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 e Q7 i# I0 {% @! c2 c梳妆楼位于沽源县城东南7.5公里的常铁炉乡南沟村楼底自然村。
. c9 M$ Q+ ^7 F" U6 W, X' D根据记载,梳妆楼于1962年,1982年,1987年曾进行过修缮。1982年被河北省公布为重点保护文物单位;2001年6月25日,以“梳妆楼元墓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
; W+ n7 |' c2 C* @. Z8 A
& o( z+ |: n Q! Y% C. {8 o) x
/ o. B' p4 x& l6 F( n( `4 T, H( l- \ T$ U7 [4 U. {
站在梳妆楼前,白云蓝天,一望无垠的草原,兵戈铁马的景象尤在眼前。一首敕勒歌回想在耳边,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窟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
: j0 I0 M0 t$ j 元代辉煌短暂的历史,犹如昙花一现,给后世留下了过多的遗憾。许多建筑皆为遗址,给考证带来极大的困难。而在坝上深邃的草原上却保存着一座完好的元代建筑,它就是沽源县境内的--梳妆楼。这座极赋予浓厚传奇色彩的建筑,给人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而又流传着多少美丽的传说。
6 j- {0 p/ [% m ~0 G7 W
梳妆楼,又称”萧太后梳妆楼”,其源于《口北三厅志》其曰:” 独石口北,上都河店南十余里,俗呼为萧后梳妆楼,其制内外皆方,以砖为之,高二丈余,顶如平台,半圮门,东南向。左右两旁各有石窗。其外,四面各广三丈。其内下方,中为八角。上圆起花如覆盖,然外有缘。垣址基尚存。蒙古又谓之察汗格尔。” 这就完整的记载了梳妆楼的位置和形制。
, S8 r) b6 y. ~+ S3 z
但有几点是值得思考,蒙语察汗格尔,翻译后为“白色的房子”,可是整个梳妆楼通体为灰黄色,无任何点白色!既是萧太后梳妆楼,那么在这间即不见阳光又无梳妆地点的封闭楼内如何梳妆!
) b& o" K J( N6 G, ?% c3 A, L( a既是萧太后梳妆楼就得提到萧太后,辽代皇室耶律氏和萧氏世为婚姻,在辽国可称为萧太后的共有13位,而真正主政国家大权的仅有一个,她就是萧绰。萧绰(953—1009),辽中期女政治家、军事统帅。景宗皇后,圣宗生母。小宇燕燕。契丹族。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萧思温女。萧燕燕自16岁时三月进宫,就被封为贵妃,五月被正式册封为皇后。景宗虽想励精图治,但因少时留下的病疾而心有余而力不足。于他将希望寄托在了聪慧过人的小皇后身上。在景宗的支持下,萧绰开始代替景宗治理国家、得到了尽显其才的机会, 并在19岁时为景宗生下耶律隆绪,在与景宗生活的十四年中共生四子三女。乾亨四年(982)九月,35岁的景宗在出猎途中,病卒于云州焦山行宫。临终时留遗诏:“梁王隆绪嗣位,军国大事听皇后命。”这道遗诏无可争辩地将辽国交到了时年仅29岁的皇后萧绰手里。萧绰对辽国的制度和风俗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些改革包括奖励农耕、倡导廉洁、治理冤狱、解放部分奴隶、重组部族……将辽国逐步从奴隶制国家转向封建制,辽国是一个以契丹族为主体的国家,在陈旧的法律条文中,契丹人的地位完全高于汉人和其它民族。而萧绰则对这些不利国家发展的法律都进行了更改,多达十余条。在萧太后执政的年代与宋签署了澶渊之盟,结束了多年经久不息的争战,维持了长达百年的和平,实功不可没。萧太后在57岁时,无奈地把皇权归政于圣宗。归政后,一种别人难体会得失落感和极度的苦闷笼罩着萧太后。在公元1009年12月,偶感风寒与世长辞。
% R+ L+ e7 _8 C
0 c' p2 U1 [: |8 c$ g
: g5 X" m) N$ V4 F4 f# f! S
# c; v" f% L D6 Y
+ M3 n. w% l( Y0 i0 j
' K K( m" d2 }1 u- V* f7 F9 d
这记载流传了几百年,直到1999年秋天,才彻底的揭开了梳妆楼的面纱,通过考古挖掘,惊人的发现它竟是一座元代蒙古贵族楼冢合一的墓葬地,楼内中央的古墓分为三室,中为男性,左右为女性,棺木为一段完整的红松木中部掏空成凹形,死者于其中,这死者是谁?当时又为悬念。2001年和2002年的考古发掘,在梳妆楼周围又发现了与之类似建筑遗址和元墓共计24处,在出土文物中,一块残碑上有"襄阔里吉思……"的字迹. ' [' v z! s8 f- L# E/ J# W5 Y
9 X! ?6 K ^4 i/ `: ~: @