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院子很有历史价值,郭勋这在古典文学研究上是个重要人物,找了点资料贴出来,希望能引起重视,保存下这个院落 , o; N3 Q J7 Z7 B% R" Y$ Q8 Y# n
三国演义现存明本,一般认为,以嘉靖元年修髯子序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为最早刊本。
) @% R9 k+ _; B( U8 N) l( B 题署“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不过学者们发现书中注释古地名的小字夹注,今地名基本上都是元代的建制,足证小说主体部分应完成于元代。但明初从未有人说过他读过这么一种小说,直至弘治年间才有金华蒋大器写了篇序,谈到士君子纷纷誊抄本书的情况。嘉靖本是写刻本,字大而悦目,版宽,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则,每则都有一七字小标题。这个本子不象是坊间书商所为,书商要盈利就得减少成本,不会不惜血本刻这么一部成本高的书,有的专家认为可能是嘉靖时“好刻小说”的武定侯郭勋家刻本,与今天所能见到的署名郭勋刊刻的白氏文集版式、字体上都很相近。这位郭侯爷的祖上是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世袭公侯,到了郭勋这辈,由于善于揣测当朝嘉靖皇帝的心思,在议大礼之争中倒向嘉靖一边,皇上颇存感激,自然也就青云直上,做到相当于今天北京卫戍司令的官位,可谓捞足了政治资本。这位侯爷闲暇时好附庸风雅,而且财大气粗,刻书不计成本,曾以武定侯郭勋的名义刊刻了白居易的诗集文集以及元次山集,都是十分精美的善本。
0 R/ {& }' ~' H8 b$ W! k6 z1 k1 d 从明人笔记中可知郭勋还曾刊刻过号称善本的水浒传。之所以不肯署名者,恐怕还是那时小说不登大雅之堂的缘故吧。嘉靖本对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流传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明代从嘉靖开始,通俗小说的传播迅速流行开来,蔚为大观。 0 M$ W" ?0 L, B1 J) b" u
$ l5 }4 J8 B* i& R. C!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