前门外大栅栏地区有不少由东北至西南走向的斜街,据说就是当年沿着连接元大都和旧城之间的斜道形成的。
* _( O) |+ R8 o7 ^8 }$ u金中都是北京历史上第一座国都,可是历经852年岁月变迁(指1153年至2005年,此文系2005年发表于《法制晚报?风物志栏目》),这座周长36里的古城,如今只剩下了3座夯土堆。其中2处在丽泽路南侧,分别在凤凰嘴村旁的万泉公园和东边的万泉寺水产冷冻厂院内,均属当年的南城墙西段。第3处就在高楼村,属当年的西城墙南段。 + o* m: Q0 ^! L( W
! O, d g% h5 d$ D* e0 m5 E9 J三、高楼村古城墙遗址就在马大妈家门前
( R" a! z6 v' v% L) v
' I& f+ R0 M( x
马大妈今年69岁(今年亦指2005年),1954年18岁时嫁到高楼村,她家门口就对着城墙。马大妈回忆说,那时的古城墙从家门口到现在的路边,厚度约有20多米,高度足有3层楼高。高大的城墙上原有一座年代不明的二层砖楼,高楼村的名称即由此而来。那时古城墙向北延伸有2里多长,直至马连道南口附近。 : q) f( x' k2 j0 A, B6 |
当年的马连道是一条乡间土道,道旁长着许多开蓝花的马蔺草,有不少长满芦苇的低洼地,高楼村的人们都叫它“王八坑”。1958年,在马连道粮库旁边相继建造了物资库和纸库,需要用古城墙的夯土填坑垫地,上百辆驴车马车川流不息地运土,高楼村的古城墙就这样消失了。
0 h/ h# j# u8 w; n* v当时马大妈养了5头猪,猪圈建在家门口,紧靠着城根。马大妈和拆城墙的人们商量,挖土时留下一小段,以防她养的猪跑掉,就这样,城墙被留下曲尺状的一个小拐角,用以充当猪圈的东墙和北墙。
" b2 V$ V# i8 G: e5 ^5 K) F
9 f% | ?$ D, @
四、史料说金中都筑城用的黄土是从涿州运来的。
) I# B! i8 ^! A$ @/ C+ n
0 h K7 V+ _! C) w8 l68岁的牛振达和63岁的牛振东老兄弟俩,自小在高楼村长大,他们的宅院就在古城墙西侧,距城墙只有3米。他们回忆说,古城墙的夯土特别坚硬,不用担心会塌落下来砸到住宅。当年挖土时十分费劲,要用镐头使劲刨。他们说,高楼村一带都是沙土地,而古城墙的夯土是黄土,相传是建城时从远处运来的。他们还说,从前马连道的煤厂都用古城墙的黄土做煤球,又好烧又不易破碎。 7 G; I0 z% \- z7 [1 |, O j1 c( ]
牛家老兄弟俩的话令人想起《光绪顺天府志?金故城考》中的一段记载,说是建造金中都城墙时,“人置一筐,左右手排定,自涿州至燕京传递,空筐出,实筐入,人止土一畚,不日成之”。原来,夯筑古城墙时用的黄土,是用人力从百里之外的涿州一筐筐传过来的。当时营建金中都城池宫殿,征集了40万军队,80万民工,使用“人海战术”,不日成之也是有可能的。 ( K+ H6 i$ l; N+ f8 X! A
' N! i5 s" G) F1 M五、马大妈被聘为文物安全巡视员 - ~' z: W; j3 s; x* |* M
$ u4 V* G4 ]/ ~, a7 h! B3 _7 y* ]1984年,北京市将高楼村古城墙遗址列为市级文保单位,在夯土堆周边砌筑了护坡石墙,2001年又建造了铁护栏和玻璃钢屋顶加以保护。今年夏天(亦指2005年),丰台区文物管理所聘请马大妈为文物安全巡视员,每月都要报告遗址保护状况。马大妈管着遗址保护棚的钥匙,每天都要围着遗址转上几圈。 % p! @% K& {1 I% x0 ~! X% t# A
有道是“盛世兴收藏”。高楼村这座小土堆虽然不起眼,但它是我们北京自1153年金代建都至今852周年的历史见证,是我们城市不可多得的珍稀“藏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