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之一 茂陵
举报
阴阳怪气的闲话。
本来不回答这样的问题,但是不回答又怕别人把这闲话当成道理,就对别人说说:
不要说很早,就是15年前财政都没能力大修、重修大型古建筑、遗址,那时侯除了重点景区有足够的资金,其它一概只做勉强养护。1990年全国用于维护文物古迹的费用仅仅3300万,那时侯国家穷,财政没钱。不是不管理,是实在没有能力。去年全国用于维护文物古迹的费用是502亿,其中大部分是地方财政负担,一共重修、大修19055处,管理者就去干这个了。
什么叫有味啊?
钱和技术条件不允许的时候实在没有办法才弄成这个样子,这可不是应有的面貌。建筑就应该结实美观,这样残破还要觉得好实在是为满足闲适心理不负责任的想法。你不能觉得这样好,重修以后一定更是仿古好去处。
这哪好啊,椽子、斗拱全烂了,全需要换;梁架都要加固,否则不知哪天从一角垮下来。
要是冬天,就更有味道了。
失修。。。
文化遗产保护的最重要原则就是原真性,要求第一位的就是原封不动,保持文物原真性,修旧如旧就是大原则.......
保持原真性,维护建筑风格,保持建筑布局,历史环境等等,缺一不可
里面葬了三个女人,却没有万贵妃,可能是成化皇帝最心痛的事了吧。
知道万贵妃残害其骨肉,却不怪罪不发怒,也真佩服这位昏君。
在裕陵跟贴时,我说,英宗一生最大的过错在于弄了成化这么个继承人,大明从此一蹶不振
是前辈吗
遗产保护上有谨慎重建,慎重修复,要保持原真性,保护历史环境等普遍性。。
上课学的《遗产学导论》
奥,这很重要,有机会给俺传授一点儿吧。
其实也没什么,百度上全有,呵呵
这是上学期已经结业的课,因为没复习的原因我才得了68分,学校规定70分一下都可以参加不考,因为平均75分才有学位拿,所以我就再考一次,今天看了一天了。。。所以印象深刻。。。
遗产保护中做旧如旧也是一条原则
古玩有做旧一说,无奈而重建或重修的古建是不是也有什么做旧的技术,倒不是为了骗人,主要是看上去太愣。看新建的永定门,非常漂亮,可就是瞧着太新,显得没魂。如能稍稍做一点旧,赋予一些岁月的痕迹,那就会有美感了。
像茂陵这种情况,修完后不可能是照片中的样子了。新古建做旧还不知有无先例,更没听说过做残。欧洲倒是有些二战中炸毁的老教堂,只修到半截儿,保持残状。但那都是为了警示后人。而且他们的都是砖石结构的东西。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6 06:52 , Processed in 0.156325 second(s), 20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