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文秀武兵

我的此番搜“壶”非彼搜“狐”,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8-12-22 02: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文秀武兵在2008-12-21 18:18:00的发言:
% r* V4 J1 v: ]. d/ H) X6 ]5 r/ u P1 c

这事事出有因,因友人来电善意举报,说重新装修后,可避免“壶”说胡有理之嫌,我遂以为是,未经申请斗胆大兴土木了!当然中间还昧着良心,拿了点回扣!小意思,毛毛雨了!

& G/ q8 z4 l% ^9 Z2 y

另外郑重声明,俺不是专家啊!俺确是非著名“砖”家,俗称“泥瓦匠”是也!一手攥着瓦刀,一手挥舞着大抹子,嘴里唾沫星子四溅得大喊:“来福儿,上砖啦!”呵呵!

$ D( I% h3 l5 y' j' f$ `' V2 \* }

嘻嘻~~~~~~~~问好“砖”家呀。

2 G* u/ q, M: U; Q y) }* S- f

您外行了不是,一手攥瓦刀,一手大抹子,咋干活儿呀,您招呼啥不管,可这有点儿蒙事:)建议脚底下放个刨锛,来福及其同仁要是有意见,先磕他个“七分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2 15: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横窗瘦影在2008-12-22 2:17:00的发言:
, w9 I$ c% J$ g# B; L

嘻嘻~~~~~~~~问好“砖”家呀。

8 A0 @% l" i9 d

您外行了不是,一手攥瓦刀,一手大抹子,咋干活儿呀,您招呼啥不管,可这有点儿蒙事:)建议脚底下放个刨锛,来福及其同仁要是有意见,先磕他个“七分头”~~~~~~

: b, R7 F! @. j& ]3 g0 B

呵呵,又没有混过您的法眼,说了归齐,俺出道那天,就是一个“大厨”子,行话叫“红案”,当年和我同分配去的112中70届毕业生中,共36人,35个女生,只有我一个男生,要不周总理都知道我们单位里的事,溥仪的妹妹——五“格格”金玉馨在西直门马相胡同的“义和”号饭铺当会记,她的丈夫老万,其家父乃是民国时期北洋军阀的秘书长,……(此事详见贾英华箸《末代皇帝的后半生》),但是我那时如果不上此单位(西城区服务公司)上班,就得去京郊插队,最后只好“一九一九”了,……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后来在饭馆里干得工作工种多如牛马了,红案、白案、剔肉、填封火、交款、跑堂、压切面、卖冷饮、熟肉、晚上打烊后在大堂门厅值班,……16~17岁的小伙计就这样一个月15元的工资,艰难得打发着“追风少年”的日子。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2 15: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绛彩盖碗,您各位解解渴吧![

说得半天了,上海话“吹牛皮”,四川话“摆龙门”,俺嘴里一个劲儿得叫水,今天先来个民国时期的“酱菜”——绛彩盖碗,您各位解解渴吧!

# ?$ G6 ?4 J! G* y" x! T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2 15: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著名的珠山八友中就有以浅绛彩起家的名家,后世仍有

这件是晚清时期的浅绛彩盖碗。浅绛彩是一种起源于咸丰时期的彩绘,至今世间较为少用。其主要特色是用彩极薄,烧成后效果极淡,由于其淡雅且通常集书画印于一身,因此多带文人雅士之气。其题材多为隐士、山水、花鸟。著名的珠山八友中就有以浅绛彩起家的名家,后世仍有作品留传。

    该种彩绘工艺对制作者要求甚高,不但要有书画功底,还要熟悉陶瓷,懂得瓷器入窑后可能产生的变化。据传咸丰年间,官窑解散后,一大批的宫廷画师流落至民间。其后为了生计,他们另辟蹊径,在日常用瓷上作画。由于他们的功力深厚、文化修养高,而且是一般百姓难得一见的宫廷书画,因此他们所绘瓷器倍受民间喜爱。

    浅绛彩最鼎盛时期出现在民国。早期的浅绛彩文雅、画风古朴,但随着后期大量仿造的出现,再加上后来为追求经济利益而出现的大规模生产,浅绛彩也慢慢有所改变,出现鱼龙混杂的状况。

    浅绛彩在陶瓷史上的重要意义还在于他们引领了追逐名家的风气。由于诗文并茂,因此开始有作者把名字题在瓷器上,而在此之前,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均不重视作者,一般只有年号、商号,而浅绛彩令民间开始追求某个名家的作品。其风气沿袭至今。

    不过,浅绛彩具有致命的弱点,就是其用彩极薄,容易脱彩。这个弱点令浅绛彩在颜色娇艳的新彩出现后逐渐没落。不过,目前市场上有部分收藏者对浅绛彩情有独钟,追求名家作品,特别是瓷板更受欢迎。 

    俺的这件盖碗应是早期的浅绛彩瓷器,主要是因为淡水绿及波浪纹均为浅绛彩早期的特色。其画工较为精细,不过由于盖碗是较为平常的家居生活用器物,加上该件物品是单只,因此市场价值不太高,估计为数千元之间。
发表于 2008-12-22 16: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文秀武兵在2008-12-22 15:21:00的发言:
2 }% m% i. |, L' A5 G9 i

呵呵,又没有混过您的法眼,说了归齐,俺出道那天,就是一个“大厨”子,行话叫“红案”,当年和我同分配去的112中70届毕业生中,共36人,35个女生,只有我一个男生,要不周总理都知道我们单位里的事,溥仪的妹妹——五“格格”金玉馨在西直门马相胡同的“义和”号饭铺当会记,她的丈夫老万,其家父乃是民国时期北洋军阀的秘书长,……(此事详见贾英华箸《末代皇帝的后半生》),但是我那时如果不上此单位(西城区服务公司)上班,就得去京郊插队,最后只好“一九一九”了,……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后来在饭馆里干得工作工种多如牛马了,红案、白案、剔肉、填封火、交款、跑堂、压切面、卖冷饮、熟肉、晚上打烊后在大堂门厅值班,……16~17岁的小伙计就这样一个月15元的工资,艰难得打发着“追风少年”的日子。

4 n! `" }3 n' ]; j! y! s2 [4 h; ^4 b. e

哈哈~~~~

+ @4 V7 H0 x7 B5 g/ T1 S6 D6 {/ f% ^

和我们比,您就别抱怨了,中不中?

0 f. d+ S; A3 ~( s, i9 z. v2 `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您那是一不留神跌到蜜罐里了:)天天粉翠环绕,钗环盈耳,一群好MM,还有个天仙般的姐姐,整个一个新版红楼里的------膳食司,就是偶尔遭些冷眼,受些抢白,吃些苦楚,也是值得滴啰:))

( Y. r* d- I9 v( k

您说是不?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3 10: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横窗瘦影在2008-12-22 16:12:00的发言:
7 \& J& C ~: C( @

哈哈~~~~

' ~6 _$ ?2 F9 @! n9 H2 S5 K

和我们比,您就别抱怨了,中不中?

0 x1 p% X2 v- t2 F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您那是一不留神跌到蜜罐里了:)天天粉翠环绕,钗环盈耳,一群好MM,还有个天仙般的姐姐,整个一个新版红楼里的------膳食司,就是偶尔遭些冷眼,受些抢白,吃些苦楚,也是值得滴啰:))

2 n. V4 s k3 l0 ^3 c

您说是不?

" h" P- q: N. o

横窗方家所言即是,俺这“闭”上“比”下的道理还是略知一二的,但眼见着同龄人里不乏歌星、影星,连中学里班上的“大舌头”都趁两台“海德宝”了,最不济得“三发子”也混迹于证劵业里,手握数十亿呼风唤雨,弄得我小民散“壶”股海里冰海沉船,呼兄唤弟,“蓝咨询业”,……正是如鲁棋手所云: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也!当然,俺也不算太差的,还有前几年就出师未捷身先死的仁人志士垫底呢!还是哪句老话聊以自慰:知足常乐吧!俺还是在有生之余年,躲在小楼成一统,玩物不“丧志”,“壶”里“壶”外的也是草蜢一生,呵呵!见笑了!

发表于 2008-12-23 1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盖碗不错,茶船呢?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3 11: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的问题是:“这北地主,他又是谁呢?”

承蒙您夸奖!说这茶……船!就一言难尽了!先让方家们“喽”一眼这茶叶罐吧!这画片,……慢慢看着!


新的问题是:“这北地主,他又是谁呢?”
发表于 2008-12-23 11: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戏出人物不错,修盖,北地王哭祖庙,刘谌是刘禅儿子,封北地王。,刘禅投降,刘谌到昭烈庙,先杀妻子和儿女,而后自杀。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3 15: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盘子在2008-12-23 11:59:00的发言:
! c. D6 p! n& R$ _3 Q. a$ r

戏出人物不错,修盖,北地王哭祖庙,刘谌是刘禅儿子,封北地王。,刘禅头像,刘谌到昭烈庙,先杀妻子和儿女,而后自杀。

1 z# ]) n& W* L) t! c- J. o! M9 u1 R

您描述的言简意赅,精彩之极!学习了!把此物接着转一转,下面该是那位人物出场了呢?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3 15: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这位人物姓氏名谁?有何功名?


下面这位人物,姓氏名谁?有何功名?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6 1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提“半部《论语》治天下” ,大家就耳熟能详了

从以上茶叶罐上的画片上看,这赵大丞相很可能是北宋初年的赵普,说起此人大家可能一时想不起来,但是,一提“半部《论语》治天下” ,大家就耳熟能详了。
北宋初年的宰相赵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但绝不是一个学问家。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才会有“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样震聋发聩的名言传世。

赵普原本是淮南滁州的一名乡村教师。公元956年,为了争夺淮南江北地区,后周大将赵匡胤率领大军与南唐守军在滁州打了一场恶仗。由于得到了赵普的帮助,赵匡胤大获全胜,为他日后的帝业打下了必要的基础。从此以后,赵普便被视作心腹,如影随形地追随赵匡胤建功立业。宋朝建立后,赵普参与制定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又辅助宋太祖统一了南中国。到了宋乾德二年(964年)赵普被任命为宰相,晋封为韩王。

赵普一生先后三次做宰相,这在宋代并不多见。按理说,赵普身居宰相高位,又是颇受倚重的开国元勋,只须照章办事即可功德圆满、善始善终,可是,赵普的仕途却一波三折,并不顺利。概言之,赵普的后半生是:因专横跋扈而受制约、因贪图钱财而受猜忌、因不学无术而受轻蔑、因结党徇私而遭罢黜。就其秉性来说,来自大臣的不满,来自皇帝的约束、猜忌,甚至是罢黜,都不是不能忍受,使他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君臣上下对他的轻视。而“半部《论语》治天下”正是在他第二次为相时的一句牢骚不平之语。

宋初君臣认为,鉴于五代时期“大者称帝,小者称王”、“群犬交吠”般纷乱政局的根源在于藩镇拥有重兵,不受中央节制。而要避免宋朝成为第六个短命王朝,就必须“兴文教,抑武事”。为了培养更多的文士,中央政府“崇建太学,教养多士”,还迅速恢复和完善了科举考试制度,加紧选拔文人充实各级官僚队伍。宋太宗更是明确提出,要“与士大夫治天下”。君臣上下,注重文教蔚然成风。

相形之下,赵普的学力已明显地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宋史》卷256本传记载:“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太祖曾多次向赵普问及前朝制度,他都无以对答。最使赵普难堪的一件事发生在宋太祖乾德初年,事情的经过是:“乾德建元,太祖谓古所未有,韩王(赵普)称誉,卢(多逊)曰:‘王衍在蜀,曾有此号。’太祖大惊,以笔涂韩王面曰:‘尔怎得及他!’韩王经宿不敢洗”。这段话出自赵绍祖《读书偶记》,《宋史》卷三《太祖本纪》也记载此事,却多有不同,言太祖还说了一句话:作相须读书人。分明是说,你赵普并不是一个读书人,而不是读书人就不能做宰相。如此看来,赵普后来在仕途上的失意就成了必然。

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赵普罢相,出任河阳三城节度使,这是他自当年滁州之战结识赵匡胤以来,第一次远离政治中心。太平兴国六年(981年),赵普第二次出任宰相。赵普由野入朝,几年间朝中任用了更多的文人,已是物是人非,今非昔比,赵普昔日不学无术的劣势也就更加明显地凸现出来,君臣们也越发认为赵普的学养不够了。据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乙编卷一记载:“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读者止《论语》,……太宗尝以此语问普,普略不隐,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这就是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的“原生态”。从赵普的回答中不难看出其强烈的情绪化色彩,这完全是一种牢骚不平之语:言外之意是说,我读书范围是不出《论语》一书,可我当年能够靠它帮太祖平定天下,现在仍然能够靠它辅佐陛下您把天下治理好。现今满腹经纶的文臣儒士遍布朝野,哪个又能有我的功劳大、能力强呢?——恐怕这就是这句话的真实含义。

那么,赵普的一句牢骚话何以会如此引人共鸣、传之久远?依笔者浅见,一为《论语》一书影响之广,一为“治天下”之意识深得士子之心。《论语》一书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自战国初年成书以后,在儒家经典中并不占重要地位。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定《诗》、《书》、《礼》、《易》、《春秋》为儒学“五经”;到了东汉因倡导孝道,在“五经”之外又加上《孝经》和《论语》,变成了“七经”,这是《论语》第一次跻身于“经”;到唐代变化较大,除了《诗》、《书》、《易》不作变动,将《礼》分作《周礼》、《仪礼》和《礼记》,另加《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称作“九经”,《论语》未被列入;到唐文宗太和年间,在“九经”的基础上增加了《论语》、《孝经》和《尔雅》,称“十二经”;到了北宋年间,又加《孟子》称“十三经”,《论语》得以保留。——从汉代到宋代,《论语》几次作为儒家典籍跻身“经书”之列。但是,即使同样是“经书”,也要依照篇幅长短划分等级,《论语》因其篇幅过短,只被看作是“小经”,所谓“小经”就是“大经”的辅助读物,而更多的时候,《论语》是被当作“经”之下的“传”或“记”来看待的。所以,《论语》一书长期作为妇女儿童启蒙课本使用,唐代墓志记载不少妇女居家“常读《论语》”,杜甫在其《最能行》一诗中写道:“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随商旅。”诗中讲的就是这种情况。直到五代后期,赵普在滁州乡下对村童教书,授课范围想必不出《论语》,自己只知道《论语》,也就不足为奇了。

《论语》地位的真正提高,是在南宋时期。理学家朱熹把《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抽出,连同《论语》、《孟子》合称“四书”,并为之详作“集注”,影响深远,《论语》历史性地提升到“大经”的地位。到元明清三代,“四书”完全取代了“五经”,成为科举考试的必考内容,《论语》也成了士子必学之书,所以赵普这句话备受学子关注。

其次,儒家倡导“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要学以致用;要为帝王师,主张“格君心之非”。南宋时期的事功学派坚守了这一点,赞赏“勃然有以拯民于涂炭之心”,主张以天下为己任。后世对这种天下意识得到了很好的继承,这正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一大优点。所以,赵普的“治天下说”能够引起士人的强烈共鸣。

综观赵普个人的“功名事业”,可谓隆隆其始而未能克终,而他“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牢骚不平之语,反倒成了“千古名言”!其中奥妙,耐人玩味。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6 10: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半部论语”这则成语,常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

其实“半部论语”这则成语,常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

这个成语来源于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人言普山东人,所读止《论谱》.....太宗尝以此问普,普略不隐,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赵普,原先是后周当节度使的赵匡胤手下的推官。公元960年,赵匡胤率军北上,部队到达陈桥时,赵普为赵匡胤出谋划策,发动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做了皇帝,改国号为宋,史称宋太祖。接着,赵普又辅佐宋太祖东征西讨,统一了全国。后来,宋太祖任命他为宰相。

宋太祖死后,他的弟弟赵匡义继位,史称宋太宗。赵普仍然担任宰相。有人对宋太宗说赵普是山东人,不学无术,所读之书仅仅是儒家的一部经典《论语》而已,当宰相不恰当。宋太宗不以为然地说:“赵普读书不多,这我一向知道。但说他只读一部《论语》,我也是不相信的。”

有一次宋太宗和赵普闲聊,宋太宗随便问道:“有人说你只读一部《论语》,这是真的吗?”

赵普老老实实地回答说:“臣所知道的,确实不超出《论语》这部分。过去臣以半部《论语》辅助太祖平定天下,现在臣用半部《论语》辅助陛下,便天下太平。”后来赵普因为年老体衰病逝,家人打开他的书箧,里面果真只有一部《论语》。
发表于 2008-12-26 10: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赵普那个"海产"的事也不知道是他真受贿了,还是有人故意陷害他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7 11: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坏毛病至死不改来分析。“海产”一事也绝非空穴来风。

( y" P4 U# z# @; L3 j; K9 v Y
赵普他为人专制、生性喜欢贪污、贪权恋位的毛病始终没等改掉。
( c, h; `3 {- K' p' S
" K+ s5 z3 w6 R
所以从赵普的生性喜欢贪污的坏毛病至死不改来分析。“海产”一事也绝非空穴来风。
发表于 2008-12-27 1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漂亮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7 16: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民国时期的百姓们,日常居家常使用的粉彩盖碗


呵呵!民国时期的百姓们,日常居家常使用的粉彩盖碗,缺碗托。

p7 L; ?" B5 r- i9 ^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0 18: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仔细静观此画片,其实还有如下一

呵呵!各位方家如果仔细静观以上画片,其实还有如下一说,鄙人万死不敢隐瞒……,只好“屈打成招”,俺还是对大家“坦白交代”了吧。

* {' K7 k' w* u2 d$ G. ]" ^8 M

正午牡丹的来历

3 G- k! q: I& ^: M- i* P% u

欧阳修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知其精粗。丞相正肃吴公,与欧公姻家,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有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此亦善求古人笔意也。

【译文】

欧阳修曾经得到一幅古画,画中牡丹花丛下有一只猫,还没有鉴赏。丞相吴育与欧阳修是儿女亲家,一看到画就说:“这是正午时的牡丹。凭什么看出来的呢?它的花朵张开而且颜色干燥,这是中午时的花;猫眼的黑眼仁如同一条线,这是正午时的猫眼睛。如果是早上带露的花,那么它的花房紧束而颜色滋润。猫眼睛早晨、晚上就是圆的,接近中午就渐渐狭长,到正午就像一道线了。”这真是善于推求古人笔意的言论
沈括的《正午牡丹》里面对猫的眼睛一日几变有详尽有趣的描述,一画家画好牡丹给友人看,友人仔细观察以后说,中午时候猫眼眯成了一条线,所谓正午牡丹是也,画家大为夸赞他的朋友高,实在是高

发表于 2008-12-30 23: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碗内”乾坤大,壶中日月长~~~~~~~~~~~~~佩服一下:)
发表于 2008-12-30 11: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猫的碗挺好看!以前我在街坊家见过一个一模一样的,不过把掉了!因为有小猫所以印象挺深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0 11: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年代稍晚,但是画片较好。


这个年代稍晚,但是画片较好。
发表于 2009-1-1 15: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年快乐~~~~~~~~~~~~~~~谢谢谢谢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09-1-2 12: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年到,俺这又出现了新的话题,前些日子老盘子说的茶船,俺暂时还没有看得太上眼的,只好先抛出一个几年前的存量“洋货儿”,大家给“掌一掌”眼。

- ~ F" R- `( ?* S5 D5 H; j& @

说句实在的话,对这来自西域——“舶来品”,俺其实真算是“两眼一抹黑”了,……,先说这物件的来由,某日和一个“腕儿”去某著名公司春季拍卖会,那天拍场里是人声鼎沸,座无虚席,各路豪杰是群雄荟萃,仔细分辨还真有几个眼熟的,顾不了许多了,打过几个招呼后,赶忙“丘”在一个角落里,摩拳擦掌,研究图录、随着拍卖的时间过半,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拼杀”,南北各路豪杰们均是“动风静水,各有斩获",但见拍场内号牌是上下飞舞,俺窥的良久也是情绪激昂,跃跃欲试,当这个尤物一出现,俺更是,频频举牌,紧追不舍。还好,经过不多10几回合,4、5个人的较量,少顷,“名花有主”了,随着“啪!”的一声清脆的锤响,这块西洋银盘就归我名下了 。

# @; ~8 D1 S. d9 U5 Q7 v" v

 

% d) h6 Z# p5 E8 n! x

且慢,先录下盘子上的铭文,再提出问题:

5 Y+ V5 b$ W+ C9 y

            原文:

* s: `: f: t* B5 t1 T9 ]

To edna and helmut                                       

- `+ {3 r: V# {
                                               wishing you all the
                                                    happiness in the world
                                                     susan greg and daniel
( [3 }) F3 W' O/ C' k4 G
 
2 c! M/ O5 q) j! m* \; e0 x# [! r
            译文:
" \; [# v. F! L' G* y
                                     为了埃德娜和赫尔穆
                                            祝愿你所有的
                                           幸福的世界
                                           苏珊和丹尼尔格雷格
 楼主| 发表于 2009-1-2 12: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拍来的老西洋盘子哦!

我拍来的老西洋盘子哦!尺寸:长54  高34

. _; X7 F0 U' r/ X

 

* f# t- q" }. A/ K% l* i


局部铭文如下:

j0 z) H! `/ E P

 


 楼主| 发表于 2009-1-1 12: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不敢当啊!呵呵!有点……巧合

QUOTE:
以下是引用横窗瘦影在2008-12-30 23:26:00的发言:
“碗内”乾坤大,壶中日月长~~~~~~~~~~~~~佩服一下:)
- ?9 G3 S# @9 ^2 t# N! u

真是不敢当啊!呵呵,仁兄在上,还是受小弟新年诚挚的问候!

( n+ ]9 Q0 J& u

 

5 p" p# f0 D9 b% @


竹影横窗如许瘦
梅红煮酒几多愁 

, D! F) \* \. h* [

                        竹影横窗如许瘦

% W6 z0 W) Q& o

                        清风绕指几多柔

+ R9 W+ z/ U% _

                                               竹影横窗如许瘦

' h1 w6 B4 g) i; Z) y& R y- z1 c, B

                                               松风入阁几多寒

+ h" y" }: I& ?$ d4 U

                                                                      竹影横窗如许瘦
                                                                           月光盈户恁般明 

, ` w0 E% H$ l6 P% u( ^6 ~

                                                                                            竹影横窗如许瘦

Y! l! Q' P3 [3 y" m9 h6 G

                                                                                                                    花容照水不堪怜

" x1 P/ T7 Y" Z/ H" |$ l


 


 楼主| 发表于 2009-1-5 18: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少年时看过英国女作家的阿嘉莎 克丽丝蒂 的《尼罗河上的惨案

QUOTE:
以下是引用adventure在2009-1-5 10:04:00的发言:
感觉是两个宗教和传说中的人物,楼主您换个方向试试,要不真成洋版关公战秦琼了。
! F2 O; g3 t0 O/ q$ n: B6 M% a

你确实说得很有一些道理,在此,就谢谢您的关心和善意的指教啦。

7 i3 k* v7 z; m7 i' w2 d8 x, i% O

俺的想法是,先借鉴一下;或模仿一下;少年时看过英国女作家的阿嘉莎 克丽丝蒂 的《尼罗河上的惨案》中,大侦探波洛的手法,用排他法来进行此事的追踪和探索,俺先试验一下此方法,灵验不?反正现在的感觉是,证据牢牢得在俺的手里攥着,借着退休在家也没啥事由,有时间就动动脑瓜,按照以上“笨着”,慢慢得“捯”,早晚会“捯”出个水落石出,万一是那个大红主教大人用过;或……也不一定,呵呵!俺就先不管关老爷和秦老爷,他们俩高兴不高兴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1-5 18: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另付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介绍:

另付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介绍:
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集
作者简介
阿嘉莎.克莉丝蒂(Agatha Christie,1890-1976)生於英格兰的Devonshire。克莉丝蒂早年丧父,小时候并未受过正规教育,多靠母亲的指导与自修来充实自己。24岁(1914)时,本名阿嘉莎.玛丽.克那丽莎.米勒的克莉丝蒂嫁给了英国皇家空军军官阿奇坡.克莉丝蒂(ArchibaldChristie)后改姓夫姓。第一次大战期间她曾加入医疗机构担任护理工作,有机会接触并认识各种毒药的药性,因而垫定了日后小说中对於药性运用的基础。在这段时间中,她时常与姊姊玛姬一同阅读侦探小说,并且一起讨论讨论其中的布局与情节,因而勾起了写作的兴趣,并且写下了其第一本侦探小说The Mysterious Affair at Styles。不过当时曾遭多家出版商退稿(与科南道尔当年的境遇一样),最后终於在1920问世。克莉丝蒂这一次的婚姻生活并不顺利,1926年在发现其夫有婚外情,再加上其母过世的双重打击下,曾一度离奇失踪。1928年,这次婚姻在维持了14年后终告结束,为了弥平婚变的伤痛,便只身到海外旅行。期间在西亚(土耳其、埃及等地)的经验,提供了她"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Death on the Nile" 等名著的素材。1930年,在小亚细亚的旅途中与考古学家马克斯.马洛文(MaxMallowan)相识,并於同年九月结婚,从此夫唱妇随,常伴夫婿至北非考古,婚姻生活顺利。再婚后的克莉丝蒂则依然沿用前夫的姓为笔名,继续她的文学的创作工作。1976年一月十二日,克莉丝蒂与世长辞。

关於著作
克莉丝蒂侦探小说作品的数量各家说法不一,本文采用的是黄钧浩先生於推理杂志第六十期『侦探小说女王—阿嘉莎.克莉丝蒂』一文中所用的资料,长篇作品有六十六篇,短篇作品集则有二十本(有重复收录者) 。著名的角色则以赫丘里.白罗(Hercule Poirot) 与珍.玛波(Miss Jane Marple) 最为着名,另外汤米与杜本丝夫妇 (Tommy and Tuppenece)也是几篇长篇小说的主角。角色若是能鲜活有人性,似乎都免不了地是脱胎於现实生活中,白罗与玛波也是同样的情形。白罗,取材自其邻居,一位逃避战乱的比利时难民。这位外国邻人的外型及言语举止,塑造了白罗特殊的风格。然而,当白罗的探案开始随着时日逐渐累加时,克莉丝蒂显然意识到当初将白罗的年龄定位得太老了,白罗能够活跃於其作品的时日显然不太可能太长。因此,自1930 年起,克莉丝蒂也以一位常与其母亲喝茶聊天的老太太为原型,设定了另一位风格迥异的主角—玛波小姐。在克莉丝蒂的长篇小说中,几乎可以说完全是这两位名探的天下。正如同科南道尔的作法,克莉丝蒂也於1975年的作品"Curtain"中为其笔下的神探白罗划上了句点。可惜的是白罗并没有如福尔摩斯般的幸运,因为克莉丝蒂也於隔年随着白罗的脚步离开了人世。
由於克莉丝蒂的作品实在是很多,而有些作品的风格也十分特殊,另外也有些作品不是特别的出色。因此,会不会成为克莉丝蒂的忠实读者,入门时所接触的作品显然是颇为重要。以下是一些统计资料,供入门者参考。

( v$ Z. f$ N$ j* R0 G: n' Z( u! l

 

4 M. d0 z/ W; \0 C3 S5 G$ _4 n0 J

此外,克莉丝蒂的作品由於内容总是弥漫着英国乡间较为悠闲的气息(可能跟她第二次婚后总是与夫婿远离人世的生活有点关系),剧情的步调通常较为缓慢,再加上其作品往往偏重於人际间微妙的关系与精致的对话,因此可能有些读者在刚开开始接触克莉丝蒂的作品时,会难以接受。就笔者个人的经验来说,建议在阅读克氏作品时,最好是找个比较悠闲的时间与情境,放松自己的心情,比较容进入并享受其所建构的世界。

克莉丝蒂长篇推理作品列表 (摘自推理杂志第六十期,黄钧浩先生所著「侦探小说女王—阿嘉莎.克丽丝蒂的世界」之表二)


中短篇小说集
马普尔小姐探案(1979) 雪地上的女尸(1960) 首相绑架案(1924)
蒙面女人(1974) 死亡之犬(1933) 惊险的浪漫(1934)
死亡草(1932) 神秘的第三者(1992) 金色的机遇(1934)
神秘的奎恩先生(1930) 犯罪团伙短篇集(1929) 大侦探十二奇案(1947)

其他集子
三只瞎老鼠

长篇小说
东方快车上的谋杀案 落幕-白罗最后探案 斯泰尔斯庄园奇案
万圣节前夜的谋杀案 杀人不难 蓝色特快上的秘密
罗杰疑案 底牌 过量死亡
谋杀启事 空中疑案 葬礼之后
H庄园的一次午餐 啤酒谋杀案 国际学舍谋杀案
零时 孤岛奇案 波洛圣诞探案记
四大魔头 三幕悲剧 大西洋案件
涨潮时节 复仇的女神 魔手
美索不达米亚谋杀案 高尔夫球场的疑云 悬崖山庄奇案
人性的记录 他们来到巴格达 校园疑云
拇指一竖 哑证人 尼罗河谋杀案
寓所迷案 暗藏杀机 命案目睹记
死亡终局 艳阳下的谋杀案 黑麦奇案
白马酒店 第三个女郎 万灵节之死
死亡约会 悬崖上的谋杀 谍海
伯特伦旅馆之谜 加勒比海岛谋杀案 清洁女工之死
藏书房女尸之谜 此夜绵绵 庄园迷案
无妄之灾 ABC谋杀案 畸形屋
天涯过客 烟囱大厦的秘密 褐衣男子
空幻之屋 假戏成真 命运之门
七钟面之谜 钟 神秘的西塔福特
目的地不明


^__^
参考资料:http://www.millionbook.com/zt/k/kelisidi/index.html

) J3 n( c/ x* G' X) W4 E. @

 

发表于 2009-1-5 21: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susan,greg and daniel

2 h4 V8 F8 h9 z' p9 k3 `

 

( p9 }3 h; f% K6 E

这句翻译为“苏珊丹尼尔格雷格”合适吗?我怎么感觉是仨人?

* b5 B. E7 ?5 I D9 F) a

这盘子应该是三个人送给两个人的祝福,也许是私人物品。

 楼主| 发表于 2009-1-5 1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美国,苏珊·桑塔格几乎是家喻户晓的人物,

既然以上结论是否定的,那个叫丹尼尔格雷格的人,虽然是个当今影坛灸手可热的“大碗”,但并不是本人要找的人,所以我只好在今后的调查中,稍微扩大一点范围,从这个叫“苏珊”的女人身上,找点破解老盘子谜团的有用线索,请您务必耐下性子,往下接着看吧:

% t8 c, }1 ]7 _* w6 b& c9 P p8 v( j

苏珊·桑塔格

j* i: V6 u# b1 Q
( }2 _1 P3 U; T# ? k( n; Y7 R
9 V9 T0 u5 p1 _$ g0 f- H
  苏珊·桑塔格1933年生于美国纽约,毕业于芝加哥大学。1960年前后,她开始活跃于纽约文坛,1963年,她出版首部小说《恩人》,赢得著名哲学家汉娜·阿伦特的激赏。1966年,桑塔格把在《党派评论》上发表的一系列论文结集出版,名为《反对阐释》,令她名噪一时,该书迅速成为当代经典。
+ s- Y! L) P$ Z3 ]" z
  1977年,桑塔格的《论摄影》荣获国家书评人评论组首奖。在从事评论之余,她同时进行小说创作,1992年出版的第三部长篇小说《火山情人》,进入美国畅销书排行榜,是桑塔格最雅俗共赏的一部作品。而2000年面世的小说《在美国》,更为她赢得该年度的全美图书奖。2000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2001年获耶路撒冷国际文学奖,并获得2003年度德国图书大奖--德国书业和平奖。
3 F0 c* O+ g# H* R$ Y7 t
  在美国,苏珊·桑塔格几乎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一直是所谓的“明星”作家,过去40年里,她掌握着时代的脉搏,言行触动着国际事件的敏感神经。美军在伊拉克的虐囚事件曝光后,桑塔格在《纽约时报杂志》上发表长文,她说,美军在阿布格莱布监狱虐待伊拉克囚犯的事件曝光之后,布什及其辩护者力图限制照片流传之迫切,显然胜过对照片所反映的罪行进行处理。照片已经由一种载体转而成为现实本身。该文在美国引起了极大反响。
! P: y' k9 b9 p
  在2001年5月9日“耶路撒冷奖”颁奖礼上,上台领奖的桑塔格发表了题为《文字的良心》的演说,在这篇文气如虹的讲稿中,她指出,除非以色列人停止移居巴勒斯坦土地,并尽快拆掉这些移居点和撤走集结在那里保护移居点的军队,否则不会有和平。此举引起了以色列主流媒体的震怒。
8 R- B! e2 }9 r( K& F3 B6 n
  在文化界,桑塔格和西蒙·波伏娃、汉娜·阿伦特被并称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知识分子,她拥有一大堆桂冠,比如“美国公众的良心”、“文学批评的帕格尼尼”等等,然而她却这样解释自己为什么经常发表对时政的看法,是因为“我有一种道德感,不是因为我是一个作家,而是因为我是一个人”。
; Y: G2 U+ D) K) o" C4 v2 F; T
  她既是学者,也是作家、诗人,是以书写、话语来标明自己身份的知识分子。她的言论介入了社会生活,她完全从个人验、个人价值判断出发来发出自己独立声音的,她的这种个人立场不代表任何集团的利益。
& `8 S! F* F4 F
  苏珊·桑塔格:维护思想的尊严 (作者:张玥晗 )
1 s$ p! U. P$ `
  直至苏珊.桑塔格逝世,这位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的女作家,在国内依然属于部分精英知识分子的私人收藏。在他们的理解和阐释中,苏珊.桑塔格再次经历了自己所拒绝的——命运——被阐释。他们给她封上一个高不可攀的称号:“真正的知识分子”,成功地将她简单化,不可避免地和大众人群保持了遥远的距离。
. e/ l/ h1 ?2 m% k$ E% g$ W
  她是谁?她究竟在做什么?他们所谓的“良心”是什么?和普通人究竟有什么关系[被屏蔽广告]
( Y0 _( V$ t# s& [' }* C5 J
  呢?苏珊.桑塔格以她的一生行动,画上了一个完整的地图。在这个旅人的地图上,她在医院,在战场,在抵达事物真相的最前沿,在被损伤被侮辱被遗忘的人的身边,她给予的不仅是同情或善意,更多是生为一个人的责任。——“我相信所有的人都对社会负有责任,无论他们的职业是什么。这种责任甚至不是社会的责任,而是道德的责任。我有一种道德感不是因为我是一个作家,而是因为我是一个人。”
, z" K0 R' B: t0 }0 L8 v9 D
  1933年1月16日
. _5 i6 t2 Y& L: O
  出生 曼哈顿
% Z, A; N* o1 D* T# b& f% Y2 H
  苏珊.桑塔格出生后,一直由祖父母抚养。她的父母常年在中国北方做皮货生意,5岁那年,父亲在中国患肺结核逝世。
v5 L9 g% b: l' U& ^9 h5 B+ Z
  整个童年,苏珊.桑塔格都在对文学书籍的陶醉中度过,她迷上了莎士比亚、狄更斯、勃朗特姐妹、维克多、雨果、叔本华等人的作品。六岁时,她读到居里的女儿依娃.居里(Eve Curie)写的《居里夫人》,曾立志成为一个化学家,后来又希望成为物理学家。最后,她决定从事文学,成为一个作家。她说:“我真正想要的是将每一种生活都过一遍,一个作家的生活似乎包含了最多。”
' L% \" A' A6 D
  1950年
& d8 Z7 s, x" d0 Y0 X8 y
  结婚.学习 波士顿-伦敦-巴黎
! `0 A3 N, t6 ?, r" a1 C6 @
  苏珊.桑塔格很聪明,因为能读写,一开始上学就上了三年级。从北好莱坞高中毕业时,她才15岁。她上了柏克莱加州大学,17岁时,遇到了28岁的社会学家菲利普.里夫(Philip Rieff),10天后,两人闪电结婚。两年后,她随丈夫移居波士顿,诞下儿子戴维,同时考获芝加哥大学学士学位和哈佛大学英语及哲学双硕士学位。她回顾时这样说道:“五十年代的大部分时间,我都在做学生。”
4 a7 V4 O) ^1 c. R! D* ?$ [
  1957年,她拿到奖学金赴英国牛津大学攻读博士,但四个月后转赴巴黎大学,深受到法国知识分子的传统的熏陶,在此期间,她阅读了大量的欧洲哲学著作,并结识了一批先锋艺术家,他们组成了一个由摇滚乐、新浪潮电影、新小说写作和存在主义哲学的新兴欧洲文化圈,苏珊.桑塔格深深被其吸引,并从此爱上了电影。
7 S! L* Z, J3 k% G" [& v0 U
  1959年
$ o0 J. g. a3 X C% S( A2 t% k
  离婚 纽约
. V& u$ W0 V2 G' ?# L, m
  26岁,她回国,回国之后便要求与丈夫离婚,并提出不要资助独自抚养儿子戴维。离婚后,她携带了“70美元、两只皮箱、7岁儿子”来到纽约,在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宗教学。这时的苏珊.桑塔格依然混迹在纽约的先锋艺术家和反文化的圈子中,对当时美国的小说不屑一顾。而且她完成了小时候的梦想,在《党派评论》那类文化杂志上发表作品,她觉得能让5000人读到我的作品,就是天堂了。在1995年,《巴黎评论》对苏珊.桑塔格做的访谈中,她这样形容当时的场景:“到纽约不久,我在一个晚会上碰到威廉.菲力浦(William Philips),我鼓起勇气过去问他:‘如何能为《党派评论》撰稿?’他答道:‘你到杂志社来,我给你需要写评论的书。’第二天我去了,他给了一本小说。对那小说我并不感兴趣,不过还是写了一篇不错的东西。书评不久发表了,门就这样向我敞开了。”
0 G- ]% n- l9 ]; N) O, T
  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
7 ^/ I% S2 E; _+ [; s! ~
  1964年
& _. D* ? Z2 }- ~; q1 e
  《坎普札记》 纽约
3 O; }( B1 H9 m1 H4 f6 h6 z+ l6 B
  在给《党派评论》写的文章中,苏珊.桑塔格拒绝了编辑向她提出的选题,只愿意写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选择那些被忽略或少有人知道的作品,关注在前卫艺术家小圈子里当时鲜为人知的艺术试验。1964年,《党派评论》用20页篇幅刊载了《坎普札记》,令31岁的她引起纽约文化界的瞩目,同时写成的《反对阐释》成为美国1960年代的示范文本。
. R5 @0 u- k: B
  在《反对阐释》中,苏珊.桑塔格提出了她一生为之抗争的主张:显露真相,反对对艺术和生活的简单化和冷漠。她强调,艺术不是一种你可以翻译或破译的东西。观赏艺术品这一经历的目的不是为了说出其“真正的意义”,不要另建一个“意义”的影子世界,作品的价值肯定存在于别处,而不在意义当中。重要的是恢复我们的感觉,我们更多地看,更多地听,更多地去感觉,而不是强加意义。
% X* Y2 i+ H& _; m" {- u
  在《坎普札记》中,苏珊.桑塔格强调了艺术的趣味,如同今天年轻人中流行的“恶搞”“无厘头”一样,人们在一样刻意造就的事物中发现了有趣,并成为无趣的对立面。在苏珊.桑塔格看来,赋予艺术品以意义,显然是一件无趣的事情,它局限了作品的多样性,甚至蒙蔽了作品的原样。
$ a! {1 ~5 C6 V, c3 z& `9 e
  1976年
$ I# V/ G6 q9 s, K7 e6 ~' [
  患病 医院
, ^2 x1 q4 G9 V3 o" o
  得病是苏珊.桑塔格的思想的一个转折点。生病前的苏珊.桑塔格沉浸在文学艺术当中,在艺术思想中体现独特的趣味和智慧。但生病后,为了治疗,她穿梭于美国和法国的数家肿瘤医院,见到很多和她一样的病友,她开始发现认识到这个世界有很多隐喻和被遮蔽的真相。
7 q. B: d" Y# i
  比如,人人都可能患的疾病和生病的人,却在健康人的社会处于尴尬位置。患者沉浸在对疾病的幻觉中和他人的歧视中,自觉有罪。但苏珊.桑塔格却不认这种罪。她认为这是一个自古就有的疾病的隐喻,在隐喻中,患者和疾病都被妖魔化。
7 X% Q' }# T# y* ?9 Q( O5 U
  苏珊.桑塔格从不为自己的疾病感到羞愧,更不妥协这种命运——最初诊断她患了癌症的医生认为她逃不过这一劫。她接受切除手术,请求医生让她进行2年半的电疗。两年半后,她战胜了癌症,同时发表了作品“Illness as Metaphor”(《疾病的隐喻》),从文学作品和现实背景分析疾病的文化寓意及其深刻影响,探讨“仅仅是身体的病”为何会变成道德批判,又为何会转换成一种社会压迫和歧视。
2 R; {4 C6 L t; l' t
  1993年
: B* r! J8 ?1 p7 Z- N
  《等待戈多》 萨拉热窝
9 W1 p3 d7 e1 {
  生病以后,苏珊.桑塔格更关心眼前的世界,她说:“我力图理解我所生存的世界。但我的思维很具体,也很实际。我用具体的历史现实衡量我的一切思想行为。”这种“具体和实际”代表着一种面对真相的态度,即亲身参与,拥有第一手知识和体验,才具有公开发表意见的权利。1989年,她根据艾滋病的盛行,又写下《艾滋病及其隐喻》。
, y! n% O* q: ? _( l2 S
  1993年4月,苏珊.桑塔格在儿子的邀请下,来到萨拉热窝。7月,她决定再回来,在那里工作和生活一段时间。她问人们“我能做些什么﹖我告诉人们,我能写作,我可以在医院做护理工作,我能教英语,我能做戏剧导演等等。”于是,那里的戏剧工作者说,你能不能导演一出剧﹖。就这样,她导演了贝克特的戏剧《等待戈多》。后来,她在萨拉热窝出出进进有三年。
. { Z& {6 H5 z5 t- x
  在《萨拉热窝等待戈多》一文中,揣了四只手电筒和很多电池来这里的苏珊.桑塔格写道:“演一出戏,对当地戏剧界专业人士来说是意味深长的,因为这使他们成为正常人”。经过排练,8月17日,《等待戈多》开幕。文章的最后,苏珊.桑塔格回忆着那个场景:“在信使宣布戈多先生今天不会来但明天肯定回来之后,弗拉迪米尔们和埃斯特拉贡们陷入悲惨的沉默期间,我的眼睛开始被泪水刺痛。观众席鸦雀无声。唯一的声音来自剧院外面:一辆联合国装甲运兵车轰隆隆碾过那条街,还有阻击手们枪火的噼啪声。”
" j( s# U: D, `; z: }* s. w* s
  后来有人问她,是否有人会认为你扮演了一个高高在上的救赎者角色。苏珊.桑塔格非常愤慨:“假如去过萨拉热窝,去过任何一个人们在忍受着同样痛苦的地方,就不会产生这种玩世不恭的或天真的问题。如果有人看到路上的行人摔倒了,并扶起他来,你会想到他们的关系是救世主和被救者的关系吗﹖这种花里胡哨的言辞正是当今那种使人们犹疑于慷慨行为的思潮的一部分。”
1 P: P" v: F% w; o0 N7 v! P# c4 g7 J
  2001年
% w( O( n: l% K: c! U
  9.11事件 纽约
$ x, b" j+ Z: e, _8 c
  从萨拉热窝到纽约,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区别以及人与人的误解,让苏珊.桑塔格发现现代社会的冷漠。人们不关心你刚刚离开的城市,不关心人们遭受的折磨、恐惧和侮辱,你无法向他们诉说你的感受,更无法冲破人的冷漠和无动于衷。世界被永远地分割为“彼处”和“此处”。她眼睁睁地看着人们在隐喻和自我蒙蔽中追求个人健康的幸福。
0 v* s# M/ V7 n! w! K* ?
  有人说,这是社会对自己形成的看法。苏珊.桑塔格在《“彼处”与“此处”》一文中写道:“从那些可以被称为知识分子的人的言行看来——是一个混乱的、不负责任的、自私的、懦弱的……追求幸福的社会。”
1 |# [; G& a$ T, u, h c" i$ r7 D
  进入21世纪之后,美国9.11事件以及之后的美伊反恐战争,更让年近七十的苏珊.桑塔格写下了《真正的战斗与空洞的隐喻》一文,反对美国出兵伊拉克。她说:“9.11之后的口号:我们站在一起。在我看来,这意味着:要爱国,不要思考!让你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抛弃理性的行为占了上风,正是苏珊.桑塔格认为的最大危险。人不再自己思考事物的真相,而盲目的接纳隐喻所产生的狂热情绪。
+ ?; }, m; W8 S4 d
  2004年12月27日
3 w0 I% [5 F4 F3 v0 O( \
  逝世 纽约
' `$ D7 }4 @* Q
  当苏珊.桑塔格逝世的消息传来,了解她的人为之感慨不已。如翻译家黄灿然所说,“人们失去了评估未来美国和世界重大事件的一个清晰尺度。更少了一个如此清楚冷静并具有良知的人。”
- ?* f; y- A- r
  1998年,苏珊.桑塔格接受中国学者杨小滨、贝岭采访时,曾提过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她说:“我更感兴趣的不是理论,而是基于描述真实的全面的解释,即参考了历史的全面的解释。每当我想到什么的时候,我就问自己,这个字的来源是什么?人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它的?它的历史是什么?它的中心词义是什么?它被发明以搅混或克服的意义是什么?因为我们所作用的一切思想意义都是在一个特定的时候被发明的。记住这一点很重要。”
: f6 {9 r+ r+ h$ g& w
  在采访的最后,她告诉来自中国的友人,她对中国怀有深厚的感情,因为她的父亲在中国去世。她希望能够来到中国,当然“只是在我觉得中国之行对我自己,从精神上或人生上,或对其他人有利的情况下,否则我是不会去的。我不想仅作为一个旅游者去中国,那对我来说是不道德的”。
发表于 2009-1-5 10: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是两个宗教和传说中的人物,楼主您换个方向试试,要不真成洋版关公战秦琼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1 01:39 , Processed in 1.196871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