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横窗瘦影

[原创]流淌在“头发”里的记忆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8-12-22 17: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斑马在2008-12-22 17:03:00的发言:
$ E% @4 D% }* _0 V' e" d

 

1 Z Y) a! K& ?) c4 H

笃志女中肯定不是鲁迅中学,这点我考证过,唯一的联系是解放后取消教会学校,笃志女中并入今天的鲁迅中学.但学校位置和隶属关系一点没有.我一直在寻找笃志女中的具体位置,应该是在头发胡同附近,所以特想您请教.年羹尧宅子比较复杂,有几个院子疑似,有机会可以和您一起去考证,您写的文章不错,很多都值得我学习,我的文章就是乱涂鸦而已,今后还要请您多多指教.

0 ^: K9 Z4 }) N& q- X0 s

你怎么叫斑马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2 02: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记载,“鬼市子”在清代就已经有了,能上了排行榜的有三处,一处在崇文门外东大街,一处在德胜门外桥东北河沿儿,一处是宣武门外(?)的西小市。

/ v- f" r* ^6 ]& G7 j

而后又有陈宗蕃在《燕都丛考》中记载,称:象房桥之南曰抄手胡同曰小市,首颇繁盛,今渐移于宣武门大街之西,又北曰头发胡同。还有记载有说:宣武门内头发胡同内海市界,向有书店数家,中午复有打鼓者出摊(《北京琉璃厂书肆逸乘》)

7 M* _3 Y, \9 s3 B6 b

这些记载基本上标明了宣武门小市的位置,虽然在方位上有些问题,是否可以理解为有些地方是笔误?至于考证准确否我们且不说了,反正解放后它就存在于头发胡同东口内。

1 ~7 U0 f3 Z [, i

小市又称为晓市、鬼市,从名称上就可以看出这种市场的暧昧。据说这三处鬼市经营各有不同,而抄手胡同内的鬼市则主要经营古董字画和书籍。

9 f5 l1 a; k( x

晓市之晓是说它业务最繁忙的时间在拂晓;鬼市之鬼并不是真有鬼,而是指它出售的物品中有鬼,或是假冒伪劣,或是来路不正;而小市之小是说它规模小,上不了台面儿,甚至是无照非法经营,为城管重点打击之对象。

- {- X5 Z+ a3 A9 h H) @0 n! H

这里有两个传说,以资一笑吧,一是说纪大烟袋的精铜大烟袋被人给偷了,家人仆人急得团团转,可不是电视剧里王刚偷的,纪晓岚却并不着急,悄悄吩咐家人到“鬼市子”上找找看,结果居然真的就在崇文门外的鬼市上给找到了,而且还是用很便宜的价格买了回来。

- S3 }% e9 g1 ?% |2 ]2 r+ L3 }

还有个笑话,是说有个外地举子进京赶考,天儿冷,想买件棉袍儿,他就侵晨前往“鬼市子”,看到一件细纹如新的棉袍,只用了四两银子便买下了,回到单位,向同仁们显摆,有精明人说:“那个地方便宜买来的,肯定是假货。”他先是不信,再仔细一看,原来是用牛皮纸做的底儿,上面粘了羊毛。他很是气愤,第二天夹着棉袍又上了“鬼市子”,然后回来高高兴兴地告诉同仁:“那件棉袍我竟然卖了六两银子。”那位先生却是不解风情地反问:“你怎么肯定那银子不是假的呢?”他还嘴硬,不相信,可取出银子一验,真是灌了铅的假银子,结果被气了个半死儿。

" |: v$ |' ?5 o. D

由此这晓市的鬼域技俩也可见一斑了。但买卖终究是买卖,假货贼赃只是少部分。这里经常有些打硬鼓的,从一些破落大宅门里收来的好玩艺,放在市上出售,所以会有许多人来淘宝捡漏,也能买到自己喜欢或需要的东西。

* N, U3 t5 R6 A N% v

崇文门外的小市我没有寻找过,也没有记忆,但德胜门东北面,贴河沿,前些年曾有过一段时间,是批发香烟小贩集中处,也不乏假烟,是不是鬼市的传承,就说不好了。

( a& P7 A2 N. \( D! M) }0 R; |

“摆摊售卖故物,色色俱备,真赝杂陈,入其中者,极宜留心察视,黎明交易,早九点收市,世俗或呼鬼市。”

" v2 o" o, g! R- `9 F1 v+ ?

这是前辈聪明人的提示和对鬼市的写照吧。

- O( x: S- W" w. v2 M7 E

抄手胡同内的小市,在我记忆里还存在,不过那时我也很小,前面说过,我小时的幼儿班就在麻线胡同,距此极近,而有个姓章的同学就住在小市里,他家是经营木器家俱的,门面很小,前面卖后面住,晚上是用条木板子插入地上的板槽里封闭门户的,那时这里好像有两条或三条通道,相对极近,都是门市房,出售各类商品。等我稍大些,大约是公私合营后期了,商铺渐渐都进行了商业改造,这些买卖就关张了。

4 \# z% \) ]) Y5 x% V

小市后面原有两条很窄的小胡同,都通向抄手胡同,一条向西在童装厂前面,一条向北,穿过童装厂大楼东侧与一座简易楼的夹道,从斜对“松林里”的位置出口。

$ d5 g# x9 m4 K" D

据说,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到解放前,小市有过非常鼎盛的时期,有十多家像模像样小有名气的书店、字画店在此经营,而如今,经过时代的变迁,经过市场的淘洗,经过文化的沉甸,它已经反复地进行了房屋改建,致使面目全非了。也许过不了多久,它还会变个样子,甚至再也不存在了,谁还会记得这条狭窄的满目疮痍小巷子呢?

G7 Y W2 B: u+ I# n: i r

 

& j; b: M. s" l0 _3 p3 B

 

- L6 g" f" ]# Q( U

 

* A- ]: n9 G! a


 

' K7 i; C( t m0 ^& x

6 _3 r6 C9 z: o: x) O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1 23: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两年前拍的小市儿

9 J V& H" X/ |; }' X$ f0 b


发表于 2008-12-22 1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能写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8 17: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行,上过那个城楼儿就更得问候下了:)

- [# H( {5 i' b- q. l2 b. n

我小学的一个姓张的同学,淘得“斜乎”,每次找他玩去,就要上趟城楼,那时还小,东侧的那破木楼梯,觉着又陡又窄,高得很,还中间都有空儿,踏上去咯吱咯吱响,让人又紧张又兴奋,可一上了二层,就觉得好高好宽绰,那会儿没多少高层建筑,眼界一下子就豁亮了。他也不知道从那儿听来的闲篇儿,楞说是燕子李三就经常在这上边睡觉,让我们有时也会羡慕他见多识广,有时我们会在西边的马道上赛跑,那可真宽绰。

6 |% T" h0 X' S9 ]- W

他家是门面房,记得好像干过一阵儿洗烫衣服的活儿,就如同时下的洗衣店干洗店,后来关张了,我从来没见过他父亲,只是那会儿的孩子很少打听别人家的事儿。您一定记得这门脸儿,因为他家的玻璃窗上有大大的雷记两个字,特惹眼。到今天我也没整明白,姓张家为什么叫雷记:)

1 d7 \, b2 }3 ]

要说淘,我可大部分都是和他学的,有时我们会顺着满是荒草蒿草的城墙,钻过栅栏,一直跑到象来街的那条马道才下城墙。

( B! o$ J* a2 H5 w' ~/ r) s

想想那时倒也挺惬意的。

发表于 2008-12-19 09: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的麒麟吐书门墩很经典。。。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9 00: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小学老师,吓唬我们是说不让去太平湖,那会儿的太平湖才更吓人呢:)特别是晚上,根本不敢上那附近玩儿去:)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8 23: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1968年的冬天,只记得那年的冬天很冷,或许这完全是与心情有关。

; C3 @4 P. u- h2 r9 w" e( w

11月,不管是收音机还是街头的大喇叭里都在宣传和欢呼着中国共产党八届十二中全会取得的伟大胜利,而我们这些老三届的学生们马上就要接受人生最大的一次转折: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街上到处是为孩子置办简单行装的中年男人和中年女人,对于将来完全无法掌控的他们除了继续高呼革命口号,心里也不免会惴惴不安,相反倒是我们这些学生仔根本不知天高地厚,甚至有人还在写血书,大批的前往山西各地的知识青年插队运动序幕已经拉开。

& O0 ]2 @& Y, S

这种躁动气氛笼罩着整个北京市,相反倒减弱了人们对政治的关注度。

( V& I# y6 E( A8 c* B1 ]+ y) M! t

一些对政治敏感的革命派造反派们关心的是全会一致通过了中央专案审查小组《关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罪行的审查报告》,并预感到九大也即将召开,一个政权更替的过程在政治上理论上制度上形式上基本完成了。

# o* U) Q; m W+ x0 F7 I

在当年那种政治上超高度一致的党内会议上,谁也没有想到竟然有一位中央委员在表决通过时没有举手同意,用她的形式表达了对开除刘少奇出党的异议,在当时这真是个石破天惊的举动,这位伟大的女性就是陈少敏。

; b1 X! l8 l2 I6 w3 v$ U7 f2 t7 B# x

在会后,在康生恼羞成怒的质问中,她只是坦然回答:这是我的权利!

c/ p7 q8 H5 Q# i6 B. R- ?# c* I

多年后,在提及文革中刘少奇的冤案时,就是党的总书记胡耀邦也不止一次地说过: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大家都犯了错误,都举了手,只有陈大姐没有举手,没有犯错误。

1 \" e. [! ~1 a! p/ x" I

从党史资料记载中,可以看到,陈少敏平凡伟大的一生。

' U0 Z, B8 |* ^: L' L3 ^. U7 s

她搞过工运,搞过地下工作,也指挥部队打过仗。据说当年在鄂豫边区还生产过以她跃马持枪形象为原型的“女将军”牌香烟。解放前她屡立战功,解放后,她担任了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副主席,是第八届中央委员。

9 r7 ]% @6 C# Z9 \ ^, g

陈少敏的家就位于头发胡同中段,我们前文所提到的那个院子里。

" e- B2 o& @6 f9 B- V$ b

她没有子女,只有一个养子,这个养子曾经是我的同学,他也只是按她的要求叫她“姑姑”,所以我一直也没有弄清他是不是从亲戚家过继来的,其他同学也有过说他是烈士遗孤的传言,真像如何我就不知道了。

( k* o* ^$ e- G" x6 H: N. E' ]# o3 C

从这次全会后,这位疾病缠身年事渐高的老人便频遭磨难,有段时间还被“流放”到河南,只是随着各奔他乡,我和这位同学之间没有了来往,也就不太关注他和他姑姑的事情了。

3 @; J+ ~$ F- h3 @9 e+ v6 E

听说这位鲠直的老人是在1977年病故的,不过,她的刚正不阿和大义凛然真得让人叹服。

" z. @) B: x. t) @

陈少敏去世后,这套宅子不知道又换了何人居住,但那大门还是总关得严严实实的,直到有一天,我才突然发现,它也不在了,被拆除了。

- [, H( \: p+ Y5 u

 

% J" ~/ ?1 p7 w8 b

 

& N* x$ K Y4 g. C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8 23: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路丁在2008-12-18 21:35:00的发言:
9 S; Y/ y! w$ S4 k3 u

      您接着写啊,越看越有意思了,问候您!

( Z; \1 Z) f. K, [

      那会儿班上从四川农村转来一个女孩,她很泼辣,能把最调皮的男生按倒在地上,她住西绒线口,因我是班长,老师就让她坐我旁边了。她比我大,我跟她一起玩儿,她老道我家来,大人也放心。没想到她倒把我引到了城墙上,我也就此开了眼。那是一天放学后,她说城墙上有酸枣儿,我没回家就跟她去了。是从西边儿的塌方地方上去的,她在老家会爬山(在我家院里还爬树),上得很快,我很害怕,几乎是她把我拉上去的。她带我找酸枣儿,刺儿真扎手,到上边儿满是蒿草,草长得很高,西边马道很宽,一直走过去,太阳快下山了,风吹很瘆人,她找了那么多酸枣儿,我催她回去,她不肯,我都快哭了,我俩才从东侧木楼梯下去,都快看不见了,楼梯响,我老觉得鬼要来了,到下边儿我撒丫子就跑,她喊我我都没理她,酸枣儿也都掉了。到家浑身是土,家里知道后,关了一周禁闭,除了上学,哪儿都甭去,幸亏没让老师知道。

6 k- D+ ^# S4 U! M f/ @* s' a

      那会儿不说燕子李三,是说流氓集团,什么九龙一凤之类的。学校里也教育,家里也嘱咐,不让上城墙。老师说公安局真的在城墙上抓获流氓集团,说他们晚上就聚集在城墙上。

, _' g2 S n7 c+ |5 p

      这会儿要还有城墙,我一定不那么狼狈!哈!

4 S& U3 j( W, r7 O0 y

听说那一凤就住在受水河~~~~~~~~~~~

发表于 2008-12-18 21: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接着写啊,越看越有意思了,问候您!

9 s1 I" `9 u6 b

      那会儿班上从四川农村转来一个女孩,她很泼辣,能把最调皮的男生按倒在地上,她住西绒线口,因我是班长,老师就让她坐我旁边了。她比我大,我跟她一起玩儿,她老道我家来,大人也放心。没想到她倒把我引到了城墙上,我也就此开了眼。那是一天放学后,她说城墙上有酸枣儿,我没回家就跟她去了。是从西边儿的塌方地方上去的,她在老家会爬山(在我家院里还爬树),上得很快,我很害怕,几乎是她把我拉上去的。她带我找酸枣儿,刺儿真扎手,到上边儿满是蒿草,草长得很高,西边马道很宽,一直走过去,太阳快下山了,风吹很瘆人,她找了那么多酸枣儿,我催她回去,她不肯,我都快哭了,我俩才从东侧木楼梯下去,都快看不见了,楼梯响,我老觉得鬼要来了,到下边儿我撒丫子就跑,她喊我我都没理她,酸枣儿也都掉了。到家浑身是土,家里知道后,关了一周禁闭,除了上学,哪儿都甭去,幸亏没让老师知道。

/ Y& h% @# q; ?" y

      那会儿不说燕子李三,是说流氓集团,什么九龙一凤之类的。学校里也教育,家里也嘱咐,不让上城墙。老师说公安局真的在城墙上抓获流氓集团,说他们晚上就聚集在城墙上。

4 B6 c) k0 l+ K* Y: G+ X8 y7 L) U

      这会儿要还有城墙,我一定不那么狼狈!哈!

发表于 2008-12-21 09: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条胡同能写出这么多故事来!要是所有的故事发生地都还在多好!要是都有照片改多好!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0 21: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儿格犯懒了,只闲看闲聊,啥也不写了-----------
发表于 2008-12-19 11: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以为是介绍理发馆的那。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9 17: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油油在2008-12-19 9:23:00的发言:
这里的麒麟吐书门墩很经典。。。
P- s& I9 V4 v! F$ m9 @4 ^

看来油油小姐逛得很细,对门墩也仔细研究过哟。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9 17: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京北易在2008-12-19 11:55:00的发言:
还以为是介绍理发馆的那。
9 `; E7 C7 H+ a5 M7 U

真对不住您哪,题目是胡乱起的,有误导嫌疑~~~~~~下回一定改。

发表于 2008-12-19 17: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横窗瘦影在2008-12-19 17:35:00的发言:
( {8 O: W5 a+ V: Q! C' `2 g

看来油油小姐逛得很细,对门墩也仔细研究过哟。

/ C9 X7 ]& @, l

呵呵,感兴趣而已。。

发表于 2008-12-19 17: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头发胡同附近有所笃志女中,楼主熟悉吗?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9 18: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通往受水河的那条胡同再向东,则显得更为安静和凝重,街道比较整齐,大多数院子门户紧闭,街道两旁树荫遮蔽,行人稀少,当然我说的是过去的那段较长的时光里,印象中头发胡同与周边胡同不同的是,早就铺上了沥青路。东至抄手胡同的这一段大杂院不多,而以私房和单位宿舍为主,最大的就是农垦部的宿舍院了。

% m& M& \* m6 f- z* D# p

农垦部宿舍在路北,虽然从外表看,只占了二个门儿,但却是方方正正的北面直通到受水河胡同,在受水河胡同里还留有个小后门。孩子时到南边儿玩去,为不绕路,经常会将其当做穿堂门走。好在我的一个小学同学住在这个院子里,碰到有人质问便以此搪塞了事。

- f3 z8 P3 i' p# t

这位同学家教很严,学习很好,是石驸马二小,我们那一届里唯一考入男四中的学生。

- Y; Z6 h! M+ r: B3 T

这个院子向东不远的路南,就是众议院夹道了,这是条又瘦又长的胡同,曲曲弯弯一直插到城墙根的新华社正门东侧,其间也有条可通向抄手胡同的小窄道,它的得名全赖于旧北洋政府在宣武门西大街设立的国会众议院会所,也就是如今新华社的社址。要说起来,这地界儿可是非常有历史了,不是一会半会能说清楚的,明清两代,它是象房,后来改为贝勒苏努的府邸,再后来改为大清朝的资政院,又成为民国的国会众议院及北大法商学院的校舍----可不管世道如何变迁,胡同的名字却是流传下来了。

( o; I" {6 x7 U$ m6 K

只是不知在我们这一代,在大拆大建中,这条小夹道能否存活下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9 18: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9 19: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斑马在2008-12-19 17:39:00的发言:
: X0 u: K4 {7 n ?

原来头发胡同附近有所笃志女中,楼主熟悉吗?

6 D' U+ t; C0 H

斑马先生好~~~~~~

% z4 w3 z. A7 ]3 q$ H

我想,笃志女中就是原来的斗公府,后来的女师大,如今的鲁迅中学呀,本来还应承飞哥要单写写呢,只是没腾下功夫来。

# Q3 y: E4 U+ T

您的许多描写考证老北京的文章都看了,很喜欢,也很是佩服。

2 c# R0 ]0 |2 c8 G8 i* _

那天看您写的年羹尧其中一处在宣武门宅子的文章,没有看到后面的具体位置,还想请教呢~~~~~~~~~

发表于 2008-12-19 22: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众议员夹道恐怕也不会有太多的人知道了,就叫流淌在“头发”里的记忆吧,常常梳理梳理,我觉得这个名字挺好。

8 l9 V- g: Q, D, C" {

就快到头发胡同东口了,写得太好了,也辛苦了您,问好!

5 ?* a1 R0 l4 w# f3 E

很多在不经意中就消失了,就剩下了断断续续的记忆,真是蓦回首,它已不在灯火阑珊处!拆吧!经意又怎样呢?!

0 x) k( C& p' L2 I* @/ u

 

( G( U: l; W. I& l

 

; ^3 H, Y% |5 V$ h

有一龙就住石驸马东口,那时有三个地方是特别警告的:宣武门城墙、太平湖和远点儿的陶然亭。

发表于 2008-12-23 02: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横窗瘦影在2008-12-23 1:12:00的发言:
路兄好:)谢谢了--------本来就想说,您是老女八的人,比我清楚多了,老校长我没见过,但也听街坊邻居说起,委会可敬的一个人:)您说的好些事儿,比我的记忆早,真的很感谢。
' T* X5 e8 r* W+ Q& S) V( d, j/ q

问好!别客气,记忆流淌嘛,随写随想,随想随写。

发表于 2008-12-22 23: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友渔、薛子正、女将军李贞都在头发胡同一号住过,一直是电网拉着。我有同学住2号和3号,这一段安安静静,看有小轿车在门口就知道首长在,嬉闹走过这里都会收敛住,里面是不能进去的,但我看到2号院的样子,1号院就甭提了。不过现在也不开门,只是电网已零乱散落了。

6 X7 r$ Z2 f- M2 T: i

      您说的抄手胡同口原是北方昆曲剧团(初三快毕业时,我陪同学到这里来考团),它好像原来是在教育部街东口的北侧,搬这儿来了,后来是京剧团、木偶剧团------,挺好一院,都拆了,现在好像就剩了一间老房子,站在过街桥上还能看见那间房子,不是很好找。

! `( M1 b) g8 e5 x- @& B5 N

      抄手胡同象人的两手向前抄着,从头发胡同进去这一手,那工厂是童装三厂,那时也是北京儿童服装的一个“腕儿”呢,女工多,工作服好像是个大白围裙,上面印着童装三厂。那地方,现在是金沙国际商务楼,前两年叫白沙宾馆。另一手那儿,原有个抄手幼儿园,之前是二龙路派出所所在,原来都是挺好的四合院,现在是楼房了。

" l0 t) E/ C2 J

     您说的俩胡同口儿的小木楼儿,是挺象的,建筑挺特别的,都是小商店,有时还弄错了,现在都没啦!!

, E- W8 d* F C

     关于笃志女中,我冒昧地说一句,它原是圣公会办的一个笃志学堂,后为笃志女中,应在承恩寺那里,后来成为了公立的女八中也在那里,好像是五十年代初期才搬到现在的地方,也是老校长王季青(王震将军的夫人)努力争取的结果。老校长在她94岁的时候去世了,我怀念她!她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人!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3 01: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路兄好:)谢谢了--------本来就想说,您是老女八的人,比我清楚多了,老校长我没见过,但也听街坊邻居说起,委会可敬的一个人:)您说的好些事儿,比我的记忆早,真的很感谢。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3 01: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又出错别字了,可不让改了,是我电脑的问题吧?

1 S; U. u2 U6 [. ^

您说得对,我想起来了,那儿也曾是北方昆曲剧团。再谢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2 18: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有时很奇怪,一些你想记住的事情,也许会很漶漫不清,越来越混乱,以至忘记;而有些无可无不可的事情,偏偏会突然清晰出现,像放电影似的,有定格,有快捯,有慢放,且挥之不去。

2 J# `7 L0 q, v4 s

抄手胡同在我印象里就是如此,记得老人们那时经常会说前抄手、后抄手,这条胡同是条有些奇怪的胡同,从头发胡同起一直向南,顶到头向西稍拐个弯,便又一路向南,直扎到城根儿了。在中间衍生出两条向东的胡同,各自通往宣武门内大街,而前面那段在小拐弯处包括松林里的大约就是前抄手,而后面直达城根,包括一条向东和向西通众议院夹道的窄胡同就是后抄手了。

. r1 f9 @6 w0 S* f/ _( s9 q

为啥费了些口舌说抄手呢?因为在我记忆中的前抄手东口与头发胡同东口有些近似之处。前抄手出口向北是座二层的中式转角楼,古色古香,高台阶,门户严谨,然后还向北延伸有四五间房的距离,角上是大开间的门道。记得最早曾经是北京的京剧团,母亲曾说这是著名京剧艺术家赵燕侠所在的“燕鸣”京剧团所在地,母亲喜欢京剧,也很崇敬赵燕侠,我想她说的应该是有些根据的。随后这里又不断地更名为燕京京剧团,河北梆子剧团,木偶剧团等等,以至最后不知所终了。

: {8 V$ [: y$ \# Z9 _

头发胡同出口向南也是座转角楼,也是二层,古色古香,高台阶,只是从我记事起这就是居民楼,而且二层朝街面位置是敞开的走廊,但同样是在头发胡同内三四间,在宣内大街向南沿伸出四五间的样子。

, c1 i7 ]% P, p3 X$ W; a( w/ s

于是就会有这种感觉,像是这两栋中式楼拱卫着中间的这片房屋,而组成了一个独立的区域。

8 Y* z1 @ H! U, H* @0 }! x! q

我小的时候,跑出去的地方不是很远,对这种中式木结构的两层楼房特别着迷,总觉得很神秘很高雅,还经常将它们与西四路口银行和新华书店的两栋小楼做比较。

" D7 a4 x. Z1 Q" R

当我长大一些,虽然见的世面多了些,可我还是喜欢这种中式木楼。多年以后,当知道了宣内这一片曾经是朱门大户的府第和宅院,也就渐渐的不惊奇了。

, q4 ~! K6 M' {" r

说到这,头发胡同已经到了头儿了,只剩下路北的1号大院。这是个神秘的院子。

' k Y2 B1 N3 @3 d

文化大革命里,对老百姓来说,最有权威的就是片警和“小脚侦缉队”了,我这么说绝没有丝毫的不敬,就像北京人爱起外号,有些不过是为了语言的节约和调侃,说者没有恶意,听者也没必要在意。

7 W. R$ R: n1 U! }( [! ~

头发1号院,台阶不高,但门庭宽敞,红漆大门总是紧闭,传达室有半个窗口可以观察到门洞外面(记忆不太准确),房顶排着电网,旁边的车库门也是长年紧闭。文革中每逢节假日或有重大活动,总会有革命的老大妈们在这附近值班,大概算是重点保护部位吧。

; P2 ?6 |8 X$ v* D

我从没进过这个院子,就算扒头儿看都没有过,但远远地照上一眼或潜心里估量下,它应该是有两进院落,而院里树木成阴,花草蓊郁是肯定的。

2 q7 [5 p" k b, I

尽管可爱的老大妈们口风很严,可那时的小鬼头们还是能扫听到一些消息,据我听说,有这么三位政府要员曾经住过这里,一位是张友渔,一位是刘仁,一位是万里,三位革命前辈都是做为北京市的副市长住在这里。我倒是倾向于刘仁住在这儿的时间多些,一是因为透露消息的来源更权威些,二是刘仁市长解放前搞在下工作时与石驸马大街这儿有些渊源,只不过这是我自己揣测而已。这三位前辈大人物在文革到来都受到了严重冲击,饱受摧残,老大妈们尽心尽力地保卫的是宅院安全还是首长安全就不得而知了。

, \# s2 O" X' W' G# w2 x d1 b/ U

不知何时,1号院已经物是人非了,随后,宣内大街改造将它的东面切掉了一块,首长大约早就已经不住在这儿,从门口竟然可以让修理自行车的大爷摆摊儿就能够肯定,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有些酸,是不?可这1号院,即使到眼下,也好像不是普通人家。

( i# x4 x- m! O& b9 n# k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2 18: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借此答复下文秀武兵朋友--------

; ^* |! w6 i8 E2 Z. O

进了头发胡同的东口路北,好像是8号院子里的西房,曾住着中国美术油画界老前辈张文新先生和他的儿子张谊,张先生后来去了美国,儿子张谊也曾在《北京日报》上发表过油画作品,内容记得好像是天安门广场纪念周总理的一张速写。我们当时学习美术,作为他的朋友曾经去过他的家里。后来他参军了,就慢慢得不知所为了,后来的20年后,他在国际艺苑办个人画展时,我再见到这位往日的翩翩少年,现如今早已经华发满头了,……。

9 p% c8 r1 W- T

 

, C+ d9 C4 q7 `+ z/ B9 T3 n

真不好意思,因为我不认识张文新先生,8号院应该指的是老门牌,我想位置大概是农垦部宿舍与副食店中间,这其间好像有一个私房院,白墙围绕着,望谅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2 18: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斑马在2008-12-22 17:03:00的发言:
$ D0 x! z( q+ D$ P

 

4 I; Q' H5 D; }0 @

笃志女中肯定不是鲁迅中学,这点我考证过,唯一的联系是解放后取消教会学校,笃志女中并入今天的鲁迅中学.但学校位置和隶属关系一点没有.我一直在寻找笃志女中的具体位置,应该是在头发胡同附近,所以特想您请教.年羹尧宅子比较复杂,有几个院子疑似,有机会可以和您一起去考证,您写的文章不错,很多都值得我学习,我的文章就是乱涂鸦而已,今后还要请您多多指教.

( k; K! j) p0 Y6 m! O, o/ Q* s

斑马先生,您太客气了~~~~~~~~

& |+ L+ e6 o1 `" A" C' s% R

您说得对,但笃志女中应该说是迁入,是它吃掉了别人更准确些吧,它的原址我也不清楚,但比较肯定的是它原来在承恩胡同,而不是头发,所以在头发很可能找不到。只是承恩胡同最有可能的路东几个门被拆除盖了楼房,怕是很难考证了。

3 P9 o4 M& H" r) B

问个好~~~~~~~

发表于 2008-12-27 17: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横窗瘦影在2008-12-25 0:46:00的发言:
! T. H1 A8 T' [4 Z

刚知道秦岭云老先生今年初已经仙逝了,真不好意思了,算我没说吧------抱歉

, N- L, y5 K& B

秦老享年94岁,也属坐“米”望“茶”之“仁者寿”了,……没什么,“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而已!仁兄不必过谴。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7 22: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文秀武兵在2008-12-27 17:23:00的发言:
6 m) N% N/ i& }) v4 m% s4 j

秦老享年94岁,也属坐“米”望“茶”之“仁者寿”了,……没什么,“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而已!仁兄不必过谴。

) {# G4 I7 f7 E

秦老的夫人就是路丁兄提到的幼稚园的汪老师,后来也做过园长,秦老的儿子还有可能是路兄的小学同学呢,他家早就搬走了,前年在晚报还是哪儿的报道上还报道了老先生的生活情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1 01:42 , Processed in 1.182434 second(s), 4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